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史(naval history of china)是指
中国海军从明代以前到民国时期再到新中国的历史。直到1949年3月24日,毛泽东和朱德庆祝“重庆”号巡洋舰官兵起义,指出中国人民必须建设强大的国防,除了陆军,还必须建立自己的空军和海军,而后接受国民党起义投诚舰艇,组建一支保卫沿海沿江的海军部队。并且在1989年中央军委批准确定1949年4月23日为
人民海军成立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人民解放军中以舰艇部队和
海军航空兵为主体,是在人民解放军陆军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如今中国海军已逐步发展成为一支多兵种合成、具有现代化综合
作战能力的海上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脱胎于
中华民国海军。经过60年的成长,中国海军拥有22.5万人,由3个舰队组成:
北海舰队、
东海舰队和
南海舰队。每个舰队都由水面作战舰艇部队、
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部队和岸防部队组成。危机时刻,中国海军还将得到商船和渔船的支援。中国拥有
亚洲最大的潜艇部队。
1970年,中国第一艘
核潜艇下水;1981年,第一艘国产导弹核潜艇下水。第二代的093级
核动力攻击潜艇和094级
战略核潜艇已经开始进入现役。同时老旧的潜艇也正在被更加新型的国产潜艇和俄制的
“基洛”级潜艇所替代。
从1990年起,中国海军总共接受了6个级别的多艘
驱逐舰。大多数
中国制造的水面作战舰艇装备了自制的“鹰击-83”反舰
巡航导弹。早期服役的舰艇装备了HHQ-7短程
防空导弹系统,而后期服役的舰艇则装备了性能更强大的
中程和远程
防空系统和
垂直发射系统模块。为了加强水面作战舰艇力量,解放军海军还引入了现代化的022型
导弹快艇。
建立于1949年4月23日。2009年4月23日,
中国海军成立60周年。经过60年的发展,中国海军已发展成为拥有
水面舰艇、潜艇、
海军航空兵、
岸防部队和陆战队等诸兵种组成的合成军种。
对中国海军力量的发展,
英国<今日中国防务>评论指出,传统上,中国被看作是一个陆上强国。
冷战时期,
解放军海军的主要任务是对
中国的近海地区进行防御。自8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寻求建立一支能够在超越其近岸海域的地区展开行动的海上力量,“
蓝水海军”成为中国海上力量的建设目标。美国防务问题专家帮办彼得·布鲁克斯认为,中国海军的现代化经历了三步走的战略:首先,发展一支相对现代化的海军力量,能够在
第一岛链范围内展开行动;其次,发展一支能够超越第一岛链、进入
第二岛链的区域性海军力量;第三,解放军海军将在21世纪中叶发展成一支全球海军力量。
中国的水面舰艇还装备了“
宙斯盾”系统的技术,具备了相当的防空能力;建造航母成为中国的新目标。
初建时期的人民海军,在与国内外敌人的1200余次作战中,共击沉、击伤和俘获敌舰艇400余艘,击落、击伤敌机500余架,创造了“小艇打大舰”“近战、夜战”和“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等多项经典战例。
1950年5月25日,人民海军16艘舰艇向
万山群岛守敌发起攻击。在71天的作战中,战胜了
总吨位超过自己数十倍的敌舰艇部队,解放了万山群岛和广东沿海的全部岛屿。
1955年1月18日,人民海军148艘舰、艇、船组成的4个登陆运输大队,46艘
护卫舰、
炮舰和
护卫艇组成的战斗
舰艇编队,在兄弟
军兵种的配合下,一举攻克
一江山岛。这是我军历史上首次三军联合作战,为我军战略战术
宝库增加了三军
协同作战的新范例。1953年,毛泽东在“洛阳”舰上接见水兵。
与此同时,
海军航空兵在
国土防空作战中屡建奇功。1953年3月,诞生仅9个月的海军航空兵不畏强敌,击落敌机13架,完成保卫
鸭绿江大桥的防空
作战任务。
1954年至1955年,在解放
一江山岛战役中,海军航空兵出动飞机289架次,顺利完成夺取
制空权任务。1965年至1968年,海军航空兵在
海南岛上空先后击落入侵敌机7架,击伤1架,创造了“8比0”的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