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麓师范
全国首批师范学校
黄麓师范学校(Huanglu Normal School),简称黄麓师范,位于安徽合肥市,是全国首批师范学校,安徽省师范教育的发端,享有“南有晓庄师范,北有黄麓师范”的盛誉。学校是国家幼儿教育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合肥市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基地,合肥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重点学校,安徽省学前教育专业联盟成员单位,合肥市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
历史沿革
建校初期
民国18年(1929年),爱国将领张治中在其家乡洪家疃始创的黄麓学校(六年制小学),原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广涛曾在该校任教。
民国22年(1933年),改建为安徽省黄麓乡村简易师范学校,面向全省招生,培养农村小学中、低年级教员。
民国23年(1934年)秋,安徽省教育厅接管该校后改为省立,经陶行知推荐,张治中从山东邹平请来杨效春任校长,马侣贤为附小校长。
抗日战争期间
抗战前的10年里,黄师试行“教学做合一”“小先生”“艺友制”,实施多种办学形式、多种学制并举,不仅培养造就了大批乡村教员,而且方圆近百里的民众上万人受到了国民教育民众教育,从而推动了普及义务教育和乡村建设,其影响及于全省。
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27年(1938年)春,学校停办。师生或流亡后方,或在家乡参加抗日活动,有的投奔了延安。
抗战胜利后,安徽省于民国35年(1946年)调整全省中等学校布局,在张治中的大力赞助下,将全椒的省立古河师范迁至洪家疃,更名安徽省立黄麓师范学校。
解放战争期间
民国36年(1947年)春,中共南京地下党组织派遣党员杨寿南偕康玲、丁佑涵等来黄师在校长耿家舒掩护下开展工作。
民国37年(1948年)暑假,掩护京沪一带学生运动中暴露的党员和进步青年进入解放区。同年冬,中共皖西四分区党委派党员孔国祥至黄师负责联络工作。杨寿南、丁佑涵和左政纯均为重庆育才学校的工作人员或学生。这一时期,陶行知教育思想得以继续传播。
民国37年(1948年)底,安徽省政府令黄师迁往休宁,学校党组织决定提前放假,疏散师生,致使南迁未成。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拨款扩建黄师,除办好师范和实验小学外,1950年在张家洼增办了附中,1951年试办了中文、数理等专修科,培养初中教师;并举办函授教育,帮助在职教师进修提高。
1953年暑期,根据安徽省调整整顿师范教育工作计划,将黄师试办的专修科并入芜湖皖南师范专修科,将黄师师生及部分设备调往合肥,改建为合肥师范学校;同时将巢湖师范与巢县初师合并,迁至洪家疃,建立新的黄麓师范学校。黄师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小学,为培养合格小学师资服务,形成了艰苦朴素勤俭办孝的优良传统和学生热爱劳动,认真读书的良好校风。
1958年8月,学校被评为推广普通话先进单位,派代表出席了北京全国第一次普通话教学成绩观摩会。后又两次受到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和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表彰,成为文字改革的先进单位。
1964年,安徽省教育厅派丁冠英等帮助学校试行半耕半读的乡村师范教育改革,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
1969年,奉命迁址巢县青台山,改为巢县师范。
1972年,迁回原址复校,恢复黄麓师范学校校名。
改革开放后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黄师得到了新的发展,办学条件逐步改善。
1985年,有普师、民师班、小学教师进修班共12班,在校学生503人;函授学员380多人。全校教职工99人,其中专任教师47人,包括高级讲师16人。学校占地总面积100亩,校舍建筑面积9120平方米。新建有教学大楼、实验楼,扩建了运动场地和宿舍等教学、生活设施,有邮政所医务室、浴室、供销社等。图书馆藏书5万余册,教学仪器等设备基本敷用。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年产值达20万元。
办学条件
专业设置
资料来源:
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148人,其中高级教师占24%,研究生学历占31%,“双师型” 教师占78%;省级名师工作坊4个,合肥市拔尖人才1个,专业带头人2个,学术带头人4个,骨干教师12人,建成省、市、校三级优秀教师梯队
联办培养
为适应国家对高层次、高水平幼儿教师的迫切需求,经省教育厅批准,黄麓师范学校与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通过“3+2办学模式联合打造学前教育专业。两校广泛深度合作办学,保障教学高标准、高质量。
文化传统
校训
敬以待人,勇以行义,诚以存心,毅以立志
校徽
学校领导
资料来源:
所获荣誉
2021年11月,被拟认定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2022年4月,黄麓师范学校团委被授予2021年度“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工)委”称号。
地理位置
参考资料
学校概况.黄麓师范学校.
办学成就.黄麓师范学校.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4 22:4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