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谷地 在青海省东部,贵德以下至青甘交界处的黄河干流沿岸地区。从西到东分别是
贵德谷地、
尖扎谷地、
循化谷地和
官亭谷地。
地理环境
黄河选择了在
青海东部众多山恋间穿行,在青海境内造就出了一条长约300多公里的黄河谷地,这些谷地构成了大黄河万里画卷中最密集、最美丽的峡谷群和谷地群。
黄河水将这些明珠般的谷地从西到东串联起来,给黄河留下了
贵德谷地、
尖扎谷地、
循化谷地和官亭谷地四个名字。
这里海拔在 2 千米左右、土壤肥沃、无霜期有三个多月,年降水量在 300—400 毫米,灌溉便利,是青藏高原上重要的河谷农业区。
贵德谷地
观赏清清黄河
让贵德谷地倍感骄傲的是黄河水。俗语说:天下黄河贵德清。在贵德谷地,这一段的黄河水清得让人不敢相信。
黄河自西向东穿越而过,复杂的地质和气候条件,造就了这里梦幻般的地貌景观:丹霞地貌与风蚀地貌合体,而温泉会从悬壁中喷出来。
位于著名的
龙羊峡外口南面的扎仓温泉,是贵德温泉的代表。这里三面都是危岩叠峰,山石焦黑,植物稀少,整个泉区的地表温度达33℃至47℃。在山岩下共有20多个涌泉,其中3处是从悬壁岩石裂隙中喷流出来的,还伴着有节奏的喷吐声。沸泉水不但可以泡茶,甚至还可以煮食鸡蛋、牛羊肉。泉水含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吸引着周边省区的人们前来这里治病健身。
上亿年的岁月沧桑,使红色的地层被埋在了地下,高原的风和黄河流水又让它重新展露出来,大量的红色山峰构成了碧水绿地中的丹霞地貌,阿什贡峡就是这种丹霞地貌的代表。走进峡谷,数十里奇形怪状的火红山峰,重重叠叠,像一条红色的地毯一直铺到了黄河边。
贵德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贵德古城、臧盖古城、
尕让古城和宁河古城,诉说着历史的秘密;《
格萨尔王》在拉脊山下的尕让乡亦什扎村千古传唱;赛马会、社火、六月会等文化活动,是中原文化和高原文化在这里融合的完美体现。
尖扎谷地
领略“五彩神箭”
黄河流出松巴峡,在贵德谷地和循化谷地之间,形成了尖扎谷地,这是四个谷地中海拔最高的一个。去往尖扎的大路只有一条,这条大路在火红的丹霞山峰中蜿蜒向前,仿佛一个手执魔杖的向导,将前往者带进一个魔幻的丹山碧水之地。境内的
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更是将这一地貌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里生活的主体民族是藏族,虚诚的宗教信仰、刻写在谷地四周的生活印象,弥漫着浓郁的民族风情。
2007年9月8日至11日,首届“五彩神箭杯”中国民族传统射箭邀请赛在尖扎县
马克唐镇举行,这是“五彩神箭”这一古老而充满活力的青海民族传统射箭运动,第一次呈现在世人面前。沿袭多年的“五彩神箭”是一种深受以藏族为主的各民族群众欢迎的古老而充满活力的民族传统射箭运动。藏语称射箭为“达喷”,相传
松赞干布虽身为藏王,但武艺高强,擅长骑马射箭,他将射箭这个古老的技艺发扬光大。
全国唯一的“中国民族射箭运动之乡”,这个荣誉促进了尖扎射箭项目的发展,使其成为一项具有广大群众影响的综合性民间竞技娱乐活动。在这里,几乎每个男人都会射箭,每个村庄都会参与。尖扎“五彩神箭”成了藏族同胞的竞技和魂魄,更是这片土地挥之不去的情结和生活。
循化谷地
聆听动人传说
黄河相遇在循化境内,构成了循化谷地的地貌。谷地的开端处是一个叫拉木峡的大峡谷,峡谷两旁,群峰因自然的变迁和运动生成奇特岩层。由于它们呈红色,山体看上去更加神秘而壮观。
民谚有“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的说法。其实,仅在青海境内,黄河之弯的数量至今也没有具体数字。一个河流拐弯处就形成一处美丽的湾,湾里的人家靠山依水生息着。当黄河流到循化谷地时,积石山和黄河的邂逅使黄河水在一道道湾里显得清澈、纯净、温顺。清水湾就是其中之一。
黄河流水像个丹青高手,将这里绘成了一幅立体油画,这幅大自然的杰作也在青海赢得了“高原江南”的美誉,而这幅画中的主体民族是在这片土地上生息了800多年的撒拉族。
站在
骆驼泉边,细听泉水叮咚,一个民族的背影逐渐清晰:相传,800多年前,在
中亚撒玛尔罕地区,阿合莽和尕勒莽,威望极高,因此遭国王的忌恨迫害,他俩便率领同族18人牵着一峰骆驼,带了一部《
古兰经》,驮上撒玛尔罕的一瓶水和一袋土,寻找乐土。他们每到一处,就称一称当地的水土,如果与所带的品质不符,就又继续前进。历尽艰辛,他们终于找到了和随身携带的水土和当地水土一致的地方。从此,撒拉族的先民在循化谷地开拓了自己的家园。
说
撒拉族是园艺达人,是房屋营造高手,一点都不假,这在撒拉族庭院内盛开的鲜花和撒拉族古篱笆楼上得以体现。
官亭谷地
感受土族狂欢
官亭谷地是黄河留给青海的最后一块谷地,位于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段黄河岸边,与甘肃省
积石山县隔黄河相望。这也决定了真正的官亭谷地是脚踏甘青两省的,官亭谷地完全扮演了青海东缘人文句号的角色。
官亭谷地在青海境内的面积约60平方公里,谷地中的喇家村,因为一场至今仍笼罩在一层谜团中的
庞贝古城式的突发灾难和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碗面条,而在中国考古界具有重要地位。
生活着400多口土族人的喇家村,看上去和周围的村庄没什么两样,但这里文化底蕴深厚,穿行其中,就能感受4000年前的古老而神秘的世界。
村民们谈起自己的祖先,往往也只能说到明清时期。他们不知道4000多年前,这里出现了一段很长时间的人类活动的空白期。
如今走进官亭谷地,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
土族风情。这里是青海省土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这个民族所创造的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土族纳顿”,在这里有着标本意义。
尽管来回只需要一天时间,但一天时间绝对不够穿梭,因为谁也无法在一天时间内,去品味一块土地4000年的历史和4种人文民俗巨大差异产生的不同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