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下设学院
任务是组织较高水平系列专家讲座、学术讨论,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交往,促进交叉学科之间的了解与合作。
学院简介
任务是组织较高水平系列专家讲座、学术讨论,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交往,促进交叉学科之间的了解与合作。
经过校内多年整合,2000年底,根据学校建立高水平大学的要求,为适应校整体规划中的: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成立实体化的理学院。
理学院包括数学系和物理学院。其中物理学院又设立物理系、近代物理系、天文与应用物理系,以及中科院结构分析重点实验室和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
理学院现有教职工405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奥地利科学院通讯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04人,教授136人,副教授135人。在校本科生1615人,硕士研究生323人,博士研究生168人。
理学院主要培养从事尖端科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研开发的高级人才,已成为全国首批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以及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理学院现有:
4个一级学科
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14个二级学科
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天体物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
其中国家重点学科八个:
基础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理论物理、天体物理。
省重点学科两个:
原子分子物理、物理电子学。
10个博士后流动站学科
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天体物理。
国家首批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两个:数学、物理学。
理学院现有中国科学院结构分析重点实验室,中科院中国科技大学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以及数学研究所,天体物理中心,非线性科学中心,理论物理研究所,光学研究所等十余个校级科研机构。承担着国家863、973、重大科学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院等一大批国家重要科研项目。在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凝聚态物理、纳米材料、光学、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激光、超导、理论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物理电子学、固体电子学和微电子学、天体物理等研究方向上做出一批在国际上有显示度、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
人才培养
理学院培养的首批博士
1983年4月27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在人民大会堂联合召开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大会。首批授予博士学位的18人中有7人为我校研究生。赵紫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湖南厅会见我国第一批博士和硕士生及导师代表,其中有我校李尚志、白志东、赵林城、范洪义、单(土尊)、苏淳六位博士,陈希孺、曾肯成、阮图南三位博士生导师。
白志东:1968年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毕业,1982年获中国科技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8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数理统计研究院院士、国际统计协会会员。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统计与应用概率系教授。
苏 淳:1969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 ,1983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概率统计专业研究生毕业, 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统计与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尚志:1970年7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本科生毕业,1981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1982年5月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批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院长。
范洪义:1970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 1978年9月-1981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研究生,1982年5月获博士学位。 发表SCI论文330篇,六次获得全国发表SCI论文个人排名第一,三次获得多篇SCI论文数被引用全国第一。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单(土尊): 1964年扬州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1983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市十届政协委员,南京数学会理事长。曾任国家教委理科实验班专家组组长,中国国家数学奥林匹克代表队总教练、领队。
赵林城: 196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1982年5月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授予的理学博士学位 , 1988年晋升为教授, 1990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1994年当选为国际统计学会 (ISI) 的member,2000-2002年为国际著名统计杂志 “Statistica Sinica” 的副主编. 曾任中国概率统计学会理事和常务理事,现任《应用概率统计》杂志编委。
冯玉琳:1967年在武汉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1982年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获得工学博士学位;1982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现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1986-1992年,在中国科技技术大学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2年调任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曾任中科院软件研究所所长,中科院软件所对象技术中心主任研究员,《软件学报》主编,国际IFIP TCI(理论)中国代表,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
从理学院走出的院士
中国科大理学院毕业生中已有12位当选为两院院士。
1、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忠贤
物理学家。辽宁新民人。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物理系。1987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一直从事低温与超导研究。1967-1972年参加几项国防任务。1976年开始从事探索高温超导电性研究。所发表的论文包括第Ⅱ类超导体的磁通钉扎与临界电流问题;非晶态合金的超导电性。1983年开始研究氧化物超导体BPB系统及重费米子超导性,1986年底在Ba-La-Cu-O系统研究中,注意到杂质的影响,并于1987年参与发现了液氮温区超导体。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郭光灿
光学和量子信息专家。1942年生于福建惠安。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现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物理系教授。
主要从事量子光学、量子密码、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提出概率量子克隆原理,推导出最大克隆效率,在实验上研制成功概率量子克隆机和普适量子克隆机。发现在环境作用下不会消相干的“相干保持态”,提出量子避错编码原理,被实验证实。提出一种新型可望实用的量子处理器,被实验证实。在实验上实现远距离的量子密钥传输,建立基于量子密码的保密通信系统,并提出“信道加密”的新方案,有其独特的安全保密优点。在实验上验证了K-S理论,有力地支持了量子力学理论。发现奇偶相干态的奇异特性等。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侯建国
物理化学家。1959年生于福建平潭。198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1989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5年在美国Oregon州立大学化学系做助理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副校长、理化科学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结构分析、表面物理化学和无机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利用分子自组装技术,获得了能够分辨碳—碳单键和双键的分子图像,并从实验和理论上分别论证了扫描隧道显微术对单分子直接成像的可能性与限制因素,并进而确定了C 表面晶格的取向特征。此外,发展了确定单分子在固体表面吸附取向与局域电子态的方法,提出了制备具有特殊性能的同质分子超晶格的新途径。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饶子和
分子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家。1950年生于江苏南京。1977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1982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1989年获墨尔本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在《Nature》上发表了SIV-MA的晶体结构,首次提出HIV及其家族分子的装配模型;在《Cell》上发表了H Factor Ⅸ EGF-like Domain与Ca++结合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结果,揭示了该复合物的生物学机理;在2003年SARS爆发期间,成功地解析出第一个SARS病毒的蛋白质-3CLPRO及其与抑制剂复合物的晶体结构,为抗SARS药物的发现奠定了重要的结构基础,论文在《PNAS》上发表。其研究组已经系统地表达出200余个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蛋白质,解析出50多个重要蛋白质的结构。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震西
磁性及非晶态材料专家。江苏省海门市人。1942年9月3日出生。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北京三环新材料高技术公司总经理、研究员。长期从事磁性非晶态材料的研究及应用推广。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代国防用多种微波铁氧体永磁合金,系统地解决了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整套关键技术、工艺和设备,并积极推广。创建产业型三环新材料高技术公司,经济效益显著。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低纯度钕稀土铁硼永磁合金”获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数十余篇。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许祖彦
1940年2月生,1963年中国科大技术物理系毕业分配到中科院物理所,从事激光物理与激光技术研究至今。主要研究方向为可调谐激光,全固态激光和超快激光的研究与应用。研究有机染料可调谐激光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电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研究非线性光学和光参量宽调谐激光,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一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研究大功率全固态激光,取得多项国内外领先成果和发明。研究超快激光,国内首创全固态飞秒光源和国际领先宽调谐飞秒激光器等。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立泉
1940年生于四川南充,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同年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其间1976~1978年赴西德马普协会固体所进修;1985年、1990年和1992年曾分别在法国科研中心波尔多固体化学研究所、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任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纳米离子: 纳米离子材料和离子电子混合导电材料的制备和表征;纳米离子材料和离子电子混合导电材料的离子和电子的输运特性和其他物理性质。高能电池和燃料电池中的物理化学过程。发表论文下2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3项。长期从事固态离子学的研究,是我国固态离子学的创始人之一,长期从事锂电池、锂离子电池及可持续能源领域内的研究工作,在固态离子学及可持续能源领域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现担任国际固态离子学学会的委员、“ Solid State Ionics ”国际杂志的编委,中国固态离子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中国固态离子学学会理事长。发表论文230余篇,申报发明专利13项。曾是国家863计划二次锂电池专题负责人并参加了课题研究,主持了专题研究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及全国11个子课题研究的协调。取得纳米金属储锂合金负极材料等一批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成果,这一成果被美国能源部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引用的唯一一篇中国的文献。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青年学者
潘建伟
在世界上系统地开创了量子通讯的实验研究领域,其成果被国际权威学术杂志广泛关注,被引用1500多次。被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评为2003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成果2次被欧洲物理学会和美国物理学会评为年度世界物理学十大进展,2次被欧洲物理学会和美国物理学会评为年度世界物理学重大进展。第15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段路明
段路明教授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近50篇,被国际同行引用290余次,多篇论文发表于物理学国际权威刊物,其中有Nature(1篇第一作者,另有1篇第二作者文章)、Science(1篇,第一作者)和Physical Review Letters(7篇,第一作者),现被国际权威杂志Physical Review Letters和Nature特邀为评审人。
庄小威
庄小威1991年获得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赴美留学两年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2001年被哈佛大学聘为助理教授。 荣获2003年度麦克阿瑟基金会“天才奖”,并成为获此殊荣的三位亚裔科学家之一。 2005年3月成为美国HHMI研究员。
舒其望
舒其望教授1982年毕业于科大数学系,1986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美国布朗大学应用数学系教授、系主任(是改革开放以来担任美国名校系主任的第一位大陆留学生),美国数学会理事会成员,美国数学学会杂志《Mathematics of Computation》主编,美国Springer杂志《Journal of Scientific Computing》主编以及十余种国际计算和应用数学杂志的编委。
文小刚
文小刚博士于1977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一九八一年,他以全国最好成绩通过CUSPEA(中美物理联合招生考试),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深造,现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美国物理学会会员,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特邀摩尔学者。
他提出并论证了分数量子霍耳效应基态的拓扑有序性,建立了描述分数量子霍耳效应低能元激发的边缘态手征Luttinger液体理论。提出了研究高温超导机理的SU(2)规范场理论和自旋口袋(Spin bag)模型,这方面的研究对全面认识高温超导体的相图,尤其是在欠掺杂区所出现的大量反常物理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鄂维南
鄂维南1982年获得中国科技大学学士学位,1985年在黄鸿慈教授指导下获得中科院计算数学所硕士学位,1989年在著名应用数学家Bjorn Engquist教授指导下获得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他曾任职于普林斯顿的高等研究院和纽约大学的库朗研究所,分别担任研究院和教授。1999年,鄂维南成为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和应用数学及计算数学研究所的教授。现任北京大学长江讲座教授。在荣获科拉兹奖之前,他1996年获得了美国青年科学家和工程师总统奖,1999年获得冯康科学计算奖。
鄂维南教授的研究领域极其广泛,分布在数学、力学和理论物理的诸多方向,并均有重要的发现和贡献。他的研究把数学模型、分析和计算美妙地结合起来,并能对现实世界的重要现象提供新的见解。2003年他获得了第五届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家大会科拉兹奖。该奖每四年颁发一次,每次奖励一名42岁以下、在工业与应用数学界已拥有杰出科学声望的科学家。鄂维南教授获得此项大奖表明了他的杰出成就。
参考资料
物理学院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2012-10-30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7 14:45
目录
概述
学院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