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位于
九省通衢的
武汉市,坐落在气势磅礴的长江之滨,是由
世界500强企业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发起、三家成员
公司重组设立的,集
科研设计、
工业制造、
工程施工与安装、
大件物流于一体的科研生产服务一体化
新型工业集团。该公司业务主要涉及铁路、公路、桥梁、隧道、地铁、建筑、港口的
工程机械及钢结构的研发、制造、施工与检测。
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该公司总资产逾15亿元,实力雄厚,拥有各种钢结构和工程机械制造、建筑施工设备1863台(套)及一个5000吨级——800T
重件起重码头,并拥有先进的
计算机辅助设计、施工和管理设备系统及精密的检测试验中心。公司本部及成员企业共有员工2347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24人,享受国家及省部级津贴专家27人,
教授级高工21人,
高级职称71人,
中级职称215人,技师84人。
该公司不仅是“铁道部施工机械标准化技术
归口单位”,而且设有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唯一的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具有多项制造、施工、安装
一级资质和特级资质,
主导产品有多型号
架桥机、
运梁车、
提梁机、
铺轨机、轨行机械、
桩工机械、
轨道板安装
吊机等,多项产品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
国家技术发明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并持有多项
国家发明专利。公司近两年参建的
贵州坝陵河特大桥、
武汉天兴洲大桥、
南京大胜关大桥、
上海崇明岛跨江通道、广州东江
特大桥、
马来西亚柔佛洲大桥等一批国内外知名项目荣获二项
鲁班奖,一项詹天佑大奖。
发展中的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挺进高端、拓展产业、规模发展”的战略思路,把不断坚持自主创新及产品研发、培育规模型强势产业、创名优品牌作为该公司的长期发展方向,最终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具有强劲竞争实力的大型
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和国家级重大
技术装备工程中心!
以分公司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为研发龙头,专业从事铁路、公路、桥梁、隧道、地铁、建筑、
港口工程机械及钢结构的研究与设计。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是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唯一的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还是“铁道部施工机械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
现有员工中90%是各类技术人员, 有3人获得了
茅以升奖或
詹天佑奖,2名享受国家政府津贴的专家,3名铁道部或总公司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名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还有3名铁道部青年拔尖人才。该分公司制订及修订了19项铁道行业标准或
国家标准,累计完成科研项目200余项,在客运专线箱梁运架及
无砟轨道成套设备研制领域,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走在了前列,成为同行业的带头人。
集团公司承揽铁路、公路、桥梁、隧道、地铁、建筑、港口工程机械及
钢梁、钢结构的制造业务。
在武汉市
江夏区购地500亩建成的厂房总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大型制造基地,是
工业制造版块的主体。公司大力实施“
内部市场培植产业、外部
市场发展产业”的
经营战略,承接了大批
中国中铁内部订单和外部订单,年产值达到了8亿元。
公司开展的该类业务主要包括桥梁、设备及
建筑安装、市政工程施工、
地基基础处理等。具有施工、安装一级资质和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在
桥梁施工与钢梁
钢结构安装方面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承接过国内大批知名项目,在相关领域创造了丰硕业绩。
公司
注册资本5.628亿元,
总资产逾27亿元,是国内唯一一家从事
空轨车辆、轨道梁、立柱、道岔、基础施工的研究设计、制造与安装、施工服务、运营维护全套技术的企业,在
工程机械装备领域创造了多个第一,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目前公司拥有现行
有效专利232项,主编或参编了27项国家或铁道
行业标准,
科技成果鉴定59项。2020年,在疫情面前,中铁科工两小时内集结职工赶到战“疫”一线,经过7天7夜鏖战,为首批转诊的
新冠肺炎患者入住火神山医院提供了坚实保障。2020年由中铁科工集团自主研发设计的
悬挂式单轨列车建设,并在验试线上成功试跑,截止目前已安全平稳运行350天,运行里程超过3000公里。
2024年11月28日,由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全球首台千吨级多模式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在珠肇高铁江机段JJZQ-8标完成首架,标志着“应龙号”研制成功。
2020年11月16日,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获评“2020年
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2022年1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2021年(第28批)新认定及全部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的通知显示:该
企业技术中心具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