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荚果蕨(Pentarhizidium intermedium (C. Chr.) Hayata)是球子蕨科、东方荚果蕨属植物。植株高达1米;根状茎短而直立,黑褐色,木质。叶多数簇生,二形;不育叶叶柄长20-30厘米,粗达5毫米;能育叶比不育叶小,柄长20-25厘米,粗5-8毫米,叶片长30-45厘米,宽8-15厘米。孢子囊群圆形,着生于囊托上,成熟时汇合成线形,无囊群盖,为变质的叶缘所包被。分布于中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四川及云南)和印度(锡金),生于海拔1500-3200米的山谷林下。
中华荚果蕨
植株高达1米。根状茎短而直立,黑褐色,木质,坚硬,先端密被鳞片;鳞片阔披针形,长达1.5厘米,宽约4毫米,先端渐尖,全缘,厚膜质,褐棕色,有时中部颜色较深。
叶多数
簇生,二形:不育叶
叶柄长20-30厘米,粗达5毫米,基部黑褐色,向上为深禾秆色,坚硬,疏被披针形鳞片,叶片椭圆形,长40-60厘米,宽15-25厘米,基部略变狭,二回深羽裂,羽片20-25对,互生,彼此密接或略疏离,相距约1.5厘米,下部2-3对略缩短,平展或向下反折,中部的较长,长达15厘米,宽不及2厘米,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截形并紧靠
叶轴,无柄,斜展,羽状半裂,裂片多数,长方形,圆头或近截头并具小突尖,全缘,叶脉明显,在裂片为羽状,小脉单一,偶有二叉,斜向上,伸达叶边,叶纸质,无毛,沿叶轴及羽轴下面被棕色线状披针形小鳞片,尤以叶轴较密;能育叶比不育叶小,柄长20-25厘米,粗5-8毫米,
叶片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长30-45厘米,宽8-15厘米,一回羽状,羽片多数,斜展,彼此接近,线形,略呈镰刀状,通常长3.5-6厘米,宽2-3毫米,两侧强度反卷成荚果状,深紫色,平直,由羽轴伸出的侧脉二至三叉,在羽轴与叶边之间形成囊托,
孢子囊群圆形,着生于囊托上,成熟时汇合成线形,无囊群盖,为变质的叶缘所包被。
中华荚果蕨与
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L.) Todaro)、
尖裂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var. acutiloba Ching)比较相似,主要区别为:中华荚果蕨基部两侧具翅状突起,中上部中心具一纵向裂隙。表皮细胞一列,切向延长,外壁加厚,棕红色。下皮细胞4-8列,呈不规则多角形,体大,壁薄,与皮层接界处胞间层明显。皮层薄壁细胞不规则多角形,排列紧密,细胞间隙小或不明显。内皮层细胞扁平,径向壁加厚明显。
东方荚果蕨(Pentarhizidium orientale Hayata)相似,主要区别为:中华荚果蕨不育叶基部略窄,羽片宽不及2厘米;无囊群盖。
中华荚果蕨一般生于海拔1500-3200米山谷林下;在
神农架地区,生于海拔1000-2700米的林缘或林下阴湿草地。
中华荚果蕨分布于中国河北、山西(灵空山)、陕西(华山、太白山、大巴山、宝鸡、宁陕、略阳)、甘肃(康县、文县、西固)、湖北(兴山、神农架)、四川(宝兴、大金、理县、洪溪、天全、芦山、雷波、城口、黑水、小金、甘洛、峨眉山)及云南(丽江、中甸、德钦、大关);也分布于印度的锡金。
中华荚果蕨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基可入药,药材名为
荚果蕨贯众。性味与归经:苦、涩,微寒。归肝、胃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驱虫防疫。用于瘟热时疫,斑疹,吐衄,崩漏下血,虫积腹痛。
该植物所含化学成方有去甲氧基荚果蕨素、甲氧基荚果蕨辛、荚果蕨素、
槲皮素、
β-谷甾醇和
软脂酸。其中甲氧基荚果蕨素、荚果蕨素为治疗气管炎的有效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