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品一相无相分》出自
佛教重要经典《
金刚经》.,“说
一相无相”意为不要执著于各种名相,包括佛教的名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
如来。执着于
四果罗汉位等外在的东西,会迷失本心,不能真正见性开悟。
作品原文
“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①能作是念,我得
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
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②,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
斯陀含③能作是念,我得
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
阿那含④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
阿罗汉⑤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
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⑥者。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
三昧⑦,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⑧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
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①
须陀洹(huán):
梵语音译,中文的意思是
预流果,断了五个
见惑,但是,根本思惑还没有解脱,因为余习未断,所以要七还人间。余情是剩余下来的情感,断不了的,还是要七还人间才能了。如果七还人间时,不晓得再进修,还是会后退的。
②
色、
声、香、味、触、法:佛教所谓
六尘,犹如尘土一样污染人的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
③
斯陀含:梵语音译,中文的意思是一还果,思惑的根根拔出来一点,死后再来一次世间,把所有的债务清了,可以到另外清净的地方去,也只能算是暂时请假,还非究竟。
④
阿那含:梵语音译,中文的意思是
不还果,有些经典上用四个字形容,“长揖世间”,向人世间作个揖,不回到人世间来了,直接从天上证四果入涅槃。
⑤阿罗汉:梵语音译,中文的意思是无生,永远没有烦恼,没有魔障,心中之贼拔去了,此心永远清净光明,这是阿罗汉果。
⑦
无诤三昧:
无诤即物我两忘而不争竞不生烦恼。三昧又叫
三摩地、正定、正受等,指一种专注的静思修行境界。
⑧阿兰那:梵语,即无诤。乐阿兰那者,即得到了无诤三昧的人。
作品译文
须菩提,所谓
佛法者,就是虚幻的佛法。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闻佛声教而证得须陀洹果位的人,能作这样的念头:“我得到
须陀洹果了”吗?须菩提说:不能,
世尊。为什么呢?因为
须陀洹叫做初入圣如来因地道之流,而实际上并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虚幻中的事,什么也没有,只是名叫做须陀洹。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闻佛声教而证
斯陀含果位的人,能作这样的念头:“我得到斯陀含果了”吗?须菩提说:不能,世尊。为什么呢?因为
斯陀含还须要一往天上,一来人问才能成就,而实际上并无往来,虚幻中的事什么也没有,只是名叫做斯陀含。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闻佛声教而证得阿那含果位的人,能作这样的念头:“我得到
阿那含果了”吗?须菩提说:不能,
世尊。为什么呢?因为
阿那含不必再来
欲界受生,而实际上并没有来,虚幻的事什么也没有,只是名叫做阿那含。
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闻佛声教而证得阿罗汉
果位的圣人,能作这样的念头:“我得到阿罗汉道了”吗?须菩提说:不能,世尊。为什么呢?因为实在没有任何什么,可以名叫做阿罗汉。世尊,如果阿罗汉有这样的念头:“我得到阿罗汉道了。”那就是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世尊,佛说我没有人我是非之心,已经证得一切寂然平等的
无诤三昧,在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但我不作这样的念头: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如果认为自己已得阿罗汉道,世尊就不说我须菩提是喜欢
无诤行的修行人。虚幻中的事,什么也没有,我
须菩提实在没有任何所行,只是名叫做“须菩提善欢无诤行”。
作品评析
初果断尽三界
八十八使,已见真空之理而知无我亦无我所矣。若作我能得果之念,是我见依然,何云得果乎。
二果以上例此。
须菩提皆就
四果名相辨释,令著果相者,当下可以爽然自失。此说法之善巧也。(不也,是活句。犹言不是无得,亦不能作念。是名之名,谓假名也不可坐实。坐实即是作念,著于有所得矣。)
梵语须陀洹,此云入流,谓已涉入
涅槃末流。由此循流溯源,可达涅槃彼岸也。然而虽称入流,实无所入。不入句,正释其故。盖根尘相对,名为
六入,谓根尘相入也。(如眼对色,则若有色入眼。眼即为色所转。是亦可曰眼入于色矣。余仿此。)所以相入者,识为分别故。今曰不入,明其能空情识矣。因其不入
六尘,无以名之,名曰入流。亦因其不入六尘,
情识能空,故虽名入流,而实无所入。是特假名入流耳。故曰是名须陀洹。名者,假名也,名相也。下是名句,皆仿此。意中若曰:倘作我能入流之念,是明明有所入矣。若有所入,情识依然,何云得初果耶。总之,得果正由无念,作念便非得果。
梵语斯陀含,此云一往来。证
初果已,进断
欲界思惑上上乃至中下,共六品。尚余下三品。(欲界思惑共九品。断五品已,即断至中中品,名
二果向。断至六品,名得二果。)须一往天上,一来人间断之,故称一往来。然其心中,实并往来之相亦无之。因其无往来相,方能一往来。亦因其尚无往来相,岂有一次往来,两次往来之别,是亦假名为一往来耳。意若曰:倘作一往来之念,是明明著往来相矣。既已著相,俨然分别。初果尚不能得,何云得二果耶。
梵语,
阿那含,此云不来。证二果已,进断欲界下三品思惑尽。寄居
色界四禅天,不来人间矣,故称不来。然其心中实无所谓来。因其来意已无,故能不来。亦因其尚且无所谓来,岂有所谓不来。是亦假名不来耳。意若曰:倘作不来之念,是明明来与不来,犹未能淡焉忘怀也。若未全忘,情识尚在,尚非初果所应有,何云得三果耶。
一个修道的
初果罗汉,心里能不能有已经得须陀洹果的念头?这个意思是一个
悟道的人,能不能逢人便说他已经悟道了?如果真有人如此,大家不把他送疯人院才怪。一个圣人,或有学问的人,处处挂个招牌,说自己是有学问的人,这不是疯子吗?中国人的老话:学问深时意气平。学问到家的人,意气都很平和了,何况
果位上的罗汉!所以,
须菩提听了佛的问话,就说那不可能的。
须陀洹就是
预流果,预流就是入流,入什么流呢?人到圣人之流了,已经站到圣人队伍里去了;也可以说,他所悟的道已经入法性之流了。法性不是人性,人性是丑陋的一面,等于说,我们人性是这一面,法性是那一面,他已经由普通的纵欲、情感、爱欲脱出来,进入清净的法性一面了。
佛说,怎么样够达到
初果罗汉呢?佛在这里已经讲到功夫了,刚才是讲原则;所谓的入流,反而无所入。换言之,他证到空的境界,就是
缘起不起了,
缘起性空了,也就是证到了性空,念念都是空的境界。
所以说他不入色,眼睛视而不见,一切人、形像、青山绿水看着都很好,都无所谓了。普通人一看到好,
结使就来,被好捉住了;初果罗汉不会被好境界捉走,此心归到平淡,没有事。不入声、香、味、触、法,这是什么境界?这就是应
无所住,这就是真的无所住。修养到在人世间作人、作事,利益一切人,一切都不住,心中都不留,甚至做了无量的功德,过了就过了,能够随时如此,
打坐也好,不打坐也好,都是这个境界,这才算接近
初果罗汉。
无诤者,不与物竞,一切
平等之意。由不自是,故能无诤。无诤,则不恼他。意在守护他心,令不生恼。修此三昧,岂非大慈。然此三昧之所以成者,则由于人我是非之相皆空。涅槃云:
须菩提住虚空地。若有众生嫌我立者,我当终日端坐不起。嫌我坐者,我当终日立不移处。可见由其住于虚空,乃能如此。长老
解空第一,故能入此三昧耳。(十大弟子,各有特长,皆称第一。大迦叶以头陀称。
阿难以多闻称。他如舍利弗智慧,
目犍连神通,罗暡其脏行,阿那律
天眼,富楼那说法,
迦旃延论义,优波离
持律,以及须菩提解空,皆第一也。)三昧者,此云正受,亦曰正定。不受诸受,名正受。一切不受,则不为一切所动,是为正定。人谓凡夫。凡夫喜诤,岂能无诤。故曰人中最为第一。欲字广义,遍指思惑。断尽三界贪等烦恼,方真离欲。凡成阿罗汉,无不离欲。离欲,亦必不与物竞,但未得
无诤三昧,乃让长老亦得第一之称。
偈颂云:依彼善吉者,说离二种障。(新眼疏以
见思惑当二种障,义狭。)古注谓离欲是离
烦恼障,为一切阿罗汉所共有。(
见惑思惑,通为烦恼。)虽得无诤三昧,而不存有所得,(即是自忘其
无诤。)是自忘其在定矣。此为离三昧障。乃真得无诤,真得三昧。故称第一离欲阿罗汉。合上句言之,谓不但于一切人最为第一,即以阿罗汉之离欲言,亦称第一也。此是世尊平日称赞长老之词,故曰佛说。长老既自忘在定,诸弟子又不能及,唯究竟觉者,能知其入此三昧,故惟佛能说。佛者究竟觉之称也。此一科正标举其功行事相,非谈离相。(次科方陈离相也。)故不曰如来说,而曰佛说。以如来是性德之称。约性而言,则无诤及第一等等名相,皆
不可说矣。本经中即一称谓,无不含有
妙义,如是如是。
我若作是念句,惟肇注本无此我字。按下句有我字,此原可省,今本既一依写经,故仍之。阿罗汉道,即谓离欲。阿兰那,此云寂静,亦云无事。(谓
事相。)相尽于外,心息于内,内外俱寂,无时不静也。即
无诤三昧之别名。行者功行。乐者好也,心与契合之意。盖好之至极曰乐,有性命以之之意。乐阿兰那行,谓心之与行,契合无间,即证得之意。上句不言离欲而换言阿罗汉道,下句不言无诤三昧而换言乐
阿兰那行者,取两名含义正同。(
阿罗汉为无生,谓一心不生也。阿兰那,内外俱寂,亦一心不生意。)则存有所得便非真得之意,更为显然易明也。得此反显。则上来所云,有我等相即非菩萨,以及取相则为著我等相之义,乃益阐明。何以著我便非菩萨,以其功行全失故也。心念若起,必有取著。著则成相,其相便为我人众寿。盖其所以起念者无他,未忘情于能得所得故也。能得便是我相,所得便为人相,(谁为能得,我也,故能属我。对能为所,犹之对我为人,故所为人相也。)能所不一为众相,执持不断为寿相也。作一得念,便不能得。可知作一布施等念,便不能布施矣。则发大心行大行者,万不可住相也,明矣。因布施者若存有所施,最易志得意满,尚能广行布施乎?余可例知。
出处简介
《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
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唐
玄奘译本则为《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梵文Vajracchedika-prajñāpāramitā-sūtra。《
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
东晋到
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5176字或5180字)。
唐玄奘译本,《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共8208字,为鸠摩罗什译本的一个重要补充。其他译本则流传不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