鲘门镇,
广东省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辖镇,位于
汕尾市西部,北与
赤石镇相接,西与
小漠镇相邻,东与
梅陇镇相连,南边面向
红海湾,辖区面积34.5平方千米,海岸线23千米。2018年末,鲘门镇户籍人口共1.92万人。截至2019年10月,鲘门镇共辖1个社区、7个行政村,
据《县志》载,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宋败于元,宋帝昺流徙南疆,来到“瓯门”南山。在此建立竹围、咸田井等村庄,兴建圩埠(古圩),还与芒屿岛上渔民联姻,男耕女织、农渔并旺,发展到一万多人。岁月变迁,沧海桑田。原赤石河经沙埔心流入“瓯门”港,转经南君寮流入小漠港,历经泥沙淤积,形成大片沙滩陆地。潮汕等地的豪商富贾来此开铺设店,把海鲜产品、咸鱼、盐巴和农副产品源源不断从沿海运到内地,又将京津工业品和苏杭杂货运回。因为西南海面盛产“鲘刀鱼”,后来人们干脆把“瓯门”改称“鲘门”了。
鲘门镇列入普查范围的有 26 个自然村。其中,石牌、沙埔、罟寮、红新、红星、红源新村、埔岭、虎地头、黄甲坑、老汪、联和园、围内、民生、浅一、虾船、百安 16 个村的村民为
潮汕民系,通用
闽南话(
福佬话);港尾、排角、新径、塘尾、新乡、驷马岭 6 个村为
广府民系,通用尖米话;桥梓头、莲塘尾、下寮、朝面山 4 个村为
客家民系,通用
客家方言。
华严寺:位于鲘门镇,创建于明清时期。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其中新建大殿面积1500多平方米;原有老建筑约6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