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上海师大(SHNU),由
上海市人民政府举办,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上海地方性高等师范学校,是上海市重点建设的大学,入选国家“
111计划”、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首批上海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高校、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为现代地方大学国际联盟和
沪港大学联盟创始成员。
历史沿革
学校诞生
1952年春,全国高校计划招收新生5万名,但生源严重不足,党中央决定从军队、政府、党派、人民团体等系统中,抽调青年知识分子干部进入高等学校,满足高校招生需求,从而适应即将开始的国家大规模建设的需要。华东区由舒同负责,在上海成立“华东区抽调机关部队干部进入高等学校补习班”,对抽调的机关干部进行高中阶段的文化补习,为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做准备,校址设在沪江大学。
上海师范专科学校
1952年高考之后,根据上级指示,利用补习班所有师资创办了华东速成实验学校,校址在虹口区西体育会路441号,校长为郝晋卿。华东速成实验学校设工农实验部和师资训练部,由原交大、华东师大、上海三所工农速成中学合并而成。师资训练部为后来培养中等师资提供了不少经验。华东速成实验学校的师资虽然不足,但也不乏名师,如教育家叶懋英、语言学家许威汉、文字学家罗君惕等。1954年春,上海市人民政府根据第一次全国高等师范教育会议的会议精神,责成市教育局负责筹建上海师范专科学校。校址选在市西南郊的漕河泾地区(即现上海师大徐汇校区),在新校舍建成前,暂借西体育会路原华东速成实验学校为临时校舍。1954年7月5日,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宣布成立,并对外办公。8月16日,挂上了由舒同书写的上海师范专科学校校牌,一所高等师范院校正式诞生。
1955年8月9日,新校舍主要建筑群竣工,校舍整体设计为庭院式古建筑风格,所有建筑物均是红砖墙大屋顶,近1万平方米的5层教学大楼坐落在校园中央,是当时漕河泾地区的制高点。
1955年8月18日,成立不久的上海师范专科学校由虹口区西体育会路迁入岑溪路新校址(即今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办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上海建立的第一所地方师范院校就此落户徐汇。
1955年9月,学校实有图书67798册,迁来新校址后,有了新建的独立的图书馆。
1956年5月,教育部决定在上海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同时撤销原有建制,从此上海地方开始培养大学本科师范生。一师院培养中等学校文科师资,二师院培养中等学校理科师资。
开拓前进
上海第一、第二师范学院
1956年5月8日,中央教育部正式通知上海市教育局:为适应上海市中等学校师资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1956年暑假后上海成立师范学院一所,并将上海师专改建为师范学院,校名分别定为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
1956年上半年,两所师院积极进行了基本建设的规划和筹备。第一师院的校经多处选择,最后确定以闸北区明晏路150号原北郊中学为基础进行扩建。该处原有土地130亩,教学用房和生活用房计1万余平方米。第二师院仍在桂林路上海师专原址,并以师专为基础扩建。
1956年7月14日,上海市副市长刘季平在上海师专全体师生员工大会上宣布两所师范学院正式成立,并宣布两院负责人名单,第一师院院长廖世承,副院长陈云涛;第二师院院长陈琳瑚(兼),副院长刘芳、沈德滋。第一、第二师院先后于9月3日和9月5日开学。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培养中等学校文科师资,校址设在闸北区明晏路150号,校舍在原北郊中学的基础上进行扩建。上海第二师范学院培养中等学校理科师资,校址仍在桂林路岑溪路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原址,并以师专为基础扩建。自此,上海地方开始培养大学本科师范生。
上海师范学院
1958年7月22日,创办刚满两年的上海第一、第二师范学院,合并成为一所以文理为主的综合性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学院。原与第二师院相邻的上海音乐学院旧址,划归上海师范学院,成为上海师院东部。原二师院为上海师院西部。全院总面积占地558.65亩。
1958年,学校继续教育从举办“函授教育”起步。
1958年暑假,招收新生1574人,在校学生达4160人。翌年暑假,招收新生2448人,在校学生在达5935人。教师人数也随之增加。上海师范学院迅速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上海地方高校。
1958年11月8日,由物理系14位学生制成的上海市第一架载人滑翔机“上师1号”试飞成功。
1959年3月,《上海师范学院学报》创刊号出版。1960年2月4-6日上海师范学院举行第一次党员大会。
1961年9月,上海工农师范大学和松江师范专科学校撤销后,两校未毕业的学生,转来师院有关系科继续学习。1965年起,开始接受外国留学生,是上海市最早开展留学生汉语教育的学校。1964年11月成立于华东师范大学的上海半工半读师范学院,经市委决定于1965年6月迁入上海师范学院。
1965年在市科委召开的会议上,要求学校发展电子光学,作为全市电子光学研究中心(后因“文革”开始而停止)。
到1966年“文革”前,建校12年来,不少学科相继脱颖而出,不少教师学术研究令人注目,如外国文学翻译家
朱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
马茂元,现代汉语专家
张斌,中国古代史专家
程应镠,中国近代史专家
魏建猷,光学专家
沈德滋等。这些专家在全国学术界有较高声望和影响,他们的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还举行过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并带出了一批后起之秀。这些学科日益发展和提高,成为今日的重点学科和博士点。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学校停止招生。
1969年开始,生物系教师和干部为大陆除西藏和青海以外的省市举办7期共700多名学员的制造农药“九二○”培训班,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1969年8月开始,由生物系教育革命实践队帮助公社举办佘山公社五·七农校;第一期有学员41名,第二期有学员38名。1969年9月开始,横沙岛“八·二六大学”由上海师院组成的文科教育革命实践队负责,协同当地公社举办,主要为岛内培养中小学教师;第一期招收学员31名,于1971年1月结束;第二期于1971年2月招收学员32名,于1971年7月结束。从1969年10月起,由外语系教革队负责,在虹桥机场举办上海民航站业余英语学习班,先后举办4个业余英语学习班,学员共57人。1970年8月开始, 由数学系教革队协同厂方举办上海第三机床厂“七·二一大学”,为工厂的职工提高了文化科学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
1970年,设立中文、外语、物理3个试点班,学制二年,招收工农兵学员68名。
1971年,根据国务院布置,学校建立了二十四史标点组,承担“宋史”的标校任务。
1971年秋,设立“工基”、“农基”、“革命文艺”、数学、外语、中文、体育、政治、历史9个专业培训班,学制一年,共招收学员2070人;在1972年6月结业,分配为中学师资。
五校合并
1971年底,上海市委作出将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学院、上海教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和上海半工半读师范学院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大学”的决定。1972年,上海师范学院等五校正式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大学。校部及理科设在原华东师大,文科设在原上海师范学院。原华东师大校址为上海师大本部,原上海师范学院校址为上海师大分部;学校大丰“五七”干校南迁奉贤。更名后的上海师范大学设历史、中文、政教、外语、教育、革命文艺、军体、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地理等12系文理两科。并校之后,试点班发展为普通班,学制三年,规模日益扩大,专业门类日益增多。
在五校合并期间,物理系、化学系的一些教师,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进展,如“催化电子理论在光合作用中的应用”,“DJS112型电子计算机”、“场致发光屏”、“镉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和应用”以及与其它单位合作的“氯碱工业高氧超阳极涂层”等。其中“场致发光屏”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改革振兴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学校于1977年底招收了恢复高考后的第—届新生2055人。
1978年3月23日,上海师范学院恢复建制。5月13日,在桂林路原上海师范学院校址举行“上海师范学院”挂牌仪式,字体用建校10周年时的郭沫若手写体。5月19日,学院举行庆祝复校暨欢迎专科新同学大会。1978年复校初,藏书为101万册(包括外文图书7.3万册)。学校自1978年起开始招收研究生。1978年建立了科学研究处,1979年成立了院学术委员会,以加强对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与管理。
1978年,上海师范学院分院(其院址原为建于1969年的上海市文教五七干校)在奉贤成立;1985年,分院更名为上海技术师范学院。
1979年,学校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定为第一批对外开放的高校之一。
1980年,上海师范大学与上海团校合作,创立了全国第一个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生的全日制团队干部大专班。同年,学校承办了上海市郊县中学行政干部进修班。同年,成立上海师范学院分部(初设于卢湾中学,后迁龙山中学),主要接受市教育局委托,举办以专科为起点的中学教师脱产进修班(本科)。
1981年11月,学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古代文学等8个学科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
1982年,获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权。
1983年,学校在中学行政干部进修班的基础上建立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中第一个教育管理系。同年,成立古籍整理研究所和教育科学研究所。同年,成立夜大学,即今上海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1984年,学校学科的综合性程度进一步提高,办学层次和规格也日趋多样化,全校师生员工达8400余人,成为建国以来上海地方创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所综合性高等学校。
到1984年共设立25个硕士招生、专业。其中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有硕士授予权的专业11个: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汉语、汉语文字学、教育心理学、中国古代史、世界文学、基础数学、计算数学、英语语言文学、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还设有宋史、中国近代史、外国文学、环境保护、食用菌、电致发光、计算机、电化学、应用数学等9个研究室及光催化研究组。
1984年10月16日,30周年校庆,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布上海师范学院更名为上海师范大学,学校举行校庆大会和更换校牌仪式,刘振元副市长为仪式剪采。
1984年4月,学院与美国桑格芒州立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此为学校与海外高校合作交流的开端。1984年10月,古籍整理与研究学科被市高教局列为市级首批21个重点学科之一,这是学校建校以来的第一个重点学科。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先后调整、增设了若干机构与专业;教学科研方面,如:1985年新设计算机科学系、成立文学研究所;1987年,艺术系分化为音乐系和美术系;1985至1988年间先后增设了计算机科学、无线电物理学和电化教育专业,使4年制本科达到17个专业;1987至1988年间又建立实验中心、计算机中心、电化教育中心、对外汉语教学中心、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和出版印刷中心等6个教学科研实验基地与联合体。1989年成立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政治教育改名政治法律系;1986至1990年间新建军事教研室、公共艺术教研室,原马列主义教研室改为马列主义理论教研部,公共外语教研室脱离外语系成立大学外语教学部,撤销德育教研室改建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至此共有8个公共教研机构;1991年成立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1985至1991年,学校除原有附属中学、教工子弟中学和附属小学外,又先后兴办了第二附属中学、上海市实验学校和第三附属中学。
1992年国家教委对全国进行学生军训试点的高等院校进行全面检查,学校荣获“全国高等学校学生军训工作优秀学校”的铜牌,受到国家教委通报表扬。
1992年9月15日,学校举行著名教育家、前院长廖世承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纪念会后举行坐落在西部湖边的“茂如亭”的揭幕仪式。
1993年7月1日,在原业余党校基础上组建的上海师大党校正式成立。10月15日,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全国首位声乐硕士彭丽媛受聘学校兼职教授。
1993年11月,学校打破了原有的校、系两级办学体制,建立外国语学院,1994年3月又建立商学院。
1993年12月18日,谢丽娟副市长带领有关委、办、局领导一行10余人来校现场办公,落实市委、市府关于重点支持上海师大的指示精神。
1994年4月26日,国家教委批准原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为上海师范大学。1994年10月,与上海技术师范学院正式合并成立新的上海师范大学,原上海技术师范学院成为上海师大奉贤校区。10月22日,市委副书记陈至立为新的上海师范大学揭牌并讲话。
1995年1月16日,国家教委批准学校设置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点(即“国家文科基地”)。11月22日,学校举行“国家文科基地上海师范大学中文学科点”揭牌仪式暨研讨会。
1996年,原上海市第六师范学校先并入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后随之并入上海师范大学。
1997年9月3日,国家教委同意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入上海师范大学。9月15日,市教委决定,南林师范学校黄陵卫生保健师范部并入学校。
1998年,上海市松江师范学校转为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
1999年2月,学校首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设立。
崭新世纪
2000年3月,由
谢晋导演于1993年创办的上海谢晋-恒通明星学校正式加盟上海师范大学,改制为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谢晋导演担任首任院长。2019年,原谢晋影视艺术学院与原人文与传播学院部分专业组建成立影视传媒学院,学院建有谢晋影视艺术研究中心。为纪念学院创始人谢晋导演,每年11月21日谢晋导演诞辰日举办上海师范大学“谢晋杯”大学生影视传媒作品联展颁奖典礼。
2001年6月,上海市行知艺术师范学校并入学校,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划归学校管理。
2002年4月,学校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合作成立“天体物理联合研究中心”。
2003年1月,
上海教育国际交流中心等划归学校管理。
2004年12月,学校被批准成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03年8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1979年,曾隶属于
国家旅游局,2000年由上海市管理)划归学校管理,与原上海师范大学城市与旅游学院合并组建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与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是同时采用两个名称的合一教育机构)。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仍作为独立法人单位,开展专科教育。学校(院)为全国唯一一所旅游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是世界旅游组织(WTO)附属成员、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亚太旅游协会会员(PATA)、国际展览产业联盟(IEIA)成员、中国旅游名校T10联盟成员和中国旅游院校五星联盟成员。
2003年11月,
上海教育国际交流中心划归学校管理。
2004年,学校首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获批成立。
2006年3月1日,经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批准,全国高校第一家纪录片创作基地落户上海师范大学,同时“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上海师范大学创作基地”正式成立。
2007年9月6日上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来到上海师范大学、七宝中学和启音学校,亲切看望慰问老师;同月,学校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入选国家重点学科。
2010年,学校教育学院申报的“高中语文”、“小学语文”两门学科,成功入围“国培计划(2010)——骨干教师研修项目”。
2011年10月,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风险辨识项目部(GRIP/UNDP)与上海师范大学共同发起的GRIP-上海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研究中心在上海师大揭牌成立。
2013年1月,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3月,学校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合作成立“南极天文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6月,被教育部评为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7年3月,对外汉语学院获批上海市侨办授予的“上海华文教育基地”。8月,入选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9月,学校与全国6所部属师范院校及其他24所地方师范院校共同入选卓越中学教师培养工作单位。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月,学校发起的“现代地方大学国际联盟”(UCM)正式启动。8月,学校申报的“光化学能源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成功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11月,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与中科院城市环境所和上海市环科院开展产学研合作;同月,由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学校共同倡议发起的“沪港大学联盟”成立。12月,学校加入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成为理事单位。同年,教育部教师工作司遴选上海师范大学等14所院校为“‘国培计划’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中小学名师领航班培养基地。
2019年4月,学校获得首届“上海市文明校园”称号。4月30日,学校首批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5月,上海市大学生文创实践基地授牌暨工作启动会议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学校成为首批十家上海市大学生文创实践基地之一;同月,
中国银行上海师范大学科技金融实验基地正式运营。11月,学校与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0年7月,学校入选上海市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9月,学校获评全国
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同月,学校与
新城控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1年,学校入选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拟入选单位名单。11月16日,上海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正式揭牌成立。同年,学校整体进入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行列。
2023年5月17日,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昆山良渚实验学校揭牌仪式在昆山举行。6月1日,
上海师范大学大中小学校戏剧教育一体化研究中心成立。9月1日,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琼海中学揭牌,上海师范大学与琼海市人民政府进行合作办学正式签约。10月,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揭牌仪式暨第四届全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高层论坛举行。11月2日,成立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与上海师范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11月24日,上海师范大学宣布成立心理学院。12月,牵头成立全国会展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2024年9月28日,上海师范大学附属虹口中学揭牌。10月11日,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闵行日新实验学校揭牌。12月18日,上海师范大学艺术学部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22个学院,开设本科专业90个,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3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5个,11个博士后流动站。有1个冲击“双一流”重点培育学科,7个上海高水平优势学科,其中5个为上海高校Ⅲ类高峰学科;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根据ESI数据库公布的2023年3月9日统计结果(本次ESI统计覆盖时间范围为2012年1月1日到2022年12月31日),上海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环境/生态学两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至此,学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增至7个,分别为化学、材料科学、植物和动物科学、数学、工程学、社会科学、环境/生态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103人,其中专任教师2151人,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教师1164人,院士(含双聘院士)3人,国家级及省部级人才计划项目获得者448人次。此外,学校还组建了一支500余人的兼职教师队伍。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26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4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和上海市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个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4个上海市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个上海市级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个上海市级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8个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项目;18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4门;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32门;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61门;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16门;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383门;上海高校示范性本科课堂3门;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
实践教学
学校全面推进实习与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积极鼓励学院与企业和社会资源对接,促进了本科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和良性发展。多家知名企业和社会机构与该校开展了高层次全方位的深度合作,引进了先进的实习基地管理理念和先进的实习基地设施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实习环境和资源支持。截至2023年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285个,学年共接纳学生7025人次。
学校全面推进教育实习信息化管理平台,夯实实习质量。2022-2023学年,学校17个师范专业全部启用教育实习信息化管理平台。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全面落实,有利于实习生及时上传实习成果及所感所知所悟,方便高校和实践基地指导教师随时了解实习生的工作情况,并快速保存指导记录。指导教师的指导反馈促进师范生进一步反思,进而加强了高校与实习基地之间的联动,提升了实习生教育实习质量。
截至2024年7月,学校有全国教材建设奖基础教育类一等奖1项(分册主编)、二等奖6项(主要编者单位);全国教材建设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1项(副主编);首批上海高等教育精品教材6本;近五年获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31项。
成绩
2023年3月,该校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中获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2项,是近年来在该赛事中的最好成绩,其中2项铜奖均为本科生项目。同年4月,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中获铜奖。同年5月,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正式启动,该校共有724个项目,累计3834人次报名参赛,15个项目进入上海赛区比赛,共获银奖3项,铜奖9项,其中3项银奖、6项铜奖均为本科生项目。
大学生创业项目成果丰硕。2023年度大创项目共有446项,其中,国家级67项,市级133项,校级246项。国家级和市级大创结题率99%、优良率77%。2023年该校大创项目成果丰硕,在结题之前已有9个项目公开发表和出版10篇论文(其中,SSCI论文1篇、SCI扩展论文3篇、普通刊物论文4篇、会议论文集论文2篇)、获得6项专利(著作权)(其中,实用新型专利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2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
竞赛
2023年度,该校学生在省部级及以上竞赛中获奖人次为2116人次,其中国家级竞赛为993人次、省部级竞赛为1123人次。在高水平高质量的学科竞赛上获奖颇丰,获奖数量比上一学年增加,同时师生参与高水平竞赛的指向性更加明确。
上海师范大学主动申请市级学科竞赛承办权,加大支持与投入力度。该校是“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上海赛区”的承办方,在陆续承办了“上海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上海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上海市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专业竞赛”后,将继续承办“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上海赛区)”和“上海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赛事组织与效果得到其他院校的广泛好评。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与全球六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多所高校和组织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80所国(境)外大学确立了校际学生交换项目。与美国、英国、德国、荷兰、俄罗斯、法国等6个国家的7所高校合作举办10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非洲博茨瓦纳大学建有孔子学院。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中方入选高校。学校于2023年获得QAA国际高等教育质量认证。
附属单位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拥有1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类机构“教师教育中心”;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试点);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3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国际联合实验室;2个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第一批);1个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合作共建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3个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培育);1个上海市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培育);1个上海市重点智库;2个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12个上海市人文社科研究和决策咨询基地;4个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1个上海高校智库。1个国家重点培养人才基地;1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中小学在线教育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
研究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共获得国家级项目533项(文科236项,理科29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1项(含艺术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0项(含子课题19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项(含子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4项(含3项合作);各类省部级项目493项(文科292项,理科201项);在《中国社会科学》、Nature、Science、Cell等顶级科研刊物上发表科研成果10篇;获得省部级及以上优秀成果奖励57项(文科47项,理科10项)。
2019年,学校获26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数在全国所有申报单位中排名第28位,在全国师范大学中排名第9位,在上海高校中排名第2位。
学术资源
据2024年6月学校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
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是“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上海市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图书300多万册,各类数据库达到90个。其中上海地方史资料较为完备,上海地区历史人物的诗文集收藏亦较齐全,中国现代作家著译作品收藏比较丰富。馆藏中小学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较为丰富,且有一定特色。
其中:上海地方史资料较为完备。如上海郊县的府、乡、镇志和类志,上海近现代的政治、历史、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资料,都比较丰富,上海地区历史人物的诗文集收藏亦较齐全,其中如稿本《二十六保志》、清
季沧苇藏钞本《水利集》,均为珍贵资料。
馆藏地方志1800多种,古典丛书1500多种,善本珍本书5800余种。各种目录索引2000余种。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主办或承办29种学术期刊(含集刊),其中《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是全国三大社会科学文摘期刊之一。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精神文化
上海师范大学的校歌名为《上海师范大学校歌》,由张斌、任仲伦作词,方之江作曲。
厚德 博学 求是 笃行
释义
“厚德”一词,源出于《易经》。《易·坤》说“君子以厚德载物”。还说:“坤厚载物,德合无疆。”把“厚”和“德”联系在一起,谓“厚”“德”者可以“载”。白话文的意思就是,有道德的人,才能承载天下的重任,担负起宏大的事业。这里的“厚”字,是使动词,与“德”搭配,有“使道德充裕、厚实”的意思。古人非常重视“德”,他们把“德”,看成是和天地乾坤一样的大事情。学校提倡“文明修身”,“德”,就是其中的核心内涵。这里的“德”,包含了许多内容,包括“诚”、“信”、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品格、志向、趣味等等。大学承担着培养全社会精英“芯片”的重要任务,所以,特别要强调一个“德”字。做人,离不开“德”;身正为师,德高望重。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厚”与“德”都应该视为“修身”最重要的一环。
“博学”一词,源出于孔子的《论语》。《论语·雍也》篇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学生到大学是来学习的,老师讲授知识,培养学生,中心也是围绕一个“学”字。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名份和实质都是一个“学”字。 “博”有“大”的意思,“广”的意思,“通达”、“多闻”、“丰富”、“渊博”的意思。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使“学问”“渊博”,都是他们的立身之本。
“求是”是“实事求是”的速写。《汉书·河间献王传》说:“修学好古,实事求是。”颜师古注解说:“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求”,是“寻找”、“探索”、“探求”的意思。“是”,是“正确”、“真理”的意思。两字合在一起,即从实际出发,探索真理,求得正确的结论。“德”和“学”的总体要求及基本精神是“求是”。
“笃行”一词,源出于《礼记·中庸》。《礼记·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是“笃厚”、“真实”、“真诚”、“忠诚”的意思。“行”,就是去做,去身体力行。在“德”厚、“学”博,从实际求得真理和正解以后,更重要的一层,是去做。学生在学,弦歌一堂;毕业以后,要成为社会栋梁。不仅要学知识,学本领,还要把学到的知识和本领用出来;只学不做,不是学校的培养目标。因此,“行”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只有“行”,优秀的品德,学到的东西,才能显现出来。“行”,是学校“学”的目的和归宿点。
社团文化
截至2023年9月,学校共有119个学生社团包括10个五星级社团,15个四星级社团分为思想政治类。学术科技类、创新创业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竞赛类志愿公益类、自律互助类七大类。在上一学年中社团累计开展了900余场日常活动40余场大型活动共吸引29000余人次积极参与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与第二课堂拓展的重要阵地。
校区情况
上海师范大学现有徐汇和奉贤两个主校区。截至2023年12月,占地面积约126.5万平方米(约1900亩),校舍建筑面积83.9余万平方米。
徐汇校区
徐汇校区地址为桂林路100号,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位于上海市徐汇区西南片,北邻桂林公园和康健园,占地700余亩,艺术类专业(除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外)在徐汇校区就读。
奉贤校区
奉贤校区地址为海思路100号,截至2024年6月,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地处上海市最南端的海湾旅游区,校区占地面积91.33公顷,建筑总面积23.3万平方米。在奉贤校区办学的学院达到11个,其中机电、建工为在校区的整建制办学学院,人文、法商、数理、外语、生化、体育、旅游、商学、教科等学院均在校区延伸办学,另有一个中外合作瑞士理诺士酒店管理学院,校区本专科专业达到80余个。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博物馆
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展示中国古代艺术藏品为主的高校博物馆,其前身是原历史系文物陈列室。2005年被上海市教卫党委、上海市教委命名为上海高校十大民族文化博物馆之瓷器艺术博物馆,2012年首批入选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2017年加入徐汇区光启教育联盟,2021年获批徐汇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世纪50年代,在原历史系主任程应鏐先生的努力下,经由沈从文先生帮助,校博物馆获藏一批陶瓷、书画、碑帖、玉器等珍贵文物,其中包括器型规整、打磨光洁的新石器时代玉璧;最初的精拓品:毛公鼎、散氏盘拓片;隋僧写经、玄奘译经长卷等宗教文物;羊脑纸金汁书藏文无量寿佛经、藏佛姆幻化网续密经等稀世之宝;颇具民族特色的清代唐卡;王原祁、吴历等名家山水画佳作等。清宫宗庙画也是上海地区少见的藏品,来自宫廷的官窑瓷器,更是精致、华美,显示出皇家独有的气度。此外,博物馆通过原华东文管会、山东大学历史系、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学校师生校友等,征集到古钱标本、马家窑彩陶等精美藏品,亦弥足珍贵。它们是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享誉沪上的名片。
第一教学大楼
作为上师大的传统风格建筑,一教是上师大学子心中的地标。它对称式主楼、红色清水砖墙、单檐歇山式大屋顶,早已为徐汇校区种下安静古朴的种子。
海湾镇
不同于徐汇校区的优雅古朴,奉贤校区自带海湾的浪漫气质,骑行25分钟,便能到达碧海金沙看日出日落。虽然海湾镇风大雨大,但晴朗时毫无高大建筑遮挡的蓝天,足以治愈人心。
校友情况
党政界
学术界
工商界
文艺界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学院介绍.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2018-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