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塞·路易斯·特哈达·索尔萨诺
玻利维亚律师、政治家
何塞·路易斯·特哈达·索尔萨诺(英语:José Luis Tejada Sorzano,西班牙语:José Luis Tejada Sorzano)(1882年1月12日——1938年10月4日)玻利维亚律师、政治家、总统。特哈达·索尔萨诺1882年1月出生于玻利维亚拉巴斯的一个贵族家庭,在家乡完成小学和中学学业,1900年从中学毕业后前往圣安德烈斯大学学习,1905年从大学毕业并获得律师资格,1914年当选为众议员,1916年结束众议员任期,1917~1918年担任财政部长,1925年参加副总统竞选,1931年参加副总统竞选,成功当选为副总统,1933年成为自由党领袖,1934年11月,萨拉曼卡总统辞职后,特哈达·索尔萨诺接任总统职务,任内结束查科战争,但总统根本无力处理战后玻利维亚国内的种种问题,1936年5月被激进派军人的军事政变推翻,下台后流亡智利,1938年10月在智利阿里卡逝世。
早年经历
何塞·路易斯·特哈达·索尔萨诺,1882年1月12日出生于玻利维亚拉巴斯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纳波莱昂·特哈达·伊·古斯曼,母亲是何塞法·路易斯·索尔萨诺,特哈达·索尔萨诺1889年起在家乡的小学就读,1897年进入中学学习,1900年从中学毕业,之后他前往圣安德烈斯大学学习法律,1905年特哈达·索尔萨诺从大学毕业并获得律师资格
从政经历
在1899年~1920年玻利维亚自由党掌权时期,特哈达·索尔萨诺加入了玻利维亚自由党,1914年,特哈达·索尔萨诺作为拉巴斯代表当选为众议员,任期至1916年,1917年~1918年担任何塞·古铁雷斯·格拉政府的财政部长,1925年12月1日,自由党人特哈达·索尔萨诺作为总统候选人、玻利维亚真正的共和党人丹尼尔·萨拉曼卡的竞选搭档参加当年的竞选,负于玻利维亚共和党人埃尔南多·西莱斯及其搭档亚顿·萨维德拉(前总统包蒂斯塔·萨维德拉的弟弟)。1928年,前总统伊斯梅尔·蒙特斯返回玻利维亚,成为自由党领袖,特哈达·索尔萨诺成为玻利维亚自由党的二号领导人。
1931年1月4日,自由党人特哈达·索尔萨诺作为当年唯一的总统候选人丹尼尔·萨拉曼卡的搭档参加选举,成功当选为副总统,当年3月5日正式就职副总统职务。由于玻利维亚实行总统制,副总统事实上很难发挥作用,特哈达·索尔萨诺担任副总统期间亦是如此,他在自由党内和政府中默默无闻,只起到象征性的作用,1933年10月,自由党领袖伊斯梅尔·蒙特斯去世后,特哈达·索尔萨诺接替蒙特斯,成为了玻利维亚自由党的领袖。
总统生涯
接任总统
1934年11月27日,玻利维亚总统丹尼尔·萨拉曼卡在蒙特斯镇视察查科前线时被军人逮捕扣押,军方逼迫萨拉曼卡辞去总统职务,萨拉曼卡在当日19点通过无线电台发表辞职声明,当时身在拉巴斯的副总统特哈达·索尔萨诺依照宪法规定,于当日接任玻利维亚总统职务,军方也默许了特哈达·索尔萨诺接任总统职务。
特哈达·索尔萨诺既是一位杰出的行政官员,也是一位能干的政治家,他在上台后很快组织了一个囊括玻利维亚国内所有传统政党的内阁(包括前总统萨拉曼卡的支持者)。
结束战争
在特哈达·索尔萨诺接任总统时,查科战争继续进行,1934年12月,巴拉圭军队此时大举进入玻利维亚无争议领土,直接威胁玻利维亚的石油产区。为了挽救国家命运,特哈达·索尔萨诺在12月4日下达了总动员令,动员了超过10万人的军队,但战争局势对玻利维亚并不乐观,1935年1月16日,巴拉圭军队攻占了帕拉皮蒂河,2月~5月,巴军试图占领玻利维亚军事重镇蒙特斯镇,但遭到了玻利维亚军队的顽强抵抗,玻军最终守住了蒙特斯镇,同时将巴军赶出了帕拉皮蒂河,玻利维亚随后展开了反击,军事优势也逐渐转向了玻利维亚方面。
经过三年的查科战争,玻利维亚国内经济濒临崩溃,财政捉襟见肘,玻军只能发起局部的反攻,已经无法恢复战前在查科地区的势力,巴拉圭也是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同时因为战线过长,人力短缺,无法继续推进战争。此时,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两国政府都希望早日进行和谈,双方均做好了和谈的准备。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两国的国内情况,它们的邻国十分清楚,阿根廷智利巴西秘鲁乌拉圭美国等国组成调停委员会,向两国提出了停战建议,在委员会的努力调解下,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两国政府于1935年6月12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签署了停战协定,6月14日双方停战,7月,两国政府开始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进行和平谈判,之后谈判持续了三年之久。
国内动荡局势
查科战争使玻利维亚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玻利维亚在战争中伤亡达10万人,丧失了23.4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价值1000万美元的武器装备被巴拉圭军队缴获,为了支持战争支出而从中央银行借得的2.28亿美元巨额贷款,造成了巨额通货膨胀,玻利维亚国内物价飞涨,物价上涨了25%,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失业率剧增,国民经济濒临崩溃。所有这些使玻利维亚人民,特别是退伍军人义愤填膺,认为战争的失败,寡头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要求使用激进的办法来解决玻利维亚面临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
1935年6月停战协定签署后,玻利维亚国内政治局势日益紧张,军方要求特哈达·索尔萨诺在战争结束后立即结束自己的总统任期,而部分保守的传统党派反对这一行为,玻利维亚人民对寡头政府愈加不满,玻利维亚国内的工人运动此时迅速发展,老兵们作为一支强有力的力量要求对战争的失败进行清算,甚至部分具有改革倾向的保守党派也希望特哈达·索尔萨诺尽快下台。
特哈达·索尔萨诺试图采用温和的方式将所有运动平息,政府正式表态支持老兵,1935年10月政府甚至发起了一场采取法律措施来反对美国标准石油公司(该公司是被指责为挑起战争的美国石油公司之一)的行动,1935年末,特哈达·索尔萨诺同意召开制宪会议,甚至建议建立新的福利部门和劳动部门,来起草社会改革法规。但这些并不能让国内各方势力满意,特哈达·索尔萨诺显得治国无方,于是,玻利维亚国内局势愈发动荡。
政府垮台
1936年5月,激进的印刷工人工会发动并领导了一场总罢工运动,那场运动威力巨大,特哈达·索尔萨诺担心发生动乱,遂把警察召回营地,同时军队总参谋部宣布中立,结果大罢工取得全面的胜利,一些工会成员在一些城市甚至接管了警察部门,工人们要求将工资提高100%,不达目的就将罢工无限进行下去,面对如此之多的罢工群众,中央政府明显表现的软弱无力,他们借口心神不安的政府官员们要慎重考虑自己的计划而迟迟不敢果断行事,这为不久后特哈达·索尔萨诺政权的垮台埋下了伏笔。
1936年5月17日,当时罢工依旧继续进行,激进派军人戴维·托罗和赫尔曼·布什等人于当日发动军事政变,布什调动军队占领拉巴斯的战略要点,托罗带兵闯入总统府,宣布罢免特哈达·索尔萨诺总统,特哈达·索尔萨诺政权垮台,随后几年,年轻激进的军人掌握了玻利维亚的国家政权。
晚年生活
特哈达·索尔萨诺下台后,被迫流亡到智利,他晚年在智利生活,再也没有回到玻利维亚,1938年10月4日,特哈达·索尔萨诺在智利的阿里卡逝世,享年56岁。
逸闻趣事
尽管特哈达·索尔萨诺总统身体肥胖,显得大腹便便,但根据玻利维亚国内历史学家研究,特哈达·索尔萨诺在年轻时是足球运动的爱好者,1903年,还在大学学习的特哈达·索尔萨诺已经成为了一名颇为专业的足球运动员,尽管当时玻利维亚国内的足球事业十分落后,但他依旧热爱足球运动,1928年成为球场委员会成员,还参与了拉巴斯大型体育场(即埃尔南多·西莱斯体育场)的建设工作。
特哈达·索尔萨诺是迄今为止最后一位自由党人出身的总统,他在1935年担任玻利维亚总统期间将玻利维亚国家图书馆和玻利维亚国家档案馆两个单位合并,改名为“玻利维亚国家图书及国家档案馆”,承担国家图书馆和国家档案馆的双重任务,这是伊比利亚美洲各国中独一无二的一种建制,在特哈达·索尔萨诺下台后,玻利维亚自由党的实力和政治影响遭到严重削弱。
家庭成员
特哈达·索尔萨诺的妻子是埃尔薇拉·弗洛雷斯,两人共有三子一女,分别是:路易斯·埃尔南·特哈达·弗洛雷斯(儿子)、何塞·贡萨洛·特哈达·弗洛雷斯(儿子)、埃尔薇拉·特哈达·弗洛雷斯(女儿)、卡洛斯·特哈达·弗洛雷斯(儿子)。
参考资料
José Luis Tejada Sorzano.Biografías y Vidas.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7 07:11
目录
概述
早年经历
从政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