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力大学
中国上海市公办高校
上海电力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位于上海市,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上海市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南方地区唯一的电力本科高校,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主席单位、ADEPT国际电力高校联盟永久理事长单位、一带一路电力高校联盟一带一路电力产学研联盟发起成员。
历史沿革
上海电业学校时期
1951年10月15日,上海电业学校成立。1952年6月,上海电业学校改办为上海电力工业学校,1953年11月又改名为上海动力学校。
从1958年开始,学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中等技术学校办学路子。在中国电力工业发展要求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的新形势下,按照水利电力部的要求,在上海动力学校的基础上筹建上海电力学院。1960年,华东电管局先后将上海业余动力学院和上海电力工业专科学校并入上海电力学院。两校并入后,学校更名为上海电力工业专科学校。
上海电力专科学校时期
1960年后,随着电力工业发展对大专办学和人才需求的新要求,学校开始了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探索。1965年,学校更名半工半读上海电力专科学校,学校新增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电厂化学、热工测量仪表及自动化三个专业。
1974年,学校更名华东电业管理局七•二一工人大学,主编了水电部组织修订的十多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1979年,学校更名上海电力专科学校。
上海电力学院时期
1985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上海电力学院。设置十二个本科专业,修业年限四年。学校实行水电部和上海市双重领导,以水电部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
1989年,学校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4年,国家电力部对部属高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学校进入华东电力集团,实行部、电力集团共同领导,以电力集团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6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年,以优秀的成绩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10年6月,成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上海电力大学时期
2012年,实施《上海高校知识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组建了上海电力学院智能电网产学研合作开发中心。
2017年,入选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名单。
201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同意将上海电力学院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同年12月,学校入选上海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序列。
2019年4月,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首批项目。11月,上海电力大学和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全国电力行业首个人工智能学院在临港校区开班。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9月,学校设有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含上海新能源人才技术教育交流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和人文艺术学院共13个二级院部和40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有上海市IV高峰学科1个,高原学科1个,上海市一流学科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6个,市教委重点学科5个,9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电气工程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9月,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59.3%。目前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骨干教师称号等国家级人才5人,教育部优秀人才奖励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省部级人才11人,上海市曙光学者等其他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70余人次。另有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5人,“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上海市“四有”好教师1人,上海市宝钢优秀教师奖7人,上海市育才奖33人次。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5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12个,上海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11个、“中本贯通”试点专业4个。2010年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共有5个本科和2个硕士试点专业。2017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20年“自动化”专业、2023年“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先后通过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的共认证,标志着两个专业的质量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2021年“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2年“信息安全”专业、2023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通过ASIIN认证,并获得欧洲工程师项目(EUR-ACE)认证。拥有上海市III类高峰学科1个,IV类高峰学科2个。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机械、电子信息、能源动力、工程管理、材料与化工、翻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电气工程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19门,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优质在线课程、示范性全英语课程43门,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139门。2020年7月,学校入选上海市级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16年至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26项。
截至2023年9月,上海电力大学累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在上海市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获奖20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6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9月,学校与亚洲开发银行签署合作协议,是全球能源互联网国际合作组织会员单位。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副主席单位。学校倡议与10所国外名校联合成立了“ADEPT国际电力高校联盟”,被推举为永久理事长单位,联盟高校有英国斯克莱德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德国科特布斯勃兰登堡工业大学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马来西亚国能大学、巴西坎皮纳斯大学等。
2018年10月,上海电力大学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电力高校联盟”“一带一路电力产学研联盟”,与菲律宾八打雁大学、泰国苏兰拉里大学、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控股巴西CPFL公司等20多所以电力为特色的国外大学及企业加入联盟,共商能源电力行业与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英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的多所院校建立了交流关系,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办学等实质性合作协议。每年聘请长短期外国文教专家和科技专家来校担任名誉教授、海外名师,进行讲学及合作研究。学校成立“‘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分别在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成立“菲律宾能源电力国际实训基地”和“印尼能源电力国际技术培训中心”。学校成立了“中葡文化交流中心”,为学校师生与葡语系国家的文化交流搭建桥梁。学校举办“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国际高级研修班”及能源电力企业培训班,在一带一路的能源电力企业取得较高声誉。
上海电力大学与多所国外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推动暑期游学、海外实习、硕士双学位等学生海外学习、实习项目,每年均有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长短期项目,且派出人数日益增多。截至2023年9月,学校有来自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孟加拉、摩洛哥、泰国、越南、刚果(布)、老挝、俄罗斯、也门等35个国家的长期留学生。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及17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原电力工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2个、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上海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协同创新中心1个、新能源人才教育技术交流平台1个、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知识服务平台1个。学校构建了由上海智能电网技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上海新能源人才技术教育交流中心、上海电力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和“一带一路”能源电力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智库组成的“三中心一智库”,成立上海能源电力科创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9月,学校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三千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专项项目、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项目、优秀学术带头人(青年)项目、启明星项目、启明星培育(扬帆专项)、浦江人才计划、曙光计划、晨光计划、阳光计划等多种类高水平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项目700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78项,其中国家奖3项。学校入选首批上海市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并拥有千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被权威检索机构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连续攀升,多篇论文入选ESI论文。
学术资源
上海电力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1年。截至2022年12月31日,历年累计纸质藏书145万册;电子图书、学位论文等896.6万册,数字资源数据库39个。自2012年起新购 Science Direct(Elsevier)、Web of Science (SCI、ISTP(CPCI))、Engineering Village(EI)、ASME、ACS、人大复印资料等中外文数据库。数字资源、纸质期刊、中外文纸质资源购置结构不断优化。。
上海电力大学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0年,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电力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也是上海市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版)优秀学报。本刊紧密围绕能源电力行业,依托学校清洁发电、智能电网、智慧能源三大优势学科群,主要发表电力工程、动力工程、环境工程、信息科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与通信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3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技术)》的数据显示,《上海电力大学学报》2022年复合因子为1.252,期刊综合总被引数436,期刊5年影响力因子0.515,位居Q2区。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名
上海电力大学
校徽
学校徽志是外圆内方图案,图形正中系“电”古文字形与高压输变电铁塔造型的融合,代表学校以培养光明使者振兴能源电力的志向;图形下方“1951”字样代表学校建校时间;图形外环上方是“上海电力大学”校名,外环下方是“上海电力大学”的英文大写。校徽的内外圆环的中英文代表学校的中英文名字;繁体字电字代表学校是以电为主的教学方式;背景颜色为红色代表学校激情的办学方式。
精神文化
勤学,奋进,爱国,务实
社团文化
学校拥有各具特色的社团组织,有光予文学社、纵横辩论社、羽毛球社、书画印协会、麦田音乐社、学生模拟政协协会、合唱团、民乐团、红十字会等学生社团等,以青春之姿为繁荣校园文化生活贡献社团力量。
学校2018年在临港新校区体育馆二楼举行了迎新晚会。校党委书记李明福出席,1000余名师生到场观看。晚会以“Hi!大学”为主题,分“开学了”“我的上电”“走进院系”“我的未来”四个部分,展现了我校2018级新生入住临港新校区,筑梦青春的活力与希望。
上海电力大学举办了校学生社团文化节,文化节开幕式由校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主办,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心承办,人文艺术学院等各学生社团业务指导单位积极协助。
为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引领青年学生建功立业,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不断深化与共建单位合作,大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2024年3月-4月期间,能机学院组织学院学生发挥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赴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浦东临港小学开展“青年青语陪伴童年童语”系列社团课程。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升学校心理育人工作实效,营造积极和谐的校园氛围。2024年4月,上海电力大学校在临港校区第一食堂广场举行2024年心理健康季开幕式暨心理游园会活动。此次活动由学生工作部(处)主办,各二级学院承办。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全体教师、各二级学院心理辅导员及班级心理委员等参加活动。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友情况
校区情况
截至2023年5月,上海电力大学建有杨浦校区、浦东校区两个校区。
杨浦校区
杨浦校区地址位于上海市杨浦区长阳路2588号。杨浦校区为电力特色专业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电力系统中高级培训、电力科技产学研合作和创新孵化基地。
浦东(临港)校区
浦东校区地址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沪城环路1851号。浦东校区为本科、高职教育基地和中外合作教育基地。
所获荣誉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2 15:0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