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间邦彦图,著名的清代石刻,现藏于上海松江五大江南古园林之一的
醉白池,嵌镶于醉白池南廓间壁上,石刻镌刻了
松江府籍明代乡贤名士百余人的画像和赞词,刻画极工,是重要的文物和难得的文史资料。“云间”乃松江的旧称,“邦彦”,取自《
诗经》“彼其之子,邦之彦兮”的诗句,意思为“松江的贤士、邦国之俊才”。
云间邦彦图石刻共30块,除
序跋外,共有
画像石二十八方,每方大多分四格,每格一般画一人。独有一格,合画了两人,乃抗清志士、民族英雄
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其余画像也不乏徐光启、
董其昌、
陈子龙、
徐阶、
李待问等著名艺术家、诗人、名臣等。其中陈、李及夏氏父子均为明末
几社成员、抗清首领,得以留下画像,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态。
徐璋(1694---1755后),字瑶圃,松江人,
沈韶弟子。擅肖像画,
乾隆初织造图拉荐入画院,名重京都。兼工人物、山水、花鸟、草虫,写真尤妙,能用生纸,为前人所无。所绘的松江《邦彦图像》,不仅善用古法,且有所创新。除用线条勾勒外,又用淡墨或颜色渲染晕托,使人物面部浑然有立体感,入画者眉目须发,红如膏芒,神采奕奕,栩栩如生,实为画像中的杰作。
云间邦彦图初为画像,画家
徐璋访求明代二百七十年间
松江府忠、孝、廉、节、文章、理学之士遗像绘制而成,共一百一十人。后藏于韩扬生(名载阳)家。当时临摹的有数种本子,以改七芗(名琦)临本为最善,藏于
啸园沈氏家。后屡经战乱,多数本子流失。到
光绪十七年(1891年),顾香远(名莲)、陈杏生(名士翘)等访得徐本80余像,又得改氏残本数像。仇竹屏、顾香远两太史都认为《邦彦图像》萃松江一代名人,且画艺极工,为乡土之重要文献,允许勒石,以垂久远。方
摹勒上石,嵌砌在府学
明伦堂壁上。画像前有松江府同知
何士祁题“邦彦画像”四字,画像后有
华亭人黄堂(名之隽)草书序文,徐瑶圃隶书跋文等。镌刻者娄邑朱少渔、平江席云山。抗战时,明伦堂被炸毁,
邦彦画像石刻被迁入
醉白池今址。“
文化大革命”初期,有识之士在石刻上填以纸筋、涂上石灰加以掩饰,并在石刻前做起宣传画廊,石刻才得以保存。
云间邦彦图石像传承有序,记录清晰,是重要的历史文物,是珍贵的艺术品,作品承载了重要而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是重要的
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