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苗族自治县
湖南省怀化市辖自治县
麻阳苗族自治县,隶属湖南省怀化市,位于湖南省西部、怀化市北部,东与辰溪县相连,南与鹤城区芷江侗族自治县接壤,西与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交界,北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泸溪县毗邻。县域面积1568.19平方千米,下辖10个乡、8个镇。2024年末常住人口27.77万人。
建置沿革
旧石器时代,麻阳远古先民就已在锦江河两岸繁衍生息。两周时期,麻阳属楚黔中地,因向周室输送苞茅以供“缩酒”之用,与中央政权建立联系。从秦灭楚至南朝陈建立的800年里,麻阳地区基本为以今沅陵为中心的郡或县级政权管辖。
陈朝天嘉三年(562年),南陈政权在今吕家坪镇溪口设立麻阳戍。
唐朝武德三年(620年),置麻阳县,属辰州。
宋朝时期,锦州、富州治所在今麻阳境内。熙宁八年(1075年),原锦州辖地失去控制,锦州废为锦州砦,并入麻阳县,县治由今旧县村迁往锦和。
明清时期,麻阳先后属辰州府、沅州府管辖,经济、军事受凤凰厅节制。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1月,麻阳宣布独立,成立革命政府,改知县公署为县知事公署,知县改称知事,清朝在麻阳统治结束。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麻阳归北洋政府辰沅道管辖。中华民国五年(1916年),护国黔军与北洋军在麻阳激战月余,北洋军战败退出麻阳,麻阳脱离北洋政府。中华民国十一年(1922年),废道设省,麻阳县直属于湖南省,实际受地方势力控制。中华民国十九年(1930年),国民党政权在麻阳确立统治地位,麻阳先后隶属国民党芷麻黔晃行政督察处、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九行政督察区。
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路过麻阳,国民党政权瓦解。1950年3月,麻阳县人民政府挂牌成立,隶属于湘西行政公署沅陵专署(专区)。1952年,改属芷江专署(专区);12月,芷江专署改称黔阳专署,麻阳隶属黔阳专署(专区)。1981年6月,麻阳改属怀化行政公署(地区)。1988年10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麻阳县,设麻阳苗族自治县,行政区划与隶属关系不变。1997年11月,怀化撤区建市,麻阳遂隶属怀化市。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麻阳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怀化市北部,东与辰溪县相连,西与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交界,南与鹤城区芷江侗族自治县接壤,北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泸溪县毗邻。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9°24′43″—110°06′22″,北纬27°32′02″—28°01′46″之间。辖区东西长67.7千米,南北宽55.2千米,总面积1568.19平方千米。
地势地貌
麻阳苗族自治县地处武陵山脉、雪峰山脉之间,属沅麻盆地,呈西南至东北走向。地势南、西、北三面较高,中部较低,朝东倾斜开口,略呈筲箕状,山地、丘陵、河谷平原兼有。境内群山纵横,丘陵起伏,溪谷交错,平原连缀。山地主要分布于东起吕家坪,沿兰里、板栗树、石羊哨、岩门、谭家寨、锦和、郭公坪一线北部,及西起拖冲、文昌阁、大桥江、江口墟、隆家堡、兰村一线以南,面积800余平方千米,海拔最高处西晃山金顶1405米、最低处毛家滩130米,主要有西晃山、雄山、罗裙山、八斗山四大山体。丘陵主要分布于县境中部,面积570余平方千米。河谷平原较多,主要分布于锦江两岸,面积70余平方千米,主要有黄桑平原、兰里平原、袁郊平原、高村平原、舒家村平原。
气候
据多年统计数据分析,麻阳苗族自治县年均气温19.5℃,1月平均气温5.6℃,7月平均气温28℃。年均降雨量1300毫米,无霜期300天。
水文
麻阳苗族自治县境内有大小溪河287条,其中锦江自西南至东北横贯,境内长126千米,流经10个乡镇。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麻阳苗族自治县多年平均的地表径流量(不计客水)为10.8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1.8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4116立方米,是全国人平水量2700立方米的1.53倍,是湖南省人平水量3858立方米的1.07倍。
土地资源
麻阳苗族自治县有林业用地165.1万亩,有林地面积128.4万亩。
2022年11月2日消息,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兰里镇、高村镇)天然富硒地块入选国家第二批天然富硒土地。
生物资源
麻阳苗族自治县有野生植物12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云山伯乐、银杏、杜仲、桢楠等10种。有野生动物8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穿山甲、长尾雉、娃娃鱼、麂子等12种。森林覆盖率66.09%。
矿产资源
麻阳苗族自治县境内已发现各类矿产23种,其中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铜、铅、锌、赤铁矿、高岭土、钒和地热泉7种,矿产地54处(共生或伴生矿产22处),无大型矿床,中型矿床2处,小型矿床11处,矿点41处,主要分布在吕家坪、江口墟、长潭、郭公坪、石羊哨、尧市等乡镇。铜矿保有铜金属资源储量2.5万吨,累计保有铜矿石资源储量299.5万吨;铅锌金属资源量4504吨,其中铅623吨,锌3881吨;赤铁矿资源储量2.2万吨;钒矿资源储量3.0859万吨;高岭土矿资源储量43.12万吨。
人口民族
民族
麻阳世代居住着苗、汉、土家、侗、瑶等民族,其中以苗族为主。秦汉时期,大部苗族由于战争迁居湘、鄂、川、黔毗连地区的武陵郡。苗族先民开始定居麻阳。元明清初,麻阳苗民又开始大量向贵州省江口县、松桃县和重庆市秀山县以及湖南省湘西凤凰县腊尔山地区迁移。部分留下来的苗民,在与汉族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中,逐渐实现融合,人们普遍使用汉语,风俗基本相通,使麻阳成为“熟苗”区。历史上,麻阳苗族分布较广,南北朝时,苗人自称“歹熊”、“歹鬻”,也称“仡僖”,“仡卡”,居锦江、尧里河沿岸。陈天嘉三年(562),频往背离锦江、尧里河水的非流域散迁,“依山而居,聚户为寨”、“好五色衣,织绩木皮,染草以成”。宋到明代,相继有滕、段、满、刘、田、张、陈、李、郑、王、周、曾、莫、欧、谭、胡、杨、唐、傅、孙等姓迁入,与“歹熊”、“歹鬻”之后裔的吴、龙、廖、石、麻、文、龚、蒲、向、舒、皮、马、曹等苗姓通婚,瓜瓞绵绵,苗疆拓展。当时,麻阳苗寨25个,较大的17个,即张家堡、龙旺、牛天、板车、铜信溪、曹家、田家冲、龙头垅、横土、新田、新风坳、羊角、中寨、杨家、谭家、龙坪、垄头苗寨。清光绪年间,苗寨174个,苗人分布广。
人口
2024年末,麻阳苗族自治县总户数12.76万户,年末户籍总人口38.94万人,其中男性20.45万人,女性18.49万人,总人口中城镇人口8.12万人。2024年末常住人口27.7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18万人,城镇化率51.06%。
政治
副县长:钟斌
经济
综述
2024年,麻阳苗族自治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23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62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43.14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59.54亿元,增长4.5%。三次产业结构为18.7:34.2:47.1。按年均常住人口27.98万人计算,全县人均GDP(现价)达4.51万元。
2024年,麻阳苗族自治县财政总收入6.79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5亿元,比2023年下降34.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47亿元,比2023年增长4.9%。
2024年,麻阳苗族自治县固定资产投资额比2023年增长14.7%。按具体成分划分,其中:产业投资(不含房地产)增长26.1%;制造业投资增长38.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3%;工业投资增长29.1%。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比2023年增长13.8%。
2024年,麻阳苗族自治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万元,比2023年增长6.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万元,增长5.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万元,增长6.6%。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1万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1万元,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3万元,增长4.4%。
第一产业
2024年,麻阳苗族自治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88亿元,比上年增长3.8%。
2024年,麻阳苗族自治县主要农作物中粮食播种面积29.62万亩,总产量达11.54万吨,比上年增长0.4%;油料播种面积14.6万亩,总产量1.70万吨,比上年增长6.0%;蔬菜播种面积4.04万亩,产量7.57万吨,比上年增长3.8%。全年水果中柑橘总产量77.36万吨,比上年增长9.0%。全年生猪出栏23.44万头,牛出栏1.47万头,山羊出栏6.28万只,家禽出栏264.66万羽。
第二产业
2024年,麻阳苗族自治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9%。
2024年末,麻阳苗族自治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97亿元,产销率达97.2%。
2024年末,麻阳苗族自治县资质建筑企业10个,实现总产值24.53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8.0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6.5%。
第三产业
2024年,麻阳苗族自治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96亿元,比上年增长6.1%。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类值中:粮油食品类2.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8%;烟酒类0.39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0.40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家具类0.59亿元,比上年增长14.3%;石油及制品类0.96亿元,比上年增长13.8%;汽车类0.94亿元,比上年增长2.8%。
2024年,麻阳苗族自治县实现进出口总额9.46亿元,其中出口额9.15亿元。签订技术合同5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7.0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8万美元。
2024年,麻阳苗族自治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47亿元,比上年增长9.1%。
2024年,麻阳苗族自治县邮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4.2%。
2024年,麻阳苗族自治县接待旅游人次共达191.6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亿元。全县旅游等级区(点)4个,其中4A级1个。
2024年末,麻阳苗族自治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6.10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4.78亿元。2024年全县保费收入2.94亿元,赔付支出1.1亿元。
交通运输
公路
209国道、308省道、吉怀高速公路途经麻阳苗族自治县。
2024年末,麻阳苗族自治县民用汽车保有量2.16万辆。国道77.23公里;省道129.557公里;县乡道554.956公里;村级公路608.625公里。农村“三路”提质累计改造102.3公里,其中:2024年新增27.8公里。
铁路
麻阳苗族自治县境内有焦柳铁路渝怀铁路张吉怀高速铁路等铁路干线,并设有麻阳站麻阳西站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4年末,麻阳苗族自治县有中等专业(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2868人,专任教师 119人。普通中学25所,在校学生21270人,专任教师1845人。普通小学19所,在校学生25256人,专任教师1371人。特教学校1所,在校学生155人,专任教师23人。幼儿园(含民办)70所,入园儿童8192人,幼师50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学龄人口升学率为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小学100%,初中100%。
2024年,麻阳苗族自治县考入高等院校2415人(其中:本科751人,专科1664人),高考录取率达到79.9%。
科学技术
2024年,麻阳苗族自治县共授权专利49件,其中发明专利14件。
文化事业
2024年,麻阳苗族自治县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纪念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6个。
体育事业
2024年,麻阳苗族自治县有体育场地940个,其中体育馆1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14.2万人,开展全民健身项目32项次。截至2024年末,累计有世界冠军2人,亚洲冠军4人,全国冠军6人,破世界纪录2人/次/项。
医疗卫生
2024年,麻阳苗族自治县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数307个,其中:县级医院9个,乡镇卫生院25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控中心1个,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所(局)1个,诊所53个,村卫生室217个。实有卫生技术人员2519人,注册执业医师(助理)1717人,注册护士1146人。实有病床位数2681张。每千常住人口拥有执业医师(助理)6.2人,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床位数9.7张。全县开展孕前免费产前筛查人数1692人。
社会保障
2024年,麻阳苗族自治县累计救助农村低保对象61695户134856人次,全县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标准335元,发放救助资金共计4517.75万元;城市低保6576户11359人次,共计发放救助资金512.1万元;农村特困供养人员1474人次,月人均供养标准585元,其中集中特困供养人员403人次,月人均供养标准800元;城市分散特困供养人员38人次,月人均供养标准910元。城市特困集中供养人员2人,月人均供养标准800元。全县临时救助1224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19.5万元。
2024年,麻阳苗族自治县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累计发放60052人次,累计发放金额540.468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累计发放39708人次,累计发放金额357.372万元,发放标准90元/人/月。
2024年,麻阳苗族自治县有养老机构5个,共有养老机构床位数605张。
2024年,麻阳苗族自治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02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37%。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登记参保22.04万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2.2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2.3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1.57万人。2024年,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1.27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1.19万人。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南朝陈天嘉三年(562年),置麻阳戍。唐朝武德三年(620年),置麻阳县,属辰州。其后,虽几经变易,但麻阳县名一直沿用。
文物古迹
滕代远故居,位于岩门镇玳瑁坡村,始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故居建筑占地面积约300多平方米,有大小房屋11间,均为砖木结构。
2011年1月,滕代远故居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麻阳花灯戏,是一种传统小戏剧种,逐渐发展定型为湖南省地方保留小剧种之一,1990年被收录于《湖南地方剧种志》中。2007年,麻阳花灯戏入选怀化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麻阳花灯戏入选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族风情
麻阳苗族自治县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如春社节、吃新节、保冬节、盘瓠龙舟节、“七月半”、 “三月三”等。
风景名胜
九龙湖,位于麻阳苗族自治县郭公坪镇境内,面积近万亩,是发源于梵净山的锦江河一段。
滕代远纪念馆,位于麻阳苗族自治县县城中心区。麻阳滕代远纪念馆是省、市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内共有14个展览厅,陈列着300多件有关滕代远的图片、照片、书信、手稿、文献、文物等。
荣誉称号
2020年8月,麻阳苗族自治县入选农业农村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
2021年3月,麻阳苗族自治县入选教育部公示的“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12月,获评第三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称号。
2022年12月,被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命名为“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参考资料
麻阳概况.麻阳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麻阳苗族自治县行政区划.麻阳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麻阳苗族自治县自然环境.麻阳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5-04-11 10:09
目录
概述
建置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