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的饮食文化根深叶茂,在周边地区颇有影响,2011年被
中国饭店协会授予“中国豆丹美食之乡”的称号,2012年更被中国饭店协会授予首家“中国名厨之乡”的美誉。
乡村介绍
灌云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经过历代灌云人的不断努力,正向周边辐射和扩张,一些饭店挂出冠以“灌云”、“板浦”名头的招牌,借以招揽顾客。一些市区的朋友经常唠叨过年吃不到可口的饭菜,因为灌云厨师放假回家了。灌云土生土长的烹饪大师也逐渐在国内、省内崭露头角,并纷纷荣膺全国、全省名厨称号。最为著名的当数厨艺新星陈明生,他在中央电视台勇夺“满汉全席”三冠王,并获得国际海鲜大赛特金奖,餐饮界为之震惊。
民国十三年(1924年),
孙中山在《
民生主义》第三讲中说:“民生主义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吃饭问题。古人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开始研究:如何在吃的过程中得到味觉、视觉、感觉甚至听觉上的享受,如何最大限度地或有选择地摄取人体所需的营养,如何吃出情调、吃出品位、吃得花样百出、吃得别出心裁,这就是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了。
现如今,人们把爱吃、会吃的人戏称为“吃货”,其实,灌云人祖辈都是“吃货”。研究发现,灌云6500多年的历史上写满了“吃”字,灌云人民敢吃、会吃、挖空心思吃,在饮食文化上不仅源远流长,而且独树一帜。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着力打造灌云旅游业,而饮食文化是旅游链条上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环,需要我们在历史上开展研究,在实践上继承创新,在舆论上进行宣传推介。本文就灌云饮食文化的历史、特点追溯、归纳,分析其成因,旨在促进我县这一文化特色事业的发展,为建设“强富美高”新灌云尽一份绵薄之力。
发展历史
原始社会
1981年
大伊山石棺墓遗址的发现,让灌云有史可据的历史一下子上溯到了6500年前,灌云的先民在此磨石制陶,耕耘渔猎,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也让我们得以从中窥见灌云早期人类的饮食状况。
原始社会的食物来源无外乎渔猎、采集植物果实、饲养动物和种植谷物四个方面,难得的是,大伊山的先民们兼而有之,可谓非常丰富。大伊山石棺墓遗址出土文物150多件,有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其中石斧为狩猎工具,石镰为采集工具,网坠为捕鱼工具,另有一种工具石捣臼,是用来捣碎并碾磨谷物的。遗址出土若干陶器制作工具鱼形陶拍,表明捕鱼、吃鱼是日常最普通的事情。
在那个茹毛饮血的时代,原始人类饥寒交迫,吃饱穿暖是首要的需求。大伊山的先民们既靠山吃山,又靠海吃海,食物丰富,选择余地大,山珍海味乃是寻常餐饮,幸福指数是相当高的。但是,从遗址出土的文物来看,大伊山的“吃货”先民们并不满足于食物的种类多寡,他们开始研究如何对食物进行加工,使它们口感更好,味道更香,吃到肚子里更容易消化,并在实践中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首先是粗粮磨细。石捣臼把谷物捣碎研细,有助于肠胃对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在今天看来,这只是粗加工,但是在当时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其次是烧熟食物。遗址上发现了许多
燧石,表明大伊山的先民不必使用费时费力的钻木取火的方法,只要燧石上下擦碰即可取火。直到解放后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灌云还有许多抽烟老人随身携带燧石,操作方法是:左右手各握一块燧石,上下擦打,碰出火花,点着火捻即可。烧熟的食物不仅在味觉、嗅觉和感观上与血淋淋的生食不可同日而语,而且有容易消化、杀死细菌的益处。
再者是烹煮食物。我们的祖先制作了两种陶器,一种叫盉,一种叫鼎,都是三足,下可生火,盉用以烧开水,鼎用以煮食物。从营养学和卫生学的角度已经不足以概括他们的贡献,这种烧水喝、煮饭吃的“范儿”已经完全可以标志着大伊山人进入饮食文明时代了。
商周至汉
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东、西、南、北边疆诸族谓之
南蛮、
北狄、
东夷、
西戎,统称为“
夷方”。灌云地区属东方九夷之
淮夷,但东夷各族因为与中原接近,虽有夷方之名并无夷方之实。相反,东夷在经济上较为富足,地理上又处于东海之滨,许多人对这一“蓬莱仙境”十分神往。传说商朝的时候,一位政治“教父”决定晚年到灌云地区来享受无忧无虑的神仙般的生活,他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与孔子齐名的“元圣”
伊尹。这位将君王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治国大师是厨师出身,他有一句名言叫“
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说治理大国就像烹调可口的小鱼儿一样,火候、佐料等都要把握得恰到好处。这句名言最先见于
《道德经》,其后历代政治理论家、帝王将相、历史学家多有引用和研究,成为流传几千年的至理名言,当今国家主席习大大也在多次场合引用。《吕氏春秋·本味》有伊尹面对商汤的精彩演讲,他将烹调理论用于治理国家,把厨师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后世厨师奉为鼻祖。伊尹在伊芦山结茅隐居,熬汤制药,悬壶济世,自然也免不了把他的厨艺发扬光大。
伊尹隐居灌云一事,史籍并无记载,仅存的几本海州方志也未曾提及,却在灌云人民中间世代流传。正所谓无风不起浪,传说必有因。伊芦山上有许多封土石室,当地传说跟
薛仁贵征东有关,苦于没有证据,被许多专家否定。最近连云港市重点文物研究所启动考古调查研究,证实这些石室正是薛仁贵征东后迁来的朝鲜百济人的墓葬。
商周时期,以伊尹领衔的大厨们将灌云地区的饮食文化提升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贵族们开始讲究礼仪与排场,即使是简单的洗手,也要洗出身份和地位来。县博物馆收藏的商周时期用青铜铸造的两种洗漱器皿,相当于过去农家用的水瓢和洗手用的盆。
灌云地区贵族的豪奢生活一直延续到汉代,铜制的簋、勺,髹漆的耳杯、水匜演绎着大汉雄风。他们甚至幻想着把生前的锦衣玉食带到地下,供他们永世享用。从陪葬品看,鸡鹅满圈,肥猪下崽,五谷盈仓,有的想得更为周到,把做饭用的灶台都带下去了。史书记载,东海郡为“上上”之郡,富庶的经济地位足够支撑贵族们的奢侈消费。后汉时,本土富豪麋竺富可敌国,一度成为刘备入蜀前的经济支柱。
贵族化的饮食风气是旧社会的陋习,背离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今天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尤其要批判这种现象。但是,饮食作为一种文化,其推陈出新、精雕细琢的精神,其烹制出来的美味佳肴以及倾心打造的饮食氛围,则无疑是需要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的。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淮南海远卤淡,不宜产盐,淮北盐业兴盛,带来了产盐区的新一波经济繁荣,而灌云地区的板浦镇便是淮北盐业中心,垣商云集,“岁产百万缗”。富得流油的盐商在此聚集,东南西北的口味在此聚集,灌云地区的餐饮业想不发达也难。
餐桌上的珍馐百味,富商们的穷奢极欲,详见姚祥麟先生的《板浦春秋》,本文不加赘述。最有权威的实物见证还是县博物馆所藏的一批明清餐具,一些官窑瓷器所装盛的绝不会是粗茶淡饭、民坊村酿。
明清时期,灌云地区的饮食文化体系已经形成,而淮北盐业中心板浦镇便是这个体系的核心。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东西南北的风味在此相聚、融合,使灌云风味博采众家之长,并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俗谓南甜北咸、东酸西辣,奇怪的是,南来北往的食客享用灌云的美食,很少有脾胃不适的。正相反,灌云人自制的调味品,如板浦滴醋、大伊辣油、伊芦奇泉酱油等,更使食客们食欲贲张,欲罢不能。二是出现许多经典的平民美食,香肠、捆肠、凉粉、油暄饼、小脆饼、沙光鱼汤、海鲜灌汤包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美味用料考究,做工精细,童叟无欺,诚信经营,名闻遐迩。正是这些平民食品的加入,才使灌云美食更具生命力,才使灌云的饮食文化形成为完整的体系。板浦衰落以后,高端美食随着盐商和官员们的退出而逐渐在餐桌上消失,而这些平民食品则流传了下来。
发展
“汤沟国藏”2019中国·灌云豆丹美食文化节闭幕式在县影剧院举行。
灌云县县委书记
左军出席闭幕式并为获得中国豆丹餐饮名店称号的饭店授牌。县长朱兴波致闭幕辞并为获得江苏省美食名店称号的饭店授牌。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汪辉等县四套班子领导出席闭幕式。副县长张凌云主持闭幕式。 朱兴波在致辞时说,本届豆丹美食文化节本着“行业主导、市场运作、节俭办节、安全高效”原则,组织开展了26个文化体育、产业会展、经济论坛、名厨大赛等系列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水平,成为我县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的又一次生动实践,进一步提升了灌云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朱兴波指出,这是一次推进产业合作发展的盛会,是一次惠及灌云百万人民的盛事,希望全县上下把豆丹美食文化节举办过程中所激发出来的热情和干劲,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奋力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前列,以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闭幕式上,汪辉为“一带一路”中外名厨精英大奖赛菜肴展示奖获得者颁奖。县委副书记刘盾宣读了中国饭店协会和省餐饮行业协会的命名决定。副县长李明为江苏省乡村美食名店授牌。闭幕式结束后,大家一起观看了京剧《沙家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