鲊,汉语
三级字,读作鲊(zhǎ或zhà),其本意为盐腌的鱼或海蜇,水母的一种。
又《集韵》助驾切,音乍。
海鱼名。或作蚱。《
博物志》东海有物,状如凝血,从广方员,名曰鮓鱼。无头目处所,内无藏,众虾附之,随其东西,人煑食之。
有的字典把“鲊”说成用盐和红曲腌的鱼,这有误,因鲊不都以鱼为原料。《
现代汉语词典》:用米粉、面粉等加盐和其他作料制的菜,可贮存,如“茄子鲊”、“扁豆鲊”,这一解释是正确的。
北宋诗人
黄庭坚的《黄雀鲊》让我们知道那时雀鸟也用来制鲊,还是道美食:张公从浦阳(今河北安闾县)送来,煮
面片有了这种鲊让他大为高兴。他又说,若送往京师,帝王也会视之为珍品。
两宋是鲊盛行的时代,北宋《梦粱录》中就有鲜鹅鲊、大鱼鲊与寸金鲊等。到了清代,《
食宪鸿秘》中有笋鲊、鸡鲊与
柳叶鲊等,所以作为鲊的原料很广。
制鲊时压榨很重要,不论石压或扭压(放布内绞扭),都为了去水分并入味,“鲊”便因此种特点而命名。“鲊”与“脯”相似,都要去水分,便于贮藏。脯,偏重牲畜之肉,多为晒干,鲊偏重于鱼,多为压干。
隋时,鲊可为贡品,
吴郡进贡的是鲤鲊,一次就是40陶罐;到唐代,鲊为常食,
唐昭宗避乱逃到凤翔,无好菜下饭,取当地
池鱼所做之鲊来吃。
在
刘义庆的《
世说新语》中有一故事:
鱼梁(在水中筑堰捕鱼的装置)吏
陶侃盛满一坛鲊,派人送给母亲,母亲怕这是“以官物见赠”,将它退回,还修书责备。
东晋名将
谢玄把钓到的鱼制成鲊远寄其爱妻。所以能远寄,与鲊久贮不坏有关。
如今是否还有鲊呢?当然还有:一对
盐城老夫妇开了家酱醋厂,妻子研制出一种
酱菜叫茄子鲊:茄子切成小拇指样细长条,晾晒数天,使水分蒸发,之后入笼蒸,猛火。把淘过的大米炒香,同时放少量
八角、
草果、
茴香籽等,炒后磨成粉。晾透的茄条与
米面加红
辣椒丝、盐、酒、红糖拌匀揉透,装罐。湖南
桃源有“鲊粑肉”;
四川有肉鲊、鱼鲊、南瓜鲊与苣鲊;
黔南三都水族自治县有
酸鱼,就是鱼鲊;
侗族的
腌鱼,同样为鱼鲊。鲊的酸味主要来自米饭的发酵。侗族嗜酸,应与世世代代食鲊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