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尾鳠
硬骨鱼纲动物
丝尾鳠是鲇形目鲿科鳠属鱼类,又称长胡子鱼。体延长;背鳍第一鳍条为弱硬刺;脂鳍基长大于臀鑙基;尾鳍深叉,上叶延长成丝,下叶末端钝圆;鼻须纤细;颌须特长,可伸达臀鳍条的末端;外侧颏须超过胸鳍基后端,内侧颏须较短。体侧泛淡蓝色;背鳍、腹鳍、臀鳍和脂鳍基部灰黑色,外缘带红;尾鳍红色。
简介
丝尾鳠(hù)(Mystus wyckioides Chaux et Fang)地方名为长胡子鱼。分类上属于鲇形目、鲿科、鳠属。在国内为云南的土著种,仅分布于澜沧江水系的支流中,澜沧江干流中少见。丝尾鳠体色美观,背部为青色,体侧泛淡蓝色,逐渐转浅,至腹部为白色。背鳍、腹鳍、臀鳍外缘略红,尾鳍红色。其肉质细嫩雪白,味道鲜美,无肌间刺、腹膜为白色,最大个体可达10千克以上,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普洱等地属最名贵的野生鱼类之一。丝尾鳠鱼苗较易培育,成活率高,无鲇形目鱼类常见的相互残杀现象。丝尾鳠喜集群生活,可适当密养,而且生长速度较快,成本低正常培育1个月鱼苗全长可达5厘米。通过食性转化,可食颗粒饲料。其食性杂,饲料容易解决。一、生物学特性1.生活习性丝尾鳠属温水性鱼类,生活温度为15~37℃,最适温度26~32℃,低于15℃明显不适,14℃鱼体失去平衡。最适pH范围6.5~8.5,对水中溶解氧要求不高。丝尾鳠属底层鱼类,白天集群生活,晚间才分散觅食,较易起捕。该鱼是以动物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天然条件下,幼鱼以浮游生物为食,成鱼则以小鱼、水生昆虫、水蚯蚓等为食。人工条件下,可摄食。
生物学特性
外部形态
部扁平呈圆锥形,躯干部圆柱形,背部较高。背鳍棘后缘有倒刺,胸鳍棘前缘有锯齿,后缘锯齿粗大。有脂鳍基与臀鳍相当。尾鳍分叉,上叶延长成丝状。有须4对,包括鼻须1对,上颌须1对,下颌须2对,其中上颌须很长,末端超过腹鳍伸达臀鳍附近。体裸露无侧线完全。体色发灰,腹部银白,体表及上均无黑斑。
生活习性
丝尾鳠属热水性鱼类,生活温度为15℃~37℃,最适温度26℃~32℃,低于15℃明显不适,14℃鱼体失去平衡。pH6.5~8.5,对中溶解要求不高。属底层鱼类,集群特性明显,较易起捕。在马来西亚,丝尾鳠通常分布在河口受潮汐影响的河段直到上游的缓流水域,也栖息于稻田附近的渠道。喜欢栖息于不是非常清澈的水域,水深达2~4米。没有泥浆的湖泊水坝的岸边水域是它们的首选栖身地。
动物性为主的杂食性,天然条件下,幼鱼以浮游生物为食,成鱼则以幼虫、小鱼、甲壳类、水生昆虫水蚯蚓和有机碎片等为食。人工条件下,可摄食各种商品饲料及其配合饲料
生长、繁殖
长速较快,个体较大,当年苗种可长至150g以上,天然水域常见个体0.4~2.5Kg。雌鱼32.5~35.5cm,雄鱼35.5~38.5cm开始性成熟。在马来西亚,丝尾鳠共有两个主要繁殖期,首阶段为2~4月,第二阶段为8~11月。
2000年6月广州白云区水产科学研究所首次从马来西亚引进了一批丝尾鳠幼苗,经过精心的饲养观察,获得引种试养成功。
丝尾鳠人工饲养
丝尾鳠(胡子鱼),西双版纳州2007年人工繁殖技术获得成功,勐腊县于2009年由县水产部门引进人工养殖研究,对该鱼进行了近三年的精心养殖示范,探索总结了池塘养殖丝尾鳠的技术。
丝尾鳠适应能力较强,较耐低氧,饲料容易解决,病害少,易起捕,养殖产量高,适合池塘主养、混养、网箱和流水池高密度养殖;池塘主养亩产量可达1000千克以上,为推进勐腊县已启动的丝尾鳠推广养殖项目,现就丝尾鳠相关养殖技术作如下介绍,供特种水产养殖爱好者参考使用:
养殖条件
丝尾鳠对池塘养殖条件要求不严,一般养殖家鱼的池塘均可养殖。高产池要求水源好,池水pH值为6.5-8.5,排灌水方便,面积4-10亩,水深1.3-2.0米,并配备1-2台1.5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种苗放养前5—7天用生石灰彻底消毒,以清除杂鱼及有害微生物,待药性消失后开始放苗。
种苗放养
丝尾鳠喜集群,可密养。池塘主养一般每亩放养规格7厘米以上的丝尾鳠鱼种1200-2000尾,并配养花白鲢鱼种各50-70尾,以控制水质。微流水养殖池可每亩放养2000-3000尾。混养池一般亩放大规格的丝尾鳠苗种50-150尾。
饲养管理
丝尾鳠是以动物性为主的杂食鱼类,可用野杂鱼和人工配合饲料饲养,人工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为40%。每日投喂两次,配合饲料日投喂量按鱼体重的2%—4%计算,上下午各投喂一次,并视天气及鱼的摄食情况而适当增减,饲料的投喂要遵从定质定量、定时和定位的“四定”原则。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每亩可用15-20千克的生石灰溶水全池泼洒,调节池水pH值,每月1—2次;用有益微生态制剂改善池塘微生物结构,控制有害物质,防病效果较好。
鱼病防治
丝尾鳠抗病力强,成鱼养殖期很少发病,但因水质恶化、运输起捕受伤、溶氧严重不足、饲喂不当等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得病,鱼病防治就是尽量避免以上因素的出现。育苗期出现的鱼病主要有烂尾病和小瓜虫病。因长途运输受伤感染细菌引起的烂尾病可用0.5ppm的呋喃唑酮全池泼洒池水和口服抗生素的办法来控制;小瓜虫病对鱼苗成活率影响很大,应积极治疗,用0.3-0.4ppm的硝酸亚汞浸泡鱼体20-30分钟,治疗效果较好。
越冬水温要求
丝尾鳠属热水性鱼类,15℃时表现不适,14℃时鱼体失去平衡,并逐渐死亡,因此,进入冬季放养密度要根据越冬池自然条件及鱼种大小确定,条件较好的越冬池,6—10厘米的鱼种每亩放养5—10万尾,50-100克的鱼种每亩可放养7000-10000尾。越冬期间适当加注新水和排污换水,保持水质良好。每隔10-15天泼生石灰一次,用量15公斤/亩·米,视天气、水温情况适量投饲,尽量避免剩料造成池水污染。越冬期保持水温不能低于16℃。适时开增氧机,保证越冬池溶氧充足。
丝尾鳠营养与食用
丝尾鳠营养价值
丝尾鳠含肉率为68.39%,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8.92%,粗蛋白含量17.85%,粗脂肪含量0.80%,灰分含量2.43%;肌肉中水解氨基酸总量为13.00%,含量最高为缬氨酸(Val),占1.24%,最低为胱氨酸(Cys),占0.41%;必需氨基酸含量为5.80%,占氨基酸总量的44.62%。依据1985年FAO/WHO推荐的蛋白质模式为评价标准,计算得出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和成人3种不同人群水平的氨基酸价(AAS)分别为176.26、255.69和513.82;第一和第二限制氨基酸都是亮氨酸(Leu)和赖氨酸(Lys)。研究表明,丝尾鳠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有开发前景的珍稀和优质鱼类。
丝尾鳠食用
(1)丝尾鳠的制作材料:
主料:丝尾鳠1000克
辅料:黄豆芽50克,乳黄瓜30克
调料:陈醋30克,黄瓜50克,香菜20克,糖蒜30克,姜15克,香油10克,盐3克
(2)丝尾鳠的特色:
脆嫩鲜爽,清淡可口。
(3)丝尾鳠的做法:
1. 将丝尾鳠去、内脏,放在案板上;
2. 鱼头朝前,鱼肚朝左,左手按住鱼身,右手将刀紧贴鱼背骨由鳃后片到尾,把肋刺拉断,用同样方法片下另一面;
3. 所剔下的两片鱼肉皮朝下平放案板上,片去肋刺;
4. 再用刀紧贴鱼皮平刀片进,左手抓住鱼皮,右手的刀向前推进,剔下鱼皮,剩下的就是净鱼肉;
5. 将鱼肉片成薄片,切成长3 厘米的细丝;
6. 鱼丝浸于上等陈醋内,待鱼丝成粉白色时,取出装盘待用;
7. 将豆芽两头掐去,洗净;
8. 黄瓜洗净,切成细丝待用;
9. 将黄瓜、香菜、糖蒜、生姜分别榨取出汁;
10. 将榨取各味汁同香油兑在一起,调成调味汁;
11. 将豆芽、黄瓜香丝放在鱼丝中,淋上兑好的汁即可食之。
品种简介
丝尾鳠被很多人称作“亚洲红尾鲇”,其实比真正的红尾鲇(狗仔鲸)一点不差。如今的丝尾鳠虽然还没有走进观赏鱼之家,但在云南当地是非常受关注的著名食用鱼。如果它可以走进我们的鱼缸,相信一定会受到欢迎。
外貌特征
丝尾鳠分布于我国澜沧江水系及下游的湄公河流域。这种鱼的体型及其雄壮,体长达到130厘米,体重86千克;颜色也十分冷艳,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丝尾鳠体呈浅灰色,腹部洁白,它的外观和巨鲇科相似,但头部更长、口裂更大。尤其鲜明的是它的一对吻须洁白,且向后延伸极长,直达臀部,因此在当地它被称为“白须公鱼”。而更惊艳的则是它的尾鳍,鲜红欲滴,上半叶鳍尖还有明显的拉丝,这便是“丝尾鳠”名称的由来。
想像一下它游动在你的鱼缸中,灰身红尾充满时尚的优雅都市风格,飘逸的白色长须则如银线般拖曳在身体左右,是不是很让人陶醉。
参考资料
丝尾鳠 图.中国海洋食品网.
丝尾鳠池塘养殖技术.西双版纳农业信息网.2012-7-10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2 10:54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