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分枝杆菌(M.leprae),俗称
麻风杆菌,引起麻风,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流行广泛。
麻风分枝杆菌的形态、染色与
结核分枝杆菌相似。麻风杆菌在病人体内分布(以瘤型一端病人为例)比较广泛。
麻风分枝杆菌在体外人工培养仍未成功。有人将麻风分枝杆菌注入小鼠足垫,并将足垫温度降低,即可见麻风分枝杆菌繁殖并能
传代。此法可供药物筛选和
免疫及治疗研究之用。
麻风分枝杆菌的形态、染色与
结核分枝杆菌相似。细长、略带弯曲,常呈束状排列。
革兰和抗酸染色均为阳性。经治疗后可呈短杆状、颗粒状或念珠状
多形性,可能是L型变异。未经彻底治愈可导致复发。
麻风杆菌抗酸染色为红色,
革兰氏染色为
阳性。在干燥环境中7天以内仍有繁殖能力。
低温环境中存活时间较长,-60℃到-13℃下可存活数月,0℃可存活3周。离体后的麻风杆菌,在夏季日光照射2~3小时即丧失其
繁殖力,在60℃处理一小时或紫外线照射两小时,可丧失其活力。一般应用煮沸、
高压蒸气、紫外线照射等处理即可杀死。
麻风分枝杆菌是一种典型胞内菌,病人渗出物标本
涂片中可见大量麻风分枝杆菌存在于细胞内。这种细胞的
胞浆呈泡沫状,称麻风细胞。这与结核分枝杆菌区别有重要意义。
麻风病人是
麻风杆菌的
天然宿主。麻风杆菌在病人体内分布(以瘤型一端病人为例)比较广泛,主要见于皮肤、粘膜、
周围神经、
淋巴结、肝脾等
网状内皮系统某些细胞内。在皮肤主要分布于神经末梢、
巨噬细胞、平滑肌、毛带及
血管壁等处。在粘膜以甚为常见。此外骨髓、睾丸、
肾上腺、眼前
半部等处也是麻风杆菌容易侵犯和存在的部位,周围血液及横纹肌中也能发现少量的麻风杆菌。麻风杆菌主要通过破溃的皮肤和粘膜(主要是鼻粘膜)排出体外,其它在乳汁、泪液、
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也有麻风杆菌,但菌量很少。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麻风分枝杆菌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进入人体。近年来发现未经治疗的瘤型麻风患者早期鼻粘膜分泌物含有大量麻风分枝杆菌,因此通过呼吸道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其他如
痰、
汗、
泪、
乳汁、
精液和
阴道分泌物中均可有麻风分枝杆菌,故也可通过接触传播。人对麻风分枝杆菌的抵抗力较大,主要靠细胞免疫。和结核相似,α/β和γ/δT细胞起重要作用,可在巨噬细胞中逃离
吞噬体,在细胞质中保持生长较长时间,以免受IFN-γ活化巨噬细胞溶酶体的作用。但其靶细胞谱广,有时不受巨噬细胞的杀伤。根据
机体的免疫状态、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可将大多数患者分为瘤型和结核型两型。少数患者处于两型之间的界线类和属非特异性炎症的未定类,该2 类可向2型转化。
1.瘤型(lepromatous type) 瘤型麻风患者有细胞
免疫缺损,
巨噬细胞功能低下。实验证明麻风分枝杆菌有某种成分可诱导
抑制性T细胞或
干扰巨噬细胞在病灶中的功能,故麻风菌素试验阴性,麻风分枝杆菌得以在细胞内大量繁殖。若局部注射IFN-?可引起T细胞和巨噬细胞增殖,继而破坏带大量麻风分枝杆菌的巨噬细胞,使病菌明显减少。该型麻风分枝杆菌主要侵犯皮肤、粘膜。鼻粘膜涂片中可见有大量抗酸性细菌。传染性强,为开放性麻风。若不治疗,将逐渐恶化,累及神经系统。患者的体液免疫正常,血清内有大量自身抗体。自身抗体和受损组织释放的抗原结合,形成
免疫复合物。沉淀在皮肤或粘膜下,形成红斑和结节,称为麻风结节(leproma),是麻风的典型 病灶。面部结节融合可呈狮面状。
2.结核样型(tuberculoid type) 该型患者的细胞免疫正常。病变早期在小血管周围可见有
淋巴细胞浸润,随病变发展有
上皮样细胞和
巨噬细胞浸润。细胞内很少见有麻风分枝杆菌。传染性小,属闭锁性麻风。病变都发生于皮肤和外周神经,不侵犯内脏。早期皮肤出现
斑疹,
周围神经由于细胞浸润变粗变硬,感觉功能障碍。有些病变可能与
迟发型超敏反应有关。
病变处常带有大量?/δT细胞,也可自行消退。该型稳定,极少演变为瘤型,故亦称良性麻风。
3.界线类(borderline form) 兼有瘤型和结核型的特点,但程度可以不同,能向两型分化。大多数患者麻风菌素试验阴性。但也有阳性。病变部位可找到含菌的麻风细胞。
显微镜检查可从患者鼻粘膜或皮损处取材,用抗酸性染色后检查。一般瘤型和界线类患者标本中可找到细菌在细胞内存在,有诊断意义。结核样型患者中很少找到细菌。欲提高检查的阳性率,也可以用金胺染色后以
荧光显微镜检查。
麻风菌素试验(lepromin test)对诊断没有重要意义,因与结核菌有交叉反应,
但可用于麻风的分型和了解预后。方法是应用麻风结节经
生理盐水提取制成麻风菌素(lepromin)作皮肤试验,取0.1 ml注射于前臂皮内。反应有两种:一种为早期反应,出现于注射后3~4d,红肿直径5mm以上者为阳性,表明患者对麻风菌素敏感; 另一种为后期反应,出现于3~4周,表明患者对麻风有免疫。
麻风病尚无特异性预防方法。由于麻风分枝杆菌和
结核分枝杆菌有共同抗原,曾试用卡介苗来预防麻风取得一定效果。该病防治特别要对
密切接触者作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治疗药物主要有砜类、利福平、氯苯吩嗪及
丙硫异烟胺。多采用二三种药联合治疗,以防止
耐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