鼗鼓
中国乐器
鼗鼓,拼音是táo gǔ,非常古老的中国乐器。长柄,鼓身两旁缀灵活小耳,执柄摇动时,两耳双面击鼓作响。俗称“拨浪鼓”。
解析
鼗鼓,即“鼗”。摇奏膜鸣乐器。小鼓下端设一手柄,鼓的两侧有绳槌,绳端系木丸,摇动手柄,两耳槌甩击鼓面发音,俗称“两耳鼓”、“播浪鼓”、“摇鼓儿”、“梢子”。有的鼗鼓由两至四个迭置于一根手柄,故也称“串鼓儿”。鼗多在历代宫廷采用,民间也广为流传。
《诗·周颂·丰年》:“应田县鼓,磬鼗柷圉。”
《新唐书·礼乐志十一》:“四曰革:为雷鼓,为灵鼓,为路鼓,皆有鼗,为建鼓为鼗鼓,为县鼓,为节鼓,为拊,为相。”
《通典·乐六》:“鼗二,浮鼓二。”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乐器门》:“鼗鼓,小鼓有柄,音桃。”
鼗的起源
鼗的起源有三说。
一,黄帝造鼙说。
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武备》:“鼙,《内经》曰玄女请帝制鼓、鼙,以当雷霆,是则黄帝制之,以伐蚩尤也。”
二、倕造鼙、鼗说。
吕氏春秋·古乐》:“帝喾命咸黑作为声歌”,“有倕作为吹苓钟。”
三、禹作鼗说。
明·张岱夜航船·礼乐部·律吕》:“禹作鼗等小鼓。”
鼗的方位设置
周代宫廷已用于礼乐中,鼗而位置设在编钟两侧。
仪礼·大射》:“鼗倚于颂磬两纮。”郑玄注:“鼗,如鼓而小,有柄。宾至摇之,以奏乐也。纮,编磬绳也。设鼗于磬西,倚于纮也。”
鼗的传习
由宫廷乐师之一的小师来掌教鼗鼓的演奏规范。
周礼·春官·小师》:“小师掌教鼓、鼗、。”郑玄注:“鼗如鼓而小,持其柄摇之,旁耳还自击。”
形制和分类
汉代以前就有多种形制。
一、依鼓体大小来分:形体大者称“麻”或“”;形体小者称“料”。
二、依鼓体数量来分:有单鼓体、双鼓体或多鼓体串集于一柄者。如“单鼗”、“双鼗”、“雷鼗”(有四个鼓体,八个鼓面)、“灵鼗”(有三个鼓体,六个鼓面)、“路鼗”(有两个鼓体,四个鼓面)、民间“连鼗鼓”(有五个鼓体串在一起)等。
三、以鼓体与其它乐器的组合看,明清时期,有鼗与小钲串于一柄者,俗称“惊闺”。
四、依鼓体彩绘纹饰的不同来分:有元代的“花腔梢子鼓”、“日月金鞚梢子鼓”等。
五、依绳槌的数量,有每个鼗鼓单根绳槌,或左右两边都有绳槌的鼗鼓。
历史渊源
一、夏时代,鼗还被用于告诫程序,禹作规定,有申冤弹劾者,则击鼗。
二、周代宫廷已用于礼乐中,鼗而位置设在编钟两侧。
《仪礼·大射》:“鼗倚于颂磬两纮。”郑玄注:“鼗,如鼓而小,有柄。宾至摇之,以奏乐也。纮,编磬绳也。设鼗于磬西,倚于纮也。”由小师掌教。
三、是祭祀天地,享鬼神的重要乐器。
《周礼·春官·大司乐》:“凡乐,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大蔟为征,姑洗为羽,靁鼓、靁鼗。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云门之舞。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
四、在宫廷仪礼、燕飨中,常奏鼗鼓作为歌唱的终止节奏。天子赐乐给伯爵、子爵、男爵等贵族时,则命专人击鼗为征。
《礼记·王制》:“天子赐诸侯乐,则以柷将之,赐伯、子、男乐,则以鼗将之。”郑玄注:“将,谓之节乐。”孔赢达正义:“将,行也,谓执以行命之,柷、鼗皆以节乐者。”“鼗如小鼓,长柄,旁有耳,摇之,使自击。柷之节乐于一曲之始,其事宽成,所以将诸侯之命;鼗所以节一唱之终,其事狭,故以将伯、子、男之命。”
五、后世宫廷祭祀音乐中,鼗常被用于音乐的开始与终结时。
宋·陈旸《乐书·雅部·革之属》:“景佑中,太宗诏太常,凡祀天神、地祗、享宗庙,宫架每奏降神四曲,送神一曲:先播鼗,次鸣柷、次击散鼓,”“凡乐终,播鼗、戛敔,散鼓相间三击而止。”
六、明清时期,鼗被作为应和乐器。
《清续文献通考·乐八》:“鼗鼓为应声乐器,鼓径六寸二分,鼓高二寸六分,执其柄,播而发声。”
七、鼗也用于宗教法事中的应用。
八、“日月鼓”用于军事信号,击鼗来节制鼓声,调整军阵或壮军威。
《握奇经·鼗鼓》:“行伍交错整在鼗音。”
《新唐书·礼乐志六》:“吹大角三通,中军将各以鞞令鼓,二军俱击鼓。”
明·何良臣《纪阵·技用》:“军中响器,则有铜鼓、鼛鼓、鼗鼓、鼍鼓之类,用虽不同,大抵大抵壮逢隆之势,彰震天之威。”
九、鼗鼓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
宋·陈旸《乐书·雅部·革之属》:“鬻子曰:禹之治天下也,县五声以听,曰语寡人以狱讼者,挥鼗。由是观之,欲诫者必播鼗鼓矣。盖鼗兆奏鼓者也。”
十、鼗曾被用于社火庙会场合,是小贩伴叫卖的响器之一。
《清史稿·孝义二》:“天成行经村聚,辙播鼗,作乡语大呼。”
鼗曾流传于古代西域、日本、朝鲜、越南等国。
现代鼗鼓
现今的鼗鼓,长柄的摇鼓,俗称“拨浪鼓”。鼗鼓藏语称“达玛如”,与金刚、金刚铃一样,均为修密法者的随身法器。使用时,手握中间凹处,摇摆出声。鼗鼓可以用多种质地的材料制作,鼓面多以牛皮或羊皮蒙制而成,鼓架多用头颅骨、木料、象牙作成,鼓面蒙皮。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22 19:16
目录
概述
解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