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024年全国高考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2024年全国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2024年报名人数1342万人,比2023年增加51万人。
发展历史
10月7日,福建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2024年福建省普通高考科目实行“3+1+2”模式,申请报名参加普通高考的所有人员须于2023年10月25日至30日登录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网站进行网上账号注册、报名和缴费。10月11日,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通知称,2024年安徽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即将启动。
截至2023年10月16日,至少已有北京、天津、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湖南、广东、四川、宁夏15个省份公布了2024年高考报名时间。其中,天津、内蒙古、江苏等省份预计在11月启动报名工作,但尚未公布具体时间;吉林省的网上报名已于10月10日结束,黑龙江省的网上报名正在进行中;其余省份的2024年高考网上报名均将在10、11月内完成。10月,湖北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8日开启网上报名。11月4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关于做好山东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
1月29日,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了《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考综合改革百问百答》。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作出部署。根据《通知》,2024年高考全国统考将于6月7日、8日举行。4月,记者从教育部获悉,2024年强基计划即将启动。试点高校共39所,目的是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5月9日,为帮助广大师生和家长系统了解和准确把握新高考文化考试和录取工作相关安排、政策措施、程序规则等,江西省教育厅开始推出“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考综合改革热点问答”。5月17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发布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2024年高考由3门全国统一高考考试科目和3门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组成实行“3+1+2”考试模式,艺体类考生还需加考相应专业省统考。5月18日消息,2024年广东高考将于6月7日—9日进行。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使用全国卷。5月29日,2024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考生准考证于6月1日开始打印,考生可自行下载打印。5月28日上午,2024年度江苏省“爱心送考·为梦护航”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全面启动。5月31日,2024年高考试卷从北京发往全国,中国邮政押运,警车开道,武警护航,北斗卫星全程跟踪,每一秒都在监控中。6月1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宣布,6月3日起,广东2024年普通高考考生准考证可自行打印。6月,合肥市市区考点安排表已公布。6月,滨州市教育局发布《滨州市2024年夏季高考温馨提示》。6月2日,青岛市招生考试院发布2024年夏季高考温馨提示。6月3日,合肥市教育考试院发布2024年高考温馨提示。6月4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青岛市2024年高考、中考考前准备工作情况。6月4日,山西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场规则发布。6月5日,教育部统一公布了教育部以及各省(区、市)2024年的高考举报电话。6月5日,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召开2024年高考交通安保新闻通气会。6月9日下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合肥考区八中考点最后一场考试结束。6月13日,浙江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进程发布;6月19日,教育部发布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十问十答。6月19日,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下发了《2024年黑龙江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6月23日,经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审议通过,四川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普通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已划定。6月24日,重庆市教育考试院网站发布消息称,重庆市2024年全国普通高校各类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已经重庆市2024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第二次专题会议审议通过。6月24日,青海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在青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通知。6月,2024年天津市普通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为475分,特殊类型考生最低录取参考线为563分。6月25日,甘肃高考分数线公布:本科批物理类370分,历史类421分。6月,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了高考录取日程。
考试进程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成绩公布
成绩复核
志愿填报
各地改革
高考数据
报名人数
录取分数线
夏季高考普通类划定一段线、二段线、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3条分数线,根据考生高考总成绩,按照普通类本科招生计划数的1:1.2划定普通类一段线;按照普通类本、专科招生计划总数和生源情况划定普通类二段线,作为考生参与录取的最低控制线,用于剩余本科计划和所有专科计划录取;按照普通类本科招生计划数的1:0.5划定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
试卷类型
2024年高考分为全国甲卷、新课标I卷、新课标II卷,以及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
考试命题
语文作文
全国甲卷“真正的相遇”引导学生以研究的意识或切身的体验思索成长中的典型问题;新课标I卷“答案与问题”聚焦技术发展背景下“问题”内涵与外延的变化,思路开放、多元;新课标II卷“抵达未知之境”突出不惧失败、不断尝试、放眼未来的创新性品质。作文试题评析,详见主词条:2024年高考作文
英语作文
2024年6月8日,据中国考试微信公众号消息,2024年高考英语全国卷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坚持“方向是核心,平稳是关键”的原则,试题命制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结合各地高中英语教学实际,聚焦立德树人,加强教考衔接,发挥对教学的正向引导作用,服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年6月8日下午,澎湃新闻从北京市教委获得了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对2024年高考英语北京卷试题特点的分析解读。专家表示,2024年高考北京英语试题在命制过程中突出北京特色,注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充分发挥高考的教学导向作用,较好地体现了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定位。
数学
2024年6月7日,据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消息,2024年高考数学全国卷持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考主干、考能力、考素养,重思维、重创新、重应用,突出考查思维过程、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新课标卷创设全新的试卷结构,减少题量,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思考时间,加强思维考查,强化素养导向,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充分展现才华的空间,服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助推素质教育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文综
2024年6月8日上午,2024年全国高考文综考试结束。澎湃新闻从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获得了权威专家对高考文综全国甲卷和新课标卷的评析。专家表示,2024年高考思想政治学科命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学科育人功能;强化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考查,引导学生提升思维品质,促进全面发展。2024年高考历史试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等要求融入试题,优化试卷设计,突出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考查,注重教考衔接,引导中学课堂提质增效。试卷风格、结构、题型题量保持稳定,推动考试内容改革稳步前行。2024年高考地理命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国甲卷、新课标卷在整体风格、题型结构上与2023年保持基本稳定,给学生以熟悉感。试题情境真实,设问新颖,重点考查地理学科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助力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
高考保障
保证考试环境安静
2024年5月下旬,记者从天津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按照2024年天津市招生考试工作会议部署,为给广大考生创造安静的学习、休息和考试环境,本市将加强2024年高考和中考考试期间声环境保障工作。
2024年5月31日,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通知称,为给考生营造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生活、考试环境,按照相关规定,决定暂停高中考期间一切文化歌舞娱乐活动。在高考期间(6月5日至9日,共计5天)和中考期间(6月14日至18日,共计5天),各广场舞蹈队不得携带音响设备到距考点、居民住宅区、考生集中住宿的宾馆、旅店等附近露天活动场地组织广场舞活动,确保考生休息不受影响和干扰;各KTV、网吧、游艺厅等暂停营业,并履行向顾客告知和劝说义务。
保证试卷安全
保证试卷安全:每辆押运车均安装智能追踪系统
绿皮大货车成为特殊的运输工具,车上配备多个摄像头,确保全程监控,不得停车。
每辆押运车都安装了智能试卷追踪系统,从试卷进入车辆、起运、送达考点,全程实时回传考试中心,北斗卫星全程跟踪导航,每一秒都在监控之中,高科技的应用进一步保障了试卷的安全。
保证考场安全
保证考场安全:今年高考网络巡考系统升级
北京市对高考采用的智能巡查系统进行了升级,视频监控识别将更加敏感,扭头、弯腰捡东西、监考员与学生交流这类小动作都会被视频系统捕捉,可快速识别考生疑似违规行为。
利用雷达探路、“猎音”戒噪,安装智能安检门和人脸识别系统,安排无线电检测车、巡逻机器人、无人机巡逻,配发磁弹枪。
为确保考试公平公正,2024年海南采取一项新的辅助举措,即在考场试点采用AI智能巡考,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及时发现和预警违规违纪行为。
精准打击“替考者”
生物识别技术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方式,对考生的身份进行验证,防止冒名顶替或代考的情况发生。在考前、考中、考后的各个环节,老师们都会对考生进行多次的生物特征采集和比对,确保每位考生都是本人参加考试。
2024年5月29日,烟台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在通知中称,为严肃考风考纪,维护高考秩序,确保考试安全,坚决杜绝高校学生违规参加高考或替考,各学院要明确一位主要领导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对高考期间学生的管理要责任落实到人,坚持谁管理谁负责,安排专人负责学生的点名核查工作。对管理不严、不认真清点和对工作不负责任造成替考舞弊者,除追究替考者的责任外,将严肃追究有关负责人员的责任。
2024年5月29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生工作处要求,各学院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节假日期间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着力提升做好高考期间学生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假期前,要以主题班会、辅导员进宿舍等形式,向全体学生强调安全注意事项,通过多种渠道重点开展考试作弊警示教育和诚信法纪宣传,使全体学生知晓参与高考作弊对社会、对自身的严重危害性和高度危险性,教育引导学生拒绝参加线上线下作弊答题,自觉抵制违纪作弊行为,确保警示教育全覆盖。
河南科技学院党委学工部提出,对已违规报考、试图参与作弊、准备充当“枪手”的,要加强教育引导,只要在高考前主动退出考试的,可以不予追究;否则,一经查出,不仅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予以开除学籍,而且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称,高考时,适逢端午节放假。学生在校期间,非考点学校要加强学生考勤管理,一般不允许请假,因特殊情况确需请假的,应核清原因,除常规审批程序外,要经上一级主管领导审核把关,并逐一确认离校学生去向;对于安排作为高考考点的普通高中,有条件的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集体活动,不具备集中活动条件的,要采取在考试时段(上午9:00-11:30,下午3:00-5:00,下同)点名核查等方式,严防在校生参与替考。对无故未到校、不参加学校统一的教学活动和集体活动或点名核查不到者,要逐人查清去向,对去向可疑者,要深查细究,防止学生参与作弊。
护航残疾人高考
2024年全国共有1.1万余名残疾考生参加高考,各地教育考试机构在保证考试安全和考场秩序的前提下,为残疾考生提供合理便利。为视力残疾考生提供现行盲文试卷、大字号试卷(含大字号答题卡)或普通试卷。允许视力残疾考生携带答题所需的盲文笔、盲文手写板、盲文作图工具、橡胶垫、无存储功能的盲文打字机、无存储功能的电子助视器、盲杖、台灯、光学放大镜等辅助器具或设备。据悉,2024年高考来自江苏、内蒙古、西藏等11个省(区)的15名盲人考生专门命制盲文试卷。
高考警情
2024年6月7日,据广州市公安局新闻办公室通报,高考首日,广州警方共在社会面投入1.4万多名防控力量,发动最小应急单元2.17万人次,加强社会面巡逻防控、考点安保、交通保障和应急处突等工作。截至17时,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共接报涉高考警情97起,考点现场接报处理涉考警情68起,均已妥善处置。其中,为考生制作考试临时身份证明11张,“高考安保便民服务岗”帮助考生30人次,累计紧急护送考生16人。各考点现场及周边治安、交通秩序良好。
志愿填报辅助
2024年6月,央广网记者从甘肃省教育考试院获悉,为做好2024年高考填报志愿工作,推进志愿填报参考信息数字化,甘肃省教育考试院结合该省“3+1+2”模式新高考政策及考生自身的资格条件,开发了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该系统将于6月13日上午9:00上线,免费向考生提供一站式、多维度、全流程、全方位志愿填报信息查询服务。
2024年,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首次推出“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并于2024年6月17日上线。该平台集成了海量数据,免费向千万考生开放使用,进一步加强对考生的志愿填报服务;系统基于招生、就业、调查、测评等大数据,结合深度专业和职业解读,为考生提供志愿推荐、专业介绍、心理测评、就业去向及前景查询等服务。
志愿填报常见问题
2024年6月,各省(区、市)正陆续发布2024年高考成绩,并即将启动高考志愿填报工作。为更好地帮助广大考生和家长了解高考志愿填报相关事项,教育部整理了一些常见问题,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一、在哪里可以了解高考成绩、志愿填报时间和方式、各高校招生计划、往年录取参考等志愿填报权威信息?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机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权威渠道都会公布今年高考各阶段工作时间安排,包括高考成绩公布时间和查询方式、志愿填报时间,以及今年各高校招生计划、往年录取情况参考等权威信息。考生和家长要及时关注本地官方权威渠道发布的消息内容。
考生高考志愿是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请广大考生务必按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相关要求按时完成志愿填报。前期,教育部已会同有关部门协调互联网平台对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进行了权威标识,请广大考生在信息查询时认准官方权威渠道,切勿轻信网络不实信息。
二、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有哪些公共服务?
教育部高度重视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工作,指导各地建立了招生考试机构、高校、中学多方面志愿填报咨询公共服务体系。在教育部层面,首次在“阳光高考平台”推出免费的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将海量数据系统集成,进行个性化匹配推荐,从专业、就业、职业等多方面帮助考生了解学校和专业。同时还将举办“高考志愿填报云咨询周”活动,组织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通过文字问答、视频直播等方式,为全国考生和家长提供志愿填报咨询指导公益服务。在各地层面,地方招生考试机构将通过印发志愿填报指导材料、推出志愿填报参考信息服务系统等多种方式为考生提供填报志愿所需的必要信息和服务,包括今年高校招生计划、高校近年录取情况、志愿填报办法和招生录取政策、考生须知等,并通过电视(电台)政策宣讲、线上直播咨询等方式为考生解疑释惑。在学校层面,招生高校会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咨询活动和在线直播等活动,解读学校招生章程、招生办法和往年录取参考信息,提供各类志愿填报咨询服务;中学会面向考生和家长进行志愿填报培训,及时提供相关部门和高校权威宣传解读资料、发布渠道、发布安排等信息,并组织教师为考生和家长提供针对性地指导服务。
考生可以通过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各高校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或编发的志愿填报指导材料等渠道查询所需参考信息,也可通过拨打当地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和中学开通的咨询电话或线上咨询等方式了解相关政策和信息。
三、高校招生章程有什么作用,如何查询?
高校招生章程由学校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国家招生政策制定,是学校开展招生工作的依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应仔细查阅拟报考高校的招生章程,全面了解高校招生办法和相关招生要求。
主要查询途径有: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阳光高考”信息平台(https://gaokao.chsi.com.cn);各高校官方招生网站等。
四、高考招生有哪些投档录取模式?
高考投档录取模式由各省级招生委员会确定,一般有两种模式: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和顺序志愿投档录取。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采用“分数(位次)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先按照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再依据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顺序、结合高校招生计划和投档比例依次进行检索,当检索的志愿有投档缺额时即进行投档,投档成功后不再检索填报的后续平行志愿。在一轮完整的平行志愿检索投档过程中,每位考生最多只有一次被投出(投档成功)的机会。
顺序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也称为梯度志愿投档录取模式,采用“志愿优先、遵循分数”的原则。即同一批次允许考生填报若干个按顺序排列的志愿,通常称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等。在第一志愿投档时,凡第一志愿填报相同的考生,遵循从高分到低分按投档缺额进行投档;第一志愿投档录取完毕后,如所填报志愿有投档缺额,进行第二志愿投档录取。依此类推。
投档工作由省级招生委员会负责,考生电子档案投档到相关高校后,高校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
五、考生被投档后有退档风险吗,哪些因素会造成退档,被高校退档影响后续批次录取吗?
高校招生录取实行“学校负责、省级招办监督”机制。无论是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还是顺序志愿投档录取,考生的退档风险主要有两个。一是考生高考成绩没有达到所报专业录取分数且不服从专业调剂;二是考生存在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规定的其他要求。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拟报高校的招生章程,防止因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规定被退档。
被高校退档的考生还可参加本批次征集志愿投档录取(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将高校未录满的计划再次公布补征志愿)或后续批次的投档录取。已被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后续志愿投档录取。
六、填报志愿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考生在志愿填报前要做到四个了解,做到“知己知彼”。一是了解国家需要。个人的成长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拟报的学校和专业选择应充分考虑国家和社会需要,立志在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中体现个人成长价值。二是了解个人情况。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考生要综合考虑自己的高考成绩、兴趣特长、未来志向等因素,理性考虑意向学校。三是了解高校情况。了解意向高校近年录取分数(位次)情况、学校招生章程内容和该校在本省招生各个专业人才培养、就业前景等情况,新高考省份考生还要注意高校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四是了解招生政策。了解本省(区、市)志愿填报办法、投档录取规则等信息。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应及时向有关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和中学咨询。
七、填报志愿时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应结合考生本人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各方面信息,科学选择,自主填报。
一是合理定位。知分、知线、知位次。成绩(位次)的高低,是考生填报志愿的基础因素,决定了可选择的高校和专业范围。考生要合理定位,理性选择志愿,不盲目攀高,也不妄自菲薄。
二是统筹考虑。考生应结合个人志向、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生涯规划等多种因素,着眼于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综合考虑。高校专业没有所谓“冷热”,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考生和家长切忌盲从。
三是初选方案。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思路,结合本省(区、市)可填报的志愿数量,参照意向高校近年录取情况,分冲刺志愿(往年录取位次略高)、稳健志愿(往年录取位次接近)、保底志愿(往年录取位次偏低)三个区间段选择相应的高校。同一区间段内几个高校应参照往年录取位次适当拉开距离,保持一定的梯度。要注意选好保底志愿,防止所有志愿偏高脱档。
四是优化完善。对初选志愿进行综合优化,根据意愿,合理排序,避免志愿顺序安排不合理带来的风险。平行志愿在投档检索时有先后顺序,考生在充分了解相关高校近几年录取位次及位次变化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意愿合理安排志愿顺序。
五是正式填报。根据确定拟报考志愿的顺序,严格按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志愿填报流程和操作要求,填报个人志愿信息。
八、填报志愿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是牢记填报时间,尽早进行填报。考生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志愿,填报志愿系统按照规定时间关闭,关闭后考生将不能再填报。建议考生尽早填报,尽量避免集中在截止时间临近前填报。
二是增强防范意识,管好个人信息。考生应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号、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和志愿填报系统密码等登录信息,不要泄露给他人,防止志愿被他人篡改。
三是勿信小道信息,谨防上当受骗。社会上一些机构或个人开展的各类志愿填报咨询活动存在政策解读不准确、信息提供不真实、费用收取不规范甚至诈骗等问题,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此外,还存在有机构或个人以所谓的“权威专家”“内部信息”等名义开展虚假诈骗活动,提醒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严防被骗。
九、录取工作采用什么方式,一般什么时间开始?
高校招生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各省(区、市)录取工作一般于7月上旬开始,8月底之前结束。
十、录取通知书何时能收到?
高校一般会在录取结束后一周左右向录取新生寄发录取通知书。若考生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高校官方网站上查询到了录取结果,一直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可及时联系录取高校公布的招生咨询电话查询本人录取通知书邮寄情况。
高考预警
2024年5月,教育部发布2024年高考预警信息。
一、组织高考作弊,逃不过法网恢恢
【案例】2023年高考前,有不法分子通过QQ群等渠道向考生承诺将在高考考试期间向考生传递答案,考生只需将电子设备带入并将题目传回即可。经教育部及公安部等相关部门联合快速侦办,成功在考前打掉相关犯罪团伙。
【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向考生提供试题、答案的”,都属于违法行为。《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对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研究生招生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行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提醒】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会同教育部门,对各类涉考违法犯罪活动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提醒广大考生,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知法守法,不要一时糊涂,抱憾终生。
二、“李鬼”终难变“李逵”,以身试法不可行
【案例】某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美术与设计学专业统考中,两名“助考”中介人员找了一名大学生,为一名考生进行替考,被警方抓获。两名组织考试作弊者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8个月和3年2个月;替考大学生犯代替考试罪被判处拘役5个月,缓刑1年。
【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都属于违法行为。
【提醒】近年来,一些新技术手段逐步被用于国家教育考试管理,严防替考等舞弊行为。高考成绩虽然重要,但诚信的品质关系人一生的发展。不要相信不法分子的蛊惑,更不要心存侥幸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以身试法终将“自食恶果”。
三、避开安检带“装备”,作弊未遂毁前程
【案例】2022年高考期间,某考生避开入场安检,违规携带手机进入考场,开考后拍摄试卷发至QQ群寻求解答未果,并被公安机关第一时间依法查获。依据相关规定,违规考生被严肃处理。
【法规】高考是法律规定的国家教育考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明确规定,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的,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考生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携带或者使用考试作弊器材、资料,情节严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提醒】近年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部署开展高考手机作弊专项治理,通过加强入场关、监考关等方式,坚决防范利用手机等高科技器材作弊。考试期间,所有考生均在标准化考场、全程视频监控下参加考试;考试结束后,考场视频录像也会进行集中回放审看。考生应自觉遵守考场规则各项要求,服从考务人员管理,拒绝携带手机等违规违禁物品,遵守考试纪律。输了一场考试不重要,输了自己的人生才是得不偿失。
四、花钱保送不可信,没有“馅饼”有“陷阱”
【案例】某省家长收到一串不知名号码发来短信,随即又收到住校的“女儿”信息称,想报名参加某知名大学开设的培训班。家长爱女心切,与一个负责培训事宜的“张老师”建立了联系,“张老师”称交足30万元能“保送”至此名校。之后“女儿”和“张老师”两面夹击,以各种理由催促交钱,共骗取18万元。
【提醒】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高考录取过程中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招生”“花钱保送”。考生及家长要高度警惕此类以“花钱能买大学名额”“特殊渠道录取”等为幌子的行骗。要从正规渠道了解、确认考试招生政策和信息。对于某些不良培训机构与不法分子的虚假宣传。考生与家长切勿轻信蛊惑,以致上当受骗,造成财产损失,贻误宝贵的复习时间。
五、高考志愿被篡改,信息泄露需警惕
【案例】某省一考生因与同学关系不好,利用同学的准考证号非法篡改高考志愿,导致同学受到影响。公安机关对该考生做出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省招办决定让受害人重新填报志愿,以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
【提醒】高考是考生人生重要的一次考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至关重要。考生们应谨慎保管个人准考证号、登录密码等重要信息,时刻保持警惕,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防范不法分子违法利用信息,侵犯个人权益。
六、“占坑帖”当噱头博眼球,涉考“恶作剧”不可碰
【案例】2023年高考数学科目考试结束后,有辅导机构及部分网民发布部分试卷图片,自称“考前押中试题”,被疑泄露试题。经公安机关侦查,查明系恶意编辑“占坑帖”。其考前在有关平台发布无关帖子占位,考后再用试卷内容替换原有内容,帖子时间仍显示为开考前,造成疑似考前泄题的假象。
【提醒】律师和专家提醒,如果考生恶意发布此类信息,除违反了考试纪律之外,还涉嫌违法,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犯罪。如果培训机构或其他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发布“占坑帖”的方式,虚构考前能获得试题或者“押中真题”的信息,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则涉嫌构成诈骗罪。考生切勿为了娱乐他人,最后“愚了”自己。
2024年6月,教育部发布“高价”志愿填报指导服务提醒
针对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高价”志愿填报指导服务,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谨慎对待市面上的各类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切勿轻信“高价”指导咨询,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志愿填报风险。这里,梳理汇总了近几年志愿填报市场上的一些典型问题,提醒考生和家长注意防范。
一、“内部数据”并不神秘
【案例】一些机构或个人宣称拥有所谓的“内部大数据”,能够“精准定位”,确保考生进入心仪的专业,从而诱导考生和家长购买高价服务。经核实,这些数据并不准确,甚至存在误导性,多名考生因信赖此类数据而填报失误。
【提醒】每年高考填报志愿前,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都会发布当年高考成绩统计情况和近年来各高校录取分数情况,市面上的咨询机构或个人所使用的参考数据均通过该公开渠道搜集汇总。但由于一些咨询机构和个人对招生批次、招生政策没有进行深入学习了解,在使用这些数据时存在盲区和误区,反而对学生和家长产生误导。
二、“专家团队”并不专业
【案例】一些机构打出“高考志愿规划师”“权威专家团队”等旗号,以此增加自己的权威性,骗取考生和家长的信任。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高考志愿规划师”并无相关资质和经验,有的甚至是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按照总部提供的“台词”给考生和家长辅导。家长购买这些机构的服务不仅花了冤枉钱,而且可能报错志愿。
【提醒】有关部门从未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这类职业资格证书。今年,各地各高校都组织了各类免费的线上线下招生咨询活动,并加强对高三年级班主任的培训,组建专门的工作队伍,为考生和家长提供细致周到的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同时,高考志愿填报是高中毕业生的“最后一课”,填报志愿的过程,本身也是考生认识自我、规划未来的重要一步。考生应依据自身的高考成绩、兴趣志向以及高校的招生政策,自主合理填报,规划好个人未来学业和职业发展之路,切莫简单交付于某个机构或个人。
三、服务质量难以保障
【案例】一些机构利用考生和家长的焦虑心理,收取高昂的服务费用,且定价不透明,服务内容“看人下菜”,存在价格欺诈的嫌疑。某机构推出高达数万元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声称可以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指导,但多名家长反映只是简单地提供一些通用的填报建议,服务内容与实际宣传严重不符,且收费畸高,感觉受到欺骗。
【提醒】教育部指导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会同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专项治理,持续整治高价收费、虚假和夸大宣传、恶意曲解政策、实施欺诈、传播不良导向等市场乱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考生和家长也要注意甄别,立足自身实际理性填报,切勿盲目消费、冲动消费。
四、渲染焦虑过度营销
【案例】一些志愿填报指导机构过度强调某些专业的就业前景,制造“热门专业”的假象,甚至发布所谓的“专业排名”,以此来吸引考生购买服务。这种“专业决定论”,刻意渲染出焦虑氛围,而背后的真实目的还是兜售课程、贩卖咨询服务,以此牟利。有的考生听信这类指导,盲目追求“热门专业”,结果入学以后,发现自己根本就不喜欢、不适合所报考的专业。
【提醒】目前,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普遍加强通识教育,注重厚基础、宽口径,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校均制定了学生转专业的具体办法,为学生入校后提供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许多高校还推行辅修专业制度,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因此,考生和家长不必对专业选择过分焦虑,“热门专业”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只有与兴趣和志向匹配的专业,才能实现个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相较于考虑一时的专业“冷热”,学生更应该将目光聚焦于自身,结合个人志趣与自身所长,追寻适合自己终身发展的职业方向。
2024年6月18日,教育部发布提示:针对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高价”志愿填报指导服务,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谨慎对待市面上的各类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切勿轻信“高价”指导咨询,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志愿填报风险。
考前提示
2024年高考临近,多省份教育考试院发布考前提示。其中,一些省份在提示中明确,考试过程中若发现手机,无论是否开机或使用,均按作弊论处。
2024年5月27日,高考大省河南发布2024年普通高考考前提醒。2024年河南省将继续实行“无声入场”,各考点将安装“智能安检门”,考场门口全方位严查金属物品。考生进入考点时,应有序排队,保持安全距离,接受智能安检门的全面检查。安检门能够检测出考生身上携带的金属物品,包括钥匙、手机、手表等。如果安检门发出警报,考生应配合安检人员进行进一步检查,确保身上没有携带任何违禁物品。
河南提示,在进入考场时,监考员还将使用金属探测仪对考生进行二次安检,确保考场内没有任何金属物品。金属探测仪会对考生的身体和携带物品进行细致的扫描,如果探测仪发出警报,考生应主动向监考员说明情况,并接受进一步检查。如果考生携带了违禁物品,应立即交给监考员处理,否则将视为作弊行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024年5月31日,海南省考试局发布2024年海南省普通高考考前温馨提示,再次明确高考统考科目及时间安排,并对考生及考务人员作出温馨提示。
海南省考试局建议,考生赴考时不要携带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如智能眼镜、智能手环)、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设备、存储录放设备、计算器、钟表(含手表)、涂改液、修正带、管制器具和其他非考试用品,以免延误入场时间。确实携带了以上物品的考生,在进入考点前须将此类物品交由带队教师或家长保管;未交他人代为保管的,须在入口处按照考点指定的方式存放。
2024年6月1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了《考前温馨提醒(一)》:湖北省普通高考实行“入场安全检查”,共有三个环节:一是在考点入口处通过人脸识别等身份核验系统,确认考生身份。二是在考点入口处通过安检门检查考生是否携带各种无线通讯工具(如手机及其他无线接收、传送设备等)、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智能手表(手环、眼镜)、涂改液、修正带、不透明的文具盒(袋、套)等禁带物品。三是在考场门口,监考员在视频监控下利用金属探测仪对考生再次进行禁带物品检查。考试中途考生经允许离开考场后返回时,须再次安检。考试过程中若发现手机,无论是否开机或使用,均按作弊论处。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提醒:考生赴考时,尽量穿无金属拉链的便服,不要佩戴含有金属成分的手镯、项链、发夹等佩饰物品,进入考场时有序排队接受安检。对无正当理由或未提供相关证明,阻挠或拒绝接受检查的考生,监考员有权禁止其入场。全省各考点、考场都配置了挂钟,请考生不要携带手表、电子手环等计时器进入考点,考场内的挂钟时间仅供参考,考试开始和结束时间仍以考点铃声为准。
2024年6月1日,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了《福建省2024年普通高考温馨提醒》:考生进入考点时须通过智能安检门检测,严禁携带手机、手表、电子手环、耳机及其他电子设备进入考点。为确保进入考点高效、有序,建议考生不穿戴有金属配饰的衣服、鞋帽、发卡和饰品等。
福建提示,考生入场时,主动接受监考员按规定进行的身份验证核查、安全检查和考试违规物品检查等。除2B铅笔、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无封套橡皮等必需的考试用品外,其他任何物品(如手机、手表、电子手环、耳机、涂改液、修正带等)一律不得带入考场。
2024年6月3日,辽宁省招考办发布考前提示:要牢记考试时间、考点地址及考场编号,提前实地考察考点布置情况,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和路线。特别是6月8日外语科目考试14:45后禁止考生进入考场,请考生记准时间,避免迟到;6月9日选择性科目考试,因每科考试考场随机编排,考生当日考试的考场会相应发生变化,请考生务必核准考场信息。
辽宁省招考办提醒:要诚信参加考试,要配合考点入口、考场入口监考员的三次安全检查,除2B铅笔、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无封套橡皮等必需的考试用品外,其他与考试无关用品均不得带入考场。严禁携带手机、智能手表等通信工具和有计算功能的尺子进入考点。
2024年6月3日,合肥市教育考试院发布2024年高考温馨提示,考生提前看考场及赴考时均不能携带手机、智能手表、蓝牙耳机等通讯工具进入考点。不能携带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以及涂改液、修正带(含透明胶带)、手表或其他计时工具等其他考试违禁物品进入考场。考试前要认真阅读一遍《准考证》背面的《考场规则》。在正式开考铃声响后方可开始答题。在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考生应立即停笔,如继续答题将按考试违纪处理。
十问十答
一、在哪里可以了解高考成绩、志愿填报时间和方式、各高校招生计划、往年录取参考等志愿填报权威信息?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机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权威渠道都会公布今年高考各阶段工作时间安排,包括高考成绩公布时间和查询方式、志愿填报时间,以及今年各高校招生计划、往年录取情况参考等权威信息。考生和家长要及时关注本地官方权威渠道发布的消息内容。
考生高考志愿是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请广大考生务必按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相关要求按时完成志愿填报。前期,教育部已会同有关部门协调互联网平台对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进行了权威标识,请广大考生在信息查询时认准官方权威渠道,切勿轻信网络不实信息。
二、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有哪些公共服务?
教育部高度重视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工作,指导各地建立了招生考试机构、高校、中学多方面志愿填报咨询公共服务体系。在教育部层面,首次在“阳光高考平台”推出免费的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将海量数据系统集成,进行个性化匹配推荐,从专业、就业、职业等多方面帮助考生了解学校和专业。同时还将举办“高考志愿填报云咨询周”活动,组织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通过文字问答、视频直播等方式,为全国考生和家长提供志愿填报咨询指导公益服务。在各地层面,地方招生考试机构将通过印发志愿填报指导材料、推出志愿填报参考信息服务系统等多种方式为考生提供填报志愿所需的必要信息和服务,包括今年高校招生计划、高校近年录取情况、志愿填报办法和招生录取政策、考生须知等,并通过电视(电台)政策宣讲、线上直播咨询等方式为考生解疑释惑。在学校层面,招生高校会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咨询活动和在线直播等活动,解读学校招生章程、招生办法和往年录取参考信息,提供各类志愿填报咨询服务;中学会面向考生和家长进行志愿填报培训,及时提供相关部门和高校权威宣传解读资料、发布渠道、发布安排等信息,并组织教师为考生和家长提供针对性地指导服务。
考生可以通过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各高校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或编发的志愿填报指导材料等渠道查询所需参考信息,也可通过拨打当地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和中学开通的咨询电话或线上咨询等方式了解相关政策和信息。
三、高校招生章程有什么作用,如何查询?
高校招生章程由学校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国家招生政策制定,是学校开展招生工作的依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应仔细查阅拟报考高校的招生章程,全面了解高校招生办法和相关招生要求。
主要查询途径有: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阳光高考”信息平台(https://gaokao.chsi.com.cn);各高校官方招生网站等。
四、高考招生有哪些投档录取模式?
高考投档录取模式由各省级招生委员会确定,一般有两种模式: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和顺序志愿投档录取。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采用“分数(位次)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先按照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再依据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顺序、结合高校招生计划和投档比例依次进行检索,当检索的志愿有投档缺额时即进行投档,投档成功后不再检索填报的后续平行志愿。在一轮完整的平行志愿检索投档过程中,每位考生最多只有一次被投出(投档成功)的机会。
顺序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也称为梯度志愿投档录取模式,采用“志愿优先、遵循分数”的原则。即同一批次允许考生填报若干个按顺序排列的志愿,通常称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等。在第一志愿投档时,凡第一志愿填报相同的考生,遵循从高分到低分按投档缺额进行投档;第一志愿投档录取完毕后,如所填报志愿有投档缺额,进行第二志愿投档录取。依此类推。
投档工作由省级招生委员会负责,考生电子档案投档到相关高校后,高校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
五、考生被投档后有退档风险吗,哪些因素会造成退档,被高校退档影响后续批次录取吗?
高校招生录取实行“学校负责、省级招办监督”机制。无论是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还是顺序志愿投档录取,考生的退档风险主要有两个。一是考生高考成绩没有达到所报专业录取分数且不服从专业调剂;二是考生存在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规定的其他要求。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拟报高校的招生章程,防止因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规定被退档。
被高校退档的考生还可参加本批次征集志愿投档录取(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将高校未录满的计划再次公布补征志愿)或后续批次的投档录取。已被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后续志愿投档录取。
六、填报志愿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考生在志愿填报前要做到四个了解,做到“知己知彼”。一是了解国家需要。个人的成长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拟报的学校和专业选择应充分考虑国家和社会需要,立志在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中体现个人成长价值。二是了解个人情况。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考生要综合考虑自己的高考成绩、兴趣特长、未来志向等因素,理性考虑意向学校。三是了解高校情况。了解意向高校近年录取分数(位次)情况、学校招生章程内容和该校在本省招生各个专业人才培养、就业前景等情况,新高考省份考生还要注意高校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四是了解招生政策。了解本省(区、市)志愿填报办法、投档录取规则等信息。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应及时向有关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和中学咨询。
七、填报志愿时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应结合考生本人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各方面信息,科学选择,自主填报。
一是合理定位。知分、知线、知位次。成绩(位次)的高低,是考生填报志愿的基础因素,决定了可选择的高校和专业范围。考生要合理定位,理性选择志愿,不盲目攀高,也不妄自菲薄。
二是统筹考虑。考生应结合个人志向、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生涯规划等多种因素,着眼于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综合考虑。高校专业没有所谓“冷热”,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考生和家长切忌盲从。
三是初选方案。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思路,结合本省(区、市)可填报的志愿数量,参照意向高校近年录取情况,分冲刺志愿(往年录取位次略高)、稳健志愿(往年录取位次接近)、保底志愿(往年录取位次偏低)三个区间段选择相应的高校。同一区间段内几个高校应参照往年录取位次适当拉开距离,保持一定的梯度。要注意选好保底志愿,防止所有志愿偏高脱档。
四是优化完善。对初选志愿进行综合优化,根据意愿,合理排序,避免志愿顺序安排不合理带来的风险。平行志愿在投档检索时有先后顺序,考生在充分了解相关高校近几年录取位次及位次变化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意愿合理安排志愿顺序。
五是正式填报。根据确定拟报考志愿的顺序,严格按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志愿填报流程和操作要求,填报个人志愿信息。
八、填报志愿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是牢记填报时间,尽早进行填报。考生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志愿,填报志愿系统按照规定时间关闭,关闭后考生将不能再填报。建议考生尽早填报,尽量避免集中在截止时间临近前填报。
二是增强防范意识,管好个人信息。考生应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号、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和志愿填报系统密码等登录信息,不要泄露给他人,防止志愿被他人篡改。
三是勿信小道信息,谨防上当受骗。社会上一些机构或个人开展的各类志愿填报咨询活动存在政策解读不准确、信息提供不真实、费用收取不规范甚至诈骗等问题,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此外,还存在有机构或个人以所谓的“权威专家”“内部信息”等名义开展虚假诈骗活动,提醒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严防被骗。
九、录取工作采用什么方式,一般什么时间开始?
高校招生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各省(区、市)录取工作一般于7月上旬开始,8月底之前结束。
十、录取通知书何时能收到?
高校一般会在录取结束后一周左右向录取新生寄发录取通知书。若考生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高校官方网站上查询到了录取结果,一直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可及时联系录取高校公布的招生咨询电话查询本人录取通知书邮寄情况。
相关事件
海南考生条形码编制错误
2024年6月7日,海南省考试局发布情况说明,称海南省在普通高考语文科目开考前发现考生条形码编制有误。根据海南省考试局发布的情况说明,在普通高考语文科目开考前发现考生条形码编制有误,海南省考试局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在当天考试中没有给考生发放条形码,并要求监考员指导考生认真填写本人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现场反复核对,确保信息无误。
参考资料
七省份出台方案 第四批高考综合改革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2021-09-16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9 08:33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