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吴
春秋后期晋国名将
荀吴(?—前519年),姬姓,中行氏,名吴,谥穆,因中行氏出自荀氏,故亦称荀吴,史称中行穆子,春秋后期晋国名将。荀偃之子。率军多与戎狄部落作战,扫平晋国周边的游牧部落。祖籍郇比村(今山西翼城郇比村)生于山西翼城上吴村。
一说
前519年卒,其子中行寅继立。
二荀姓谱
荀吴,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是中行将军荀偃之子。周灵王十八年春,荀偃病卒,范匄、荀吴迎丧以归,晋侯使范匄为中军元帅,以荀吴为中军副将。以荀为氏,称荀吴。是中行氏四世祖,卒谥穆,称穆伯吴或中行穆子。
晋在荀吴当政时,对白狄的政策较对赤狄稍有不同。晋悼公五年(公元前569年)时,作为众狄之首的无终子嘉父使人致晋:“因魏庄子纳虎豹之皮,以请和诸戎,”悼公采纳大夫魏绛(魏庄子)“和戎”的政策,与诸狄结为盟友,使晋得以专力对付南方楚国,以成就晋国中兴之业。然而,此政策持续了不长一段时间,待晋楚两国达成弭兵之约后,晋在荀吴倡导下,便对白狄族人施展故伎。《左传》昭公元年记,晋中行穆子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原(今太原西北),意味着晋人对白狄的战争启土重新展开。不过,从这以后,晋国对白狄的战争多为诸卿大夫自己策动,目的是要扩充自己家族的势力。纵观以后多次伐狄之役,都是由晋卿中的范氏、中行氏、及赵氏率领,而嗣后三家的领地也多散布在原狄人居住的晋中北及所谓的“东阳(太行山东)”地区,即此,可窥其中景况,于此同时,晋人的兵锋指向太行山以东的鲜虞诸狄。前530年,晋假道于鲜虞,灭肥,以肥子绵帛归;前527年,晋卿荀吴伐鲜虞,围鼓,克之,以鼓子鸢鞮归,既而又遣返之;前520年,鼓叛晋属鲜虞,晋复使荀吴灭之。至前489年,晋国先后七次侵伐鲜虞,皆未获大成,其中一次败北,后来鲜虞改称中山,到战国后,才为赵国所灭。至于晋南鄙的姜氏之戎,最终也被晋所吞并。《春秋》昭公十七年(前525年),“晋荀吴帅师灭陆浑之戎,”陆浑戎即姜戎。传文记陆浑被灭以后,“陆浑子奔楚,其众奔甘鹿,周大获”,但其主要部分及其居地仍归晋有。昭公22年,《传》文称“晋籍谈荀跞九州之戎及焦、瑕、温、原之师以纳王”。陆浑灭后,被晋国编入州乡地域。
之前,晋国栾氏族已历七代卿相,贵盛无比,朝中文武,半出其门,晋平公欲以叛逆之罪削除栾氏,而立君威。平公说:“若除栾氏,国家数世之福也。”在这次争战中,荀吴以国为重,他坚定立场,与中军元帅范匄共同奋力,保驾晋侯,并屡进计谋,屡出攻伐。联合荀氏家族,范、赵二族,使之为睦。常并兴两、三家之军而为事,坦坦行朝,立忠义之本,终于执栾盈而平乱,功量无比。
当时,荀吴对平公说:“君可使栾盈往筑著邑之城,盈去,其党无主,乃可图矣。”平公曰:“善!”于是遣栾盈往城著邑。栾盈临行,其党人谏曰:“栾氏多怨,是主所知,赵氏以下宫之难怨栾氏,中行氏以伐秦之役怨栾氏,范氏以范鞅之逐怨栾氏,荀朔早亡,荀盈尚少,而听命于中行,荀郑只从命于晋侯,栾氏之势甚孤。”果如人之所料,栾盈去后,连夜搜捕,将栾党众人,一一拘禁,行动中,可见荀吴有大义灭亲之举。几天之后,荀吴、范鞅追栾盈至曲沃,围城月余,终而破之,荀吴执栾盈,欲囚之而解到绛城,范鞅说:“主公优柔寡断,万一栾盈乞哀而免,岂不是纵仇吗!”于是,夜使人缢杀之,尽灭栾氏之族。
时,蔡国有难,求助于晋昭公,昭公集群臣问之。荀吴奏曰:“晋为盟主,诸侯赖以为安,即不救陈,又不救蔡,盟主之业堕矣。”昭公曰:“楚人暴横,吾兵力不逮,奈何?”荀吴说:“虽知不逮,不可坐视,当合诸侯以谋之。”遂命韩起帅师救蔡,但诸侯难合,蔡难未免。
晋自筑虒祈宫以后,诸侯窥其志在苟安,皆有二心。昭公新立,欲修先人之业,闻齐侯遣晏婴如楚修聘,亦使人征朝于齐,齐景公见晋、楚多事,亦有意乘间图霸,想观晋昭公为人,乃装束如晋,以勇士古治子从行。至绛州,见了晋昭公,昭公设宴享之,晋国是荀吴相礼,齐国是晏婴(晏子晏平仲)相礼。酒酣,晋侯说:“筵中无以为乐,请为君侯投壶赌酒。”景公从之,左右设壶进矢,齐侯拱手让晋侯先投,晋侯举矢在手,荀吴进辞曰:“有酒有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为诸侯师。”晋侯投矢,果中中壶,将余矢弃之于地,晋臣皆伏地称:“千岁”。
诸侯平邱盟会,昭公率荀吴、魏舒荀跞等,尽起四千乘之众,向濮阳城进发,联络三十余营,遍卫国之地,皆是晋兵,诸侯为之惧。届时,晋侯先歃,齐、宋以下相继而歃。晋侯辞鲁昭公于会,执其上卿季孙意如,闭之幕中。子服惠伯私下对荀吴说:“鲁地十倍于邾、莒,晋若弃之,将改事齐、楚,于晋何益?且楚灭陈、蔡而不救,能再弃兄弟之国吗?”荀吴以为然,以告韩起,乃纵意如奔归。自此,晋望每况愈下,最终不能主盟。
解放军出版社中国将帅名录》:周景王四年(前541)魏舒随中行穆子荀吴率军攻狄,与无终及群狄徒兵,遭遇于大原(今太原西南)。因见战场地形险要,晋军兵车无法施展,不能发挥战车冲击的优势,而狄人徒兵易于机动,对晋军极为不利,魏舒建议“毁车为行”,将战车甲士与徒卒合编成徒兵作战。荀吴纳其议,却遭到具有贵族身份的战车甲士反对。荀吴亲信甲士带头违抗军令,不肯弃车就卒,荀吴、魏舒将其斩首示众,使甲士们畏服,改编得以顺利进行。狄兵讥笑晋军失常而未列阵,晋军乘机发起攻击,大败狄兵。“毁车为行”的创举成为中国古代由车战向步战转变的重要标志。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6 11:40
目录
概述
一说
二荀姓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