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月15日凌晨,一个叫赵旭的男婴在
北京妇产医院出生,宣告中国第12亿个公民的诞生。2月15日也被定为“中国12亿人口日”。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全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及80年代初把控制人口数量、提高
人口素质确定为基本国策,使中国“12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9年。
简介
1995年2月15日零时,中国第12亿位公民出生了,“12亿人口日”(不含港澳台地区)推迟了九年才来到,是中国
人口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现在
中国妇女生育率已持续下降到更低水平,年出生人数降到2100多万,净增人数降到1300多万,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绩,保障了中国改革和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对于饱受人口膨胀压力的世界,也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这是1995年2月15日,观众在上海火车站站前广场“12亿人口日”宣传台前阅读有关计划生育的材料。
由来与发展
1987年7月11日,
世界人口达到50亿。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1990年联合国根据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届会议的建议,决定从这一年起将每年
7月11日定为“
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
人口问题的关注。
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60亿,联合国将这一天确定为“
世界60亿人口日”。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这一天也成为“
世界70亿人口日”。
2005年1月6日零时02分,一个体重3660克、身长52公分的男婴在
北京妇产医院诞生,至此,中国人口已达13亿。
在中国,第一个“中国人口日”出现在1989年。据国家统计局测算,1989年4月14日中国大陆总人口达到11亿,这一天被定为“
中国11亿人口日”。
1995年2月15日凌晨,一个叫赵旭的男婴在北京妇产医院出生,宣告中国第12亿个公民的诞生。2月15日也被定为“中国12亿人口日”。
2005年1月6日零点2分,中国第13亿个公民在
北京妇产医院出生,这一天也成为“
中国13亿人口日”。这个小公民为男性,体重3,660克,身长52公分。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中国人口
出生率为12.41/1000,
死亡率为6.4/1000,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01/1000。总人口中,乡村人口占59.47%,
城镇人口占40.53%。
人口预期寿命为71.40岁。
经过多年艰苦努力,中国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人口
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现在1.8左右,进入到
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但这种低水平并不稳定。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的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生育面临的主要矛盾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生育是天下第一难的
工作性质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生育政策也将长期坚持。
到来与影响
紧迫任务
12亿人口日的到来,为中国继续抓紧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敲响了警钟。按国际通用标准,中国已属于低
出生率的国家。但是,中国生育水平还不稳定,人口的基数大,处于20至29岁生育旺盛的妇女达到1.2亿,每年出生的人口
绝对数2000万,相当于
澳大利亚和
新西兰的人口总和,因此,控制人口数量,提高
人口质量,仍是摆在中国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三大高峰
根据中国国情研究小组的报告显示,中国人口三大高峰将在下世纪初相继来临并彼此叠加。这三大高峰是;(1)总人口增长高峰:按目前的生育水平计算,到下世纪20年代中,全国总人口将达16亿以上;(2)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下世纪20年代中,60岁以上老人总数将突破3亿;(3)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到2000年,农村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为6.6亿,实际潜在
富余劳动力3.1亿。
解决几亿老年人的生活,安排几亿农村潜在失业大军,是一个不轻的负担,也是影响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
大会举行
1995年2月14日,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国家
环保局、
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
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
北京市人民政府等9个单位在北京联合召开“中国12亿人口日”大会。大会由国务委员、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彭佩云主持,国务院副总理
邹家华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作了重要讲话。邹家华在讲话中指出,中国12亿人口的到来,既是对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成绩的一种肯定,也是为继续抓紧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敲响了警钟。
人口问题是制约中国
经济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问题。能否有效地解决好人口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且对下个世纪中国的人口状况,对能不能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的发展,为子孙后代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环境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只有积极稳妥地解决好人口问题,才能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只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人口问题。因此,制定科学的、合理的
人口政策和人口计划应当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策
第一,广泛而深入地进行
基本国情和基本国策的教育,树立
人均观念和
忧患意识,进一步引起全党、全国各级领导及人民群众对我国
人口问题的高度重视,把计划生育工作抓得更紧、更实、更好,争取在下一世纪中叶,实现人口从低速增长到零增长,总数不超过16亿。
第二,随着
国民经济的发展和
综合国力的增长,逐步增加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投入,计生工作不能靠“超生罚款”,也不宜提倡自负盈亏,要舍得花一些钱。计划生育是一项看不见的巨大产业,减少了人口出生,也就等于提高了人均水平。还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防老、防病和失业救济问题,使一些独生子女户没有后顾之忧。
第三,稳定计生干部队伍。从70年代后期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以来,已培养出一批熟悉政策、懂得业务、联系群众的计生干部,这是我们搞好“计生”工作的骨干,在调整机构、精简人员中,要保持计生干部队伍的稳定,特别是县一级计生部门的领导。对于基层计生专干,要有计划地提高他们的政策、业务水平,逐步提高他们的待遇,组织、人事部门要“高看一眼”,符合转正条件的要及时转正,使他们能安心工作。
第四,农村的
计划生育工作,要抓快富,促少生,只有少生才能快富,快富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少生。“多子多福”、“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的陈腐观念所以长期存在,是我国农村经济文化落后的反映。正是由于这些观念的存在,造成一些地方的农民陷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因此,根本的出路在于发展农村经济。要帮助农民快富,特别是让计生户先富,“要想富得快,就要少生孩”。少生了孩子,却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广大农民就会像城市职工一样,自觉自愿地接受计划生育,使计生工作在
利益导向之下,实现从单纯管理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化。把农村这一大块的计划生育搞好了,也等于把全国的计生工作搞好了。
第五,要加强对避孕药具的科学研究和投产,使这些药品和器具,简便易行。安全可靠,价廉物美。因为现在药品科研和生产是两股道,一种新药从研制成功、临床试验到正式投产,用的时间比较多,投资比较大,而科研单位得益很少,因此没有积极性,这要从政策上加以调整;也可以适当从国外引进。
第五,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出现男女
性别比失衡的情况,溺弃女婴的情况也时有发现,对此希有关部门予以注意,要制止把超声波用于胎儿的性别检测,要对非法引产取环的游医予以打击,要加强“生男生女都一样”的宣传教育。
人口趋势预测
人口数量预测
另外,据联合国1998年预测,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5亿之多,到21世纪40年代也将达到峰值。2005年1月6日,中国人口总量达到13亿(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相当于亚洲总人口的1/3,比世界上现有的所有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总量还多1亿。
老龄化问题
中国不仅是人口大国,同时还是世界
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不到20年的时间便进入发达国家近百年才出现的人口老龄化状态,成为老龄化速度最快、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占全世界的1/5。2030年左右到来,并持续20余年。到21世纪中叶,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可能超过4亿,特别引人注意的还有高龄化问题,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可能超过1亿,是现在的10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