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集中管理档案的
文化事业单位,
机构级别为相当于正局级。
简介
总体概述
2003年1月,被
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上海市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仙霞路老馆
上海市档案馆老馆位于仙霞路326号,与上海市
档案局合署办公,
机构级别相当于正局级,内设8个职能处(室):档案接收征集部、档案保管部(电子档案保管部)、
档案整理编目部、档案利用服务部(社会教育部)、档案史料编研部、
档案保护技术部、档案信息技术部、行政处(保卫处),依法管理本市各级党委、政府
机关档案及其他组织、个人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负责接收、征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档案;对收集进馆的档案进行检查、鉴定、保护和验收;承担政府公开信息的集中查阅和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受理工作;为社会开展多种相关的教育活动提供服务。
,
外滩新馆
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大楼位于
中山东二路9号,坐西朝东,面向
黄浦江,为11层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9270平方米,原名“
法国邮船公司大楼”,后改名为“
浦江大楼”。大楼于1937年开始建造,1939年落成。
建筑造型采用哥德劳曼耐司克样式,外形呈长方形,简洁流畅,是法租界外滩第一座现代化
商业建筑。大楼建成后,曾分层出租给
中法工商银行、
百利洋行等金融贸易机构使用,荷兰驻沪总领署、
瑞典公使馆也曾设于此。建国后曾为上海市机电设计院等单位的办公楼,随着时光流逝、历史变迁,大楼在使用中经历了多次修缮与改建,60多年风雨历程之后,于2003年3月18日再次开工改建,次年4月23日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正式开馆,成为展现上海城市发展轨迹、对社会大众提供档案信息和公共
信息服务的新窗口。
步入正门,可相继见到两组共三幅壁画。门厅左右两侧是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的
浮雕壁画《传承文化》和《弘扬文明》。作品一为
结绳、甲骨、
金文、竹简等历史上不同时期的
档案载体围绕着手持竹简的中国古代
史官形象,寓意在源远流长的
中国历史长河中历代史官借助各种不同载体,为传承
中国文化作出的不朽贡献;一为摄影、摄像、
缩微胶卷、电脑、互联网等现代档案技术围绕着
现代女性档案工作者形象,寓意档案工作者弘扬文明的历史重任和
档案事业蒸蒸日上的繁荣前景。同时两幅壁画又通过对比简单展现了我国档案工作的发展历程。穿过门厅在大厅中央的
汉白玉主浮雕《都市沧桑》以高针
绒毯作底,以金饰
铜雕为镶嵌,通过
上海开埠至今历史中的主要事件、标志建筑和镶嵌其上的
代表性档案,寓意在历史的长河中档案作为文化沉淀和历史见证的重要作用。
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共有11层,底层大厅设有总
服务台、售
品部和咖啡吧,1-2层为主题展厅,3-4层为
专题展厅,5层为档案文件资料查阅
服务中心,6层为电子阅览厅,7层为多媒体
视听室和学生课堂,8层为档案工作者之家和
多功能厅,9层为会议室,10层为
报告厅和观光平台。
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自开馆以来,不定期吸纳引进国内和国外富有特色的优秀展览到馆陈列,举办各种专题展览,如《中国
档案文献遗产珍品展》、《抗日战争与上海》档案文献实物图片展、《海德堡的建筑》图片展等。常设的《城市记忆-上海近现代城市发展历史档案陈列》展以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为分界点,用两层展厅展示了旧上海和新上海的不同风貌,反映上海的历史发展。清
乾隆朱批奏折、
八一三期间日军使用的上海战局全图、上海市人民政府第一号布告、
APEC会议晚宴菜单等等富有特色的600多件珍贵档案、照片和实物藏品,展现近200年来上海城市发展的脉络轨迹。
档案文件资料查阅服务中心设有利用接待处、档案阅览大厅、专题阅览室和咨询服务室,并且在局域网和数据库基础上,设置
检索系统,以浏览检索、
专题检索、
高级检索、
搜索引擎等方式,提供档案、政府公开信息、照片、视频资料的多角度查阅服务。上海市档案馆现有馆藏档案264万卷,其中
开放档案80万卷,涉及民国时期档案、租界档案、
声像档案、
现行文件、外文资料等18大类,共1600多个
全宗。馆藏声像档案包括
照片档案、
录音档案、
录像档案,其中部分照片档案已经以数字形式进入数据库,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科教医疗、文体艺术、景观人物等各个方面,共22300多张。馆藏政府公开信息3万多件,涉及全市63个政府部门,主要包括市委市政府颁布的一般性
地方法规条令和各委办局制订的行业规范,是市民了解政策、依法办事的窗口。
作为
东方讲坛定点场所之一,2004年至2005年间,共组织开设了东方讲坛24场,曾先后邀请
空军政治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等高校教授和各界名人主讲。
为了充分发挥上海市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专门为学生开设上海历史知识系列讲座、历史
研究性课题辅导课、制作成长档案系列讲座,并且不时组织策划各类学生活动,如:“迈入十四岁青春”十四岁生日主题活动、弘扬
民族精神了解
申城历史”暑期系列活动、“抗日战争与上海”主题系列活动等,是学生进行
乡土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场所。
新馆共有5处观景平台,分别位于8楼和10楼,是城市风貌观光的理想场所,一览生机盎然的
浦东大地、波光粼粼的
黄浦江、
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和鳞次栉比的
老城厢。
根据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在二十世纪末提出的把各级国家综合性档案馆建设成“党和国家重要档案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会各界利用档案信息的中心”的要求,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在增强
开放性、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上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与投入,实现了对原位于仙霞路326号的市档案馆老馆诸多建设瓶颈的全方位突破,使之成为上海市档案馆对外开放和服务的基地,并与档案实体管理和档案
信息加工基地的仙霞路老馆、
斜土东路档案科技研究和档案
教育培训基地一起,共同构建起了
多点互动、彼此呼应的“三位一体”的现代化新型档案馆。
上海市档案馆新馆
2021年6月9日,上海市档案馆新馆
投入运行,面向公众开放。新馆位于
浦东新区白杨路636号(临),
总用地面积 5.75 公顷(约 86 亩),建筑总用地面积 4.06 公顷(约60亩)。
总建筑面积131652平方米,其中一期建设106045平方米。新馆东为白杨路、北至龙通路(在建中)、南至
前程路(在建中)、西至连汇路。
这座以“史册智库”为
设计理念的新馆建筑,按
功能分区建设17层库房大楼(北楼)、4层
业务技术用房(东楼)和5层
公共服务区域(南楼),构成“c”型环绕式布局。
建筑主体地上建筑面积74369平方米,地下30061平方米,
辅助功能用房5层,建筑面积1651平方米。
建筑密度29%,绿地率35.1%。
馆藏
档案情况
馆藏档案截至1990年底,有1208个
全宗,1039324卷(册),
排架总长度1451米,还有其他资料32326册。其中有许多中国近代、
现代史方面的珍贵史料,如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和党领导下的工会、共青团、
妇联等群众组织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档案资料,以及当时一些进步团体出版的书刊和著名人物的著作;上海工人3 次
武装起义的档案史料,1929年上海反帝大同盟成立宣言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国民党市政府、日伪上海
特别市政府等政权机关形成的档案;还有反映馆藏特点的英、法、日等侵华机构的档案(包括租界档案)。这部分档案,
形成时间从1843年起至1944年止,包括1853年
小刀会起义、1925年五卅运动、1927年四一二
政变、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7年八一三事变等;还有反映
中国民族工商业产生、发展的档案史料,如一些金融、
工商企业、同业
公会的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上海市和
华东大区一级党、政、群机关及部分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等。
学术活动
自建馆以来,已经接待了朝鲜、美国、
加拿大、日本、
墨西哥等
国家和地区的各种档案代表团20余个。1988年馆领导等出访了
南斯拉夫、香港等地,加强了相互友谊,促进了学术交流。1987年与
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学术
讨论会。还派专业干部参加“租界与近代
中国社会”等各种
学术研讨会,加强了与学术界的联系。
社会活动
8月11日,由
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
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上海市档案馆联合主办,
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承办的“
上海城市记忆中的孙中山——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文物文献展”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馆)开幕。
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本市有关
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
(二)接收、保管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局级机关、事业单位、
群众团体、国有企业永久保存的档案资料和上海旧政权及
社会组织的档案资料。
(三)征集散存在社会上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珍贵档案资料。
(四)对馆藏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和鉴定,编制
检索工具。
(五)开发
档案信息资源,为党和政府及社会各方面提供档案利用服务。
(六)承担政府公开信息的集中查阅工作。
(七)承担档案史料的编研工作,组织开展
学术交流活动。
(八)运用
档案资源,开展档案宣传工作和各类社会教育活动。
(九)研究并采用
科学方法,对档案实施
有效保护,保证档案实体的绝对安全。
(十一)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机构设置
主要负责进馆档案的接收;负责政府公开信息的接收;负责档案、资料征集工作及本市有关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重大事件的拍摄、录制及初期整理等工作。
主要负责进馆档案的入库和管理工作、定期对馆藏档案实体保管状况进行调研;负责制订馆藏档案抢救计划和提供需抢救修复的档案;负责
档案利用的调归卷和档案实体的安全保管工作。
主要负责馆藏中外文档案资料的整理编目;负责建立档案资料检索体系;负责为
领导机关交办的专项任务提供档案资料及完成相关的整理工作;负责馆藏档案的开放或控制使用范围的鉴定工作;负责馆藏
档案价值鉴定和等级划分;负责馆藏特藏档案的初步筛选,并对特藏档案进行深度著录等工作。
档案利用服务部(社会教育部):
主要负责档案资料查阅的接待服务工作;接受档案利用咨询;做好档案利用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和反馈;负责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市
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受理、负责
社会教育的综合筹划、展览陈列、参观接待、各种
教育基地的管理、开发档案
文化产品等工作。
档案史料编研部:
主要负责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档案宣传和档案史料研究;对重点、热点问题的历史与现状开展调研并编辑有关档案信息简报。
主要负责进馆档案的安全检查,包括进馆档案的消毒及其保护质量的检测;管理
档案库房温湿度;修复馆藏破损档案,原貌复制
馆藏重点保护档案;负责档案
保护技术、档案抢救技术、
档案复制技术、档案
消毒技术和档案库房智能化等的研发工作。
档案信息技术部:
主要负责
计算机网络、系统及软硬件设备的管理、维护、安全等工作;规划和设计档案信息
资源库,承担
数据管理、备份、安全工作;
组织协调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开发建设;做好局域网、公务网、因特网开发建设的
技术支撑工作;承担各网站的日常
安全管理工作。
行政处(保卫处):
主要负责行政保卫工作。包括
国有资产管理;局馆财务
资金管理;局馆
新建项目的申请、实施和管理;制订仙霞路馆、外滩新馆、科教大楼、
松江佘山、安徽
黄山档案后库的房屋及
空调系统、水
电气系统、有关公用设备、生活设施运行、维护、保养、检修及各类服务设施的修建计划并
组织管理实施;负责制订和监督落实
安全保卫的各项
规章制度,对干部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负责
防盗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
消防报警系统、火灾
灭火系统及余山后库、外滩新馆、科教大楼
安全设施的正常运行和
安全防范管理工作;负责防汛防台和应急事件的处置工作。
档案宣传部:
负责《
上海档案》与《
档案春秋》杂志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
1、负责培训教学的组织实施、教师的聘用、安排和管理,学员培训期间的学习、活动等组织管理工作;
2、负责培训教务的组织实施,学习材料与资料的编辑发行、培训场所的协调与安排以及档案科教大楼的
设备管理等工作。
上海市档案科技研究中心:
1、负责档案科研项目的研发任务;
现任领导
徐未晚:上海市档案局局长、上海市档案馆馆长。主持局(馆)全面工作。分管组织人事处。
肖 林:上海市档案局巡视员。分管办公室、档案保管部(电子档案保管部)、档案保护技术部、行政处(保卫处)。协管组织人事处,联系市档案学会。
蔡纪万:上海市档案局副局长、上海市档案馆副馆长,上海市档案馆
一级巡视员。分管综合规划处、政策法规处、业务指导处、档案接收征集部。
葛影敏:上海市档案局副局长、上海市档案馆副馆长。分管科技信息化处、档案整理编目部、档案信息技术部、上海市档案服务和教育中心、采购管理小组。
郑泽青:上海市档案局副局长、上海市档案馆副馆长。分管机关党委、机关纪委、档案利用服务部(社会教育部)、档案史料编研部(档案宣传部)、新馆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