䶄是一个
汉字,读音píng,注音:ㄆㄧㄥˊ,释义:1.指
棕背䶄(
拉丁文学名:Myodes rufocanus ),又名“
山鼠”,俗名“红毛耗子”。
仓鼠科。四肢短小,体粗肥,身长约十厘米;尾短而细,腹面污白;背部棕红色杂以黑斑,体侧多黄灰或黑灰。多栖于
林区或
草原,以植物根茎为食,也吃粮食,在
中国主要分布于
华北、
东北山区,是农林之害。2.鼠子。3.
斑鼠,一种尾巴有
斑纹的鼠。
1.指
棕背䶄(
拉丁文学名:Myodes rufocanus),又名“
山鼠”,俗名“红毛耗子”。
仓鼠科。四肢短小,体粗肥,身长约十厘米;尾短而细,腹面污白;背部棕红色杂以黑斑,体侧多黄灰或黑灰。多栖于
林区或
草原,以植物根茎为食,也吃粮食,在
中国主要分布于
华北、
东北山区,是农林之害。
2.䶄𪕌(líng),即“
斑鼠”,一种尾巴有斑纹的鼠。 ( 按:䶄𪕌,即“斑鼠”,是一种尾巴有斑纹的鼠。《
正字通·鼠部》:“䶄,䶄𪕌,斑鼠。” 据《正字通》所载,可知“䶄”指的是“䶄𪕌”,即是“斑鼠”。那么所谓的“斑鼠”又是何物呢?《尔雅·释兽》中称:“鼤鼠,鼠属。”《
尔雅》
语焉不详,后
郝懿行在《
尔雅义疏》中作了注释:“《玉篇》:‘鼤,班尾鼠。’《广韵》:‘班鼠也。’”由此观之,所谓的斑鼠,也就是鼤鼠,即是一种尾巴有斑纹的鼠。又名𪕍𪕌(jiōng líng)。)
(1)
形声字。从鼠,平声。《说文·鼠部》:“䶄,䶄令鼠。”本义:鼠的一种,䶄𪕌,又名“
斑鼠”。
䶄,
山鼠。俗称红毛耗子。体粗肥,长约十厘米。尾短而细,四肢短小。背面棕红色,体侧黄灰色,腹面污白色。栖息
林区。以植物绿色部分和草根为食,也盗吃粮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东北和
华北山区,对林业有害。——《
汉语大词典·鼠部》 注:原文“主要分布于我国
东北和
华北山区”说法不当,亚欧多国均有分布,已厘正。
䶄,“
山鼠”,也称“红毛耗子”。
仓鼠科。四肢短小,体粗肥,身长约十厘米;尾毛蓬松,腹面污白;体侧黄灰或黑灰;背部多呈红棕色,有黑斑。多栖于
林区或
草原,以植物绿色部分和草根为主食,也盗吃粮食,是农林之害。——《
汉语大字典·鼠部》
③“
山鼠”,也称“红毛耗子”。
仓鼠科。四肢短小,体粗肥,身长约十厘米;尾毛蓬松,腹面污白;体侧黄灰或黑灰;背部多呈红棕色,有黑斑。多栖于
林区或
草原,以植物绿色部分和草根为主食,也盗吃粮食,是农林之害。
䶄 píng 音平〗鼠的一种,又名
山鼠,俗名红毛耗子。体粗肥,四肢短小,背部棕红色杂以黑斑,体侧多黄灰或黑灰,腹面污白,尾毛蓬松。生活于
林区或
草原,以植物根茎为食,也吃粮食,是
农林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