鹄苍 (hu cang),神犬名,后化为黄龙,后来以“
龙鹄”指
龙。
传说古代
徐国的一个宫女,怀孕以后却生下一个卵,她认为不吉利,就把它扔在河边。有条狗名叫“鹄苍”,把这卵叼了回去,结果生了个儿子,成为
徐国的
嗣君。在鹄苍临死前,长出了角和九条尾巴,它其实是条黄龙,于是人们把它安葬在
徐国的乡间。现在那里还保留着它的坟墓。
古
徐国宫人,娠而生卵,以为不祥,弃之水滨。有犬名“鹄苍”,衔卵以归,遂生儿,为徐
嗣君。后鹄苍临死,生角而九尾,实黄龙也。葬之徐里中。见有狗垄在焉。——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
在古
徐国国都
泗洪县半城镇的南郊,有座千年
古墩,该墩位于半城镇南二、三公里处的
陈圩乡大新庄境内,古墩上长满杂树和野草,别看这座小小的土墩,它记载着两千多年前徐国的一段历史,被乡人传为佳话。
东夷皋陶(也称咎繇),偃姓。相传,
皋陶曾被部落联盟领袖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官员。
皋陶生子伯益,伯益因助
大禹治水有功,曾被大禹选为自己
王位的继承人。
大禹去世后,禹的儿子
启继承
王位东夷中最强大的部落。曾数次联合淮夷诸部族抵抗宗主国周朝。
周初,以江苏泗洪一带为中心建立
徐国,徐国为宗主国周朝的子国,国都就建在泗洪境内的
半城镇,当时的泗洪,是徐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尽管当时已进入奴隶制社会,由于
徐国的国君一直实行仁政,以仁义治国,故经济飞速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发展为
东夷中最强大的方国,成为统辖淮泗流域的东夷盟主。
徐国从夏朝建国,共传四十三世,直到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为吴阉闾所灭,历时一千多年。
徐国的历史传至第32世时,国君即
东夷徐君宫人娠而生卵,以为不祥,弃之于水滨,狐独母有犬,名曰鹄苍,猎于水侧,得弃卵,衔以来归,狐独母以为异,覆温之,遂成儿,生是偃,故以为徐君,宫中闻之,乃列录取,长而仁智,袭君
徐国徐国第31世
徐君 《泗州志》、《
泗虹合志徐国历史上一位非凡之乏。关于
徐偃王的种种传说,虽然不可完全相信,但这些传说数千年长久不泯,说明了徐偃王是受当时广大人民 群众拥护和尊崇的贤君。《荀子·非相篇》中将
徐偃王与仲尼(
孔子)、
周公(
周公旦)、
皋陶、
伊尹(商初大臣名伊挚)、
傅说(商朝大臣)、和尧、舜、禹等贤臣名帝共举,可见历史对徐偃王的评价是多么崇高。
周王朝在开始的200年中,特别是成王和康王时期,政治比较稳定,国力比较强盛,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但到了昭王和
穆王统治时,西周王朝大肆对外侵犯,结果昭王南征,淹死在汉水,全军覆没;穆王西征,消耗了大量财富,加剧了民族矛盾,加重了内部剥削。同时,宗主国西周,对其诸侯子国颁布了很多规制,不允许子国
逾制。诸侯国对宗主国的暴虐统治和沉重的负担甚为不满,掀起了多次反周的军事行动,徐偃王就是反对宗周最强烈的国君之一。周穆王六年(公元前996年)春,诸侯子国
徐国徐国都城。当时,周天子的王城“方九里”,而徐城的范围却大大超过了周天子的王城。
据《
汉书僭称江淮地区众多方国推为盟主,敢于同周天子
分庭抗礼泗洪县太平乡境内的顾勒子,废皇城遗址尚在,香城之名亦一直沿袭至今。
东夷各诸侯国联军向周进攻,当东夷联军进至周王朝东都洛邑附近时,周穆王正在巡狩
西戎的征途上,惊闻徐戎率东夷联军侵洛,火速回兵,据《
史记穆王西戎,乐而忘归,惊闻徐偃王反,急乘千里马,日驰千里归周。同时,周穆王遣使往
楚国,命楚国发兵,乘
徐国兵将
远徙洛邑,国内无备,攻人徐国。在周楚联合攻击下,徐偃王率兵回徐,途中徐偃王被杀,这次反对宗周的战争,以
徐国的失败告终。
当
徐国被楚兵攻破,徐偃王途中被杀,偃王子宗只好率众北徙彭城附近的原武山下。由于徐偃王深受
徐国人民和
东夷各国的拥戴,在偃王子宗北徙原武山时,数以万计的百姓随之入原武山。徐偃王被杀,周穆王的目的已经达到,为了显示周天子
宽大为怀的气度,在偃王子宗北徙了一段时间后,又复封宗于徐,仍为
徐国国君。从宗开始,
徐国又相传了11世至章禹,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徐国被吴王阖闾所灭。
古
徐国经过了夏、商、周、春秋,直到战国初期,历时一千多年,在漫长的历史中,徐国人民创造了光辉的徐国史和灿烂的徐文化,它与长江以南的吴国史、
吴文化共同组成了光辉的江苏地区上古史和江苏古文化,这为后来的江苏封建文化,乃至今日的江苏文化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形成了淳朴的
徐国民风。光辉的
徐国历史和灿烂的徐文化似晶莹的宝石,永远放射出不朽的光芒。
清·
赵翼《娘娘叫狗山》诗:“宛如独母抚鹄仓,莫疑帝女偶盘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