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喇前地(
葡萄牙文名称:Praça de Ferreira do Amaral),旧称亚马喇
圆形地(Rotunda de Ferreira do Amaral),是中国
澳门南湾区的一个
环形交叉,位于
澳门半岛南部、南湾的东北边;按
堂区划分它则属于
大堂区。前地的东端接
友谊大马路和仙德丽街,北端则接葡京路与
殷皇子大马路交界,西北端则接有
苏亚利斯博士大马路,南端则是
嘉乐庇总督大桥在澳门半岛的落脚点。占地约40000平方米。街道名称是以1846年至1849年时任
澳门总督亚马留命名。
名称由来
这条街道的名字,葡文名称中的 “Ferreira do Amaral” 是取自第79任澳督
亚马留(João Maria Ferreira do Amaral)的全名最后三个字,中文名称“亚马喇”则是澳葡官方对 “Amaral” 的译法。亚马喇前地的街道名字命名于1974年10月5日。
亚马留于1846年4月21日就任
澳门总督,他上任后便在澳门推行殖民扩张政策,期间拆毁
香山县丞衙署、封闭
粤海关澳门关部行台等,又在
望厦村强行拆毁房屋和坟墓以开辟马路,终引起望厦村民不满,促成村民
沈志亮等人于1849年8月22日在关闸附近将亚马留刺杀。
澳葡官方本身对于
亚马留名字中的 “Amaral” 存有多种中文翻译,对于人物本身时译为“亚马留”,而对于纪念此人的街道和铜像则分别译为“亚马喇”和“雅马拉”。
历史沿革
源起
亚马喇前地的位置原本是南湾东北部对出海域的一角,1930年代南湾进行填海后才出现此块土地,但最初这里被划为
萨拉沙博士大马路(即今
友谊大马路)的一部份,1939年时这里以东北的部份则被改纳为
殷皇子大马路。而从1936年的澳门地图中,可见这里在当时已是一块圆形地,而这块圆形地在地图旁的附注中被记为“Ferreira do Amaral Monument 雅马拉铜像”。
尽管如此,铜像在此时仍未在这里出现。
雅马拉纪念铜像
大概于1939年,一座用青铜铸造、高约4米的雕像运抵澳门,造型是
亚马留左手则挥着皮鞭、骑着一匹跳起的马,故又被称为“铜马像”,而在官方文献上则称为“雅马拉纪念铜像(Monumento a Ferreira do Amaral)”。该铜像是在葡萄牙制造的,从
里斯本运到澳门内港统江码头附近(略为今内港5号码头)上岸,之后被搬到妈阁上街嘉路一世政府船坞暂时安置。后来有关当局在这里建立一座由四条支柱组成的石墩基座,用以安装铜像;该基座为长约7米的正方形,高约12.7米;在石墩下,前后两面共立有两块石碑,记述
亚马留的生平,而左右两面则各有一块象征葡萄牙的盾牌。直到1940年4月26日,有关当局派人用手推木头车,经
河边新街、
火船头街、海边新街、
巴素打尔古街、
新马路和
殷皇子大马路,用一整天的时间把铜马像运到这里;然后把铜像马头朝向南方,装在基座上。同年5月11日,有关当局决定将铜像所在之处,命名为“亚马喇圆形地(Rotunda de Ferreira do Amaral)”;而当时市井则俗称这里为“铜马广场”。
此后这里成为了一处游览区,1950至60年代起在圆形地周围陆续设有茶座和咖啡摊档。1964年,在圆形地东北面动工兴建
葡京酒店,并于1970年揭幕,自此亚马喇圆形地又被称为“葡京圆形地”、“葡京环形交叉”等。而在这个时期也渐渐有
三轮车进驻在这里。
1974年9月17日,
澳门市政厅召开市政会议,决定将亚马喇圆形地重新命名为“亚马喇前地(Praça de Ferreira do Amaral)”,至10月5日刊宪后正式落实;而落实当天也就是
嘉乐庇总督大桥开幕之日。
第一次改建
规划与落实
时至1990年中,
澳葡政府有关当局表示有意整顿嘉乐庇大桥桥头交通和拆除铜马像。同年8月,有关当局公开征求重整亚马喇前地的设计图则方案,并组成一个九人的评审委员会(当中
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和
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各有一个代表),对作品进行评选;11月初评审委员会公布了评审结果,并宣布采用其中一个获得亚军的方案。该方案是由澳门建筑师安德礼、葡国美术学院校长利亚尔教授、长江工程有限公司与几位
葡萄牙工程师、画家、雕刻家等人共同用45天时间设计的,设计过程花费约38万
澳门元。
1991年10月7日,当时的土地工务运输司(即今
土地工务运输局)为主体重整工程部份进行为时三个月的公开招标,共收15份标书;结果由葡资公司
森美(Somec)、
澳嘉(Obras Públicas e Cimento Armado;简称OPCA)和Mota-Engil所组成的集团投得,造价为2426万澳门元。
拆除铜马像
至于拆除铜马像的部份,则因为铜马像属于文物而交由当时的文化司署(即今
文化局)统筹,并由
澳门土木工程实验室负责监督。土木工程实验室于1992年6月18日完成铜马像的摄影和测量工作;7月30日完成对拆卸建议书的草拟,书中提到不需要保留石墩基座;8月15日有关方面发出招标书,邀请七家公程工司竞投拆卸铜像的工程,其中四家接受邀请,结果由葡资德力公司(Constru o Técnicas)投得,工程费用为50万澳门元。而铜马像最终于1992年10月28日下午约3时40分被拆下,并装箱运往九澳货柜码头暂存,基座亦于之后的两天内拆毁,下面的石碑和盾牌则由当局保存。及后铜马像于1993年2月运抵
葡萄牙里斯本;该铜像现时被安放在葡萄牙里斯本的恩卡尔纳桑广场大道(Alameda da Encarnação)上。
铜马像拆除的原因,普遍认为是因为于1989年9月时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
鲁平表示所有象征和表扬葡萄牙殖民主义的建筑在
澳门回归后都不容存在,故
葡萄牙方面担心铜马像日后会被中方毁掉而自行拆除。但前
澳门总督文礼治则在1992年时否认如此说法,声称在鲁平说这番话之前约一年半已有意拆走铜马像。
设施的竣工
而主体重整工程则已于铜马像拆除之前的1992年8月17日正式动工,依照所采纳的方案对亚马喇前地进行改造,直至1994年11月完工并对公众开放。经过这次改建后,亚马喇前地的占地面积扩大至七千多平方米,地底进深两层;地库一层为收费停车场,官方命名为“柏嘉多层停车场(Silo Ferreira do Amaral)”,提供198个轻型汽车车位及340个重型摩托车车位;地库二层为地下商场,共有40个商铺。地面中间则是一个长120米、阔80米的椭圆形休憩区,休憩区比马路高出约2米,并以葡式碎石路铺砌路面,种植树木,并设有楼梯和斜坡道贯通休憩区和地底,中间则竖立两列各六根的浮雕圆柱,正中央则有透光口为地底采光;休憩区还设有激光喷泉、水池和中式设计的花圃等,面向嘉乐庇大桥一侧设有瞭望台,台下则是停车场的出入口。休憩区外围则是两线行车的
环形交叉;地面另设有五个出入口通往地下商场,分别设在
葡京酒店前、
殷皇子大马路与亚马喇前地交界处西侧、以及
苏亚利斯博士大马路东南端。
至于原设在前地周边的茶座,也因为这次重建而迁离。
第二次改建至今
规划与落实
随着澳门交通日益繁忙,有关当局为了提升南湾区的疏导交通能力,
土地工务运输局与建设发展办公室自2003年起为此进行意见咨询,至2005年初决定再把亚马喇前地重新改造,计划包括把地面环形交叉改为四线行车、地底改建行车隧道等。2005年2月23日建设发展办公室刊登公报,为重建工程进行公开招标,共收12份标书;结果由通利建筑置业工程有限公司承投,造价约为6亿5846万澳门元。同年3月15日,柏嘉停车场停止使用。重建工程于2005年4月8日正式动工,并将
嘉乐庇总督大桥封闭,自此来往
澳门半岛和
氹仔只可取道
友谊大桥或
西湾大桥;直至10月5日重开
嘉乐庇总督大桥予公共汽车和出租车通行,同时也开通亚马喇前地部份地面道路。
工程期间也曾发生多次意外:2005年7月5日,一名工人在地盘工作时触电死亡,不过这件事并没有即时对外公布,直至死者家属向澳门工联求助才得以公开。9月13日地盘西边在安装混凝土平台期间,因为电焊品质有瑕疵而发生塌陷事故,导致两名工人死亡,也令重整工程被敕令停工;至9月23日才开始陆续复工。2006年1月16日,一辆澳巴公共汽车从嘉乐庇大桥失控撞入地盘,导致15人受伤。
各层设施
经历这次重建后,亚马喇前地的占地面积扩大至约四万平方米,地底进深有两层。
地库一层的周边为三线行车的隧道环形交叉,共有四个出入口:入口设在
殷皇子大马路和仙德丽街,而出口则设在
友谊大马路和
苏亚利斯博士大马路;隧道环形交叉的北面另设有可供632辆
摩托车停泊的收费停车场。
地库二层则为轻型车辆停车场,共提供879个收费停车位,停车场的东南西北四端各有行人隧道通往地面,车辆出入口则设在地库一层的环形交叉内。
地面则为四线行车的环形交叉,其西北面设有公共汽车转乘区,转乘区的中间、北端、西端、西南端和东南端共设有五条通道通往摩托车停车场;中间的环形安全岛则为休憩广场,以葡式碎石路铺砌路面,也种植树木和设置座椅;围边共设有八条走火通道通往地库,其出入口则以尖角设计的玻璃作为上盖,而各出入口之间另设喷泉水池;广场正中央则有高两层的商业中心,以采光玻璃作为上盖,二楼外则设有阳台,中心里面可通往地库一层和二层,最底层中间也设有圆型喷泉水池,池上搭有一条“之”字形的木桥,水池东侧和西侧各设三部
升降机,另外也设有多组电动扶梯。
逐步开通
2006年9月4日,通往亚马喇前地地面环形交叉的道路正式通车;同年11月13日至11月19日,因应
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的举行而临时开放部份地下行车隧道以疏导交通;直至2007年2月10日,地下行车隧道正式对外开放。
公共汽车转乘区
2007年9月30日,地库一层的摩托车停车场开放试用;10月18日,地库二层的轻型汽车停车场亦开放试用。试用期间提供首两小时免费停泊的优惠。2010年2月间又为轻型汽车停车场加装
泊车诱导系统以利驾驶者在场内寻找车位。2010年5月15日,当局宣布试用期结束,正式实施完全收费。
至于地面的公共汽车转乘区则于2008年2月5日局部开通,至3月28日全面启用,初时设有四条车道;至2009年3月因应公共汽车路线调整而再进行优化工程,使转乘区增加至有五条车道,至4月26日启用。现时有超过20条公共汽车路线途经此转乘区,成为澳门最多公共汽车使用的站点。
另见:亚马喇前地公共汽车转乘区
争议
2010年时的商业中心内部,可见其天花板仍未安装完成
2006年12月6日,时任
运输工务司司长欧文龙被揭发
贪污,涉及多项公共工程,当中包括第二次改建亚马喇前地的工程。欧文龙被指在此工程中收受三千万港元的贿款,于评标过程中作出干预,使得通利工程公司获得工程合同。
而自亚马喇前地第二次改建后,却被指是实用率低,因当时前地被指欠缺
无障碍设施,地库的路线指示不清晰,而部份区域又互不相通,多组电梯和升降机没有启用等,都使到中间的商业中心和休憩广场都乏人问津,也产生行人乱过马路进入休憩广场的问题。
再行修缮
基于上述的批评,使得当局在2010年时决定进行优化工程,计划在地库一层开辟行人通道以打通前地各区域、改善通行指示牌和增加辅助设施等;优化工程于2010年7月21日公开招标,共收15份标书,至9月10日开标,结果由华联创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投,造价为约755万
澳门元。工程及后于2010年第四季动工,2011年11月完成。
沿途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