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服
汉语词语
丧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sāng fú,是指为哀悼死者而穿的服装。
基本解释
1. [mourning apparel]∶为哀悼死者而穿的服装。汉族旧时习俗用本色的粗布或麻布做成。
2. [sable]∶为表示哀悼而穿的白色或黑色衣服。
引证解释
1.居丧所穿的衣服。
《周礼·天官·阍人》:“丧服、凶器不入宫。” 宋高承《事物纪原·吉凶典制·丧服》:“三王乃制丧服,则衰絰之起,自 三代 始也。”陈白尘大风歌》第一幕:“鸣玉,取丧服来!让我先为皇上服丧。”
仪礼》丧服第十一:丧服:斩衰裳,苴、杖、绞带,冠绳缨,菅屦者。译文:丧服:把粗麻布斩裁做成上衰下裳,用粗麻做成麻带,用黑色子做成孝杖,用黑麻编成绞带。用六升布做丧冠,用麻做冠带,用菅草编成草鞋
2. 指服丧或服丧的期限。
潘岳杨仲武诔》:“丧服同次,绸缪累月。”巴金《秋》一:“他们说再过几个月我的丧服就满了。”
五等丧服
我国传统的丧服有五等丧服,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下面以明代的五等丧服大体介绍一下五等丧服的样式。
基本概念
对死者表示哀悼而穿用的礼服。晚辈为长者服丧穿用的丧服称孝服。由于民族风俗宗教信仰等因素,丧服十分复杂。
汉民族的丧服自周代已用素服(素衣﹑素裳﹑素冠等)﹐均取白色。在中国古代的五方说中,西方为白虎,西方
丧服
是刑天杀神,主萧杀之秋,古代常在秋季征伐不义、处死犯人。所以白色是枯竭而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象征死亡、凶兆。五服制度﹐即按服丧重轻﹑做工粗细﹑周期长短﹐分为5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其中斩衰最上﹐用于重丧﹐取最粗的生麻布制作﹐不缉边缝﹐出殡时披在胸前﹔男子还须加用丧髻(髻系丧带)﹐俗称披麻戴孝。五服以外的远亲丧服﹐只需袒免﹐即袒露左臂﹑免冠括发。五服制度历代延续并有所变化﹐至今已不多见。
现代丧服不用陈规旧俗﹐只要求衣着整洁朴素﹐以显肃穆﹔臂戴黑纱或胸前别以白花﹐以示悼念。
欧洲丧服通常为黑色﹐居丧期后半年加穿白﹑灰﹑紫或淡紫色(称半丧服)。伊朗丧服用表示凋谢的黄色。叙利亚也门的丧服用蓝色。日本用于丧礼的和服一般为白色或黑色。
一服,斩衰三年。是至亲。为母亲、姊妹、女亲服斩衰。
二服,齐衰三年。是至亲。为王母(姥姥)、从母(姨母)、从母姊妹(姨姊妹)、从女甥女)、孙女。兄弟、男亲服齐衰。
三服,大功九月。为曾王母(太姥姥)、从王母(姨姥姥)、再从母(从母姨母)、再从母姊妹(姨姨姊妹)、再从女(从母甥女)、从孙女(甥孙女)、曾孙女。舅父、从母兄弟(姨兄弟)、从男(甥男)、孙男服大功。
亖服,小功五月。为高王母(老太姥姥)、从曾王母(姨太姥姥)、再从王母(从母姨王母)、三从母(再从母姨母)、三从母姊妹(姨姨姨姊妹)、三从女(再从母甥女)、再从孙女(从母甥孙女)、从曾孙女(甥曾孙女)、玄孙女。舅王父舅姥爷)、从母舅父(姨舅父)、再从母兄弟(姨姨兄弟)、再从男(从母甥男)、从孙男(甥孙男)、曾孙男服小功。
五服,缌麻三月。为天王母(太老太姥)、从高王母(姨老太姥)、再从曾王母(从母姨曾王母)、三从王母(再从母姨王母)、亖从母(三从母姨母)、亖从母姊妹(姨姨姨姨姊妹)、亖从女(三从母甥女)、三从孙女(再从母甥孙女)、再从曾孙女(从母甥曾孙女)、从玄孙女(甥玄孙女)、来孙女。舅曾王父(舅太姥爷)、从母舅王父(姨舅姥爷)、再从母舅父(姨姨舅父)、三从母兄弟(姨姨姨兄弟)、三从男(再从母甥男)、再从孙男(从母甥孙男)、从曾孙男(甥曾孙男)、玄孙男服缌麻。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7 11:00
目录
概述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