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东风豫剧团始建于1959年,是一支享誉全国的豫剧团体,豫剧北派。
发展历史
1959年8月 , 以邯郸专区戏曲学校豫剧班学生为主成立了东风豫剧团。东风豫剧团成立后先后整理、改编了一大批传统剧目 , 培养了胡小凤、牛淑贤、赵贞玉、李素芹、阎淑芳等一批著名豫剧演员 。
1959年6月,周恩来总理在邯郸视察期间首次观看了邯郸戏校豫剧班的演出。由于参加演出的都是十几岁的小演员,周总理亲切地称他们为“娃娃”,人们因此习惯称“娃娃剧团”。此后,这些主要来自农家、正在学戏的地方戏曲小演员,多次进中南海、赴北戴河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郭沫若以中国科学院的名义为东风剧团题词:“曲闻天上 , 春满寰中。群芳竞秀 , 一片东风。”东风剧团还在北京拍摄了戏剧艺术影片《
穆桂英挂帅》和新闻纪录片《多才多艺小演员》。
东风剧团是在
毛泽东、
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心培育下成长起来的
戏曲艺术团体。1959年由
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名“东风剧团”。自剧团组以来,先后7次赴中南海、7次赴北戴河为中央领导演出,曾荣幸地晋京参加了建国十周年和建国五十周年庆典演出活动。并屡屡在国家及省级专业戏曲艺术大赛中取得骄人成绩,是邯郸市乃至河北省一张绚丽的文化名片,是中国豫剧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1964年 , 著名豫剧艺术家、郑州豫剧团副团长
桑振君调入东风剧团任教 , 豫剧逐渐成为邯郸及周边区域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种。
东风剧团在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坚持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并重,不仅成功打造了郭沫若亲自审定的《虎符》、红色经典剧目《江姐》等艺术精品,还成功排演了《
打金枝》、《
白莲花》、《投衙》、《
对绣鞋》、《
秦雪梅》、《
大祭桩》、《五女拜寿》、《
邯郸成语典故》等传统剧目,保持了东风剧团长盛不衰的艺术活力,创造了东风剧团蓬勃发展的辉煌前景。当前,东风剧团以弘扬桑派艺术为己任,排演了一批桑派艺术精品剧目。其中,《
桃花庵》、《打金枝》、《投衙》、《对绣鞋》等优秀剧目在全国各地上演。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
名段欣赏》栏目中,苗文华又将绝迹40多年的桑派经典剧目《
白莲花》、《观文》,通过电视传媒推广到全国观众,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进入新世纪,东风剧团不断加强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强、朝气蓬勃、阵容整齐、技艺精湛的戏曲艺术表演队伍。这支队伍,曾受益于豫剧大师
陈素真、
桑振君等流派创始人的言传身教,并广泛汲取京剧名家的艺术精粹,涌现出了一批戏曲界颇有影响的艺术家和著名演员。
历史名角
该团的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邯郸专区戏曲学校豫剧班。自豫剧班开始,许多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如
陈素真、宋淑云、
桑振君等都先后在此指导教学,传授豫剧表演艺术。京剧大师
梅兰芳、
尚小云、
荀慧生以及
袁世海、
杜近芳等也都到豫剧班里做过艺术指导,尚小云先生还亲自为剧团排演了《昭君出塞》,加工了《擂鼓战金山》。正是因为剧团坚持多求师教,诸家训导,故而剧团不仅艺术水平提高很快,而且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
1959年毛泽东观看了剧团演出的《
穆桂英挂帅》后,亲自安排剧团参加了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演出活动。郭沫若先生于1960年、1962年先后为剧团修改了《武则天》、《虎符》,并在表演、导演、舞美等方面予以具体指导。
该团先后培养出
胡小凤、
牛淑贤这两位最具影响的演员,其他主要演员还有李素芹、
赵贞玉、张素玉、谢长春、韩刚、池海莲等,近年来的
苗文华、
郭英丽、纪小瑞 、
马艳青等青年演员成功地完成了该团第一代和第二代的衔接和继承,并使东风风格进一步扩展。同时,编剧周孝武、刘志轩、导演苏泽民、章羽,音乐设计惠景林,舞美设计宋次炎等也都为剧团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流派
有专家把东风豫剧团的艺术风格称为“豫剧北派艺术”。如果,豫剧在风格上还会有什么大的突破的话,笔者以为,东风剧团是有望走在前列的。感觉上,该团的舞台风范明显比河南本土的豫剧呈异化的倾向,受京剧、昆曲甚至越剧的影响要大一些。
看过一些他们的演出,胡小凤和牛淑贤的传统剧目自然是上乘的,但看得出来,她们的风格已经不拘泥于哪个流派了,尽管通常把牛淑贤划进“陈派”继承者的行列,但是,她的《红娘》等剧目显然又不属“陈派”的范畴。当然,《梵王宫》和《宇宙锋》绝对是地道的,甚至比陈大师的声音还要优秀(由于历史的原因,所能见到的陈素真的资料多不是鼎盛时的作品)。胡小凤好像从开始就没有被哪家哪派所束缚,《穆桂英挂帅》、《大祭桩》、《宇宙锋》……这样的剧目积累在豫剧演员中是不多见的,尤其是把这些风格和流派迥异的作品都能以完美的实况呈舞台上并得到专家和观众的认同,绝对是可嘉许的。
豫剧有六大流派,桑派在邯郸。东风剧团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剧桑派艺术的申报单位和保护传承基地,剧团以传承发展豫剧桑派艺术为已任,继承和弘扬了桑(振君)派艺术字乖韵巧、委婉俏丽、百句不竭等独特风格,多年来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挖掘整理了一批桑派艺术经典剧目。其中《桃花庵》、《打金枝》、《投衙》、《对绣鞋》、《白莲花》、《捡柴》等经典剧目已与广大观众见面,得到了专家学者和观众的充分肯定。为把桑派艺术更好的传承下去,剧团将桑派经典剧目《桃花庵》、《打金枝》搬上银幕,优雅的唱腔、强大的阵容、精美的制作,被誉为是戏曲影片的唯美之作、经典之作。
除此之外剧团还先后排演了《八件衣》、《蝴蝶杯》、《东施西施》、《江姐》、《双姻缘》、《虎符》、《画眉京兆》、《叶含焉》、《丫鬟女传奇》、《五女拜寿》、《抬花轿》等。
部分主演
邯郸市东风剧团支部书记兼团长,河南省西平县人,中共十七大党代表,
国家一级演员,
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河北省剧协副主席。荣获河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同时还成为河北省宣传文化系统首批“四个一批”人才,河北省第六批优秀省管专家,河北省跨世纪尖子人才。当选为河北省第六届至九届政协委员,第十届河北省政协教科文卫组特邀委员。(2011年4月)。获得河北省首届及第八届文艺振兴奖,第一、二、三届河北省戏剧节演员一等奖,中国第二届、第三届豫剧节优秀表演奖。
河北邯郸东风豫剧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香玉杯获得者,主攻青衣、闺门旦,兼老旦,师承豫剧大师桑振君。郭英丽的扮相俊美俏丽,唱腔委婉细腻,深得桑大师的真传。还曾受到过老一辈豫剧艺术家
陈素真、
阎立品、和在东风豫剧团成名的第二代艺术家
牛淑贤、
胡小凤的传授指点,与该团获得过第18届梅花奖的名旦苗文华被并称为“河北豫剧新姊妹花”。多年来,郭英丽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摸索,虔心学习。曾先后在《情断状元楼》里扮演徼桂英,《齿痕记》里扮演窦氏,《痴梦》中扮演崔氏,《白蛇传》中扮演白素珍,《虎符》中扮演太妃,参加多次大型演出,出演多部折子戏。多年的艺术积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是一位颇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深受当地戏迷的欢迎。
邯郸东风豫剧团国家一级演员,主攻小生行当,河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员,2010年度当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政协邯郸市丛台区委员。.马艳青代表剧目:《城里下来个女村官》,《五世请缨》,《泪洒相思地》,《五女拜寿》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