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骥,1935年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1956年毕业于
中山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现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国家
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委员会会员;
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文史馆名誉馆员。
人物生平
195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至今。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委员会会员,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多年来活跃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第一线,辛勤耕作,教书育人,成就突出。
在戏曲研究方面,师承王季思与董每戡两位教授,发表了一系列见解新颖的学术论文,如《孔尚任与〈桃花扇〉》《论洪升的〈长生殿〉》《李渔的思想和剧作》《旦、末与外来文化》《〈长生殿〉的意境》《元剧的“杂”及其审美特征》《从“引戏”到“冲末”》《论参军戏和傩》等。这些论文,在对文学史、戏剧史上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家和作品进行研究时,往往另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还往往从对某一具体事项的考辨入手,联系到时代风尚或中外文化交流大局。他提出的元代南北两个戏剧圈的主张,已经写入文学史,获得广泛认同。黄天骥的论文先后结集为《冷暖集》《深浅集》《俯仰集》《黄天骥自选集》《冷暖室论曲》。此外还有专著《情解西厢——〈西厢记〉创作论》,和康保成共同主编《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在戏曲文献整理方面,曾协助王季思编选《元杂剧选》《中国戏曲选》《全元戏曲》,主持《李笠翁喜剧选》的选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攻关项目《全明戏曲》。
黄天骥在王季思之后,努力在中山大学建立戏曲研究的良好传统和学术梯队,经他指导的学生许多已成长为戏曲研究的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他一贯提倡并实践“以戏曲为主,兼学别样”的主张,对诗词散曲以及古典文学作家如李白、吴伟业、朱彝尊、陈维崧、纳兰性德等以及《周易》都有独到的研究。除发表相关论文之外,出版的学术著作有《纳兰性德和他的词》《诗词创作发凡》《周易辨原》《黄天骥诗词曲十讲》等,《岭南新语》《岭南感旧》等文化随笔,并担任《中国文学史·宋元卷》主编。曾任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主要成就
主要论著
《冷暖集》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
《纳兰性德和他的词》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戏曲选》(与王季思等合作)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元杂剧选》(与王季思等合作)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
《李笠翁喜剧选》(与王季思等合作)岳麓书社1986年版;
《元明散曲精华》(与罗锡诗合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
元明清散曲精选》(与康保成合作)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
元明词三百首》(与李恒义合作),岳麓书社1997年版;
《中国文学史》(宋元卷分卷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版;
《全元戏曲》(参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黄天骥自选集》,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8月出版;
《诗词创作发凡》,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3年8月出版。
戏曲研究
《从〈全元戏曲〉的编纂看元杂剧整理研究诸问题》,《两岸古籍整理论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元剧的杂及其审美特征》,《文学遗产》1998.3
《爨弄辨析》,《文学遗产》2001.1
《论参军戏和傩》,《戏剧艺术》1999.6;
《从 “引戏”到“冲末”》,《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5
《旦末与外来文化》,《文学遗产》1986.5;
《孔尚任与〈桃花扇〉》,《文学评论》1980.1;
《论洪升的〈长生殿〉》,《文学评论》1982.2;
《李渔的思想和剧作》,《文学评论》1983.1;
《〈长生殿〉的意境》,《文学遗产》1993.3;
诗词研究
《李白诗歌研究的几个问题》,《文学遗产》1982.4;
《吴梅村的诗风与人品》,《文学评论》1985.2;
《朱彝尊、陈维崧词风的比较》,《文学遗产》1991.1;
《元明词平议》,《文学遗产》1994.4;
获奖情况
1、《中国戏曲选》1987年获高教部教材一等奖;
2、《全元戏曲》,2001年获国家古籍整理规划小组全国古籍整理一等奖;
3、《中国文学史》(宋元卷分卷主编),2001年获北京市第三届
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
4、《纳兰性德和他的词》,1985年获广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出版图书
主持项目
1、主持教育部颁下“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包括25个子项目),起止时间为1997-2001;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古代戏曲形态研究”,起止时间为2001—2004年;
治学思想
黄天骥教授多年来活跃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第一线,学术研究成就突出,热爱教学事业,治学严谨,为人师表。
在本科教学工作中,黄天骥教授坚持“以人为本”的
创新教育理念,积极推动中文系的教学改革:在教学思想上,提出要“自觉地学习、刻苦地学习、创造地学习”,同时倡导“三文”(作文、古文、英文)和“三头”(笔头、口头、指头)并重的“固本培元”、“开拓创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改革上,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于八十年代就主持制定“全程
导师制”培养模式,强化写作训练,要求一年级的学生每人一年内写作文100篇,二年级学生写评论8篇,三、四年级的学生分别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每人指定教师辅导,把业务教育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经过二十年实践,该项改革已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并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国内产生了良好反响。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配合《中国文学史》等课程教学主编、撰写了数部教材,其中参与由
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宋元卷)教材获得
国家图书奖等多种奖项、《
中国戏曲选》获全国教材一等奖。在教学手段的应用和改革上,注重理论学习与创作实践、古代与现代充分结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PPT、网络课程等),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欢迎。上述
教学思想和改革措施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培养,有效提高了学生的
社会竞争力,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在培养高水平人才方面,黄天骥教授做出了重大贡献。经他指导的学生许多已成长为行业骨干或重点大学学术带头人。其中,
宋俊华博士以《
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研究》一文获得2004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实现了广东省中文学科优秀博士论文评奖中零的突破。
在教学梯队建设上,黄天骥教授也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主张从科研、教学、为人等多方面对新留校的教师进行综合培养,帮助青年教师制定科研和教学发展计划,使其早日成长为科研与教学的骨干力量,发挥了较好的表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