髓海,出自《灵枢·海论》的中医学术语,人体四海之一,指脑。原文:“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
风府。”又“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
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从前认为人之思想及理论,都出于心。换句话说,“心是主宰人之一切行动的”。这个人具有良好的行为,就叫做“良心好”;这个人行为恶劣的话,就叫“全无心肝”。而且先人造字,凡是有关于思想的,如忍、悲、愁、怨、忧、虑,都有一个“心”字嵌在其中,或在其下。
五四运动时期,中医也受到一些打击,
胡适之认为中医不合于
赛先生理论。所谓“赛先生”就是指science,即“科学”。
其实,西方医学,在十九世纪以前,也不知道“脑”的功用,直到十九世纪,才由
皮埃尔·弗卢龙(Flourens)试验
野鸽的脑部,证实脑部是人生灵机所在,也是发挥神经作用的总部。所以西方医学发现脑部的作用,一直要到十九世纪方才开始。中国《
黄帝内经·灵枢》“
海论”篇说:“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
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夜难安卧。”这就证明脑是神经中枢,诸海皆属于脑,所以脑力不足,就会出现上述听觉、关节、视觉的
神经衰弱,以及全身神经衰退,连睡眠都不安。这种学说,就是指出脑与神经的关系,以后医学家各有相同的见解。
李时珍说:“脑为
元神之府。”所谓“元神”,即中枢神经所在。金正布说:“人之记性,皆在脑中。”这句话,推广来说也就是说人的
记忆力,都出于脑,
脑神经衰退,记忆力也就转弱。还有汪忍庵说:“人之记忆往事,必闭目而思索之。”这也是说明记忆往事,必闭目用脑去追想。
至于脑称为“髓海”,也有极大的道理。因为脊髓骨中的液体,称为髓,每一节
颈骨、脊骨,以及尾闾骨之间,左右皆有神经,通过髓液联系
上达脑部,所以脑部即髓海,是神经中枢思想的来源。
还有一点,
王勋臣说:“凡病左半身不遂者,其因多半在右;病右半身不遂者,其因在左。
何哉?左半身经络上头面而往右行,右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左行。”这一番话,不知
王勋臣是怎样研究出来的。照
现代学说来讲,左脑部分血管阻塞或破裂,那么右手右脚就成为半身不遂;反之,右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则左边手足成为半身不遂。
王氏的理论,真要比
现代医学的发现早得多,他所说的经络,经即指血管,络近似神经。由此看来,中医学说的种种发明,都蕴含在这般的文言文字中,王氏诚可谓中医学界的先知先觉了。
中医认为“脑为
元神之府”,脑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聚之处,人之视觉、听觉、嗅觉、感觉、思维
记忆力等,都是由于脑的作用,这说明脑是人体极其重要的器官,是生命要害的所在。健脑是健身的关键,健脑方法,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脑为髓海,肾主精生髓。若
肾精满盈则髓海充实,故积精可以健脑。积精之法,在于
节欲。明代著名医学家
张景岳说:“善养生者,必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当益壮,皆本乎精也。”
练气功得法,可充分发挥意念的主观能动作用,大大激发健脑强脑身的
自调功能。气功功法很多,有不少以补脑强脑为目的的功法,具体练习以有
气功师指点为好。
脑藏神,精神愉快则脑不伤;如精神紧张,心境不宁,神乱神散,则脑受损。颐神养脑,须重
道德修养;如豁达大度,恬淡寡欲,不患得患失,不追名逐利,悠然自得,助人为乐,就利于养脑;如胸襟狭隘,凡事斤斤计较,七情易动,引起脏腑气血
功能失调而致病。故健脑养生,尤当注意及此。
分析古今健脑方药,一般是以补肝肾、益
精血(如山
萸肉、地黄、
首乌、构
杞子、菟丝子、五昧子、
川杜仲、牛膝、当归等),益元气、活血脉(如黄芪、人参、丹参等)为主,化浊痰、开
清窍(如
石菖蒲、远志、茯苓、泽泻等)为辅,临床应用,当据辨证论冶为原则,有针对性地配制较好。此外,如芝麻、动物脑等食补亦可取。
各项体育运动都有益于健康,但多不是直接的。而书法、绘画、打太极拳等则具有手脑相连、全神贯注之共同点。手脑关系最为密切,中国的
健身球运动(即用二小球在手中不断地盘旋互绕)注重手脑协调,具有较好的健脑作用。
症状:头晕目眩,
耳鸣,
记忆力差或善忘,
头摇肢颤,溲便不利,寤寐颠倒,重则神呆,啼笑反常,言语失序,舌质淡红体胖大,苔薄白,脉多沉弦无力或弦细而紧。
方中以鹿角通
督脉,
龟板通
任脉,一善温养阳气,一善滋养阴精,均为
血肉有情之晶,善补人之真气;人参大补
中气,则气之源头得助,气化改善,气血调畅;构杞子
滋补肝肾。四味相合,填精益髓,达到补养精、气、神三宝之功。方中尚可加熟地、
鳖甲、丹参、赤芍以滋阴活血。有热象者,加知母、黄柏清相火。
畏寒肢冷者,加
淫羊藿、
肉苁蓉温养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