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楚,唐开元年进士。诗八首。开元年间登进士及第。沉迹
下僚,后退居颍水之滨。与
李颀友善。
诗人简介
万楚,唐诗人。开元年间登进士及第。沉迹下僚,后退居颍水之滨。与李颀友善。清
沈德潜谓其《
骢马》诗“几可追步老杜”(《
唐诗别裁集》)。《
国秀集》选其诗三首,《全唐诗》存其诗八首,《全唐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
李颀集》卷上、《
唐诗纪事》卷二0。
作品目录
咏帘
小山歌
题江潮庄壁
河上逢落花
骢马
诗作介绍
内容
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
诗词解释
碧玉:汉代小家女子,此指歌舞伎。
艳:羡慕。
谁道五丝能
续命:端午风俗有以五色彩丝系臂,称续命丝,云可避灾延寿。
《骢马》赏析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沙源日未阑。
君能一饮长城窟,为尽天山行路难。
题解
《骢马》,又作《骢马驱》,原属《乐府·横吹曲辞》,主要写“关塞征役之事”。万楚这首《
骢马》诗与乐府旧题不同,是一首借马抒怀、咏物言志的律诗。
首联写
骢马的毛色、装饰与气派。“金络”,指用金装饰的马笼头,形容它的富贵与华丽。“青骢”,指马的毛色和品种,是产于西域的名马,有青白相间的色泽。“白玉鞍”,指洁白似玉的马鞍。开篇在读者眼前展现的就是一匹形貌引人注目、气度不凡的良马:有着一身青白相间斑驳有致的色毛,装饰着金光闪闪的马络头,配以洁白玉石似的马鞍,主人骑着它,扬着长长的鞭子,在京郊的康庄大道上来回蹓跶,奔跑,气派十足。“金”、“青”、“白”,色彩的调配既富丽堂皇,又柔和舒适。用词造意,铺张夸饰,以突出
骢马华饰的高贵和扬厉矫健的雄姿,使马的形象更为鲜明生动。
颔联写马的敏捷、矫健和
雄风。“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早晨骏马奔驰在长安的大道上,扬起的尘土很快消散;傍晚到达黄河的发源地,太阳尚未下山。“朝”、“暮”,早晚仅为一天,说明时间的短促,“东道”、“
河源”,两地相距数千里,用以夸张空间的阔远。“尘恒灭”、“日未阑”,表现骢马飞奔的神速、锐意进取的
雄风。
颈联刻划
骢马的功业、品格和德性。“汗血”,即“
汗血马”,一种产在西域大宛国的千里马。据说此马在长途跋涉之中,至日中其汗从前肩髆小孔中流出,颜色如血。“每随”、“
不惮”四字,表现了
骢马艰苦卓绝、征战沙场、出生入死、为国捐躯的昂扬的战斗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颔、颈两联属对工致,气势开宕、豪迈,读后令人精神振奋。
尾联写对骢马的信任、勉励和希望。“君能一饮长城窟,为尽天山行路难。”表达了主人对骢马的期望,正如杜甫“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房兵曹胡马》)之意。“能”、“尽”二字,充分表达了主人对马的信任,认为其定能为人驰骋,为国尽职,肩负起横行关塞、守边保疆的重任。反之,也表明了骢马的决心、壮志和宏愿。“长城窟”,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的简写,原属《相和歌·瑟调曲》。相传长城有泉窟,可以饮马。古辞原意为“征戍之客,至于长城而饮其马,妇人思念其勤劳,故作是曲也。”“
行路难”,原属《乐府·杂曲歌辞》,即“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乐府解题》)。结句引用乐府古题,意思是只要能有建功立业、为国献身的机会,哪怕是奔赴长城内外和历尽艰难险阻的天山也
在所不辞,表现了骢马的不甘寂寞、一展宏图的雄心壮志,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和立功边陲的宏伟抱负。
思想内涵
这首诗从马的华饰,写到马的才能、突出马的品质和德性,盛赞它为国建功立业而不怕艰苦、不惜伤残的精神。一联写外在美,二三四联写内在美,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明是赞马,实为喻人,表现诗人自己的胸襟和抱负。诗歌格调高亢,豪放旷达,体现了盛唐奋发昂扬、热情奔放的诗风。
沈德潜称这首诗“几可追步老杜咏马诗。”
五日观妓赏析
西施谩道浣
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谁道五丝能
续命,却知今日死君家。
唐诗中,固多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不朽篇章,然也不乏写上层士大夫宴饮、赠妓之作。这类作品,一般思想性不高,在艺术上却偶尔有可取之处。万楚的《五日观妓》,可以说就是这样的一篇诗作。
从
诗题可知,这首诗是写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观看乐伎表演的。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有龙舟竞渡,吃粽子,饮蒲酒,彩丝缠臂,艾蒿插门等,也有在这一天
呼朋唤友,宴饮取乐的。
诗首先
写乐伎的美妙动人。“西施谩道浣
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一落笔便别有风情。“
谩道”是空说或莫说的意思。在越溪边
浣纱的西施,是古来公认的美女。诗人刚刚提到
西施,又用“
谩道”二字将她撇过一边。这样,既触发起了以美人比美人的联想,又顺势转到了眼前这位美女的身上。但仍不直说而故作
迂曲。“碧玉”是汝南王宠爱的美妾,出身微贱,南朝民歌《碧玉歌》中有“
碧玉小家女”之句。这里用以借指地位低下的
乐伎。古代名叫“丽华”的美人有两个,一个是东汉光武帝
刘秀的皇后
阴丽华,另一个是张丽华,南朝陈后主的妃子。“碧玉”句是说,如今眼前这位美女“碧玉”,正可以与丽华争艳比美。诗人让
西施、碧玉、丽华三个美女一路上迤逦行来,借传统形象比拟所要描写的对象,省却了许多笔墨,却使描写对象轻易地步入了美人的行列之中。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
石榴花”,两句采用了一种十分独特的夸张而兼拟人的表现方法:看那美人的眉毛绿莹莹的,那是从萱草夺来的颜色;裙子红艳艳的,石榴花见了也不免要妒杀。上句用了表示动作的“夺将”,下句用了表示情感的“妒杀”,从而分别赋予
眉黛、萱草、红裙、
榴花以生命,极尽对眉黛、红裙渲染之能事。萱草和石榴都是诗人眼前景物。况端午时节,萱草正绿,榴花正红,又都切合所写时令。随手拈来,为美人写照,既见巧思,又极自然。
写罢形貌之后,又接写歌舞:“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听了她唱的一曲新歌,就越发艳羡她的美色。再看她的
舞姿:拢一拢倾斜了的鬓发,两眼
秋水盈盈,真有勾魂摄魄的力量。“敛”,收束,这里指拢发的动作。
以上四句对
乐伎的描绘,从对形貌的静态描绘开始,进而在动态中加以刻画,写她的歌舞。一静一动,由形及神,展示了乐伎的色艺俱佳。末一句点出“双眸”,更使形象
光彩照人。
“谁道五丝能
续命,却知今日死君家。”“五丝”,即“五色丝”,又叫“
五色缕”、“长命缕”、“
续命缕”。端午时人们以彩色丝线缠在
手臂上,用以辟兵、辟鬼,延年益寿。“
君家”,设宴的主人家。诗人深情激动地说:谁说臂上缠上五色丝线就能长命呢?眼看我今天就要死在您家里了!“死君家”与“彩丝线”密切关合,奇巧而自然,充分见出诗人动情之深。
此诗写得景真情真,特别“
眉黛”二句表现手法独特,富有艺术个性,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