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由
丙酮酸还原而成,是糖中间
代谢产物,当缺氧或丙酮酸未及氧化时即还原为乳酸。各种原因引起
血乳酸水平升高而导致的
酸中毒称为乳酸性酸中毒。
人体在缺氧的情况下会造成乳酸的生成明显增加。心、肺功能障碍或者血管阻塞均可造成氧气供应不足,此外多种休克(心源性、
内毒素性、
低血容量性)、贫血、
心衰、窒息、CO中毒等也是造成机体缺氧的原因。
双胍类、
山梨醇、
木糖醇、
甲醇、
乙醇等醇类药物、
扑热息痛以及
水杨酸盐的应用均可引起体内
乳酸堆积。其中
双胍类药物尤其是降糖灵能增强无氧酵解,抑制肝脏及肌肉对乳酸的摄取,抑制
糖异生作用,故有致乳酸性酸中毒的作用。
见于
糖尿病、
恶性肿瘤(
白血病等)、
肝病(急性病毒性或药物
中毒性肝炎伴功能衰竭)、严重感染(
败血症等)、
尿毒症、
惊厥、
胰腺炎及
胃肠病等。系统性疾病常引起机体肝肾功能障碍,导致体内多余的乳酸无法代谢排出体外,引起乳酸堆积。
值得注意的是乳酸性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急性
并发症,常见于服用大量双胍类药物的糖尿病患者。症状轻者可仅有恶心、
腹痛、食欲下降、
头昏、
嗜睡、呼吸稍深快。病情较重或严重患者可有恶心、呕吐、
头痛、头昏、全身酸软、
口唇发绀、
低血压、体温低、脉弱、心率快、脱水、呼吸深大、
意识障碍、四肢反射减弱、瞳孔扩大、深度昏迷或休克。
尿和血酸度明显增高,血pH<7.0;CO2
结合力下降至20%以下;血乳酸>5
mmol/L,有时可达35mmol/L(>25mmol/L者大多不治);
丙酮酸亦相应增高达0.2~1.5mmol/L;乳酸/丙酮酸≥30/1;HCO3-降低;血糖常增高;Na+、Cl-变化不大,Na+有时偏高;K+常增高或正常;血
白细胞计数大多增高,有时可达60,000/mm3;阴离子间隙〔Na++K+-(HCO3-十Cl-)〕常>18mmol/L,但酮体增高不多,据此可确诊为乳酸性酸中毒。
正常人空腹
静脉血(休息状态下)中乳酸浓度为0.4~1.4mmol/L,丙酮酸浓度为0.07~0.14mmol/L,两者比值为10:1,一般L(有些认为>5mmol/L),HCO3-≤10mmol/L,乳酸/丙酮酸>10而可排除其他酸中毒原因时,可确诊为本病。
老人为多发人群,亦可有脱水、休克、昏迷等表现,但血糖常超过33.3mmol/L,血钠超过155mmol/L,
血浆渗透压超过330mmol/L,血酮体为阴性或
弱阳性。而乳酸性酸中毒者血乳酸显著升高(超过5mmol/L),Na+变化不大,
阴离子间隙超过18mmol/L。
患者进食不足史,起病急,呈昏睡、昏迷,但
尿糖、
尿酮阴性,血糖低,多有过量注射胰岛素或过量服用降血糖药史。
(1)补碱5%
碳酸氢钠,当
PH>7.25时停止输碱,以免发生
碱中毒。补碱不宜过多、过快,否则CO2不易排除而导致加重缺氧及颅内酸中毒。
(2)
补液迅速纠正脱水,治疗休克补液扩容可改善组织灌注,纠正休克,利尿排酸,补充
生理盐水维持足够的
心输出量与组织灌注。
补液量要根据患者的脱水情况,
心肺功能等情况来定。
必要时作
气管切开或用
人工呼吸机供氧。根据酸中毒情况、血糖、血钾高低,酌情补钾。如果患者对钠
水潴留不能耐受,尤其是因
降糖灵引起的
乳酸酸中毒,可用不含乳酸根的
透析液进行血液或
腹膜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