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位于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是上海交通大学下设二级学院。
学院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最早建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高校之一。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自1997年由材料科学系和材料工程系合并而成,所属的金属热处理专业在1952年就已设立。在教育部历年组织的评估中,交大材料学院或其前身
金属材料热处理学科一直排名在全国前3名。2003年“材料科学及工程”一级学科排名评估中,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及工程学科被评为全国第一。
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30年多来共培养了835名博士和1816名工学硕士。在校生约为1300人。通过“素质教育全人培养”等多轮教学改革,以及研究生核心课程群建设等具体举措,创新人才培养效果显著,2011年获得第12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能源化工组特等奖等荣誉。开展全国优博论文评选以来,共获得2篇优博论文、7篇优博论文提名(近3年获得3篇优博论文提名)。本学科研究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左右。
学院占地面积为45500多平方米,拥有7栋综合性办公及试验楼组成的材料楼群,建筑面积达到35000多平方米。学院共有10个研究及服务机构。拥有较为完善的科研、教学基地5个。科研总经费达5.1亿元,发表SCI论文1107篇,获得国家级二等奖3项,国家国际合作将1项,省部级一等奖9项,省部级二等奖11项,省部级三等奖2项。
发展历程
1952年,
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材料科学系及材料工程系虽未成立,但所属专业已经创办,铸造工艺、
金属热处理、金属压力加工专业教研室成立,归属机械制造系。
1952年,设置铸工、锻工、热处理三个二年制专修科;
1955年,焊接专业教研室成立,并于当年开始招收本科制学生;
1957年,交通大学分设西安部分与上海部分,部分师生及实验室迁至西安。同年上海造船学院、南洋工学院并入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其焊接专业及铸造专业转至交通大学;
1958年6月,上海市决定,在交通大学上海部分成立冶金学院,后改为冶金系,设立钢铁冶金、金相热处理、钢铁压力加工、冶金机械设备和稀有金属冶炼五个专业;
1963年,锻压、铸造、焊接三个专业由机械系转入冶金系,专业教研室名称照旧,学生培养计划不变;
1966年6月,“
文化大革命”开始,学生停课,学校一度将“系”撤消,实行“大队”编制,原冶金系人员编入“二大队”及“五大队”。
1970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归属国务院第六机械工业部领导,专业作适当调整。原
高温合金和钢铁冶炼改为金属材料研究室,保留四个专业,即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铸造、锻压、焊接。
1977年9月,全国恢复高考招生,学制为四年,毕业后授予学士学位,教育重新步入正规。
1978年,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改称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并成立材料科学及工程研究所,同年原炼钢教研室改为复合材料研究室。
1981年,热加工系更名为材料科学及工程系,设材料科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铸造、锻压、焊接五个专业。同年,上述五个专业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5年,复合材料研究所成立。
1988年5月,材料科学及工程系分成材料科学系和材料工程系。
1991年,
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验收,1992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
1994年,国家教委批准成立
高温材料与高温测试开放实验室。
1994年8月,锻压专业分离出去,另行建立塑性成形工程系。
1995年3月,成立上海交通大学材料与化工研究院。
1996年4月,获准成立
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1997年7月,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1年4月,塑性成形工程系正式并入材料学院。
师资队伍
学院在老一辈知名学者、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周志宏教授的引导下,形成了踏实进取的学术风气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
学院有
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 “973”首席科学家4名,教育部和上海市各类优秀人才35人,全国劳动模范2名,教师系列中78%具有博士学位。通过加大引进和培养优秀中青年教师的力度,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基本完成了学科带头人的新老交替。
学院机构
学院下属10个二级平台机构,即塑性成形技术与装备研究院、复合材料研究所、先进材料研究中心、材料制造工程中心、轻合金精密成型工程中心、凝固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特种材料研究中心、引进人才研究基地、实验管理中心、院部机关。建成了多个高水平基地服务科研教学工作,包括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中心、上海市激光制造与材料改性重点实验室、上海镁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
塑性成形技术与装备研究院
塑性成形技术与装备研究院的前身是
上海交通大学塑性成形工程系,其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初建立的锻压教研室。为进一步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提升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科发展水平,2011年4月8日,塑性成形工程系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并,合并后的塑性成形工程系改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塑性成形技术与装备研究院。
研究院院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阮雪榆教授,同时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名誉院长,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国际知名的数字化制造技术与塑性成形技术(冷挤压技术)专家。
塑性成形技术与装备研究院依托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数字化制造技术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基地,将现代塑性成形技术与数字化制造技术有效结合,形成了以阮雪榆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多学科、多层次的研究队伍。
研究院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国际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与欧洲、美国、日本等地多所塑性成形领域著名大学研究所签署了合作协议,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等一批著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科研合作关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冷锻技术上海交通大学教席也设在研究院。
复合材料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复合材料所的定位是以国家高科技、航空航天建设的需求及学科前沿发展为引导,开展多结构、
多功能复合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在基础方面提供以复合材料为主的关键性的理论依据和原理性技术支撑,在应用研究方面为国家研制小批量、多品种的军用和民用关键材料及部件。
研究方向:
(1)
金属基复合材料(设计、制备、加工和应用过程的关键基础理论研究);
(2)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设计、制备、加工和应用过程的关键基础理论研究);
(3)新型
功能复合材料:包括能源用复合材料、生物医用复合材料、遗态复合材料和
纳米复合材料。
先进材料研究中心
先进材料研究中心是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设的五大研究平台之一,在高温材料、钢铁材料及马氏体相变理论等的研究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为钢铁材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面向材料科学的发展和新材料需求的日益扩大,先进材料研究中心对学科方向不断做出调整,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同时,
微电子材料与技术、
能源材料、纳米材料、材料模拟与计算,材料微结构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形成了多个具有自己特殊的优势研究方向,并成为材料学院学科发展的新增长点。
先进材料研究中心在国家211工程、985项目的持续支持下,现已建设成为拥有2500平方米实验室,材料制备与分析手段较为齐全的大型研究平台,具备承接各种重大项目的能力与条件。
先进材料研究中心依据不同的研究方向,下设4个研究所、2个研究室:高温材料研究所、先进钢铁材料研究所、微电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汽车动力电池材料研究所、材料模拟与计算研究室,和材料微结构研究室。
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Light Alloy Net Forming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LAF-NERC)成立于2000年3月,是由国家发改委批准组建、上海交通大学承建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现任中心主任为丁文江教授。经过十年多的发展,中心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镁合金材料研发基地,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大最先进的镁合金研究团队之一。中心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高性能镁合金材料、镁合金液态成型技术、镁合金固态成型技术、镁合金净化技术、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镁基生物材料、镁基能源材料等七个主要研究领域。
中心的前身是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有色合金教研室和铸造研究所,教研室早在50年代就已经开始从事有色合金的相关研究,从50年代到80年代初,教研室的研究重点是铝合金材料及其成型技术,这一时期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之一即为后来在航空航天产品上广泛应用的“交大铝”。到了80年初期,教研室开始从事镁合金相关的研究,并逐步将研究重点从铝合金转移到镁合金上,经过十多年的积累,于2000年初在国家发改委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共同支持下,成立了
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材料制造工程中心
材料制造工程中心坚持以材料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基础研究为指导,以工程应用为背景,深入研究材料加工过程中的系列问题,发展材料加工的理论及方法,同时为企业服务。
凝固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凝固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下属二级机构。中心前身由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尧和教授于1996年创建,下设材料生态制备实验室、高温材料工程实验室和高纯电子材料实验室,中心负责人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孙宝德教授。中心建有一支面向工程技术应用的专职研究队伍。
特种材料研究中心
特种材料研究中心隶属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二级科研平台。由王浩伟教授任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周尧和教授、中国复合材料领域创拓者吴人洁教授担任学术顾问。
中心主要开展新型特种材料的制备和成形科学技术研究。在铝、镁基复合材料的界面与性能、成形过程、腐蚀与防护、疲劳与断裂,铝再生技术、重金属离子吸附技术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功能复合材料方面开展了超高阻尼铝基复合材料、零膨胀铝基复合材料、
电子封装材料、光催化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实现了
铝基复合材料用于大型复杂构件的直接铸造成形,并应用于多个领域,为解决金属基复合材料发展与应用的关键问题开辟了新途径;解决了轻质高强镁基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实现了压电阻尼效应,并成功制备出高阻尼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负膨胀陶瓷颗粒与铝基体复合机理,实现了可控膨胀结构功能一体化铝基复合材料。多年来承担国家重点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等十多项,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00余篇,获授权中国国家发明专利43项。
引进人才研究基地
引进人才研究基地包含尖端物质结构研究中心和高温涂层研究、太阳能转换材料研究、粉末材料及
粉末冶金研究及能源与
环境材料研究4大课题组。
实验管理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实验管理中心,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重点学科,结合“211工程”和“
985工程”建设,面向学科教学科研、面向全校跨学科研究、面向社会公共服务,构建具有装备优势、人才优势和服务优势的实验服务平台。
实验管理中心下设检测分析中心、实验教学中心、X射线应用中心,拥有1700平方米的专业实验室。拥有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主要面向物理、化学化工、材料、纳米、环境、电子、能源等众多学科,能够从事材料微观结构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材料性能测定、材料质量综合评定等工作。检测分析中心包括JEM2100F高分辨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JEM2100六硼化镧透射电子显微镜、JSM7600F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JSM6460扫描电子显微镜、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Z20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大型分析测试设备,以及全套先进的标乐金相制样系统、FISHION和GATAN电镜制样设备、Zeiss光学显微成像系统等;X射线应用中心拥有Ultima IV型
X射线衍射仪,Smart Lab型X射线衍射仪,PROTO型X射线衍射仪,X350A型X射线应力仪,LXRD型X射线应力仪,iXRD型X射线应力仪等分析测试设备以及无损探伤设备。实验教学中心拥有一系列面向本科生实验教学的设备。
院部机关
党政办公室,科研学科办公室,学生培养办公室。
学院领导
党委书记:单爱党
党委副书记:徐亦斌、沈小丹
副院长:邓涛、董杰、杭弢、林天全、董安平、韩远飞
院长助理:曹力军、董樊丽、张鹏、杭弢、董安平
实验平台
利用闵行战略转移契机,结合“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学院完成了公共分析测试平台和专用实验研究平台的构建。总面积32000平方米的科研教学楼群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学院拥有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激光制造与材料改性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国家机械工业联合会先进热处理及表面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学院公共分析测试平台等研究和实验基地,并通过国际合作建设了一批联合实验室,其中中德合作激光
加工中心被科技部授予“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本科实验教学中心也是学院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拥有专业教学实验室、多媒体演示教室、材料计算中心。
配备大量先进的科研教学仪器设备,如高分辨场发射电子显微镜、场发射扫面电子显微镜、
热模拟试验机等分析测试设备,以及大功率激光焊接系统、半导体表面激光处理系统、高温熔炼设备、大型压力装置等材料制备及制造设备,满足了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学生培养
学院根据学校精英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通识教育、实践教育、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先进办学理念,探索现代大学理念下的学生“全人”培养(德智体群美)模式,构建了“励志、创新、文化”的三大平台,确立了品牌建设的执行思路和保障机制,建立了学院学生活动的十大品牌项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培养办公室(Academic Services & Student Affairs,简称ASSA)是材料学院学生培养的执行机构,在学院学生培养决策机构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教学、思政互融和本、硕、博贯穿的学生培养体系,面向全院学生开展教育、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学生培养办公室由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和学院分管学生副书记共同领导。横向方面达到两个融合:一是,在事务管理和服务层面融合招生管理和服务、教学管理和服务、学生事务管理和服务、就业管理和服务;二是,在学生教育和培养层面融合专业教育、创新教育、思政教育、生涯教育等。纵向方面达到一个贯穿:即本、硕、博贯穿的全程培养体系,从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培养模式等方面实现全程的统筹设计和引领。
学院学生培养办公室自2005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整合教学与学生管理的资源服务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创新学院人才培养模式;2007年,学院学生培养办公室创新性地引入“全人培养”理念,构建了学生培养的“励志、体验、创新”三大平台;2008年至今,“以学生为中心”,强化教学环节的执行,重构学生素质教育,学院学生培养办公室在借鉴美国高校学生管理的SLI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形成了学院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引导系统,服务学生的学术成长及全人发展,努力探索学校“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在基层学院的实施模式。
该系统以学生的专业成长、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完善教育教学决策机构、管理执行机构的设置;强化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管理;明确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作用,重构学生第二课堂,并充分挖掘院系教育资源;注重各项工作推进的跟踪反馈并及时调整工作方案,最终实现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体系建设。
该系统框架围绕教育教学管理支撑,从“体系构建”角度完善体制运行、从“多元实施”角度实施过程运行的机制建设、从“跟踪反馈”角度实现及时的工作缺陷修正。整个系统立足学生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建立交叉性教育教学决策机构(教学委员会);融合与学生联系最为密切的辅导员和教务员队伍,形成管理与引导互补的教育教学管理执行机构;推进强化过程管理的监督机制、实施强调全程引领的引导机制,并辅以针对性的跟踪反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