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黄宗羲定律是由
秦晖先生依据
黄宗羲的观点而总结出来的某种
历史规律:历史上的
税费改革不止一次,但每次税费改革后,由于当时社会
政治环境的局限性,
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明清思想家黄宗羲称之为“
积累莫返之害”。
定律介绍
现代学者秦晖在他的论文《并税式改革与“黄宗羲定律”》中总结出的定律。
内容是:历代税赋改革,每改革一次,税就加重一次;农民种粮食却要等生产的产品卖了之后用货币交税,中间受商人的层层剥削;不管土地好坏都统一征税。2003年3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参加
湖北省人大代表讨论时说:“历史上每次
税费改革,
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都会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走进 ‘黄宗羲定律’怪圈。”并郑重表示“共产党人一定能够走出‘黄宗羲定律’怪圈。”
2005年,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议,宣布全国废除
农业税。2006年1月1日起,在我国征收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正式取消。
推论
在
工业社会中,如果政府的
征税权不受控制,税制每改革一次,企业的税就加重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重。
如,后有人将黄宗羲定律初步引入到民营企业的税费负担研究中。该观点认为,由于中国大陆现行的
财政体制是一种“压力单向
传导机制”,其提出的解决方案可总结为:应以大规模综合性减免税费替代目前中国实行的结构性
减税政策。面对不同的行业也要设计不同的税率并降低一般纳税人门槛,越能带动更多就业的行业税率就应越低、税种就应越少。
历史根源
黄宗羲学说
黄宗羲(1610-1695年),字太冲,号南雷,称梨州先生,浙江余姚人。1644年,
清兵入关后,黄宗羲积极参加抗清义军,失败后隐居,屡拒清朝廷征召。主要著作有《
宋元学案》、《
明儒学案》、《
明夷待访录》、《
南雷文定》等。黄宗羲是
明末清初的重要思想家,是我国古代研究
赋税制度最深入、最系统的学者之一。他在《明夷待访录·田制三》中指出历史上的赋税制度有“三害”:
“或问井田可复,既得闻命矣。若夫定
税则如何而后可?曰:斯民之苦暴税久矣,有
积累莫返之害,有所税非所出之害,有田土无等第之害。”
意思是说,历代
税赋改革,每改革一次,税就加重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重;农民种粮食却要等生产的产品卖了之后用货币交税,中间受商人的一层剥削;不分土地好坏都统一征税。黄宗羲的观点以及所反映的
历史现象,被现代学者
秦晖总结为“黄宗羲定律”,语出他的论文《并税式改革与“黄宗羲定律”》。
税改简介
附录:《明夷待访录·田制三》
或问井田可复,既得闻命矣。若夫定税则如何而后可?曰:斯民之苦暴税久矣,有积累莫返之害,有所税非所出之害,有田土无等第之害。
何谓积累莫返之害?三代之
贡、助、彻,止税田土而已。魏晋有户、调之名,有田者出租赋,有户者出布帛,田之外复有户矣。
唐初立租、庸、调之法,有田则有租,有户则有调,有身则有庸,租出谷,庸出绢,调出缯纩布麻,户之外复有丁矣。
杨炎变为
两税,人无
丁中,以贫富为差,虽租、庸、调之名浑然不见,其实并庸、调而入于租也。相沿至宋,未尝减庸、调于租内,而复敛丁身钱米。
后世安之,谓两税,租也,丁身,庸、调也,岂知其为重出之赋乎?使庸、调之名不去,何至是耶!故杨炎之利于一时者少,而害于后世者大矣。有明两税,
丁口而外,有力差,有
银差,盖十年而一值。
嘉靖末行
一条鞭法,通
府州县十岁中夏税、
秋粮、存留、起运之额,
均徭、
里甲、
土贡、顾募、加银之例,一条总徵之,使一年而出者分为十年,及至所值之年一如余年,是银、力二差又并入于两税也;未几而里甲之值年者,
杂役仍复纷然。其后又安之,谓条鞭,两税也:杂役,值年之差也,岂知其为重出之差乎?使银差、
力差之名不去,何至是耶!故条鞭之利于一时者少,而害於後世者大矣。
万历间,旧饷五百万,其末年加新饷九百万,
崇祯间又增练饷七百三十万,
倪元璐为户部,合
三饷为一,是新饷、练饷又并入于两税也。至今日以为两税固然,岂知其所以亡天下者之在斯乎?使练饷、新饷之名不改,或者顾名而思义,未可知也。此又元璐不学无术之过也。嗟乎!
税额之积累至此,民之得有其生也亦无几矣。
今欲定税,须反积累以前而为之制。援田于民,以
什一为则;未授之田,以二十一为则。其户口则以为出兵养兵之赋,国用自无不足,又何事於暴税乎!
何谓所税非所出之害?古者任土作贡,虽诸侯而不忍强之以其地之所无,况於小民乎!故赋谷米,田之所自出也;赋布帛,丁之所自为也。其有纳钱者,后世随民所便,布一匹,直钱一千,输官听为九百。布直六百,输官听为五百,比之民间,反从降落。是钱之在赋,但与布帛通融而已。其田土之赋谷米,汉、唐以前未之有改也。及杨炎以户口之赋并归田土,于是布帛之折于钱者与谷米相乱,亦遂不知钱之非田赋矣。
宋隆兴二年,诏温、台、徽不通水路,其二税物帛,许依折法以银折输。盖当时银价低下,其许以折物帛者,亦随民所便也。然按
熙宁税额,两税之赋银者六万一百三十七两而已,而又谷贱之时常平就籴,故虽赋银,亦不至於甚困。
有明自
漕粮而外,尽数折银。不特折钱之布帛为银,而历代相仍不折之谷米,亦无不为银矣;不特谷米不听上纳,即欲以钱准银,亦有所不能矣。夫以钱为赋,陆赞尚曰“所供非所业,所业非所供”,以为不可,而况以银为赋乎!天下之银既竭,凶年田之所出不足以上供;丰年田之所出足以上供,折而为银,则仍不足以上供也,无乃使民岁岁皆凶年乎?天与民以丰年而上复夺之,是有天下者之以斯民为雔也。
然则圣王者而有天下,其必
任土所宜,出百谷者赋百谷,出桑麻者赋布帛,以至杂物皆赋其所出,斯民庶不至困瘁尔!
何谓田土无等第之害?《
周礼》
大司徒,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是九则定赋之外,先王又细为之等第也。今民间田士之价,悬殊不啻二十倍,而有司之征收,画以一则,至使不毛之地岁抱空租,亦有岁岁耕种,而所出之息不偿
牛种。小民但知其为瘠土,向若如
古法休一岁、二岁,未始非沃土矣。官府之
催科不暇,虽欲易之,恶得而易之?何怪夫土力之日竭乎!吾见有百亩之田而不足当数十亩之用者,是不易之为害也。
今丈量天下田土,其上者依方田之法,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中者以四百八十步为一亩,下者以七百二十步为一亩,再酌之于三百六十步、六百步为亩,分之五等。
鱼鳞册字号,一号以一亩准之,不得赘以奇零,如数亩而同一区者不妨数号,一亩而分数区者不妨一号。使田土之等第,不在税额之重轻而在丈量之广狭,则不齐者从而齐矣。
是故田之中、下者,得更番而作,以收上田之利。加其力有余也而悉耕之,彼二亩三亩之入,与上田一亩较量多寡,亦无不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