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72主战坦克
苏联1971年装备的第三代主战坦克
T-72主战坦克(英文:T-72 Main Battle Tank,俄文:T-72 ОСНОВНОЙ БОЕВОЙ ТАНК),是20世纪70年代初前苏联设计生产的一型主战坦克。
发展沿革
历史背景
前苏联在量产T-64坦克之后,便着手研发另一种造价低廉且性能相近的坦克,以大量装备红军坦克部队与外销华约盟国,取代老旧、性能落伍的T-55与T-62坦克。位于下塔吉尔(Nizhny Tagil,俄语:Нижний Тагил)的Uralvagonzavod(UVZ,俄语:Уралвагонзавод)工厂,自1967年开始研发原型车Object 172,它以T-64的设计为基础但炮塔改为采用铸造均质装甲,并且安装了一台700匹马力的V-45型柴油发动机,以取代原有不可靠的5TDF型发动机。
原型车的重量较原本的T-64增加了5吨,这对悬挂系统造成额外的负荷。所以设计工程师以167项目(1961年开发的新式悬挂T-62原型车)的悬挂系统取代,同时换装一台780匹马力的V-46型柴油发动机,遂成为原型车172M项目。从1971至1973年期间在欧俄、中俄与西伯利亚等地区进行野外测试,于1973年开始拨发部队,正式命名为T-72“乌拉”(Ural)坦克。
研制历程
1953年,前苏联哈尔科夫的莫洛佐夫设计局开始研制一款全新概念坦克,项目代号“430工程”。而日后诞生的,在冷战中曾经长时间让西方装甲兵恐惧的T-64主战坦克也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来的。不过当时“430工程”的竞争者就一直很少人提及,它就是卡尔采夫设计局的“140工程”,“430工程”样车表现出来的性能和发展潜力,再加上莫洛佐夫自己的影响使前苏联军方最终选择了它。结果同样表现出色的竞争者就这样被暂时埋没了。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被否决出局的设计先后两次“借尸还魂”,而且性能一次比一次强。
140工程
1954年,下塔吉尔设计局在总设计师卡尔采夫的领导下,开始了代号“140工程”的新型坦克试验样车的研制。这是一种结构新颖的坦克。采用全新设计的行走机构,经过改进的柴油发动机,新设计的车体和炮塔,装备一门新研制的D-54TC线膛坦克炮。还安装有全新的行星机械传动装置。另外,“140工程”新研制的液压助力操纵系统也有效减轻了驾驶员工作负担。后来“140工程”试验坦克的许多技术成果,包括行走机构在内都被“155工程”试验坦克(后来的T-55主战坦克)和“167工程”试验坦克所采用。
因为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新设计,“140工程”试验坦克跟“430工程”试验坦克一样,可靠性较差,且性能上跟T-54/55主战坦克并没有拉开足够差距。实际上“140工程”比“430工程”还是要保守一些。经过对两个设计方案和样车进行详细和严格的比较之后,苏军选择了概念更超前、发展潜力更大的“430工程”作为日后新一代坦克的研制基础。
165工程
“140工程”的竞争失败并没有让其设计人员气馁。卡尔采夫决定利用“140工程”的炮塔和已经定型并且准备批量生产的T-55主战坦克的底盘来研制一种新坦克。该方案代号为“165工程”。但在整个设计工作全面展开的时候,设计人员发现,要想把“140工程”的炮塔原封不动安装到T-55底盘上技术难度太大。比较合理的方案是对T-55底盘进行修改,其好处是不但能把新炮塔装上去,而且能顺便修正一些T-55底盘本已存在的缺陷。为此,设计人员首先加大了底盘炮塔座圈的直径,并适当延长了底盘长度。相应地,负重轮之间的位置也被做了一定调整。采取这两项措施还带来一个好处--大大增加了战斗室空间。对于习惯了苏式坦克狭窄战斗室的坦克兵来讲该措施无疑受到了广泛欢迎。“165工程”上还安装了新研制的自动弹壳抛弃装置。当火炮射击完毕之后,该装置能够自动将弹壳通过炮塔后部的一个小窗口抛出车外。采用该装置后火炮进行射击时在战斗室内产生的有害气体大幅度减少了。
到1958年11月,前苏联已先后生产了3辆“165工程”样车。严格的测试表明,该型坦克的设计是成功的。虽然“165工程”在当时依然未能引起前苏联装甲兵总局的关注,但其基本设计得到了认可,并且坦克样车还曾向政府高层作过展示。
166工程
1958年,战略火箭兵总部向政府高层展示了新研制成功的T-12型牵引式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获得了充分肯定,相关部门向装甲兵总局要求研制出装备该型火炮的坦克。为此,装甲兵总局专门召集专家开了一场特殊会议。在会议上以卡尔采夫为首的总设计师们据理力争,会议最后做出了一个多方妥协的决定——不研制装备T-12型火炮的坦克,而是在T-12火炮基础上研制适合坦克装备的新型滑膛炮。这次会议之后,卡尔采夫认真总结了会议内容,马上对“165工程”方案进行修改,并将整个项目重新命名为“166工程”。“166工程”最重要的改进就是通过换装口径更大的115毫米滑膛坦克炮代替了原来的100毫米线膛炮。该炮的研制就是按照军方提交会议的相关内容和意见,还包括配套的火炮稳定器等相关设备。1959年,“166工程”的几辆样车先后被制造出来。在随后1960年进行的测试中,“166工程”表现让人满意。这个问题直到“166工程”被正式定型为T-62主战坦克,并且投入批量生产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解决。
然而“166工程”依然未引起重视,因为这个问题苏军内部也争论不休。但当西方国家装备105毫米主炮的主战坦克已服役的情报传回前苏联之后,苏军发现手头上居然没有一种能与之抗衡的坦克。“432工程”(前身就是“430工程”,成果为T-64坦克)离成熟和完善还太遥远。能够立即投产并且能跟西方新坦克抗衡的成熟型号——“166工程”。装甲兵总局迅速将“166工程”定型并投入生产,这就是T-62主战坦克。但是装甲兵总局依然只是将这个型号视为过渡型号,因为在性能上T-62仍无法对西方取得压倒优势,但可为“432工程”——后来的“王者”T-64服役争取时间。正因为此种心态,前苏联军方正式投产的T-62坦克,并没有沿用166工程,以及之前的140、165工程的6对中直径负重轮设计,而是将其修改为直接沿用T-54/55的5对大直径负重轮,只是在负重轮之间的间隔距离上和T-54/55有所区别,和T-54/55完全通用(甚至连T-62的操作手册上关于悬挂负重轮的配图都是直接照搬自T-55坦克操作手册的配图),这样既节约了生产成本,也使越野过障性能有所提升,但是牺牲了一定的行驶平稳性。
由于大口径滑膛炮是第一次采用,性能存疑,作为替补手段,“165工程”也被定型并投入生产,军方代号T-62A。不过这时候的T-62A与原来相比已经做了不少改进,如用性能更好、威力更强的100毫米线膛炮代替了D-54TC坦克炮。T-62A生产装备数量很少,原因是装甲兵总局发现自己对115毫米滑膛炮的顾虑是多余的,遂向政府申请停产T-62A并获批准,T-62A在前苏联庞大的坦克装备体系中存在很短时间。1961年T-62主战坦克获得批量生产资格。
167工程
在“166工程”前途未卜的时候,研制方决定在“166工程”基础上再研制一种新坦克,项目代号“167工程”。1961年夏2辆样车先后被制造出来,同时T-62获得了批量生产资格。
“167工程”的底盘设计方案相对于“166工程”做了进一步修改。新的悬挂系统和行走机构源于“140项目”。也是两边各6个负重轮和3个托带轮。扭杆和减震器等部件得到改进。四冲程水冷柴油机更换为功率更大的700马力型号。“167工程”的机动性获得提高就是得益于上述两项措施:最大公路时速从T-62的50公里增至64公里。最大公路行程增至550公里。炮塔则沿用“166工程”的成熟设计,这甚至也包括了115毫米主炮及自动抛壳系统在内的整套武器系统。研制后期设计人员在炮塔后方加装了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作为辅助武器。并且对火控系统做了相应修改。后来,卡尔采夫设计局又在“167工程”基础上研制出使用燃气轮机的新型试验样车,项目代号“167T工程”。“167T工程”跟“167工程”的不同也就在它的动力系统。
最后经过讨论决定研制一种装填分装式115毫米弹药的新型自动装弹机。在对该型自动装弹机进行了严格测试之后,事实证明这种采用弹夹式结构的自动装弹机不仅结构相对简单,还非常可靠。原来T-62上面采用的自动弹壳抛弃系统被有机地结合进了自动装填系统里。后来下乌拉尔坦克制造厂又在该型自动装填系统的基础上,研制了装填125毫米弹药的改进型号。其后,下乌拉尔坦克制造厂研制出装备125毫米滑膛炮和安装有该自动装填系统的T-62主战坦克改进型试验样车。该样车引起装甲兵总局高层的注意,特别是它性能可靠的自动装弹机。然而这也并不代表他们想要生产并装备部队这种设计上已经“落后”的坦克。
172工程
在被T-64主战坦克可靠性搞到焦头烂额的装甲兵总局向卡尔采夫下达了一个重要任务——“研制一种性能可靠的T-64简化型坦克”。相关人员还带来了6辆T-64A主战坦克的样车(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军方急切的心情。要知道1967年“434工程“也就是T-64A的原型车才刚完成设计并且只生产出小批量样车。)供设计人员了解其结构和进行相关试验。最先被提出的方案代号是172工程”。“172工程”其实就是在T-64主战坦克基础上换装B-45
发动机和前面所说的自动装弹机。然而,“172工程”在经过充分严格的试验之后,实际情况却并不如当初设想的那么顺利。这时候,卡尔采夫果断决定抛弃在T-64基础上研制新坦克的计划。特别是对送来的T-64主战坦克和“172工程”进行大量试验之后,卡尔采夫不但完全摸透了T-64的设计,而且认识到T-64的许多技术是相当不成熟的。这些原因不但增加了卡尔采夫对T-64许多设计的厌恶感,而且使身为总设计师的他明白“172工程”方案实际上是失败的,以T-64为基础研制一种性能和可靠性均让人满意的坦克可能比新设计一种坦克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要完成上面下达的任务只有一个方法——另起炉灶。
172M工程
卡尔采夫决定在他所设计的“167工程”基础上,结合一些在“172工程”上经过试验证明成熟的技术来研制一种全新坦克,该项目代号“172M工程”。但新坦克表现出来的良好综合性能最终让事情皆大欢喜。而“172M工程”的试验样车也就是后来T-72主战坦克真正的原型车。
“172M工程”的底盘设计基本上源于“167工程”,但修改措施也不少,车首上装甲的倾角、驾驶员中置和双侧传动变速箱就是吸收自T-64。火控系统是在T-64A主战坦克的火控系统基础上发展而来,动力舱布局也不同于“167工程”。“172M工程”的发动机采用B-45的增大马力改进型B-46。行走装置大部分与“167工程”相同,每侧6个人直径负重轮和3个托带轮。不过扭杆和液压减震器更换成新的型号。这是因为“172M工程”的战斗全重比“167工程”重了5吨。火力方面,上世纪60年代初前苏联获得M-60A1主战坦克后,通过实车检测,苏军发现115毫米坦克炮无法跟西方的L-7(105毫米)系列坦克炮抗衡。在这之后,前苏联就决定研制125毫米坦克炮以与西方坦克抗衡,并将该口径定为制式口径。所以,作为新型号的“172工程”和“172M工程”是必须装备新的大口径炮的,这并不是继承T-64主战坦克的设计。
另外,“172M工程”的炮塔是全新设计的流线卵形炮塔,在纵向剖面上虽然跟T-64A很像,但实际外形跟T-64主战坦克和“172工程”带菱角的炮塔是不一样的。从正面或上方观察很容易通过炮塔区分出两者。
172M火控系统采用的是机械弹道计算机。虽然与T-64的机电模拟弹道计算机相比功能单一且性能相对落后,但成本低廉。炮塔装甲采用钢钢复合结构,两层装甲板之间填充的是石英沙粒。结构上比T-64A主战坦克炮塔正面的复合装甲简单。同样,车首装甲的结构和成分也比T-64A简单。
当整个研制工作进入尾声,“172M工程”样车被制造出来之后,经受住了各种考验,表现出较好的可靠性。后来在装甲兵总局的安排下,“172M工程”又跟T-64A主战坦克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在可靠性上T-64A虽然有大幅度提高,但依然不如“172M工程”。
虽然“172MT工程”的总体性能逊色于T-64A,但是其各项设计比T-64A坦克要成熟可靠,结构也相对简单,这样的结果是“172MT工程”比T-64A更加容易生产。装甲兵总局也因此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是选择性能还是选择可靠性。最后的折中方案是同时列装两种坦克。“172M工程”由此被获准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军方编号T-72。一代名车T-72主战坦克就此诞生。
研发意义
T-72主战坦克的设计可以说是成功的。除了前苏联/俄罗斯自己装备外,T-72主战坦克还大量出口到国外,并且允许外国依据许可证生产。继T-54/55主战坦克之后,又一种T族坦克在世界范围内泛滥。
2006年4月,俄罗斯正式关闭T-72生产线。各型T-72主战坦克总产量达25000辆。
技术特点
总体布局
T-72坦克的车体用钢板焊接制成,车内分为前部驾驶舱,中部战斗舱,后部动力舱3部分。驾驶椅在车体前部中央位置,驾驶员有1个位于车体顶装甲板上的舱口盖,可从车内开关舱盖。驾驶员开窗驾驶时,首先必须将火炮向一侧转动一定角度并加以固定,关窗驾驶时,昼间借助潜望镜、夜间借助红外或微光潜望镜观察。
车体前上装甲板上有1个“V”型防浪板,并装有前灯,型号为ФГ-125。驾驶员两侧的车首空间存放可防弹的燃油箱。车体前下甲板上装有推土铲,平时有防护作用。车体两侧翼子板上有燃油箱和工具箱,车体后部还可以安装两个各200升柴油的附加油桶。
炮塔系铸造结构,呈半球形,位于车体中部上方,炮塔内有车长和炮长2名乘员。车长在炮塔内右侧,炮长在左侧,他们各有1个炮塔舱口盖。车长指挥塔采取双层活动座圈结构,可相对炮塔作同步反向旋转。战斗舱中装有转盘式自动装弹机,取消了装填手,战斗舱的布置围绕自动装弹机安排。整个战斗部分连同车体顶甲板前倾1°30′,因此加大了火炮向前时的俯角,可达-6°,而且火炮转向后方时俯角自动抬高3°,避免与后部突起部相碰。
防护系统
1、装甲防护
T-72坦克车体除在非重点部位采用均质装甲外,在车体前上部分采用了复合装甲。
前上装甲厚200毫米,由3层组成,外层和内层分别为80毫米和20毫米的均质钢板,中间层是100毫米厚的非金属材料,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2°。
炮塔为铸钢件,各部位厚度不等,炮塔正面位置最厚。
2、张开式屏蔽板
早期T-72坦克车体前侧部翼子板外缘各装有4块张开式屏蔽板,第一块较小,其余3块稍大,由较厚的金属板和橡胶板组成,以铰链方式装在翼子板上。铰链上有弹簧,可将屏蔽板向外张开,与车体纵轴线成70~80°夹角。坦克通过时,车旁障碍可以将屏蔽板压至与车体平行,不影响坦克通过性;平时,屏蔽板用带钩的链条固定在与车体平行的状态。
后期的T-72坦克装有整体式侧初板。张开式屏蔽板和整体式侧裙板都具有防破甲弹的屏蔽作用。
3、防辐射衬层
该坦克的驾驶舱和战斗舱四壁装有含铅有机材料制成的衬层,厚度为20~30毫米,具有防辐射和防中子流的能力,同时还能减弱内层装甲破片飞溅造成的二次杀伤效应。
4、三防装置
三防装置为集体防护式,由探测装置、控制装置、增压风扇、滤毒罐、关闭机构等部件组成,可对进入车体的空气进行过滤,车上滤毒器可对车内的放射性尘埃及化学毒剂进行消毒。
5、其他措施
车体前下甲板为均质装甲,与水平面夹角为30°,其上装有推土铲,驾驶员可以从车内操纵推土铲进行构筑工事作业。不使用时,将推土铲收起,置于前下甲板外侧,可增加前下甲板的防护力。
在车体前下甲板上还备有安装千米T-4G型扫雷器用的螺栓孔,安装前需要收起推土铲。苏军为每个坦克连配备了3具千米T-4型扫雷器。
6、附加装甲
该坦克能安装类似于T-80和T-64坦克一样的反应式爆炸装甲。
7、烟幕装置
早期T-72坦克装有与T-62坦克相同的热烟幕施放装置。施放时,驾驶员打开仪表开关接通油路,柴油经喷油雾化器喷入发动机排气管的废气流中,柴油受热蒸发生成的蒸汽与废气混合后排出车外,过饱和状态柴油蒸汽受冷迅速凝结形成微粒白色烟雾。
后期生产的T-72坦克除装有热烟幕施放装置外,还装有烟幕弹发射器,发射器数量随车型不同而变化,例如T-72M1型制式坦克装有12具烟幕弹发射器,炮塔右边5具,左边7具;1986年型T-72M1坦克装有8具烟幕弹发射器。
8、灭火装置
该坦克上装有自动灭火装置,当探测器感受到存在火灾信号时该装置能自动控制灭火瓶喷出灭火剂进行灭火。
T-72的主要防护是采用复合装甲,它在铸造钢铁或轧压钢板之间放入异质材料的夹层。最初的T-72仅有以均质铸造钢铁构成的炮塔,车身正面则是在均质轧压钢板中间夹入一层类似玻璃纤维的材料。T-72A的炮塔厚度稍微增加,其中放入一层石英颗粒;T-72B的炮塔厚度则大幅增加,在主炮两侧的空腔内放入由多层铝板与橡胶交叠而成的夹层,另外车身正面也额外增加硬度较高的钢板。但是储存炮弹的装弹机弹盘没有多少防护装甲,使得被敌军坦克击中后发生二次爆炸炮塔被炸飞。因在1982年中东战争后前苏联军方测试了叙利亚缴获的105毫米M111炮弹后发现车体能在1.5公里距离上被其穿透,于是给所有T-72、T-80都加了一层20毫米的附加装甲。但海湾战争中前苏联出口给伊拉克的未曾加强装甲的T-72M1(猴版)照常被M-60巴顿的改进的M833和M774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贯穿车体,炮塔被炸飞。
为了对付反坦克导弹与火箭这类含有成型装药的武器,前苏联根据叙利亚与以色列交战的经验,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制爆炸反应装甲,装上大量反应装甲的模样成为前苏联主战坦克的一大特色。初期的反应装甲如接触-1型(Kontakt-1)采用不对称的炸药层,能大幅提升对成型弹头武器的防护力。但是接触一型的外层容易被小口径武器贯穿引爆,而且每块反应装甲只能使用一次。1994年冬季第一次车臣战争中,部分俄军坦克在进攻首府格罗兹尼时被击毁,许多坦克因为反应装甲内没有炸药因而失去抵挡反坦克武器的作用。较新式的接触-5型(Kontakt-5)采用不同的设计,最外层钢板因为较厚重所以不会因为内层炸药引爆而被炸开,也不容易被小口径武器破坏。其内含有多层钢板与炸药,在被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或破甲榴弹击中时,这些夹层会因底下炸药的爆炸鼓起,耗散穿甲弹或高速喷流部分能量。
T-72除了复合装甲与反应装甲,还有包覆钢板的橡胶侧裙形成车身侧面对反坦克武器的保护。在T-72A之后的T-72也配备了902型“Tucha”烟雾弹发射器,可以发射烟雾弹形成屏障来掩护坦克转移阵地;新式烟雾弹能够阻绝红外线或是激光,降低敌方以热成像仪观测或使用激光导引导弹攻击的能力。另外在2006年俄罗斯公开展示使用Nakidka伪装套件的T-72BM,它能降低坦克散发的热信号与雷达波反射,使坦克在热成像仪或雷达中更不容易被探测到。从事作业时。不使用时,将推土铲收起,置于前下甲板外侧,可增加前下甲板的防护力。在车体前下甲板上还备有安装KMT-4G型扫雷器用的螺栓孔,安装前需要收起推土铲。苏军为每个坦克连配备了3具KMT-4型扫雷器。
武器系统
1、主要武器
T-72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2A46式短后坐距离的125毫米滑膛坦克炮,身管长是口径的48倍,由身管、炮尾、摇架、驻退机、复进机、热护套和抽烟装置等部件组成。
火炮相对于炮塔的俯仰角为-4.5°~+14.5°,由于炮塔座圈向前倾斜1.5°,所以,火炮向前时实际俯仰角为-6°~+13°,火炮向后时实际俯仰角为-3°~+16°。热护套用轻合金薄板制成,共4节,抽气装置在炮管中段偏向炮口位置。
2、弹药
T-72主要装备125毫米滑膛炮,主要型号为2A46系列,包括2A46M和2A46M1。
БР11式或БМ12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穿甲弹最大有效射程为2120米,初速1800米/秒,两种穿甲弹的穿甲厚度分别为300毫米/1000米和400毫米/1000米。
3БМ42型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有效射程2500米,2000米穿深420毫米,1500米穿深500毫米。
3БМ32型贫铀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有效射程2500米,2000米穿深550毫米,1500米穿深610毫米。
ЗБК14М式尾翼稳定破甲弹,破甲弹初速为900米/秒,最大直射距离为4000米,破甲厚度为475毫米/1000米;
ОФ19式尾翼稳定榴弹初速为850米/秒,最大有效射程9400米。
T-72坦克携有39发炮弹,其配比一般为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12发、尾翼稳定榴弹21发和尾翼稳定破甲弹6发。自动装弹机的旋转输弹机中存放22发炮弹,上层为药筒,下层是弹丸;炮塔吊篮后的中组弹架存放9发炮弹;车体前部驾驶员右边的小室存放4发炮弹,旋转底板上立放3发、卧放1发炮弹。
3、自动装弹机
T-72坦克的装弹机由旋转式输弹机、链式提升机、链式推弹机、火炮闭锁器、自动抛壳机、控制盒和操纵台等部件组成。旋转式输弹机中的炮弹按弹丸和装药分别存放在输弹机的下层和上层,呈圆形辐射状盎,由驱动电机将所需弹种转至提升机提升位置,提升机提升弹匣内的弹丸和装药至火炮正后方位置,推弹机分别将弹丸和装药推入膛内,记忆盒记忆所储放弹种。
在装填之前,火炮闭锁器将火炮固定在4°30′仰角位置上,以便进行准确装填。自动抛壳机可将非可燃的短柱形金属药筒底壳自动抛向炮塔外。该炮射速为8发/分钟。自动装弹机出现故障时,可采取半自动方式装填,其过程包括人工选弹、人工提升和人工推弹入膛。
2006年装在T-90和其他新式T-72上的新式自动装弹机除了能够装载较长的炮弹,能够双向旋转,还具有连续装填模式:在主炮击发后自动装弹机会自行装填同一种炮弹。这些改进使得自动装弹机的装填程序更加缩短,在13秒内能连续射击3发炮弹,平均每发仅花费4.3秒。99式主战坦克上的自动装弹机即从此仿制得来。
4、辅助武器
T-72坦克炮的右侧,并列安装1挺7.62毫米ПКТ式机枪,配有250发待发射弹。车长指挥塔上装有1挺新设计的HCBT式12.7毫米机枪,它只能由车长将上身露出炮塔进行操作,对地面目标射击的最大瞄准距离为2000米,对空射击时的最大瞄准距离为1500米。
动力系统
1、发动机
T-72坦克装有1台B-46型4冲程12V60°水冷多种燃料机械增压发动机,结构与B-54发动机基本相同,外形尺寸变化不大。由于该发动机采用机械增压,标定功率比B-54发动机提高50%,达到574千瓦(780马力)。为了安装增压器,取消了原发动机曲轴的第八主轴承,使发动机长度与B-54发动机基本相同。
该发动机在车内横向布置,可以燃用柴油、煤油和辛烷值为68~78号的汽油以及上述燃油的混合物。燃油供给量因燃料品种不同有差异,通过转动转轮、调节供油杆进行控制。转轮上标有Д、К和Б3个字母,分别代表柴油、煤油和汽油供给位置,使用混合燃料时,需要将转轮转到燃用重油位置上。
2、传动装置
该坦克采用行星式机械传动装置,由传动箱、双侧变速箱和侧传动装置及手动液压操纵装置组成。
传动箱连接发动机、变速箱以及风扇、起动电机和压气机等装置。
在车体两侧各有1个结构相同、用手动液压操纵的3自由度行星式机械变速箱,它有4个行星排、6个操纵件、7个前进档、1个倒档,除变速作用外,还具有转向、制动和切断动力等功能。
直线行驶时,两侧变速箱同时换入相同排档,通过刚性联动轴的左右两个操纵阀阀芯保证两侧变速箱同步操作。
一档或倒档转向时,转向侧的变速箱制动,高速侧挂一或倒档;二至七档转向时,转向侧的变速箱档位比高速侧的变速箱低一档,外侧履带保持原速。
传动装置中无主离合器,但具有主离合器功能,需要切断动力时,只要操纵油路使换档制动器和离合器油缸与回油道相连通即可。
侧传动装置是单级同轴式行星减速器,太阳齿轮为输入件,齿圈固定、框架输出。
3、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由离心式冷却风扇、油散热器和水散热器等部件组成,采用了高温冷却技术。为消除水蒸汽对散热效果的不良影响,系统中增加了1个膨胀水箱,收集气缸排和水散热器中的蒸汽,进行冷凝,返回水泵,部分水蒸汽经调压阀门排出水箱。
4、行动装置
该坦克采用高强度扭杆悬挂装置,车体每侧有6个双轮缘挂胶负重轮、3个托带轮、1个前置诱导轮、1个后置主动轮,在第一、二和六负重轮位置处装有液压减振器。
履带为单销式,销耳挂胶,宽580毫米,节距为137毫米。
由于使用了难溶于水的ЯНЗ-2润滑脂,行动装置的使用寿命得到提高。
5、潜渡设备
潜渡设备由进气管、密封盖、排气阀、导航仪、排水泵等件组成。
进气管分3节,按直径大小依次套装在一起,平时装在炮塔后部或右后部位,使用时盖子可防止水大量进入车内;排气阀可将发动机废气顺利排出车外;排水泵可排除进入车体内的积水;导航仪确保潜渡时不迷失航向。
火控电子
T-72坦克车长指挥塔前面有1具TKH-3双目昼夜合一瞄准镜,它的红外探照灯装在指挥塔上。车长瞄准镜两旁各有1具潜望镜,指挥塔舱盖上有2个朝向左后和右后方向观察的观察镜。
炮长舱盖上有1个潜渡时装潜渡筒的通气孔和2个观察潜望镜,舱盖左前位置有1具昼夜合一的周视瞄准镜,红外探照灯在瞄准镜左前方。炮长瞄准镜通过四连杆与火炮同步动作,型号为ТПН-2,左侧是夜间使用的ТПД1-49-23红外瞄准镜,其目镜高度与ТПД-2齐平。
早期的T-72坦克装有合像式光学测距仪,基线长为1.5米,放大倍率为8×,测距范围为1000~4000米。ТПД-2瞄准镜右目镜系光学测距仪的目镜,测距时用炮长主瞄准镜粗瞄目标,使目标置于视场中心区,目标图像位于分像线上下,距离不符时目标垂直轮廓线在左右错位,转动操纵台使垂直线在分像线上对齐,此时距离指示线对着的数字即表示目标的实际距离。
改进型T-72坦克在炮长舱盖前下方装有激光测距仪。125毫米火炮配有双向稳定器。
性能数据
T-72主战坦克参考数据:
衍生型号
各种改型
T-72 Ural:最初的T-72(172M项目),配备具光学测距功能的TPD-2-49瞄准仪与2A26M2型125毫米主炮。
T-72 Ural-1:T-72改良型(172M1项目),炮塔增厚并且置入钢玉(corundum)夹层。
T-72A:配备包括激光测距仪的TPD-K1瞄准仪,增厚的铸造炮塔内含有130毫米厚的石英颗粒夹层,美国陆军昵称为桃莉·巴顿,另外还增加包覆钢板的橡胶侧裙。1980年开始在炮塔正面加装902型“Tucha”烟雾弹发射器。
T-72AV:配备接触-1爆炸反应装甲的T-72A。
T-72B:炮塔增厚,在正面内含有435毫米厚的多层铝板、橡胶复合夹层,可从炮塔顶部的凹槽识别其位置。炮塔顶部布上一层25毫米厚的中子防护层,美国陆军昵称为“超级桃莉巴顿”(Super Dolly Parton)。瞄准仪改采用具有计算前置量功能的1A40瞄准仪,可发射9K120芦笛“Svir”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T-72B是T-72第二个重要的改进型号系列,可以发射导弹、防护系统也得到加强。
T-72B1:不具备发射导弹能力的T-72B。
T-72BV:配备接触-1爆炸反应装甲的T-72B。T-72BV使用一台1000马力的B92C2柴油机,推力重量比21.7hp/t。还有一种说法是T-72B3M换装了更强的柴油机,1130马力,推力重量比接近25hp/t。
T-72B(M):配备接触-5爆炸反应装甲的T-72B。
T-72B3:T-72B3坦克是俄罗斯在老化的T-72B坦克基础上升级而成。升级后的T-72B3坦克安装了新的发动机,新的炮手观瞄仪和新的火控系统,以及其他方面的改进。T-72B3坦克在2013年交付给俄罗斯军队。2016年至少600辆以上的坦克被升级到这个标准。
T-72B3M/T-72B4:T-72B3M(又称为T-72B4),是俄罗斯新的T-72B坦克升级型号。该坦克更换了一个新的坦克炮,改进的火控系统与全景车长的观瞄具,改进的防护系统和新的发动机。该坦克首次公开于2014年,进入小批量生产。2016年俄罗斯宣布计划升级150辆T-72B坦克到T-72B3M标准。T-72MB3M坦克被看作是一个低成本的T-72B坦克大升级型号。T-72B3M性能接近俄军也只有少量拥有的T-90系列坦克。除了在外观上有很大差异,T-72B3M主要改进了火控系统。
T-72BZ:T-72BZ(又称:T-72S,2013)坦克,是俄罗斯用于出口市场的一个升级型T-72坦克。该坦克全重46吨,装备一台VS-92s2柴油机,具有1000马力的功率,使T-72BZ坦克最高时速达到65公里,越野时速35-45公里。坦克驾驶配备了Tpdk-1夜视装置,车长则Pnk-4昼/夜视镜和炮手用热像仪。坦克还标准配备了包括Gpk-59 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Pkuz-1a集体核生化防护系统,激光测距仪和Shtora-1烟榴弹发射系统。该坦克火炮系统是2A46M型125毫米两轴稳定火炮,还配有反坦克导弹和一挺12.7毫米防空机枪和一挺7.62毫米同轴机枪。T-72BZ坦克2013年9月首次在俄罗斯武器博览会上亮相(RAE)展览会亮相。
T-72M:外销型,也授权波兰与捷克斯洛伐克生产,规格近似T-72A,但是采用全铸造炮塔。
T-72M1:外销型,也授权波兰与捷克斯洛伐克生产,规格近似T-72A。
T-72M2:保加利亚的M1升级版有新的夜视镜。
T-72S:外销型,规格近似T-72BV,火控系统获得性能提升。主要用户为伊朗。
T-72BM:T-72B改良型,配备具有热影像波道的新式瞄准仪、装有炮口参考系统的新式2A46M5型125毫米主炮、1000匹马力的V-92S2柴油发动机与新式爆炸反应装甲,为俄罗斯陆军T-72的主要升级版。
TR-125:罗马尼亚的T-72M1改良型。
M-84:南斯拉夫改良型,也外销给科威特
T-72AG:采用的是T-84的1G46型火控系统,在炮塔加装附加装甲之后,与T-84异常神似。乌克兰KMDB公司所提出的提升方案包含武装、火控系统、柴油发动机与爆炸反应装甲。
T-72MP:乌克兰KMDB公司所提出的提升方案,包含武器、火控系统、新式车长指挥塔、柴油发动机与爆炸反应装甲。装备法国生产的火控系统,拥有一个硕大、显眼的车长指挥塔。这是区别T-72MP和T-72AG这两款外形极其相似的坦克的重要标志。
PT-91
PT-91(PT-91M)坦克,是波兰的T-72M1改良型,出售给马来西亚。PT-91主战坦克作为东欧大国的波兰,其提出的T-72改造计划也是一个颇为全面的方案。不过,与俄罗斯和乌克兰不同,他们的改装方案更多是利用引进外国技术和合作研制技术来对T-72进行改造。PT-91主战坦克就是波兰利用西方技术,在T-72MⅠ主战坦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为了提高坦克的生存能力,PT-91主战坦克安装波兰自行研制的ERAWA-1附加反应装甲,增强了坦克对破甲弹和穿甲弹的防御能力。加装附加装甲之后,跟T-72相比,PT-91战斗全重也由43吨增加到45.3吨。该坦克还加装四台激光警告接收器,当敌人激光测距仪或者激光照射器照射坦克时,能够及时向乘员报警。另外,坦克外表面有采用型号为“1K2KS”吸波涂料涂抹的吸波涂层,能够有效降低坦克被雷达发现的几率。针对T-72主战坦克中弹后,容易发生“二次效应”的特点,PT-91加装了新型的自动灭火抑爆系统。
T-72火控系统的性能较差,特别是夜战能力。作为T-72的改进型,波兰人为PT-91换装了自行研制的“Drawa-T”型数字化火控系统。该型火控系统大量采用欧美部件,例如系统内集成的炮长热成像瞄准镜就是以色列El-Op公司生产的。另外,车长和驾驶员装备有波兰自行改进的新型微光夜视仪。火控系统的改进和性能上的重大提升,使PT-91主战坦克的打击能力和夜战能力得到很大的改观。
另外,波兰还与斯洛伐克一起联合研制新型大功率发动机。这些新型发动机有多个型号,是在V-46发动机基础上研制的改进型。PT-91主战坦克采用的是当中的S-850型四冲程多燃料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625千瓦。PT-91主战坦克还将原型T-72的单销式履带改为双销挂胶履带。虽然换装了新型号的发动机和新的履带,PT-91主战坦克的机动性与T-72相比,只是略微增强。
T-72MⅠA
T-72MⅠA主战坦克,是斯洛伐克的ZTS公司也是东欧较早开展T-72改进计划的公司之一。由于深知自身技术力量薄弱,所以ZTS工厂很早就与外国厂商接触,通过与国外合作,发展自己的T-72改装方案。ZTS公司推出的第一个改装方案是T-72MⅠA。
该坦克引进斯洛文尼亚的EFCS3-72A型火控系统,T-72原火控系统里的电液式火炮双向稳定器、炮长瞄准镜中集成的激光测距仪、自动装弹机控制设备得到保留。EFCS3-72A型火控系统中的炮长瞄准镜集成有热成像仪。另外,还为车长加装了一个CRT显示器,方便车长观察炮长瞄准镜所看到的情况。弹道计算机更换为斯洛文尼亚生产的数字式弹道计算机。车长指挥塔上面的车长昼夜周视观测镜更换为新型的TKN-3M型昼夜周视观测镜。驾驶员装备有PNK-72微光夜视镜,保证了其能在各种低可见度的情况下驾驶T-72MⅠA在坦克各种复杂的环境里实施机动。武器系统方面,原有的2A46型坦克炮被斯洛伐克自己研制的ZA46MS型坦克炮所代替,原有的并列机枪和NSV高射机枪则被保留。
T-72MⅠA的发动机更换为斯洛伐克与波兰联合研制的S-12U型(S-850)发动机。与波兰的同类型号不同,S-12U加装了一套DSM-16型电脑控制的发动机自动控制和监测系统。至于如何提高防护能力,ZTS公司也像其他厂商一样,在T-72MⅠA车体和炮塔前部安装了一套总重1.4吨的“DYNAS”系列反应装甲。
T-72M21
T-72M21主战坦克,跟PT-91坦克一样,由于改造还不是很彻底,整体性能提高不大,所以ZTS公司决定在T-72MⅠA的基础上继续完善自己的方案,最后发展成了T-72M21。
T-72M21是一种在T-72MⅠA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个过渡型号,主要改进是将EFCS3-72A型火控系统更换为斯洛伐克自行研制组装的“织女星”型火控系统。该火控系统主要技术源自比利时为自己装备的“豹”1主战坦克研制生产的火控系统,但是斯洛伐克对其做了修改,将火炮双向稳定器换成法国产品。T-72M21也安装有“DYNAS”系列反应装甲,整套反应装甲的外观与T-72MⅠA的基本相同,但总重增加到1.5吨。与T-72MⅠA不同的是,T-72M21取消了高射机枪,改为在炮塔后半部的两边装备KAA-200AA型20毫米机炮来执行防空任务,该炮必要时也能对地面目标进行攻击。整套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利用大威力机炮对付武装直升机。
T-72M2Ⅱ
T-72M2Ⅱ主战坦克,是在T-72M21推出之后,ZTS公司觉得对T-72的改造还不彻底,该型坦克的整体性能与T-72还是拉不开档次。ZTS公司决定在T-72MⅠA的基础上再次完善,于是T-72M2Ⅱ出现了。
该坦克安装了新型的自动跟踪式火控系统,车长周视瞄准镜转为采用车长指挥塔上面的“MVS 580”型车长周视瞄准镜。武器系统基本与T-72M21相同,但是T-72M2Ⅱ是采用安装在炮塔后部右侧的一门2A42型30毫米机炮作为防空武器。跟前者的防空高炮一样,该炮在必要时也能对地面目标进行攻击。经过改进的火控系统还能够让车长在车内遥控2A42机炮,在昼夜条件下,甚至恶劣环境造成的低能见度条件下,对地面和空中目标实施射击。
T-72M2Ⅱ在车体和炮塔安装第2代“DYNAS”反应装甲,有效提高了坦克正面弧形状范围内的防护能力。第2代“DYNAS”反应装甲的外形与第一代存在较大差异,不像一代那样棱角分明,而是圆滑了许多。T-72M2Ⅱ还安装了自动灭火抑爆系统、新型附加装甲和改进的发动机,拥有良好的火力、防护能力和机动性。
T-72M2Ⅱ的改造是相当彻底的,T-72存在的缺陷基本上克服,在测试期间的表现,也证明了它是一辆成功而且拥有强大作战能力的坦克,大部分性能绝对能满足最挑剔的客户的要求。但遗憾的是,无论是M2Ⅰ还是M2Ⅱ,依然采用S-12U型发动机,机动性能还是不能满足作战需要,所以即使M2Ⅱ改造得相当成功,但因为机动性依然没较大的改善而导致很少人问津。
T-72M4CZ
捷克的T-72M1改良型,采用新式发动机、火控系统与爆炸反应装甲。捷克军方将前苏联的T-72坦克经过自己的改装,很大提升了T-72坦克的能力。在捷克,这个改进版被称为T-72M4CZ。捷克的T-72改进版是由捷克第25军工厂进行的,该工厂对T-72主战坦克进行相当大程度的改良,并大量采用了西方系统。T-72M4CZ非常强调主动防护性能,在火力打击能力改良方面,也做出必要的改进,而且换装了西方火控系统和夜视装置,强化其夜间的接战能力。捷克国防部于20世纪90年代末制定了对其拥有的T-72坦克进行全面现代化升级的计划。按照该计划,捷陆军现役的500余辆T-72中将有超过300辆得到改造。为此,捷国防部曾计划拨款140亿克朗(约合6.4亿美元)。不过由于财政预算方面的限制,接受升级的坦克数量先是被减少到了140辆,最后又被进一步压缩为30辆。捷克国防部制定的T-72坦克升级计划得到了西方公司的大力协助。例如,英国的Perkins公司为T-72M4CZ提供了功率为736千瓦的CV-12-1000型发动机,美国的艾利逊公司为其制造了传动装置,新坦克上使用的NPP 2000-1型动力系统则来自以色列的尼姆达公司。此外,T-72M4CZ上还配备了意大利生产的火控系统和光电一体化装置。捷克的军事专家们认为,在经过全面的现代化改造后,T-72M4CZ的整体作战效能已达到了西方第三代坦克的水平。
T-72M4CZ方案的改进重点主要集中在动力系统方面,发动机改为采用英国生产的输出功率为735千瓦的“秃鹰”CV12l000TCA型涡轮增压、多燃料四冲程柴油发动机;传动系统则是美国产“阿里逊”XCG4116型液力机械传动系统,所以M4的加速性和操纵性比M3更好。M4方案为了提高动力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加装了动力传动装置的故障诊断系统,使成员在维护检修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时候要省心多了。为了减少待命和潜伏的燃料消耗、增强自身隐蔽,M4加装了以色列尼姆达公司生产NPP2000-1型辅助动力系统。
T-72-120
T-72-120是KMDB公司所提出的提升方案,换装北约120毫米口径坦克炮,包含一个内有自动装弹机的加长型炮塔,能发射北约标准规格的120毫米炮弹。具有讽刺意昧的是它并不来自下塔吉尔,而是过去的竞争对手哈尔科夫,T-64因为一直没有出口,在这个被硬通货主宰的时代反倒不如T-72有生命力。
T-72-120采用的也是1G46型火控系统。不过,它装备一门50倍口径、能发射北约标准弹药的120毫米滑膛炮。另外,在外形上,T-72-120与前两者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在炮塔后部加装了一个长方形的尾仓,仓内布置有自动装弹机。所以从侧面看,T-72-120炮塔的长度明显要比MP和AG的长。这是将T-72-120与其他两个基本型号区分开的一个重要标志。
“堕落者”
克罗地亚的“堕落者”主战坦克是为满足本国陆军的作战需求,在M-84主战坦克的基础上研制的一种新型主战坦克,属于一种T-72衍生型号。“堕落者”的底盘基本上继承了M-84底盘的结构和技术性能,但前者拥有一个全新设计的焊接结构的方形炮塔。所以在外观上,一眼就能把“堕落者”跟T-72M区分出来。
“堕落者”保留原T-72M1(M-84)的整套武器系统,即一门配有自动装弹机的125毫米滑膛炮。与坦克主炮并列安装有1挺7.62毫米机枪。炮塔顶部还安装有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车长可在车内遥控射击,不用像T-72那样只能由车长探出身去操作机枪进行射击,提高了安全性。“堕落者”的火控系统更换为性能更好的OMEGA-D数字式火控系统,炮长昼/夜瞄准具的夜视通道配备的是微光夜视仪,而不是热成像仪。客户也可以选择用热成像仪来替换微光夜视仪。车长配备一台COMTOS昼/夜瞄准具,夜视通道配备的同样也是微光夜视仪。驾驶员拥有一台CODRIS-E昼/夜潜望镜系统,其夜视潜望镜配备的同样也是微光夜视仪。主炮控制装置是电动—液压式的,但可以更换成全电炮控系统。即使没有装备热成像仪和全电式炮控系统,“堕落者”的射击精度,特别是首发命中率要比T-72高不少,也强于M-84,夜战能力也比T-72高。如果装备有热成像仪和全电式火炮控系统,射击精度和夜战能力则得到质的提高。
由于“堕落者”采用新型的全焊接方形装甲炮塔,正面装甲厚度增加,增强了对穿甲弹和破甲弹的防御能力。另外,炮塔上还可以分别加装两种附加装甲:一种是克罗地亚自行研制的附加装甲;另外一种是以色列新研制并提供给克罗地亚的“RRAK”型爆炸反应装甲。这两种附加装甲还覆盖了从底盘前弧部到坦克前端的部分以及侧裙板,极大提高了“堕落者”主战坦克的战场生存能力。“堕落者”装有克罗地亚国产火力探测和火力压制系统。该系统由克罗地亚国产的LIRD激光威胁探测告警系统.与炮塔两侧安装的榴弹发射器(每侧2排,每排3个)所组成,两者结合使用。再加上克罗地亚国产的核生化防护系统,“堕落者”主战坦克的生存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堕落者”主战坦克采用一台735千瓦V-12型大功率柴油发动机(应该是B-46发动机的改进型),传动系统保留原M-84的传动系统。这样,战斗全重达44.5吨的“堕落者”主战坦克,最大公路速度达到70公里/时。此外,还有一套包括一台882千瓦柴油机在内的新型动力组件供客户选择。驾驶员控制面板实现计算机化.计算机化的控制面板将驾驶训练监视系统与导航系统集成在了一起,还集成了其他功能。这代改进措施增强了“堕落者”主战坦克的机动能力。
TANK-EX
TANK-EX坦克是印度推出的一个T-72改进型,是在其T-72M“阿杰亚”主战坦克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并大量采用阿琼主战坦克的技术。TANK-EX的战斗全重达47吨,由于主炮是人工装填,增加了一名装填手,车组由3人车组改为4人车组。“TANK-EX其实就是在T-72M主战坦克的底盘上面嫁接上‘阿琼’上战坦克的炮塔。”
由于炮塔更换成“阿琼”主战坦克的炮塔,所以也装备了与“阿琼”主战坦克相同的全套武器系统和火控系统。武器系统包括一门人工装填、身管长55倍口径的120毫米高膛压线脱坦克炮。火炮俯仰角为+16.5°~-10°,携弹量为32发,最大射速4发/分。该炮配备的弹药种类包括:穿甲弹、破甲弹、榴弹和碎甲弹,以后还可能配备印度自行研制的反直升机智能炮弹。该坦克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能在2000米距离上穿透560毫米的均质钢装甲,威力已超过原来T-72主战坦克上面的2A46坦克炮。辅助武器包括一挺并列机枪和一挺高射机枪。并列机枪是印度生产的比利时FNMAG型7.62毫米机枪。高射机枪安装在装填手的舱门处,是可以在炮塔内遥控射击的俄制“岩石”NSV12型12.7毫米机枪。
TANK-EX的火控系统也采用“阿琼”主战坦克的AL-4421MK.1B型数字式火控系统。炮长瞄准镜是德国生产的,具备有最大夜间视距达3000米的热成像仪瞄准镜,但测距仪是英国生产的Nd/YAC型激光侧距仪。车长拥有一个独立的双向稳定周视瞄准镜,同时还配有相越射击装置,允许车长超越炮长调炮射击。线膛炮加上指挥仪式火控在火力上要远强于印度装备的T-72主战坦克,甚至不逊色于印度新装备的T-90主战坦克。
虽然印度为了能把“阿琼”主战坦克的炮塔装到T-72M的底盘上,而把底盘的炮塔座圈直径扩大,但是底盘的基本结构未做任何改动。T-72M原有的传动系统和悬挂系统均保留。由于采用新炮塔和一些新设备,EX的战斗全重达到了47吨。为了使EX的机动性不会因为重量的增加而降低(印度人希望至少保持T-72的水平),原计划为EX安装印度自己研制的B-46发动机的改进型,功率达到735千瓦。但是,经过实际试验发现。这种改进型发动机不但很难安装到EX的底盘上(实际就是T-72的底盘),而且性能很不稳定,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如果EX真的要大量生产并且装备部队,只能选择B-46。由于功率只有735千瓦,所以坦克的机动能力下降。虽然采用了接地面积更大的履带,但是履带对地压强还是增加了5%,对坦克的通过性有轻微影响。另外,由于车辆重心升高(EX车高达2.93米),最大侧倾行驶角度低于T-72M。不过,EX的越壕能力要强于T-72。另外,该坦克还装备GPS导航系统,但如无法安装功率更大的发动机,则EX坦克难以超过T-72坦克原有水平。
TANK-EX底盘的防护能力与T-72M相当。但是由于采用“阿琼”的焊接式炮塔,炮塔的防护能力增强不少,特别是正面的防护能力,至少相当于650毫米均质钢装甲。该坦克部分主炮弹药存放炮塔尾仓内,尾仓采用隔仓化设计,弹药发生殉爆时,能够通过炮塔尾部的泄压板泄压。坦克上还装备有灭火抑爆系统,能有效防止弹药殉爆带来的二次效应,因此TANK-EX的防护能力比T-72有所提高。
服役动态
外销出口
阿尔及利亚-295
安哥拉-50
亚美利亚-102
阿塞拜疆-150
白俄罗斯-1225
保加利亚-433
外高加索-向前苏联购买
克罗地亚-5
捷克-278
东德-两德合并后转售给芬兰和波兰
芬兰-162(部分来自前东德)
格鲁吉亚-150(T-72B1、T-72M及T-72AM、T-72SIM1)。
匈牙利-238
印度-2800,印度还提出了名为EX坦克的改进方案。
伊朗-522,其中422辆是T-72S型,其他是T-72M1。
伊拉克-1000辆以上,装备萨达姆的伊拉克正规军(在2006年只有125辆)主要是T-72M M1型,在伊拉克战争被美国的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摧毁了875辆。
哈萨克斯坦-650 各种改进型
吉尔吉斯坦-210各种改进型
利比亚-260
马其顿-31
马来西亚-48
蒙古-85
缅甸-139
摩洛哥-150
波兰-772
俄罗斯-9700
塞尔维亚-60
斯洛伐克-272
叙利亚-1700,主要是T-72M1975、T-72G、T-72M、T-72M1型和少量T-72AV型(T-72AV型是在叙利亚冲突开始后从俄罗斯购买)。
塔吉克斯坦-40
土库曼斯坦-570
乌克兰-1260(T-72、T-72A、T-72B、T-72UA、T-72AG及T-72MP)。
乌兹别克斯坦
也门-39(T-72S)
南斯拉夫-500(参考M-84)
其它
中国-1(使用一台电浆喷涂机交换自罗马尼亚)
美国(用于展出和试验)
相关动态
1982年黎巴嫩战争期间,参加战斗的T-72坦克曾被以色列的制式105毫米坦克炮发射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直升机发射的陶式反坦克导弹、155和203毫米火炮发射的改进型常规炮弹以及美制集束炸弹的反坦克子弹击毁数辆。但T-72在战斗中表现出了对M60等二代坦克的绝对火力优势,据阿方声称在战争中T-72摧毁了至少21辆M60和M48“马加奇”,也击毁了数辆梅卡瓦MK1,和梅卡瓦的战损比约为6:4,考虑到当时T-72M无激光测距仪,火控计算机数据需要手动输入,这个战果已经可以了。
两伊战争中,T-72是参战双方最先进的主战坦克,在面对伊朗军队的M48和酋长坦克时具备了较大的优势,萨达姆对其非常满意,截止1990年,伊拉克军队共进口了900辆(一说500辆)左右的T-72M/M1,主要由波兰或捷克斯洛伐克生产。所有或者大部分的T-72都装备了共和国卫队。但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T-72面对M1A1HA和挑战者1等西方第三代主战坦克时大败亏输,损失惨重,主要原因是技术代差过大,而且T-72M/M1作为出口型没能获得更好的弹药、火控。此外,伊军战术也很成问题。在海湾战争中,T-72大约有4个M1A1的击毁战果,其余战绩不详。
叙利亚局势可谓是动荡不安并进一步恶化的趋势,而T-72坦克却成了受害者,在叙利亚西北城市伊德利卜南部小镇埃里哈街头的T-72坦克残骸。而这一切的原因都是政府军跟反对派发生的激烈的战争,战争过后留下的确实是T-72被击穿后被斩首的残骸。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军队兵分三路,向乌克兰首都基辅方向发动大规模攻击,俄军动用了包括T-72主战坦克等多型装备。
2024年6月29日,印度军方当天表示,印度陆军一辆T-72主战坦克在中印边境地区进行涉水训练时发生事故,因水位突然上升而被困在河中。虽然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现场,但由于水流过快且水位过高,这辆坦克搭载的军人未能获救。导致5名印度军人死亡。
中国引进
中国为了掌握第三代主战坦克技术,曾引进一辆苏制T-72坦克,定名为“六四式” 坦克。“六四式” 坦克复装的整个工作分为4个阶段:复装试验;复装、测绘准备工作;分解和测绘工作;复装和收尾工作。
总体评价
T-72坦克是苏联的一代经典,不仅大量装备了苏俄部队,还广泛出口,成为享誉世界的明星装备。(光明网 评)
媒体评析
T-72主战坦克,是一个具有相当威力且简单实用的武器平台。虽然如今T-72的性能已经远远落后于当今世界的其他第三代坦克,但只要对其进行合理改造、充分挖掘潜力,也能追上时代,继续跟其他三代坦克争斗下去。T-72主战坦克的火力和防护能力已经不足以应付新的威胁;机动性远远落后于时代,信息能力严重缺乏,与当今世界网络化、信息化的大趋势严重脱节;防火抑爆措施不足。这些问题都严重困扰着T-72和它的使用者。
T-72主战坦克的设计是成功的。除了前苏联/俄罗斯自己装备外,还大量出口到国外,并且允许外国依据许可证生产。继T-54/55主战坦克之后,又一种T族坦克在世界范围内泛滥。当T-64主战坦克已经停产多年,连T-80主战坦克也面临严酷生存问题的时候,T-72主战坦克却依然在生产。
T-72主战坦克是前苏联在1967年开始研制的主战坦克,除了大量服役于红军之外也外销。原本设计目的是用于大规模快速突击,几次实战证实此坦克若不能以集群形式出现则使用效果不佳,少量使用仅适合低强度冲突作战。(“网易新闻”、“鼎盛军事”、“腾讯网”、“人民网”评)。
存在问题
T-72最为人所知的缺陷是自动装弹机的炮弹存放在炮塔底下的圆形转盘中,当这里面的弹药被点燃引爆后往往造成炮塔被炸离车体。但是T-72的设计与T-64和T-80相比却是比较安全的,这是因为它的分离式炮弹采水平储放的方式置于转盘内,上面除了升降机位置以外都覆盖着一层装甲板,因此绝大多数炮弹并没有暴露在战斗室内。同时这些炮弹在车体内的位置接近路轮的高度,所以除了车体侧面装甲之外还额外多出负重轮的保护;尽管如此,T-72还有许多额外的炮弹储放在炮塔内壁的炮弹架、炮塔吊舱底板上以及战斗室与发动机之间的炮弹架内,这些缺乏额外保护的炮弹容易被贯穿后在炮塔内飞散的高温碎片或金属射流点燃,造成严重的爆炸与火灾。在海湾战争中大量T-72被击毁并引爆,尽管有人称伊拉克拥有的是相当早期的出口降级版“猴型”T-72M或T-72M1,但事实上当时俄军自用的T-72B也无法与美军抗衡,如正面对APFSDS的防护上,T-72M,T-72B和M1A1HA的数值为380毫米,530毫米和680毫米,各自使用APFSDS的穿透力上,3BM-15只有340毫米、俄军的主力3BM-32和3BM-42是500毫米、美军的M829A1有610到660毫米。再如第三代坦克的重要标志热成像装置,美国始自1979年的M60A3,而俄国直到1993年才在T-80UK上首次使用了“龙舌兰”,而且在向印度出口T-90时,此装置受到印方拒绝,换用的是法国的“凯瑟琳”。
T-72坦克缺乏精密的射控系统,使得射击程序不但冗长、缺乏效率,而且命中率也比T-64和T-80要低。大部分T-72所配备的瞄准仪TPD-K1和它的改良型1A40虽然都内置有激光测距仪,但是它们只能进行简单的弹道修正计算,而且只有1A40能对移动目标计算前置量。这些瞄准仪在测距时必须将激光测距点置于目标上实施测距,而这个测距点的位置和瞄准刻划中心不同,然后在测距完毕后瞄准刻划会根据弹道修正量移动至新位置,接着射手必须将瞄准刻划中心置于目标上。另外T-72有个称为Delta-D的功能,它会根据测距后车身的移动量持续修正目标距离。这个功能并不可靠,尤其是在外销的T-72上常造成错误的修正,还有在特定的地形如湿滑的地面或丘陵地形上也会做出错误修正。
除了上述问题,T-72还缺乏备用的光学瞄准镜,只能使用射手上方的1倍潜望镜充数。自动装弹机采用电力驱动,一旦电力系统失效就只能以机械装置实施人工装填,每次装填得花上1分钟。T-72配备主动式红外线夜视瞄准仪,有效范围仅有800米,而且分辨率也不如热影像仪。自动装弹机无法在每次射击完毕后,自动地连续装填同一种炮弹,必须等到射手按下开关才能启动装填程序。T-72的缺陷在前苏联解体后持续地被俄罗斯与其他使用国家改进中,包含引进新式火控系统与热影像仪,改良自动装弹机等,甚至大幅修改炮塔构型、装甲配置与自动装弹机的设计。(“战略网”、“鼎盛军事”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5 15:50
目录
概述
发展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