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起义军主力被镇压后,统治阶级发生内讧,在此期间,冀州
黑山等地农民纷纷起义,用各种名号组织起来。黑山军的具体情况,《后汉书皇甫嵩传》载:“自黄巾贼后,复有黑山、黄龙、白波、左校、
郭大贤、于氐根、青牛角、张白骑、刘石、左髭丈八、平汉、大计、司隶、掾哉、雷公、浮云、飞燕、白雀、杨凤、
于毒、五鹿、
李大目、白绕、眭固、苦哂、罗市之徒,并起山谷间,不可胜数。……各有所因。大者二三万,小者六七千。贼帅常山人张燕,乃与中山、常山、赵郡、上党、河内诸山谷寇贼更相交通,众至百万,号曰黑山贼。”由此可知,黑山军的活动区域是中山、常山、赵郡、上党、河内等地太行山脉的诸山谷之中。黑山则位于太行山脉的南端,故史书称之为黑山军 。而太行山脉高峰迭起,海拔多在两千公尺以上。山脉东南为河北平原,西北则为山西高原,河北平原通向山西高原的陉道多分布在太行山脉之间 。太行山脉这一地势特点为分布在太行山各山谷中黑山军各部的相互联络和战略上相互配合提供了较为便利的条件。又据《三国志魏书张燕传》注引《典略》曰:“黑山、黄巾诸帅,本非冠盖,自相号字,谓骑白马者为张白骑,谓轻捷者为张飞燕,谓声大者为张雷公,其饶须者则自称于羝根,其眼大者自称李大目。” 可见,黑山军诸帅多出于社会的底层,其名号往往源于其个人行为的某项特征。又参照上引《
皇甫嵩传》可知黑山军诸帅有名号记载的共25人,,如果以25人为25股,每股人数在2.5万至0.65万计算,黑山军总人数在6.25-16.25万人之间,“众至百万”则很可能是虚数,而根据《续汉书郡国志》所载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五郡人口总数为240.6721万,黑山军则占该地区总人口的1/4至1/15之间。而当时袁绍、曹操两大军事集团所能动员的兵力均为30万上下 。可见,黑山军在当时的关东地区确实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由于分散作战,最后被
袁绍、
曹操等人各个击破,镇压下去,但他们对统治者的打击是沉重的。
博陵(今河北
定州)人,随黄巾起事,号将兵从事,与张燕合军。燕推牛角为帅,俱攻瘿陶(今河北
宁晋西南)。牛角为飞矢所中,被创且死,令众奉燕,告曰:“必以燕为帅。”
燕剽捍捷速过人,故军中号曰飞燕。其后人众寝广,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诸山谷皆相通,其小帅
孙轻、
王当等,各以部众从燕,众至百万,号曰黑山。灵帝不能征,河北诸郡被其害。
燕遣人至
京都乞降,拜燕
平难中郎将。袁绍与
公孙瓒争
冀州,燕遣将
杜长等助瓒,与绍战,为绍所败,人众稍散。太祖将定冀州,燕遣使求佐
王师,拜
平北将军;率众诣邺,封安国亭侯,邑五百户。
黑山军将领,随
张燕破邺城,杀太守栗成。后袁绍引军入朝歌鹿场山苍岩谷讨于毒,围攻五日,破之,斩毒及长安所署
冀州牧壶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