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家坝镇
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辖镇
代家坝镇,隶属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地处宁强县北部,嶓冢南麓,东与大安镇接壤,南与阳平关镇相连,西与巨亭镇毗邻,北邻巩家河镇。总面积265.24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相传以戴姓人家在此处沟坝居住而得名,后简化戴为代。
清属宁羌州所辖北路之东皇沟、抄纸卫、何家坝、贾家坪、流溪沟、徐家坝、南沙河7牌。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红军建苏维埃政权,属阳平县代家坝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嶓冢镇。
1949年12月,属嶓冢区。
1950年5月,撤嶓冢区并入大安区。
1956年3月,撤大安区建代家坝区。
1959年,改为公社。
1960年,改区辖代家坝、南沙河、徐家坝、东皇沟、巩家河、曾家河6乡。
1996年,撤区将代家坝、南沙河、徐家坝3乡合并为代家坝镇,将原徐家坝乡的流溪沟村划归曾家河乡。
2011年,代家坝镇将原东皇沟乡整体并入,另将黑水、石岭子村划归巨亭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代家坝镇辖代家坝1个社区,街民、五丁关、张家祠、南沙河、麻柳湾、大桥、桥沟、朱家垭、岗夹沟、谢家渠、白猿沟、徐家坝、张家坝、范家营、何家营、堰坎、马龙岩、高家河、水坪山19个行政村;下设6个居民小组,111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3年6月30日,代家坝镇辖1个社区、18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街民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代家坝镇地处宁强县北部,嶓冢南麓,东与大安镇接壤,南与阳平关镇相连,西与巨亭镇毗邻,北邻巩家河镇。总面积265.2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代家坝镇地处秦岭巴山腹地,北有嶓冢山,南有五顶山,地势周围高中低。境内最高点位于西北部雪花太平山,海拔1776米;最低点位于岗夹沟村,海拔550米。
气候特征
代家坝镇气候属暖温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多年平均气温13.5℃。年平均日照时数1619小时,无霜期年平均220天。年平均降水量95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
水系水文
代家坝镇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南沙河、东皇沟等两条,其中南沙河发源于汉源镇谢家沟村,自南而北,纳入桥沟和响水沟小溪在街民村汇入黑水河;东皇沟发源于水坪山村,在范家营汇入黑水河,流至白猿沟村出境入巨亭镇。
自然资源
代家坝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有铅锌、铁、锰、铜金等,分布在何家营村、堰坎村、谢家渠村、徐家坝村、张家坝等地。水资源丰富,可利用量为1300万立方米。
自然灾害
代家坝镇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泥石流等。
人口
截至2011年末,代家坝镇辖区总人口2185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090人,城镇化率5%。总人口中,男性11823人,占54.1%;女性10033人,占45.9%;14岁以下2951人,占13.5%;15—64岁16719人,占76.5%;65岁以上2186人,占10%。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18.2人。
截至2018年末,代家坝镇户籍人口26741人。
根宁强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代家坝镇常住人口为18800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7.33%;常住人口中,0-14岁占12.87%,15-59岁占61.17%,60岁及以上占25.96%(其中65岁及以上占19.94%)。
经济
综述
2011年,代家坝镇财政总收入1520万元,比上年增长43%。
2018年,代家坝镇有工业企业26个;其中,规上企业4个。
2018年,代家坝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2个。
第一产业
2011年,代家坝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7%。农业耕地面积1.95万亩。
代家坝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2011年,代家坝镇粮食生产5715吨。
代家坝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蔬菜等。2011年,代家坝镇油菜种植面积4349亩,产量570吨;蔬菜种植面积2702亩,产量1853吨,主要品种有白菜等。
代家坝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代家坝镇生猪饲养量4.5万头,年末存栏1.1万头;家禽饲养量7.78万羽,上市家禽4.67万羽。2011年,代家坝镇生产肉类1111.7吨;畜牧业总产值0.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1.1%。
第二产业
代家坝镇工业以矿产开采及深加工业为主。2011年,代家坝镇工业总产值达到3.12亿元,比上年增长37%,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境内有工业企业9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家,职工1353人,实现工业增加值6810万元,比上年增长42%。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代家坝镇有商业网点229个,职工298人。2011年,代家坝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0.35亿元,比上年增长3%;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29亿元,比上年增长9%。
截至2011年末,代家坝镇有代家坝邮政储蓄、代家坝信用社2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9%;各项贷款余额0.45亿元,比上年增长1%。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代家坝镇有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5个,村级文化共享服务点15个。
截至2011年末,代家坝镇全镇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有线电视人户率达80%。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代家坝镇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180人;小学4所,在校生1197人,专任教师9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764人,专任教师7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代家坝镇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教育强镇”。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代家坝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0个,其中镇中心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19所。病床46张,固定资产总值59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54人,其中执业医师14人,执业助理医师7人,护士15人,2011年,代家坝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6%。
社会保障
截至2011年末,代家坝镇有学校体育场3个,社区体育场2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0%左右。
交通
代家坝镇境内有阳安铁路(阳平关至安康)经过境内,长13千米,设有代家坝火车站徐家坝火车站。烈阳(烈金坝至阳平关)公路穿境而过,代巩(家河)、代巨(亭)两条县镇公路。镇村公路实现了“村村通”,镇村于道全部水泥路硬化。境内有通往县城班车6趟,通往汉中班车4趟,日客流量1000余人次。2011年,代家坝镇县(镇)级公路3条,总长62千米。截至2011年末,代家坝镇镇区道路总长度4.6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4.2米;镇区桥梁4座,总长度146米。
历史文化
羌人墓室是研究羌族文化重要依据,在宁强境内主要有宋代和清代两个朝代的羌人墓地,墓葬多位于山坡中上部的向阳地带,石板墓构造形式分单室和多室两种,最多可达六室。墓室左右两壁常见人物、动物、植物、器皿、云纹等浅浮雕。丰富的墓葬文化构成了颇具地域特色的独特景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2008年宁强县被文化部列为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2013年5月3日,宁强羌人墓地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9 13:4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