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CrMo钢系
珠光体组织
耐热钢,在高温下具有较高的
热强性(δb≥440MPa)和
抗氧化性,并具有一定的抗
氢腐蚀能力。由于钢中含有较高含量的Cr、C和其它
合金元素,钢材的淬硬倾向较明显,
焊接性差。
执行标准
GB/T 3077-2015 钢板标准GB/T11251-2009。
焊接性
焊接材料
针对15CrMo钢的
焊接性的工作特点,根据以往的经验,参照国外提供的焊接
工艺卡,选择两种方案进行
焊接试验。
方案Ⅰ:焊接预热,采用ER80S-B2L焊丝,
TIG焊打底,E8018-B2焊条,
焊条电弧焊盖面,焊后进行
局部热处理。
方案Ⅱ:采用ER80S-B2L焊丝,TIG焊打底,E309Mo-16焊条,焊条填充
电弧焊盖面,焊后不进行热处理。焊丝和焊条的化学成分及
力学性能见表1。
试验结果
试验方案 拉伸试验
弯曲试验冲击韧性试验aky(J/cm2)
抗拉强度δb/Mpa 断裂部位 弯曲角度 面弯 背弯 焊缝
熔合线 热影响区(
HAZ)
方案Ⅰ 550/530
母材 50。 合格 合格 84.8 162 135.6
方案Ⅱ 525/520 母材 50。 合格 合格 79.4 109.2 96.7
焊接工艺
方案Ⅰ:焊接预热,采用ER80S-B2L焊丝,TiG焊打底。E8018-B2焊条,焊条电弧焊盖面,焊后进行局部热处理。
方案Ⅱ:采用ER80S-B2L焊丝,TiG焊打底。E309Mo-16焊条,焊条填充电弧焊盖面,焊后不进行热处理。焊丝和焊条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见表1。
型号 C Mn Si Cr Ni Mo S P δb/Mpa δ,% ;
ER80S-B2L≤0.05 0.70.41.2 <0.20.5 ≤0.025 ≤0.025 ≤500 25 ;
E8018-B2 0.070.7 0.3 1.1 0.5 ≤0.04 ≤0.03 550 19 ;
E309Mo-16≤0.12 0.5~2.5 0.9 22.0~25.0 12.0~14.0 2.0~3.0≤0.025≤0.035 550 25 ;
焊前准备
试件采用
15CrMo钢管,规格为φ325×25,
坡口型式及尺寸见图1。
焊前用角向磨光机将坡口内外及坡口边缘50mm范围内打磨至露出
金属光泽,然后用
丙酮清洗干净。
试件为水平固定位置,对口间隙为4mm,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沿园周均匀点焊六处,每处点固长度应不小于20mm。焊条按表2的规范进行烘烤。
焊条烘烤规范
E8018-B2 300 ℃ 2h
E309Mo-16 150 ℃ 1.5h
按方案Ⅰ焊前需进行预热,根据Tto-Bessyo等人提出的计算
预热温度公式:
To=350√[C]-0.25(℃) 式中,To——预热温度,℃。
[C]=[C]x [C]p [C]p=0.005S[C]x
[C]x=C (Mn Cr)/9 Ni/18 7Mo/90 式中,
[C]p——尺寸碳当量; S——试件厚度(本文中S=25mm);
[C]x=C (Mn Cr)/9 7/90Mo=0.361
[C]p=0.045 则To=138℃
因此预热温度选为150℃。采用氧-乙炔焰对试件进行加温,先用测温笔粗略判断试件表面的的温度(以
笔迹颜色变化快慢进行估计),最后用
半导体点温计测定,测量点至少应选择三点,以保证试件整体均达到所要求的预热温度。
焊接时,第一层采用
手工钨极氩弧焊打底,为避免
仰焊处焊缝背面产生凹陷,送丝时采用
内填丝法,即焊丝通过对口间隙从管内送入。其余各层采用焊条电弧焊,共焊6层,每个
焊层一条
焊道。方案Ⅰ和方案Ⅱ的焊接工艺参数见表3、4。按方案Ⅰ焊
表3 方案Ⅰ的焊接工艺参数
焊道名称 焊接方法 焊接材料 焊材规格/mm
焊接电流/A
电弧电压/V 预热及
层间温度 热处理规范
打底层钨板氩弧焊ER80S-B2L φ2.4 110 12
填充层焊条电弧焊E8018-B2 φ3.2 5 85~90 23~25150℃ 715。×75min
盖面层 焊条电弧焊 E8018-B2 φ3.2 5 85~90 23~25
表4 方案Ⅱ的焊接工艺参数
焊道名称 焊接方法 焊接材料 焊材规格/mm 焊接电流/A 电弧电压/V 预热及层间温度 热处理规范
打底层 钨板
氩弧焊 ER80S-B2L φ2.4 110 12
填充层 焊条电弧焊 E309Mo-16 φ3.2 90~95 22~24 / /
盖面层 焊条电弧焊 E309Mo-16 φ3.2 90~95 22~24
接时,层间温度应不低于150℃,为防止中断焊接而引起试件的降温,施焊时应由二名焊工交替操作,焊后应立即采取保温缓冷措施。
热处理
采用方案Ⅰ焊接的试件,焊后应进行局部
高温回火处理。热处理的工艺为:
升温速度为200℃/h,升到715℃保温1小时15分钟,降温速度100℃/h,降到300℃后空冷。具体采用JL-4型履带式
电加热器(1146×310)包绕焊缝,用
硅酸铝棉层保温,
保温层厚度50mm,
温度控制采用DJK-A型电加热器自动控温仪。
评定试验
试件焊后按JB4730-94《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进行100%的
超声波探伤检验,焊缝Ⅰ级合格。按JB4708《钢制压力容器
焊接工艺评定》标准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评定结果见表5。
表5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结果
试验方案 拉伸试验 弯曲试验 冲击韧性试验aky(J/cm2)
抗拉强度δb/Mpa 断裂部位 弯曲角度 面弯 背弯 焊缝 熔合线 热影响区(HAZ)
方案Ⅰ 550/530 母材 50。 合格 合格 84.8 162 135.6
方案Ⅱ 525/520 母材 50。 合格 合格 79.4 109.2 96.7
从拉伸试验结果可知,两种方案的拉伸试样全部断在母材,说明焊缝的抗拉强度高于母材;弯曲试验全部合格,说明焊缝的塑性较好。根据表5中的冲击韧性试验结果可知,方案Ⅰ的冲击韧性明显高于方案Ⅱ,证明方案Ⅰ的
焊后热处理规范比较理想,
高温回火不仅达到了改善接头组织和性能目的,而且使韧性与强度配合适当。从室温
机械性能结果可知,所推荐的两种焊接
工艺方案均可用于现场施工。方案Ⅰ采用了与母材成分接近的焊条,焊缝性能同母材匹配,焊缝应具有较高的
热强性,焊缝在高温下长期使用不易破坏。难点是焊后热处理规范较为严格,回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及加热和冷却
速度控制不当反而会引起焊缝性能下降。方案Ⅱ采用了奥氏体不锈钢焊条施焊,虽然可以省去焊后热处理,但由于焊缝与母材
膨胀系数不同,长期高温工作时可发生碳的扩散
迁移现象,容易导致焊缝在
熔合区发生破坏。因此,从
使用可靠性考虑,现场采用方案Ⅰ施焊更为稳妥。
4 结论
15CrMo钢
厚壁高压管的焊接采用两种焊接方案均为可行。为了保证焊缝性能同母材匹配且具有较高的热强性,采用方案Ⅰ效果更佳,关键是要严格控制焊后
热处理工艺。
方案Ⅱ虽可省去焊后热处理,但焊缝在高温下发生碳的
迁移扩散而导致焊缝破坏的可能性
不容忽视,因此,只有在焊后无法进行热处理时才慎重采用。
表面热处理
热处理是提高与改良15CrMo合金
圆钢性能的极为有效措施,它对于产品的可靠性与
经济性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15CrMo合金圆钢的热处理通常包括普通热处理(退火、
正火、淬火、回火)和
表面热处理(
表面淬火及
化学热处理一渗碳、氮化、
渗金属等)两大类。
在机械工程中,许多机器零件,例如
内燃机的
曲轴、
齿轮、
凸轮轴以及重要
减速器中的齿轮等,不仅要求心部有足够的韧性、塑性和
抗弯强度,且要求表面一定厚度内有高硬度、高
耐磨性和高的
疲劳强度。前述的各种
整体热处理方式难以同时满足上述各项性能要求,采用表面热处理则是同时达到这些性能要求的最有效方法。
表面热处理就是通过改变15CrMo合金圆钢表层的组织以改变表面性能的一种热处理方式。
表面淬火一一只改变
表层组织,而不改变表层
化学成分的热处理。它可以用高频、中频或
工频电流感应加热方式或用
火焰加热方式实现。其共同特点是设法使15CrMo合金圆钢表面迅速加热到
淬火温度,而在热量尚未传至零件心部时,随即迅速冷却,使
表面硬度高,而心部仍有较高韧性。
化学处理一一使15CrMo合金圆钢的表层化学成分与组织均发生改变的热处理方式。化学热处理按照15CrMo合金圆钢表面渗入元素的不同,可分为渗碳、氮化、
碳氮共渗、渗金属等方法。它对提高和改善15CrMo合金圆钢的耐磨性、抗腐蚀性、
抗疲劳性等是十分有效的。当前来化学热处理发展迅速,新技术的应用甚多。
化学成分
力学性能
应用举例
石油、石化、
高压锅炉等,专门用途的
无缝管有
锅炉用无缝管、地质用
无缝钢管及石油用无缝管等多种。
现货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