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大工”(DUT),坐落于
辽宁省大连市,是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
辽宁省人民政府对学校进行共建,大连市人民政府、盘锦市人民政府参与共建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中央直管高校,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1948年秋,为适应全国解放后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着手筹建了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大连大学。大连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大连大学工学院,即为大连理工大学前身。1949年4月,大连大学工学院创建。次年,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学校独立为
大连工学院。1951年,大连工学院在大连市郊区重新勘选校址,决定将新校舍建立在大连市西郊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凌水屯。1960年10月,学校被确定为
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980年6月成为教育部最早确定设立少数民族班、实行定向定点招生的重点院校之一。
1980年,学校创办中国第一个中外合办高级经济管理人才培训基地(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随后,在国内率先开展MBA教育,成为中国工商管理教育培训的先驱。1981年11月,经
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4月,学校设立研究生院。
更名发展
1988年3月,学校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1996年,启动实施国家“
211工程”建设,
教育部、
辽宁省、
大连市共建大连理工大学。1999年,入选第一批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1年,启动实施国家“
985工程”建设,
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重点共建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12月,学校被中央确定为中管干部学校。2004年,学校实施“985工程”二期建设。
2006年1月,学校入选国家“111计划”。2007年3月,学校成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9月,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同年,成为教育部和
中国工程院共同实施的工程教育改革实践项目首批十所高校之一。
2010年6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2年,学校正式启动领军型大学建设工程。4月,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在大连签署协议继续重点共建大连理工大学。9月,首批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建设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2014年,入选国家“
2011计划“牵头高校。2017年1月,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的“
世界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同月,被认定为全国首批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5月25日,学校加入
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9月,入选国家首批“
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8年1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
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7月,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联合发文,确定“十三五”期间新增8所共建高校,大连理工大学位列其中。2019年2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 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2021年,学校先后发起成立
辽宁省钢铁产业产学研创新联盟,加入中国-乌克兰大学联盟。11月,大连理工大学王大珩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1年度)。
2022年2月,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9月,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10月,大连理工大学医学部、肿瘤医学研究院、心脑血管医学研究院等机构同步成立。
2023年1月12日,学校发起成立卓越大学智库联盟。3月,入选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7月21日,举行大工人文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成立揭牌仪式。9月,入选第二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名单。
2024年1月16日,大连理工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7月17日,大连理工大学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合作协议,通用技术集团-大连理工大学联合研究院揭牌成立。9月12日,由大连理工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大连理工大学领先级华为ICT学院”正式揭牌。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大连理工大学设有研究生院,主校区设有27个独立建制的学院、1个医学部、2个研究院、1个书院,开发区校区设有2个独立建制的学院,盘锦校区设有4个独立建制的学院,另有2个专门学院(创新、国际)和1所独立学院(城市学院),开设80个本科专业进行招生。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大连理工大学有2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还有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22个专业学位类别,7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有21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优势学科资源丰富、研究实力雄厚。在“双一流”建设中,学校重点建设化学化工、装备制造、海洋工程、运载、信息科学、管理、数理、生命医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等“8+1”学科集群。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上海软科最好学科排名中有31个学科上榜,14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2%。泰晤士中国学科评级排行榜有41个学科上榜,3个A+学科和17个A类学科。有14个学科领域位列世界前百分之一,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4个学科领域位列世界前千分之一,工程学进入世界前万分之一;9个学科领域进入QS世界学科排名前500名;在软科世界一流、USNews等学科排名中,船舶与海洋工程位列国际第5位,化学工程位列国际第6位,土木工程位列国际第10位,仪器科学位列国际第16位,机械工程位列国际第21位,通信工程位列国际第31位,电子与电气工程位列国际第36位,人工智能位列国际第37位。
2024年8月12日,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发布公告称:根据相关学科政策调整,结合我院实际情况,2025年起,我院083300城乡规划学专业停止招收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硕),085300城乡规划专业继续招收硕士研究生(专硕)。最终方案以《大连理工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为准。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大连理工大学有教职工4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约3000余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4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972人,副高级职称126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1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青年人才180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0人,“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2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24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1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122人,“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6人。博士生导师1383人,硕士生导师2530人;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大连理工大学具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3个,“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通过全国工程教育认证(评估)专业27个,5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有5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4个国家级教育、教学基地,有国家英才计划高校培养基地。建有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截至2023年9月,学校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53门。
截至202年7月,大连理工大学在历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共获奖66项,其中牵头完成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35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2月,大连理工大学与46个国家和地区的331所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发起
中国卓越大学联盟-
日本国立六大学联盟、
中国-乌克兰大学联盟及
中国-白俄罗斯大学联盟,加入
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等21个国际大学联盟。学校建有3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合作高校分别是
日本立命馆大学、
英国莱斯特大学、
白俄罗斯国立大学)、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合作高校为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有国家公派、联合培养、交换学习、短期交流访问等各类500余项学生海外交流项目,年均选派规模达2500余人次;教师长短期出国(境)公派、进修、参会、访问年均1700余人次;年均聘请长短期海外专家学者近600人来校工作访学;2023年以来学校有留学生1660人,其中学历生占比56.7%。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2月,大连理工大学建有1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国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科技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辽宁)培训基地,1个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全国首批);1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辽宁应用数学中心,35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12个辽宁省专业技术创新中心,15个辽宁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水利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1个全国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9个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7个省级新型智库,1个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4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0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全国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2001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成果奖励66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36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1项;牵头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94项。2012年以来,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2项、银奖3项、优秀奖14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23年12月,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拥有一个主馆、三个分馆、五座馆舍,主馆为主校区的伯川图书馆和令希图书馆两座馆舍,三个分馆分别是开发区校区分馆、盘锦校区分馆和马克思主义分馆,五座馆舍总建筑面积83000平方米。有实体馆藏累计387余万册(件),中外文电子图书约186万册,订购98个平台254个数据库、中外文电子期刊6.37万种,形成以理工科为主,兼顾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学科的多类型、多语种、多载体的完整馆藏体系。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创刊于1950年,是由大连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类学术性双月刊;主要报道中国海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并开设院士学术论文专题、资深教授学术论文专题、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报道、博士后研究成果报道等;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综合性科学技术”核心期刊。曾荣获首届中国期刊奖提名奖、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优秀期刊一等奖、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会精品期刊和优秀期刊、辽宁省新闻出版局一级期刊等。被多家中国国内外检索工具收录为源刊。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大连理工大学主办,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社科类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季刊);该刊主要设有经济与管理、公共管理、教育研究、哲学研究等栏目,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以及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等学科门类;注重对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的基本问题、热点、难点及前沿理论的研究,所刊载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四大检索机构转载,并是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来源期刊。
《
热科学与技术》创刊于2002年9月,是由教育部主管,大连理工大学主办,中国国内外发行的学术期刊;设有学术论文、综合评述、工程应用、新技术开发、研究简报、程序介绍、短文、专题讲座、学术动态、学术讨论等栏目,主要刊登与热科学与技术相关的研究开发成果和实践经验。
《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由教育部主管,大连理工大学主办,于2008年元月创刊并双月发行。是以推进本土化管理理论研究为宗旨的学术期刊,主要刊发以案例研究为主的中国情境化管理理论等研究成果,设有战略与组织、创新与创业、营销与服务等栏目。入编2020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为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会刊、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管理案例研究专业委员会会刊。列入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全文收录期刊。
《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Research with Applications》《数学研究及应用(英文版)》创刊于1981年,从2012年起以此刊名出版,由大连理工大学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联合主办,为双月刊,主要发表数学理论及应用数学方面的有创造性论文,被美国《Mathematical Reviews》(MR)、《Current Mathematical Publications》(CMP)、德国《Zentralblatt für Mathematical und ihre Grenzgebiete》以及俄罗斯《文摘杂志》等多个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国内期刊检索数据库基本都收录该刊,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核心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大连理工大学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学校徽志为圆形,中间是由学校简称“大工”两字变体组成的半封闭双圆环图案,圆环中央是托着幼苗的书籍,寓意人才和学术,“1949”为建校时间;圆环上方是英文校名,下方是中文校名。
学校徽章为题有中文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大连理工大学校旗为长方形旗帜,旗面中间为白色,两侧为蓝色,寓意学校地处黄海、渤海之间,中央印有学校徽志和中英文校名。
精神文化
大连理工大学精神为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
大连理工大学校风校训为团结、进取、求实、创新。1989年,在建校四十周年之际,学校党委将其确立为校训,并于2004年上报教育部备案。
大连理工大学学风为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大连理工大学校歌》由刘健、王续琨作词、郑述诚作曲,于1999年创作完成。
社团文化
截至2021年末,大连理工大学共有学生社团163家,其中主校区112家,开发区24家,盘锦校区27家。学生社团共分为创新创业类、思想政治类、体育健身类、文化艺术类、学术科技类、志愿公益类、自律互助类七大类。学校组织开展了定向越野大赛、飞盘大赛、冬季长跑比赛、天文之夜、魔术之夜、魔方摆字、汉服鉴赏、七域嘉年华、动物保护等特色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校区情况
大连理工大学依山傍海,办学条件优良。已形成一校、两地(大连市、盘锦市)、三区(大连凌水主校区、开发区校区、盘锦校区)的办学格局,总占地面积357.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96.61万平方米。
大连凌水主校区
大连凌水主校区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凌工路2号,主校区设有化工学院、环境学院、生物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等26个独立建制的学院及医学部、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研究院等2个研究院。另有3个专门学院(创新、国际、远程)和1所独立学院(城市学院)。
开发区校区
开发区校区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图强路321号,位于大连市金普新区大黑山南麓,校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备先进。设有2个独立建制的学院,设有软件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立命馆大学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和集成电路学院。校区内有教职工230余人,本、硕、博在籍学生5000余人。
盘锦校区
盘锦校区位于辽宁省盘锦市辽东湾新区大工路2号,2013年9月正式启用。设有3个独立建制的学院,截至2023年12月,校园占地面积56.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3万平方米;有各类编制教职工325人,在校学生5769人。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大连理工大学校园内建筑群楼错落,林木茂盛、绿荫葱茏。曾获辽宁省“花园式单位”、辽宁省“文明校园”等称号。
主楼
大连理工大学主楼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建成于1964年,总建筑面积23598平方米,总投资220万元,该楼为学生主建,学生参与涉及木工、泥瓦工、水暖、电工等多工种。主楼承载着学校的历史和文化,是学校的象征。2008年暑期,主楼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大修改造。
牛角山
牛角山坐落于大连理工大学北侧北山宿舍区,高约200米,山顶修有一座八角凉亭,因“牛角挂书”的典故取名为挂书亭,在牛角山顶可俯瞰校园全景,是学校师生及周边居民爬山锻炼的去处。
涌泉湖
涌泉湖位于大连理工大学开发区校区,背靠大黑山,湖水静谧,见证了学校软件学院从初生到茁壮的发展过程。湖水四周种有绿植,与书韵广场、学苑桥、锦屏山等校园景观相映衬。
凌水湖
大连理工大学校内凌水湖始建于2023年7月19日,2024年4月15日正式落成,湖边湖名石依
屈伯川院长笔迹结字形成“凌水湖”。凌水湖总水体面积15003平方米,其中湖体9701平方米,荷花池836平方米,莲花池133平方米,湖水与周边环境融合成为校园“绿肺”。湖边还打造了特色鲜明的景观节点,如便于亲近湖水的亲水平台;总长度497.5米的环湖步道;延伸至湖面的湖心岛与湖心亭以及荷花池、莲花池、玉兰大道。湖水中养殖有数只赤麻鸭,凌水湖风景怡人,成为学校师生喜爱的休闲运动及健康场所。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