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食计划署
联合国内负责多边粮食援助的机构
世界粮食计划署由联合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合办,是联合国内负责多边粮食援助的机构,于1961年第16届联大和第11届粮农组织大会决定成立,原定于1963年开始运作,但因1962年多地遭遇粮食危机,提前投入运作,总部设在意大利罗马,出版有《世界粮食计划署新闻》与《世界粮食计划署年度报告》。
历史沿革
成立背景
南北战争之后,随着耕地的大规模扩张和农业科技革命的兴起,粮食剩余开始在美国出现并日趋严重。朝鲜战争结束之后,美国失去了处理余粮的一大渠道,美国农产品开始了不可避免的堆积并在20世纪60年代初达到了骇人的规模。
马歇尔计划的成功向美国展示了对外粮食援助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为了消化国内的粮食库存,美国国内的领导者以及人道主义积极分子们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粮食对外援助联盟。1954年,美国通过了对外援助的核心法令《农产品贸易开发与援助法》(又称《480公法》),开始大规模地进行对外粮食援助。
然而《480公法》远不足以处理美国的剩余粮食,以休伯特·汉弗莱和麦戈文为代表的众多议员积极修正发案,提出建立一个多年的综合粮援项目,向参议院提交了《国际以粮食换和平法》的议案。迫于汉弗莱的挑战压力,1959年1月,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总统在关于农业的特别演讲中宣布了“以粮食换和平”的口号,成立了粮食换和平办公室,但并未真正实行。到了60年代初,美国开始了推动创建多边粮食援助机制的历史性进程。
创立并投入运营
美国总统肯尼迪在1960年总统竞选时,提出效仿罗斯福总统召开一次国际粮食与农业会议,由联合国主办和支持。他还提议建立一个世界粮食机构为粮食捐助国建立一个长期的粮食援助协定,这成为了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早期胚胎。
1961年,美国提出的建立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提议经第16届联大和第11届粮农组织大会表决决定成立,起先是作为1项3年期实验方案,原定于1963年开始运作,但因1962年9月伊朗发生地震、10月泰国遭受飓风、刚刚独立的阿尔及利亚面临500万难民重新安置问题,各地均亟需粮食,世界粮食计划署便提前投入运作。1965年之后,WFP结束试验性运作阶段,成为正式的多边机制。
发展提高
成立初期,美国承担着WFP几乎全部的认捐份额。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苏联成为粮食进口国和美国粮食歉收,肯尼迪开始寻求其他国家在WFP中的认捐份额的增加。经过谈判,1967年,《粮食援助公约》签订,世界粮食计划署成为了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多边粮食援助机构,更加公平的国际粮援分担机制得以建立。
60年代后期开始,现行的多边粮食援助机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世界的需要,而国际社会的改革努力都被美国的粮食霸权所扼杀。1972年,世界性的粮食危机爆发。1973年联合国通过决议,在1974年11月在罗马召开部长级的世界粮食大会。1974年的世界粮食会议也是国际粮食援助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在1974年世界粮食会议之后,美国的粮食霸权开始衰落,发展中国家却成功地利用这次会议推动了粮食援助机制的创新,使WFP更具有发展导向性并能更有效地应对世界性的粮食灾难。同时,在这次会议上,跨政府的组织“粮食援助政策与项目委员会”与“国际紧急粮食储备”被建立。1976年,粮食储备被正式批准投入运行;1978年,“国际紧急粮食储备”进一步扩大。WFP获得了对粮食灾难快速反应的能力。
21世纪初以来,国际非政府组织在WFP的援助份额提高,甚至开始高于美国的双边援助份额;粮食援助和饥饿的性质发生变化,世界粮食计划署发生了从粮食援助机构到粮食援助协助机构的历史性转变,开始拥有更为精细和更为健全的一系列工具用以应对紧急的饥饿需求。
宗旨目标
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宗旨:
通过提供粮食和其它援助,缓解战乱冲突、严重自然灾害、艾滋病等引起的人道主义危机,拯救生命;促进发展中国家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增强生产和发展的韧性,努力从根本上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等问题,改变生活。
世界粮食计划署的目标:
1.拯救生命,在紧急情况下保障生计
2.防止严重饥荒的发生,为灾前预防和减灾进行投资
3.在战争或灾难发生后重建家园和恢复生计
4.减少长期饥饿和营养不良
5.加强各国控制饥饿的能力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前执行总干事乔塞特·希兰(Josette Sheeran)指出﹐世界粮食计划署正在从一个提供紧急粮食援助的机构转变成一个参与农业发展的机构﹐目的是稳定粮食供应体制并降低对粮食援助的依赖程度。
组织体系
机构设置
1.执行局:领导机构,由36个成员国组成,其中发展中国家占24席。执行局成员分别由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理事会各选举一半,每年改选1/3,任期3年。执行局每年召开两次例会和一次年会。负责讨论审批世界粮食计划署政策制定和修改、财务预算及审计、项目等重要事项。
2.秘书处:世界粮食计划署日常办事机构。负责人是执行干事,由联合国秘书长和粮农组织总干事商执行局后联合任命,任期5年。历任执行总干事的有:詹姆斯.T.莫里斯(第十任,任期2002.4-),乔塞特·希兰、埃瑟琳·库桑(任期2012.4-2017.3)等人。
资金来源
依靠各国政府的自愿捐款和私营企业与个人的捐赠。
主要活动
概述
世界粮食计划署是联合国系统中负责多边粮食援助活动的协调机制。全球多边渠道开展的粮食援助活动,有99%是通过世界粮食计划署实施的。援助包括救济、快速开发项目和正常开发项目三种。世界粮食计划署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援助累计受益人口逾6亿。
工作内容
作为联合国抗击饥饿的一线机构,世界粮食计划署始终积极应对紧急情况的发生。世界粮食计划署通过向饥饿人口和脆弱人群快速提供食品,拯救生命。在某些情况下,最好的解决方案也许不是直接提供食品,而是发放现金或食品抵用券。例如,市场上食品丰富而贫困人口无力购买。在这种情况下,受益者可以拿现金或食品抵用券去当地市场购买商品,同时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此外,世界粮食计划署还帮助饥饿人口解决未来的粮食安全问题。通过提供食品,世界粮食计划署帮助民众积累资产、传播知识,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区。通过“食品换资产”项目,世界粮食计划署向饥饿人口提供食品,鼓励受益者为发展项目工作,为他们建设美好的未来打下基础。 例如,当人们不再担心下一顿饭没有着落的时候,他们才会有时间和精力去建造灌溉系统以达到增产的目的。“食品换培训”项目使贫穷的人们能投入时间学习生存技能,例如养蜂、缝纫以及认字读书。这些培训使他们能够维持生计。
为了寻求饥饿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多个领域发展专业技能,包括:粮食安全分析、营养、食品采购和物流。
主要行动
2011年6月,非洲之角各国(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吉布提肯尼亚乌干达)因旱灾、高粮价和政治动乱发生粮食危机,近1150万人的粮食安全受到威胁。WFP采取了直接粮食援助、整顿农产品市场等手段帮助减缓了灾难。本次行动中,截至2011年7月底,世界粮食计划署共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国及联合国中央应急反应基金(UN Central Emergency Fund (CERF))的超过2.5亿美元的捐款承诺。
2011年9月,巴基斯坦地区发生洪灾。WFP提供了直接粮食援助,帮助粮食市场恢复,为所有人道主义团体提供了后勤援助,并且先后开辟了8个可供使用的仓库。从2010开始,世界粮食计划署已通过其之前的灾区重建行动,在巴基斯坦救济了将近440万受洪灾影响的人口。
2011年12月,南苏丹陷入粮食危机,粮食价格飙升。当季粮食歉收和不安全局势更加剧了危机。WFP从直接援助粮食和增强民众恢复力两个方面着手,彻底解决饥饿导致的死亡问题和饥饿、暴力犯罪的恶性循环。具体包括:为小农和当地市场建立连接;开展抗击饥饿社会安全网项目(如学校营养餐计划);为儿童和母亲提供特殊营养援助。
2013年11月,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WFP向受灾民众提供了直接粮援,同时与当地政府通力合作,加强物流和应急通讯能力。
2014年3月29日,埃博拉疫情在几内亚爆发,粮食署的工作人员迅速赶赴疫情前线,开始粮食发放,并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了物流和工程支持,协助建设埃博拉治疗中心,将容纳共计400个床位。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7.8级地震,尼泊尔政府请求国际人道主义援助。28日,世界粮食计划署的紧急响应小组已经抵达尼泊尔提供物流、信息技术和粮食支持。WFP还启动了紧急条约来支持这场灾害应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总干事埃瑟琳·库桑进行了对尼泊尔受灾地区的探访,并呼吁筹集救灾资金。
2021年6月20日世界难民日来临之际,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发出警告,受新冠疫情影响,紧急救助储备资金短缺,全球数百万难民生活无法保障,饥饿困境愈发严重。
当地时间2022年2月1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给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的人民发放食物援助。
2022年11月21日,黎巴嫩总理纳吉布·米卡提宣布世界粮食计划署今后3年将拨款54亿美元用于向黎巴嫩提供粮食援助。
2024年11月,世界粮食计划署宣布2025年需要169亿美元资金用于援助饥饿群体。
国际合作
政府合作
中国
中国于1979年正式参加该署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联合国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合办的世界粮食计划署关于世界粮食计划署提供援助的基本协定》于1980年10月04日签字并生效。同年,该署在北京正式设立驻华代表处。中国曾多次以观察员身份出席该署会议。1987年中国当选为粮食援助政策和计划委员会成员。1995年中国成为首届执行局成员。
从1979年到2005年,中国先后获得了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约价值10亿美元的援助。自从2006年以来,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携手中国政府开始致力于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经完成了从国际受援国到世界主要援助国角色与地位的转换。2018年11月,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比斯利访华,就加强世界粮食计划署同中国合作交流意见,并与有关中国企业洽谈合作事宜。
WFP在其中文网站撰文高度赞扬中国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为世界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树立了可推广的典范,多次称赞中国在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上的贡献,感谢中国的长期支持和中国在国际粮食安全工作中所发挥的领导作用。 乔塞特·希兰指出,中国已成为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据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统计数据显示,自1979年以来,世界粮食计划署已先后收到来自中国逾4300万美元捐款;其中仅在2010年度,中国就向世界粮食受援国家提供了400万美元的帮助。
国际
在2008年高粮价危机期间,沙特阿拉伯曾为世界粮食计划署提供5000万美元,是世界粮食计划署截至2011年8月收到的最大一笔一次性捐款,而对沙特王国来说,这也是他们向联合国各机构历次捐款中最大的一笔。
2011年5月16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与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法国共同主持了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高层会议。会议讨论了有关于抗击全球饥饿的相关议题,包括建立紧急粮食储备以确保在重大危机时的粮食供给。
2011年6月15日,加拿大国际合作部部长小田(Beverley Oda)在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举办的全球营养研讨会上发言,强调在预防儿童疾病、保护儿童健康方面,食品营养与疫苗一样重要。
2015年4-5月,世界粮食计划署在援助尼泊尔地震灾民时收到了英国国际发展部在建立救济点时的帮助,以及澳大利亚和其它捐助者在减灾方面的援助。
2022年3月22日,5辆来自世界粮食计划署运送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货车车队在苏丹北达尔富尔州遭遇武装人员抢劫。被劫车队当时正在从法希尔营区驶向索托尼营区的途中,车队运送的救援物资主要是送往难民营的粮食。持枪劫匪还殴打威胁司机,并从司机和随行人员处抢劫了现金、手机等财物。还未收到严重人员伤亡报告。
商界合作
世界粮食计划署与私营部门伙伴关系的核心是激光束项目(Project Laser Beam)。项目耗资5000万美元,始于印度尼西亚孟加拉,致力于消除儿童营养不良。激光束项目针对当地情况,对粮食、健康、卫生等进行全面的设计和运用,这种跨部门的合作模式是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
2011年6月12日至13日,商界领袖齐聚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出席东亚世界经济论坛。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巩固现有的合作伙伴,并寻求建立新的合作机遇,抗击全球饥饿。
社会合作
2012年5月15日,亚洲顶尖技术会议CHINICT全球高科技创新者峰会携手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UNWFP)开创新的途径,利用中国科技企业家的创新能力解决饥饿问题。大赛旨在开发应用程序和电子游戏,从而引起社会对饥饿这一世界上最大的可解决问题的重视,同时为网络拓展和筹集资金开发创新型工具,开发新型应用程序用于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全球线上拓展工作。
2013年7月13日,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携手百胜餐饮集团旗下肯德基必胜客等品牌共同发起的“捐一元,献爱心,送营养”全国劝募活动在西安启动。所募得款项全部用于改善贫困山区儿童的营养现状。
组织领导
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主任、执行干事辛迪·麦凯恩(Cindy Mccain,美国籍),2023年4月就任,任期至2028年4月。
粮食计划署驻中国办公室现任主任:屈四喜(中国籍)。
所获荣誉
2020年10月9日,2020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世界粮食计划署,以表彰该组织努力消除饥饿,为改善受冲突影响地区的和平条件所做的贡献,以及在防止将饥饿用作战争和冲突武器的努力中发挥的推动作用。
相关事件
2016年6月5日,新华通讯社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埃瑟琳·卡津代表双方签字。
2021年7月5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与世界粮食计划署在海口签署谅解备忘录,旨在推动热带农业领域的南南合作,更好地为全球粮食安全和营养提供长久解决方案。
当地时间2022年4月19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表示,由于降水不足,加上人道主义援助的停滞,位于非洲之角的肯尼亚索马里埃塞俄比亚的旱情将进一步恶化,预计2022年将有2000万人面临饥饿危机。
当地时间2023年3月28日,菜鸟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在罗马签署了全球物流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全球人道主义紧急行动和提升供应链能力等领域开展为期3年的战略合作。
当地时间2023年5月1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宣布恢复其在苏丹境内的工作。
也门政府2023年7月21日说,一名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工作人员当天在也门西南部塔伊兹省遭不明身份枪手袭击身亡。
世界粮食计划署在2023年8月7日晚间称,已于7月31日开始向埃塞俄比亚北部提格雷州约10万人分发小麦,同时测试“加强提供粮食援助的管控措施”。
当地时间2024年6月10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粮署)执行干事辛迪·麦凯恩表示,出于对该机构员工安全的担忧,世粮署将暂停从美国建造的加沙临时码头分发人道主义援助物资。
当地时间2024年7月11日,世界粮食计划署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其在阿富汗继续开展行动面临“巨大的资金危机”。
当地时间2024年8月19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就苏丹局势发布最新报告称,今年7月以来,苏丹多地发生洪灾,大量道路和桥梁被冲毁,严重阻碍了苏丹境内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有50多辆运送救援物资的卡车因此被困在苏丹多地。这些车辆载有约4800吨粮食,计划为50多万有需求的苏丹人提供支持。
当地时间2024年8月28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粮署)宣布暂停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行动,并称其车辆在距离一处由以色列控制的检查站仅几米远的地方遭袭。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8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表声明称,联合国人道主义航空服务队将于20日起重新恢复向海地空运粮食援助物资。
2024年12月19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位于苏丹东南部青尼罗河州的一个办事处遭到空袭,3名工作人员丧生。苏丹政府随后承诺对空袭进行调查。
参考资料
2020年诺贝尔和平奖揭晓!.凤凰新闻.2020-10-09
世界粮食计划署.外交部官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1 09:0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