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虎泉
山东省济南市区泉池
黑虎泉,属小清河支流东泺河水系、黑虎泉泉群。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解放阁南护城河南岸陡崖下,在济南黑虎泉西路。因泉水涌出,湍击巨石,发出粗犷的鸣响,酷似虎啸,故名。明代嘉靖年间,黑虎泉洞穴的上方曾建有黑虎庙,庙内供奉着“赵公明”。
位置境域
黑虎泉,位于济南市南护城河东端南岸陡壁下,北与解放阁相对。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七十二名泉第三十三泉。这泉为一天然洞穴,高2米,深3米,宽1.7米。穴由青石砌垒,上有巧石悬挂,下有顽石啮波,左右秀石错落。洞穴隐露,从远处望去,犹如猛虎吼天。泉水经过3米长的暗渠,从3个石雕兽口中喷出,汇入长13米、宽9米的石砌方池。从池北壁泻入护城河。
水文特征
黑虎泉泉水涌量仅次于趵突泉,在济南众泉中占第二位,最大泉涌量约4.1万立方米/日、0.47立方米/秒。
地质地貌
古时,人们对济南泉水成因的说法很多。有的认为济南泉水来源于河南的王屋山。如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济水自王屋山东流,有时隐伏地下,至济南冒出地面而成诸泉。明代胡缵宗诗云:“王屋流来山下泉,清波聊酌思泠然。”前人也有关于济南泉水来源的正确说法,如宋代曾巩、金代元好问等人认为,济南的泉水并非济水之出露,而是来自济南城南的山区。曾巩在任齐州知州期间,为摸清泉水来路,曾进山调查,认为南部山区的水下渗潜流至市区而出露成泉。他在《齐州二堂记》中说:“泰山之北与齐之东南诸谷之水,西北汇于黑水之湾(即锦阳川水),又西北汇于柏崖之湾(疑在柏崖山处),而至于渴马之崖(在今党家庄镇东、西渴马崖村一带)。盖水之来也众,其北折而西也,悍疾尤甚,及至于崖下,则泊然而止。而自崖以北至于历城之西,盖五十里,而有泉涌出,高或至数尺,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盖泉自渴马之崖潜流地中,而至此复出也。”
现代地质工作者调查研究认为,济南泉水来源于市区南部山区,大气降水渗漏地下,顺岩层倾斜方向北流,至城区遇到侵入岩体阻挡,承压水出露地表,形成泉水。济南南部山区,为泰山余脉,自南而北有中山、低山、丘陵,至市区变为山前倾斜平原和黄河冲积平原的交接带,高差达500多米,这种南高北低的地势,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向城区汇集。
在地质构造上,南部山区属泰山隆起北翼,为一平缓的单斜构造。由于北侧断裂切断,形成许多断块,其中千佛山断块是构成城区泉群的构造基础。山区以前震旦系变质岩为基底,上布有1000多米厚的寒武系和奥陶系石灰岩岩层。岩层以3~15度倾角向北倾斜,至市区埋没于第四系沉积层之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可溶性灰岩,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和长期溶蚀,岩溶地貌发育,形成大量溶沟、溶孔、溶洞和地下暗河等,共同组成了能够储存和输送地下水的脉状地下网道。市区北部为燕山期辉长岩~闪长岩侵入体,质地细密,岩质坚硬,隔水性能好。千佛山断块西有通过纬一路的千佛山断层;东有穿过解放桥和老东门的羊头峪断层,这样就组成了东西北三面阻水岩体,构成了三面封闭的排泄单元。
南部山区,在灰岩出露和裂隙岩溶发育的地方,吸收了大量的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渗入地下形成了丰富的裂隙岩溶水。这些裂隙岩溶水,受太古界变质岩的隔阻,沿岩层倾斜的方向,向北作水平运动,形成地下潜流,至城区遇到侵入岩岩体的阻挡和断层堵截,地下潜流大量汇聚,并由水平运动变为垂直向上运动,促进了岩溶发育和水位抬高,在强大的静水压力下,地下水穿过岩溶裂隙,在灰岩和侵入岩体的接触地带及第四系沉积层较薄弱处夺地而出,涌出地表,形成天然涌泉。
据地质部门查明,黑虎泉泉群所在地区,地表有20多米厚的第四纪的砂、砾石、粘土层,往下是几米厚的闪长岩,闪长岩下面是奥陶纪白云质石灰岩,泉水即来自白云质石灰岩中。
水系构成
黑虎泉,属黑虎泉泉群——南护城河——东泺河——小清河水系。
济南护城河,是1371年(明洪武四年)建城墙时在旧城四周修建的人工河,全长6260米,辖区5534米。河水源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群、五龙潭泉群水入西护城河,经北护城河,西泺河入小清河;黑虎泉群水入南护城河,经东护城河,菜市庄河(一说东泺河)入小清河;珍珠泉群水经曲水亭河入大明湖,出小北门,经北护城河、菜市庄河入小清河。大柳行头河汇集东圩子壕沟等排水沟之水入小清河。护城河1985年辟为环城公园的游览河。
小清河,位于济南市郊区北部,黄河南侧。源于济南西郊睦里闸,纳玉符河下游分流之水,东西向流至济南北园,又汇市内诸泉,流经历城、章丘,邹平等地,由羊角沟入海。该河唐以前为济水残渠,金时刘豫疏导入海。元于钦《齐乘》曰:“古泺水自华不注山东北入大清河,伪齐刘豫乃导之东行,为小清河。”明刘敕《历乘》载:”小清河,水出大明湖,环城而东,合黑虎泉诸泉之水,东北绕华不注山,经章丘、邹平、新城诸县入海。此刘豫之运河,今迷其故道。”明朝时,河道淤塞,其源退至章丘,以獭河为源。1891年,清朝山东巡抚张曜指令当时任登莱青道的盛宣怀治理小清河,历经三年竣工,其源仍为济南诸泉。
治理开发
水电开发
山东省最早的水电站建于1929年(民国18年)春。山东第一座水利发电站在济南新东门外护城河畔建成,该以黑虎泉等泉水为水源,闸坝上下游水位差为1.3米,总装机容量14千瓦,供省建设厅照明及省政府无线电台用电。建国后,曾用水轮机带动机磨加工面粉。1958年大炼钢铁时,利用机磨粉碎矿石,不久报废。
泉池治理
1930年4月,设立小清河工程局后,对其上源进行治理。1931年年8月3日开工,将黑虎泉扩大,泉池挖深1.2米(长约13米、宽约9米),四周砌石壁及短墙,北墙中段设一量水口(水闸,标高6.93米),南墙增加喷水龙头(一说赑屃)两个(标高27.88米)。
城市供水
1958年,济南市自来水公司在历下区建文化路水厂和黑虎泉水厂,1959年开始供水,文化路水厂日供水量2.5~4万吨,黑虎泉水厂日供水量1.7万吨,辖区自来水普及率为92.5%。
园林建设
黑虎泉公园,位于济南护城河东端,是闻名遐迩的园林景观之一。1991年9月1日,一对设计风格新颖、独特的“黑虎”、“金虎”雕塑在黑虎泉东侧建成。“双虎”雕塑由中国著名的美术家韩美林教授设计,其中“黑虎”是由黑色花岗石雕凿而成,山东莱州石刻厂承做。“金虎”由铜铸成,枣庄工艺美术厂铸造,重约8吨,是当时国内已知规模最大的铸铜虎。“黑虎”、“金虎”身长各为9.7米,投影身长8.7米,身高3.7米,翘起的虎尾最高点离地面达4.5米。“双虎”雕塑头东尾西,一前一后,昂首奋蹄,似猛虎下山状,恰与身边的黑虎泉、金虎泉景观相对应。
明代嘉靖年间,黑虎泉洞穴的上方曾建有黑虎庙,庙内供奉着“赵公明”。院内院外,花木扶疏,景色佳丽。清朝王培荀《乡园忆旧录》记载:“‘碧栏之下,寸寸秋色’,古今以为奇语,移赠此泉,洵可无愧。”如今这里景色更佳。1965年以来,疏浚河道,整修河岸,堆叠假山,栽植各种花木,新建解放阁、黑虎泉茶社等,辟为江南式的滨河水景园。在黑虎泉洞穴上方的黑虎庙旧址,新建一处观览泉水的小庭院,内有茶厅、平台,凭栏可赏看泉涌及周围景色。
环城公园,位于济南历下区西北部。1984年建,全长6.26公里,面积40.7公顷。公园沿古护城河两岸30米宽的起伏河岸,建成环状风景绿地。把趵突泉群、黑虎泉群、珍珠泉群、五龙潭泉群和大明湖连接在一起,形成以泉水为特征的园林绿化中心。环城公园的景观分4部分。其中,南护城河是以黑虎泉为中心的泉石园。泉旁怪石嶙峋,依势而建的“清音阁”、“五莲轩”、“琵琶桥”、“伴月亭”、“金虎亭”、“对波亭”等风姿各异,与泉水山石、绿柳繁花融为一体。南护城河北岸旧城垣上矗立着雄伟壮观的解放阁。
黑虎泉与解放阁隔河相对,泉池在悬崖下洞内。泉水从石洞中涌出,通过暗渠,从三个石雕兽口中喷出,汇入石砌方池,再溢入护城河,形成丈余宽的水帘。泉池洞内有巨石伏卧,上生苔藓,如猛虎深藏,泉水湍击巨石,朔风吹入石隙,发出粗犷的鸣响,酷似虎啸,故名黑虎泉。黑虎泉一带泉水众多,怪石林立,垂柳依依。建国后堆山凿池、广植花木,修建亭廊茶社,逐步建成初具规模的泉石园。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6 21:25
目录
概述
位置境域
水文特征
地质地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