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驻西北办事处
组织机构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驻西北办事处,简称西北办事处。193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在甘泉县下寺湾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了中央对外名义和组织分工问题,决定对外使用中共西北中央局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的名义开展各项工作。博古担任西北办事处主任。11月7日,张闻天、博古等率中央机关进驻西北革命根据地中心瓦窑堡,撤销中共陕甘晋省委,西北局、西北办事处全面领导西北根据地。1936年2月至5月的红军东征,引起国民党方面的高度紧张,数路国民党军进攻西北根据地。为避敌锋芒,6月21日,西北办事处撤离瓦窑堡,迁往保安县。7月3日,进驻保安。7月9日,中国共产党公开声明:中华苏维埃中央人民政府奠都志丹城。西安事变和谈期间,张学良、杨虎城同意将肤施等县城交红军驻防。鉴于肤施为陕北交通枢纽且较为阔大,中共中央决定由志丹迁往肤施。1937年1月13日,西北办事处随中共中央进驻肤施县城,驻在城内。1937年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陕甘宁特区委员会。7月17日,中国共产党代表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同国民党代表蒋介石邵力子张冲在庐山进行谈判,最后于8月在南京达成协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陕甘宁边区作为国民政府行政院的一个直辖行政区域。9月6日,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正式更名为陕甘宁边区政府。
机构简介
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立即着手开展巩固和恢复西北苏区政权的工作。1935年11月3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项英张国焘发布布告,决定在陕甘晋苏区(即西北苏区)设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驻西北办事处(简称西北办事处),由博古任主席。办事处设立:财政部,部长林伯渠;粮食部,部长邓发;土地部,部长王观澜;国民经济部,部长崔田民;教育部,部长徐特立;司法内务部,部长蔡树藩;劳动部,部长邓振询;工农检查局,局长罗梓铭;1936年1月增设外交部,博古兼任部长。
西北办事处为西北苏区最高苏维埃政权机关,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工作,其最高领导机构为主席团,它既是临时中央政府的办事机构,也是革命政权机关。在西北办事处下,设有省、县、区、乡四级地方苏维埃政权机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地方苏维埃暂行组织法(草案)》规定:“省、县、区、市、乡各级苏维埃政权机关,为苏维埃政权的地方组织,称地方苏维埃。”在西北办事处成立之前,陕甘边和陕北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是依据《地方苏维埃组织法》,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建起来的。各级苏维埃均实行工农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各级苏维埃代表大会为各该级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由代表大会选举的执行委员会,为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政权机关”,由执行委员会推选的主席团,为执行委员会闭会期间的“最高政权机关”,直接领导政府工作,主席团主席也称苏维埃政府主席。1935年12月22日,西北办事处发布《苏维埃政府中各部组织纲要》,作为西北苏区各地方苏维埃内部机构设置的规程。1937年9月,西北办事处更名改制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撤销省的建制。
组织架构
西北办事处下辖陕甘、陕北两个省和关中神府两个特区苏维埃政府及以后成立的陕甘宁省苏维埃政府
陕北省苏维埃政府
1935年11月,中共陕北省委在瓦窑堡成立。与此同时,原陕北省苏维埃政府按新划定的区域开始行使职权。陕北省苏维埃政府先后由马明方、马佩勋任主席,霍维德(兼工农监察部部长)、崔田夫、惠子明(兼国民经济部部长)任副主席,艾楚南任财政部部长,辛兰亭、王海山先后任土地部部长,祁明珍、梁月明先后任劳动部部长,高旭光任粮食部部长,陈蓬飞、郭青廷先后任教育部部长,钟赤兵任军事部部长,罗成德任裁判部部长,刘子义任保卫局局长,惠子明、陈蓬飞先后任秘书长。下辖神府特区苏维埃政府、东地区办事处等,以及23个直属县(市)苏维埃政府。
陕甘省苏维埃政府
1935年11月,中共陕甘省委、陕甘省苏维埃政府同时在甘泉县下寺湾成立。从1935年11月至1936年5月,陕甘省苏维埃政府先后由王生玉、李生华、朱开铨(兼土地裁判部部长)任主席,国民经济部部长马锡五,财政部部长张慕尧,粮食部部长王朴,内务部部长马仰西,教育部部长王子匀,工农监察部部长任泽义,保卫局局长郑自兴。1936年5月,陕甘省政府撤销。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中共中央决定再次成立中共陕甘省委和陕甘省苏维埃政府,机构辖区与原相同。1936年12月以后,政府主席为刘景范,副主席为霍维德、艾楚南(兼财政部部长),国民经济部部长李会友,教育部部长李子钦,粮食部部长郭子青。先后下辖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和甘洛、肤施、红泉、宜川、鄜(富)县、中宜、华池县苏维埃政府。
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1936年1月,以陕甘边苏区南区为基础建立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秦善秀任主席,习仲勋张邦英任副主席。下辖新正、新宁、淳耀、赤水、永红5个县19个区,106个乡。管辖地区北至宁县盘克原,南至淳化关庄,东至耀县姚曲,西至彬县泾河,东约100公里,南北约75公里,面积7500平方公里,人口约10万。
神府特区苏维埃政府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将神府苏区划为特区,直属中央领导。乔钟灵任主席。次年2月成立神府特区东北办事处,设主席,着手恢复苏区政权组织。4月撤销东北办事处,成立神府特区抗日人民革命委员会,设主席、副主席、秘书长。下设内务部、土地部、财政部、粮食部、教育部、国民经济部、裁判部等。1937年1月,特区革委会改为神府特区苏维埃政府,下辖神木葭芦两县苏维埃政府和府谷、榆林、佳县3县革命委员会。
陕甘宁省苏维埃政府
1936年5月,陕甘宁省苏维埃政府成立。省苏维埃政府由马锡五任主席,副主席兼土地部部长、裁判部部长朱开铨,秘书长杨培源,张慕尧、赵耀先先后任国民经济部部长,杨玉亭、张慕尧先后任财政部部长,内务部部长王子宜,王子匀、刘国声、廉洁先后任教育部部长,郑自兴、李握如先后任保卫局局长。省苏维埃政府下设五个地区、特区苏维埃政权:陕甘边南区革命委员会(后为陕甘边南区苏维埃政府),黄子文、张邦英、秦善秀先后任主席;陕甘边区东区革命委员会,主席马文瑞;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秦善秀;神府特区抗日人民革命委员会(后为神府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乔钟灵;陕北省苏维埃政府东地区办事处,主任王海山。
主要影响
从1935年2月到1937年9月,经过两年8个月的艰苦斗争,西北革命根据地的辖区最大时,东临黄河之滨、西到六盘山下、北起古长城、南至黄龙山,先后设立陕北省陕甘省、陕甘宁省神府特区、关中特区、三边分区和53个苏维埃县(市)治。其中陕西境内39个县(市),甘肃境内10个县,宁夏境内4个县。它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仅存的一块完整的革命根据地,为中共中央和三大主力红军长征会师西北,把全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提供了落脚点。
参考资料
习仲勋在绥德(一).南梁革命纪念馆.2023-06-13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10 11:08
目录
概述
机构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