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鸵目
鸟纲下的一目
鹤鸵目(学名:Casuariiformes)指的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下一个大型现生鸟类的目。该目的鸟类高常达90厘米以上;足仅具3趾,均向前;翅退化;跗蹠被网状鳞;副羽发达;颈部被羽或裸出。包括2科4种,即:鹤鸵单垂鹤鸵侏鹤鸵鸸鹋。仅见于大洋洲
鸟类介绍
鸟纲的1目。仅次于鸵鸟的大型现生鸟类。长达90厘米以上;足仅具3趾,均向前;翅退化;跗蹠被网状鳞;副羽发达;颈部被羽或裸出。包括2科4种。仅见于大洋洲。
鹤鸵科嘴侧扁而尖;头和上颈裸露,头顶有角盔;体被亮黑色羽毛;内趾的爪大而锐利。鸸鹋科嘴扁平,呈三角形;头颈被黑色、较短的毛状羽;体羽松散;3趾均具钝爪。鹤鸵体最重,约70千克。鸸鹋体最高,可达1.8米。翅和尾均退化,体羽的副羽特别发达,几乎与正羽片等长。足粗壮有力,跗蹠除下端前面有少数盾状鳞外,其余均为六角形网状鳞,有3趾。
鹤鸵目(Casuariiformes)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古颚总目下中的一个目。
鹤鸵目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鸟类,仅次于鸵鸟,翼非常退化,比鸵鸟和美洲鸵鸟的翅膀更加退化。鹤鸵目和美洲鸵鸟一样,也有三个脚趾。鹤鸵目分布于澳大利亚新几内亚等地,有两
简介
鹤鸵目(Casuariifox'mes)此目体型较大,后肢不如前两目长,有3趾。翼退化,有锁骨,但不愈合成叉骨。种类较多,分为两科:鹤鸵科(Casuariidae)和鸸鹋科(Dromiceiidae)。前一科可以鹤鸵(Casuarius casuarius)(又名食火鸡)为例,加以说明。产于澳洲及其附近的岛屿上的树林中。特点是喙宽扁,背面有隆起,头顶和颈的大部分裸出,体羽长且分叉。头顶有黑色角质盔,性畏阳光,因此常在清早和黄昏活动。以树上落下的果实、昆虫和甲壳类为食物。一雄多雌,在地上以干草和树叶营简陋的巢,一窝产3-6枚卵,卵淡绿色,由雄鸟孵卵,孵卵期约49天。后一科以鸸鹋(Dromiceius novaede—hollandiae)为代表。特点是喙扁宽,无隆起,体羽灰黑色。伦活在澳洲东部沙漠地区或树林中的开旷地区,以果实、树根、植物叶等为食物。鹧鹊不同于共他平胸超目的鸟类,为一雌一雄,繁殖期间由雄鸟在地面挖洞营巢,巢深约7-8厘米。一窝产卵7-13枚,卵深绿色。由雄鸟孵卵,经56天后,由雄鸟把卵啄破,使雏鸟脱离卵壳,并由雄鸟育雏。
习性
本目鸟类栖息于热带雨林、开阔林区和草原地带。善奔跑和跳跃,并能游泳。杂食性。以果实、种子、叶和芽为主要食物,也吃昆虫、雏鸟和鼠类。
单栖、成对、或组成家族群生活。常在大树基部或灌丛下,以杂草、树皮、落叶、细枝等筑巢。5-9月产卵。每窝产卵3-12枚。卵呈鲜绿色、绿色或蓝绿色,表面有颗粒状突起,重约500-700克。雄鸟孵卵和抚育雏鸟。雏早成性,3-5龄达到性成熟。
下属分类
本目鸟类的翼比前两目更退化,产于澳洲及附近岛屿,分二科。
鹤鸵科
鹤鸵科(Casuaridae),又称食火鸡科:本科只一属,即鹤鸵属(Casuarius),据头盔及肉垂的不同分为三种,即双肉垂食火鸡(Casuarius casuarius),单肉垂食火鸡(C. uniappendiculatus),矮食火鸡(C. bennet)。
食火鸡产于巴布亚新几内亚、澳洲,新不列颠,梄息在稠密丛林中,过着隐蔽的生活,性“警怯”,敏捷,稍惊动就迅速在丛林内灵活弃跑。能跳2米高,善游泳。主食浆果、水果、未熟的种子树叶、昆虫、甲壳动物、鱼蛙、蜥、小鸟和鼠。因其贪食,常吞食石子、铁片及玻璃而得名。
除繁殖期外,营孤独生活。食火鸡好斗,特别是雌鸟,常因惊吓而盲目暴跳和攻击对方。营巢于热带森林中,常在大树基部或灌丛下用树枝、落叶、杂草垫成团状,高25厘米,直径70厘米。产卵3-8枚,雄鸟孵卵(亦有离雄均孵化的说法),孵化期约50天。
鸸鹋科
繁殖期成对生活,以杂草(树枝、树皮)筑简单巢,或直接产卵于土坑内、每产7-13枚蓝绿色卵,孵化期7-8周。雄鸟孵化和育维。
本科现仅有一属一种,即鸸鹋(鸸鹋属 Dromaius),又名澳洲鸵鸟(Dromaius novaehollandiae)。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27 17:59
目录
概述
鸟类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