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关联理论又称产业联系理论,相比
产业结构理论,它更广泛细致地用精确的量化方法来研究产业之间质的联系和量的关系,属于产业经济学的“中观”部分。产业关联理论侧重于研究产业之间的中间投入和中间产出之间的关系,这些主要由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方法解决。
简介
产业关联理论又称
产业联系理论或
投入产出理论,侧重于研究
产业之间的
中间投入和中间产出之间的关系,这些主要由
里昂惕夫的
投入产出法解决。
能很好地反映各
产业的
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这是产业关联理论区别于
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一个主要特征。
产业关联理论还可以分析各
相关产业的
关联关系(包括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等),产业的波及效果(包括产业感应度和
影响力、
生产的最终依赖度以及就业和
资本需求量)等。
萌芽阶段
萌芽阶段(17世纪
古典经济学时期——1874年前)。
古典经济学的先驱
威廉·配第及其同时代的早期作者们提出一系列的观点和方法,包括把
生产看成是一种循环流,不同经济部门间生产中的相互联系,以及
社会剩余的观点。之后的法国
重农学派的创始人
魁奈于1758年发表了《经济表》,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即把
生产看成是一个循环过程,以
经济剩余的形成为核心,来描绘
再生产过程。他是经济史上用图式的办法描绘
社会再生产过程全貌的第一人。马克思对经济表予以高度评价并加以标注,该表通过对所谓“
租地农场主”、“土地所有者”和“不
生产阶级”之间五次
流通过程的描绘,最终表明全部生产物售卖完,同时
货币也都各自流回到它的出发点,第二年度又可以进行
简单再生产。马克思说:“
魁奈的《
经济表》用几根粗线条表明,国民
生产的具有一定价值的年
产品怎样通过
流通进行分配,才能在其他各种不变的情况下,使它的
简单再生产进行下去。上一年度的收获,当然构成
生产期间的起点。无数的
流通行为,从一开始就被综合成它们的具有社会特征的大量运动—— 几个巨大的职能上确定的,经济的社会之间的流通。”后来的
亚当·斯密和大为·
李嘉图也接受了
生产是循环流和
经济剩余的概念。而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
古典经济学,创立了
剩余价值学说,并且在
魁奈《
经济表》的启发下形成了自己的
再生产理论,建立了
简单再生产和
扩大再生产的图式和平衡条件。
应该说这一阶段的理论对
产业关联理论的形成有重大意义,产业关联理论汲取了
古典经济学把整个经济看作一个系统的思想,并正是继承了应用图表来描绘
再生产过程,
投入产出才应运而生。另一方面正如波兰经济学家兰格说:“
里昂惕夫的
产业间联系的理论是马克思
再生产理论的发展。”并且他把马克思的
简单再生产图式改写为
里昂惕夫表,从而建立了马克思两部类表达式与里昂惕夫表之间的联系。实际上
扩大再生产图式也可改写为
里昂惕夫表。但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的划分是一种科学的抽象,将其应用于实际统计和分析尚有困难。按照
斯威齐(Paul M.Sweezy)的说法,在价值和
剩余价值的真实经济联系与价格和利润的经济表象之间寻找一种数量表述,也就是“转型”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I引。因而在马克思之后,
里昂惕夫在
柏林大学的导师博尔特凯维奇(Laduislaus yon Bortkiewicz)给出了另一种价值
计算价格的方法。
里昂惕夫正是按照这一思路继续进行研究。
产生阶段
产生阶段(1874年一1953年)。又可大致分为产生前期和正式产生期两个阶段。
产生前期
1874年
瓦尔拉斯在《纯政治经济学纲领》提出了“全部
均衡理论”。
瓦尔拉斯提出以下假设:(1)所有
商品市场和
要素市场是
完全竞争市场:(2)
消费者偏好、要素供给和
生产函数既定不变;(3)
规模报酬不变;(4)家庭是
商品的消费者和要素的供给者,
厂商是要素的需求者和商品的供给者,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
利润最大化。并且模型只包括家庭和厂商。但给出了一组使所有市场全部
出清价格P1......Pn,则整个
经济体系同时达到均衡。
里昂惕夫认为:全部
均衡理论’的主要优点,是它能够使我们考察高度复杂的纵横交叉的相互关系,这种交叉关系把任何局部的最初变动的脉搏,传送到经济体系极远的角落。”并认为
投入产出理论是全部均衡方程体系的简化。
里昂惕夫在全部
均衡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如下假设:(1)
产品必须同质,即具有相同的用途、工艺和投入;(2)产品的需求和价格均为已知,只是调整产量;(3)
生产函数为线性:(4)投入之间不能互相替代。在此基础上,首先,根据马克思划分经济部类的思想将为数众多的
经济主体汇总为有限个经济部门;其次,加入了
中间产品,通过相互间的
投入产出突出了部门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再次,将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
中间投入和附加价值综合成一个供求平衡、收支平衡为轴心的体系。
“全部
均衡理论”和
产业关联理论的一 个重要区别还在于前者强调了价格的核心调节机制,而后者将其内生化了。从数量可以推出价格即P (I-AT)-1Y’,P为
产品单价列向量,Y’为各部门最终产值(或附加价值)系数列向量。而从
投入产出行模型q=(I-A)-1 Y’中也可推出总
产品数量。q为总
产品列向量,Y’为
最终产品列向量。以上两式为
投入产出模型中的
价格决定机制和产量决定机制。产业关联理论对价格的处理同古典理论是一致的,即价格作为一种分配因素,不决定
生产的数量,但是从生产数量体系中却能推演出价格决定。
为
里昂惕夫产业关联理论提供另一个理论来源的是同时代的
凯恩斯的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凯恩斯在四部门经济中将
经济主体由家庭、
企业、政府和国外四部门组成。
国民收入(M)有四部分组成:
消费(C)、
储蓄(S)、
税收(T):和进口(M),
总支出(AE)也分为四部分:消费(C)、
投资(I)、
政府支出(G)和出口(X),在
国民收入核算时NI=AE,即C+S+T+M =c+I+G+X。根据四部门模型可求出国民收入的均衡解和一系列
乘数。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和
产业关联理论两者都着眼于整个
国民经济,从国民经济的均衡中确定数量关系。前者中总收入等于总支出,后者中总投入等于总产出;两者都着眼于
因素分析,前者用一系列乘数揭示了消费、投资、政府支出、进口和出口等因素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后者运用消耗系数、折旧系数、劳动报酬系数、社会纯收入系数、感应力系数、
影响力系数、
生产诱发系数和依赖度系数等分析
产业内因素变动对其他产业的影响。两者的区别在于,一方面前者不考虑中间
产品,只涉及附加价值总和(国民收入),而后者正是通过对中间产品的研究去分析各
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另一方面前者是把国民收入的总和作为研究对象,而后者是将国民经济的各产业部门和各部门之间的关联作为研究对象,正是从这一点上说投入产出理论是分部门的
国民收入理论。
新剑桥学派经济学家帕西内蒂(Pasinetti,1993)则给出了纯劳动
经济模型对此加以说明。
正式产生期
产业关联理论的创始人
里昂惕夫,早年就读于前苏联
列宁格勒大学,后赴德国获
柏林大学经济学哲学博士,1931年去美国从事美国
投入产出表研究。既精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又精于西方经济理论,于1925年在德国基尔的《世界经济》上发表了《俄国经济的平衡——一个方法论研究》。并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于1928年发表了
产业关联理论的早期成果,提出了一个把
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各个方面作为经济过程的一个整体进行描述的两部门投入产出系统,于1932年进入
哈佛大学从事投入产出研究,于1936年在哈佛大学《经济学和统计学评论》上发表了“美国经济系统中的投入产出数量关系”一文(以均衡理论的经验运用为副标题),标志着产业关联理论的初步形成;而1941年出版的他的成名作《美国的经济结构1919-1929》,系统阐述了投入产出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发展,则标志着该理论的正式产生。从而形成了“把一个复杂经济体系中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系统地数量化的方法”在以上著作中
里昂惕夫提出了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模型,同时通过该模型可以派生其他模型(如行模型、列模型、相对价格模型等),并进行一系列系数的计算,从而加以运用。综上所述,
里昂惕夫在理论上吸收了古典经济理论、马克思的
再生产理论、“全部均衡论”和国民收入理论的部分思想;并受
魁奈经济表、原苏联国民经济平衡表中棋盘式表格的启示,从而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创立的
产业关联理论。该理论一诞生后就由
里昂惕夫指导运用于美国劳工部编制的第一张官方投入产出表,50年代开始,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长足发展。
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1953年-)自1953年以后
产业关联理论步入了动态化、最优化和应用多元化等新的发展时期。应该说研究
产业关联理论的动态化是该理论进入发展阶段的标志。
产业关联理论的模型由静态向动态发展
早期模型是静态的,其数学方法只涉及线性代数,不能解决动态问题。一方面,变量不涉及时间因素;另一方面,模型是所谓“开启式模型”(open model),即有关最终需求(如投资)的信息并不是投入产出模型的内在变量,而是作为静态
外生变量给定的。(如不能反映投资对下一个
再生产周期的制约作用)以此相应地,“封闭式模型”(closed mode1)是指把最终需求和中间需求一样作为
内生变量来处理的投入产出模型,从而使最终需求成为模型体内诸因素决定的部门。早在1948年戴维·哈京斯就提出了以微分方程组的形式表达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在此基础上1953年
里昂惕夫发表了《美国经济结构研究》一书,采用微分方程组的形式讨论了投入产出动态模型,并把它分为封闭和开启两种模型。但微分形式反映的是连续的时间进程,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有许多变量是离散的。因而用
离散变量来反映经济过程的差分方程有了实践依据。差分方程在反映
产业经济过程中的特征时,有一个显著特征:在一定差分区间里,产业经济活动是动态变化的,就某一特定的差分时期中,产业活动又是静止的。1970年
里昂惕夫发表了《动态求逆》的著名论文,研究了以差分方程组的形式表达的动态模型。差分方程的动态模型实现了
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和投资系数矩阵的动态化。不仅可以根据经济问题需要选取时间区间,而且可以考虑投资的时滞等问题。随后原联邦德国学者彼得·卡尔门巴克(Peter Kalmbach)和奥地利学者亨兹·D·库尔茨(Heinz D,Kurz)提出了了变系数动态投入产出模型,以及芬兰学者阿哈马瓦若(Pirkko Aufin Ahmavarra)研究的包括人力资本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引。我国学者也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1987年8月完成了《辽宁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研制与应用》。而从模型的发展来看,动态的投入产出分析实际上给出了一种
经济增长模型即分析各部门产出量的增长过程。在
新增长理论兴起后,有学者把动态投入产出模型转换为线性
内生增长模型。
产业关联理论的模型向最优化发展
线形规划产生后,使原本不具有“最优”思想的投入产出理论向优化方向发展。日本学者筑井甚吉就建立了将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和动态线形规划连接的应用模型。而多夫曼(R.Dorfman)、
萨缪尔森(Samuelson)和索洛(R.M.Solow)结合线形规划对投入产出结构进行
动态分析提出了所谓大道定理。
此外
西方经济学家还建立了CGE(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运用
一般均衡理论的基本思想,引入投入产出表,使其成为“可计算”模型。该模型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用
投入产出和线形规划相结合建立的
生产供给模型;另一部分是用
需求函数建立的最终需求模型。
产业关联理论模型研究的深化
1.60年代原苏联瓦·涅姆钦诺夫院士提出了加边向量方法,
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所陈锡康研究员将它扩大为
生产要素向量。并于1991年编制了世界第一个城乡间的投入占用产出表《中国城乡经济投入占用产出表》。
2.陈锡康还提出了非线形实物模型(1981),刘起运则提出了对称模型(1986),中国科学院数量与技术经济所张守一研究员等提出了“嵌入式投入产出表、模型及优化”,用于分析部门最优结构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影响和效益,
系统科学所薛新伟、王冬等研究员还提出了“灰色投入产出理论”,薛新伟(2000)还研究了包含隐性因素的投入产出模型,王乃静则研究了非线形动态模型(1989),冯保存等先后研究了模型与模糊数学的结合,姜照华(1996)等还将神经网络理论引入投入产出分析,并有学者将对策论和随机研究引入投入产出分析。
3.
英国剑桥大学查德·斯通教授将投入产出表纳入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加入了
非物质生产部门,从而实现了从早期的MPS体系到SNA体系的扩展。
4.编表和模型的计算向自动化方向发展。原联邦德国
法兰克福大学戈里格(Gehrig)等人在1975年开始了利用计算机进行自动编表的研究,70年代原苏联也开始开发计划计算的自动化系统。
5.利用HYBRID技术获得编表数据。取得编表数据通常有三种方法:调查法、非调查法和HYB RID技术(局部调查法)。原
陕西财经学院郭菊娥教授(1989)提出HYBRID技术,该方法既克服了调查法编表时间长,又克服了非调查法推算的不可靠性,将前两者很好加以结合。
6.系数修订方法不断改进。从编表到应用有一定的时滞,英国查德·斯通教授开创对
直接消耗系数修订的
RAS法,后来研究者甚多;对投资系数的修订研究较少,郁红军等人于1987年提出了一个修订公式,考虑了机器设备与建设安装工程的比重变化率、投资年
增长率与产出年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产业关联理论的实践应用日益多元化
里昂惕夫在1986年版的《
投入产出经济学》一书中,就将投入产出理论应用于
国民经济核算、国内
生产和
国际贸易、地区结构的分析、裁军对经济的影响、环境问题对经济的影响、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问题等。(1)从应用范围看,涵盖了宏观、中观和微观经济领域,并扩展到国际经济范围。
里昂惕夫早期将其用于一国经济的分析, 目前已扩展地区、部门、企业和地区间、部门间的
经济活动;1977年里昂惕夫出版了《世界经济的未来》一书,研究了国际
投入产出模型,1985年日本则编制了亚洲11个国家和地区的投入产出表。(2)应用的内容不断拓展。从最初的
产品投入产出表到目前的
固定资产、投资、环境、劳力占用及非物质的灰要素投入产出表;并运用投入产出的基本原理研究其他专门问题,如能源、环境保护、水资源、人口、人才、教育、银行、财会、信息等。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和分析提供了更多信息。
产业关联的理论应用也日趋广泛
罗斯托和赫希曼都将
产业关联作为
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之一;而日本学者福井幸男在1975年利用日本投入产出表进行三角化分析,将日本全部63个产业划分为六个
产业群;而钱纳里和渡边经彦通过前后关联系数的计算,对美、日、挪威、意大利四国29个产业部门进行
数据分析,将产业划分为四类:
中间投入型
基础产业(I)中间投入型制造(II)业,最终需求型
制造业(Ⅲ)及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IV)加以研究:该理论特别是动态理论是分析
产业结构变化方向,规划
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于其分析方法立足于经济的微观结构及中短期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动态的产业关联理论又被称为“微观动态结构分析理论”随着
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周振华则分析了产业关联的变化即产业关联的一般基础将由物质流占主导向
信息流转变,开辟新的产业关联的传递路径。今天
产业关联理论已成为
产业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与实践应用日益广泛。
投入产出技术的发展趋势
1.编表工作经常化和制度化。目前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编制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表已成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投入产出技术与其他经济分析方法和数量
经济方法日益结合。如与
经济计量学、数学规划方法、数量统计和概率论等。
3.投入产出技术的应用日益深入,特别是以下三方面受到重视:(1)
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温室气体排放等;(2)知识、
创新、
生产率增长;(3)世界
经济全球化,包括编制国际投入产出表、编制包含进121矩阵的C型投入产出表。
4. 投入产出表与
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相结合,产生一种新的
棋盘式平衡表,起名为
再生产平衡表。在平衡、比例、速度更为科学,在直接消耗、间接消耗的计算方面更为科学。
应用实例
产业关联度的衡量方法
产业间的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技术关联,并通过中间
产品的运动来实现。从
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
产业之间的
生产技术联系来自于对中间
产品的使用及其使用程度。下文主要考察信息
产业与其他产业的
影响力、感应度及直接消耗与完全消耗关系。
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以我国2002年投入产出表提供的122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数据为基础,参照国家统计局印发的《统计上划分信息相关产业暂行规定》,将整个国民经济分成五大部门,即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电子信息
产品制造业和
信息服务业。其中:第一
产业指表中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由表中的第二产业的数据扣除“电子信息
产品制造业”;第三产业由原表中第三产业扣除“信息服务业”。根据合并后的部门,编制我国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并依此计算得到了信息
产业价值流量表(见下表)。
注:1为第一
产业;2为第二产业扣除电子信息
产品制造业;3为第三产业扣除信息服务业;4为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5为信息服务业。
从产业关联角度分析
直接消耗系数反映某一部门
生产单位
产品直接消耗各个部门(包括本部门产品)的数量关系。分析表2可知,传统
产业中,第三产业对信息产业的依赖度最高,每
生产一单位第三产业的
产品需直接消耗0.03单位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产品和0.084单位信息服务业的产品,第一、二产业对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依赖程度差不多,而对信息服务业的依赖程度,第二产业明显要比第一产业强。从信息产业对传统
三次产业的消耗来看,信息产业对第二产业的消耗远远高于其它产业,这既说明信息产业对第二产业的依赖程度,又说明在发展信息产业的同时必须促进
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为信息产业创造了市场,也为信息部门提供了原料。
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既有直接联系又有间接联系,即各部门之间除了直接消耗关系外,还有间接消耗关系,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就构成完全消耗。观察表2,每
生产一单位的第一
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最终
产品,分别要消耗0.076单位和0.153单位的服务,而信息服务业每提供1单位的服务分别要消耗第一、二产业0.05单位和0.208单位的产品。另外,由于信息
产业是从第三产业中脱离出来的,信息产业对第三产业的依赖程度也较高。
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表
影响力系数是指某
产业的
生产发生变化时引起其他所有
产业的生产发生相应变化的程度。它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用途时,对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的
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影响力系数大的
产业发展对社会
生产具有很强的拉动效应。分析表3可知,第二
产业的
影响力系数仍较大,但电子信息
产品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已超过了第二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即电子信息
产品制造业对社会
生产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它的发展能迅速带动其他部门的生产,有效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设备制造业。
感应度系数是指其他
产业发生变化时引起该产业的
生产发生相应变化的程度。它是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都增加一单位使用时,某部门由此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它是衡量某
产业前向联系关度和深度的指标。分析表3,信息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比电子信息
产品制造业略微小点。由于信息产业的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较高,因此,在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要注意
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巨大的渗透力和改造,加大对信息服务业的投入,以免其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