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2009年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是2009年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编写。该书主要讲述了石油化工企业安全防火以及消防有关的内容。
内容简介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通知精神,由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会同兰州石油化工设计院、化工部第八设计院、上海金山石油化工总厂设计院,公安部天津消防科研所、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北京设计院等六个单位编制的。
在编制过程中,遵照国家基本建设的有关安全防火的政策法令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调查了几十个炼油厂石油化工厂的防火设计现状,与公安部、化工部、设计院(所)等有关单位座谈讨论,研究分析建国以来一些典型火灾案例,总结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方面的经验,搜集了国外有关标准、规范,并赴日本进行实地考察,吸收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国外石化企业的防火先进技术成果,并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经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八章和七个附录,其主要内容有:总则,可燃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区域规划与工厂总体布置,工艺装置,储运设施,含可燃液体的生产污水管道、污水处理场与循环水场,消防,电气等。
作品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可燃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第三章区域规划与工厂总体布置
第一节区域规划
第三节厂内道路
第四节厂内铁路
第五节厂内管线综合
第四章工艺装置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装置内布置
第三节工艺管道
第四节泄压排放
第五节耐火保护
第六节其他要求
第五章储运设施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可燃液体的地上储罐
第三节液化烃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的地上储罐
第四节可燃液体、液化烃的装卸设施
第五节灌装站
第六节火炬系统
第七节泵和压缩机
第八节全厂性工艺及热力管道
九节厂内仓库
第六章含可燃体的生产污水管道、污水处理场与循环水场
第一节含可燃液体的生产污水管道
第二节污水处理场与循环水场
第七章消防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消防站
第三节消防给水系统
第四节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第六节蒸汽灭火系统
第七节灭火器设置
第九节液化烃罐区消防
第十节装卸油码头消防
第十一节建筑物内消防
第八章电气
第一节消防电源及配电
第二节防雷
第三节静电接地
附录一名词解释
附录二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附录三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附录四甲、乙、丙类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附录五工艺装置或装置内单元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附录六防火间距起止点
附录七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条文说明
基本思路
立足点
:该规范仅考虑局部设备着火的影响,不考虑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的影响。可燃液体储罐着火,散发的热辐射较大,也只考虑一个罐着火对周围的影响。如某厂的一个可燃液体储罐组,由于一个储罐拉裂罐底,泄漏液体包围相邻储罐,而引燃相邻四个储罐。这类特殊事例不能考虑。或由于某些不可抗力(战争状态导弹袭击),致使某套或几套装置发生大爆炸,这些特殊情况不考虑。因此防火规范仅着眼于高频率、小规模、低损失的火灾事故。而不考虑低频率、大规模、高损失的特殊事故。防火规范之所以立足于此,首先是因为我们的防火规范来源于生产实践,总结了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高频率、小规模、低损失的火灾事故。其次防火规范的编制依然要考虑技术与经济的统一。
《防火规范》的总体思路
:预防——隔离——控制——扑救——避难。十个字贯穿了防火规范的前后。首先是预防,这是防火设计中最重要的措施。本规范很多条文是属于该方面的。众所周知,燃烧必需具备三要素即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在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中,可燃物的生产、储存、运输,大部分是在密闭状态下进行的,只要在设计中油气不泄漏,即可达到安全防火的目的。因此预防就是要解决可燃物的跑、冒、滴、漏。其次是隔离,尽管在设计中采取了防止可燃物泄漏的措施。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种种原因跑、冒、滴、漏现象依然在所难免。因此要防止泄漏的可燃物与明火接触,避免火灾的发生。如拉开油气释放源与明火的间距、在油气源与明火之间设置水幕或蒸汽幕、有明火或产生火花的建筑物内正压通风等措施。第三是控制,实际情况是石油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仍时有发生,为了减少火灾损失,防止小灾酿成大灾,因此设计中要有控制火灾的措施。如设备、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喷淋冷却等措施都是为了防止火灾的蔓延。第四是扑救,一旦发生了火灾,无论其大小,都是要造成损失的。因此必须设计足够的消防措施,使其具备足够的消防能力,对火灾进行扑救。第五是避难,发生火灾时现场人员能迅速离开着火现场减少人员伤亡。由此可以看出防火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工程设计中,不仅要重视防火间距,工厂的总体布局依然是最为重要的。
防火间距
目的是防止、减少火灾的发生和蔓延,书面文字上讲很容易理解,但执行使用就觉得很空、不够具体。为能更具体表达,引用API有关标准使用的语言有助于理解。
“间距是使潜在的小泄漏火灾蔓延邻近设备、设施的着火减少至最少,间距不打算为大的火灾事故提供保护,而是可能防止一次较小的事故逐布升级为一次大的事故。”
防火是一个系统工程,间距还要与其他防护设施结合使用才能达到目的,但间距是永恒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制定防火间距考虑的因素:
⑴将火源与燃烧物相遇机率降至最低,即将着火的机率降至最低。我们常遇到的油气源与火源的关系—引进爆炸危险区的概念,此区内不要有火源,进而规定了火源与燃烧物的间距要求。——不着火。
⑵将火源蔓延的机率降到最小,即着火后设法控制火灾不蔓延、减少蔓延,因而对两相邻设施规定了间距要求,同时辅以其他防护设施如消防冷却等,防止一次较小事故逐步升级为一次大事故。——不蔓延。
⑶考虑救火的需要。着了火想方设法去扑救,这就需要有扑救人员活动场所——有活动场地能扑救,如装置内设备区内设备间的距离考虑操作、检修、救火等。
⑷需要重点保护的对象:如人员多、贵重或出事故影响面大等,间距制定要加大。
具体对象物个体间距的制定:根据个体对象的性质不同,在制定间距时所考虑的因素可能为上述因素的全部或部分;另外两对象物视为一体与分别按两个独立防护体考虑,间距显然是不同的。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7 16:54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