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乐烧
日本窑业
近江国滋贺县)甲贺郡信乐町是信乐烧(しがらきやき)的发祥地。信乐窑是日本六大古窑之一(另五个是濑户、常滑、丹波、备前、越前),根据发掘出土的碎瓦片来看,当地窑业远在奈良时代天平宝字年间(757~765)就已草创。在平安时代烧制须惠器(一种不上釉而素烧土陶),镰仓时代改良烧制技法后生产出红褐色的陶器。这就是所谓“古信乐”,制品以贮种壶和其他农具、杂器为主。但平安、镰仓时期的古信乐遗物不多见,信乐烧真正的繁荣实际上还是从室町时代开始的。
特征
胎土
与以高岭土为主要原料调配的瓷泥不同,日本陶泥,一般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烧成后质地较为酥松,几乎无一例外份量较瓷胎轻,信乐粘土属于典型的玄武岩风化的一次粘土,原土颗粒较粗。其胎土相对于日本其他地区泥料,最大特点,是含铁量相对较少,白度高。这种一次粘土内还混有大小不一的石英和长石颗粒,因此胎的肌理常常给人以岩石般的天然感觉。由于各种石英砂粒的收缩率胎泥之间的差异,成品胎体往往有石子喷薄而出的现象,这种效果,被称为“石はぜ(可以翻译成:爆石)”。胎体表面的长石熔解后形成乳白色颗粒或者孔洞(称作“蟹の目”),(可译作:蟹目蟹眼)。
信乐的柴烧,之所以有如此的魅力,主要在于它的独特泥料的构成,虽是处于岛国,但这里的海拔大约800米,被称为信乐高原。在它北面,有一面日本国内最大的淡水湖----琵琶湖。由于地势的差异,长年的雨水冲刷,使得信乐的变质花岗岩中的铁份被冲刷到低洼的琵琶湖方向,留下的,则是富含大量长石、石英且有高岭土特性的有机质丰富的木节粘土、蛙木粘土,因此高度的可塑性,使得信乐粘土很受欢迎,由于矿床种类丰富,信乐泥可搭配成各种粗细不同的粘土,造就了信乐陶多样的面貌,但是最为著名的,还属信乐粗颗粒砂质泥,正因为这种特殊的砂质造就了信乐柴烧陶多姿多彩的风味。
陶土的筛洗、塑造
陶土质粗而杂,混有砂粒的原因是古信乐不采用通常的水漉淘洗来提纯陶土(这样处理后的陶土质细而纯,称作“漉土”),而仅仅是将粉碎后的原土用大筛进行筛细(如此处理后得到的土称作“筛土”)。而成形时依靠手工的捏制、盘筑法,不使用辘轳,故成器歪斜不整。后来使用漉土,以辘轳成形的信乐器物,远较筛土制器来得工整。
最初的信乐烧并不施釉,但是在窑内高温下,附着于器表的薪灰熔解后自然生成一层润泽的釉膜(日语中叫“ビードロ”,也作自然釉)。其呈色不固定,有淡黄、淡绿、褐黄、暗褐、暗绿等色。
后世才开始使用玻璃质的偏绿色灰釉,与其说是用来装饰,毋宁说是在掩饰胎体上存在的缺陷。这种灰釉的成分依照不同的器物种类而采取不同的调配,在良工的制作下也有令人叹赏的佳作,但在一些粗劣作品上则一眼就能看出其掩盖的用意。较晚些时候,除灰釉外,还施挂一种光泽感强的乳白釉。与胎体的红色,窑火造成的黑斑(日语中称作“焦げ”,烧窑时因薪灰与强火力自然造成的熔岩般的黑褐色块,是茶人们鉴赏的要点之一)相交映成景。
在烧制过程中,还有故意覆烧(将器物倒置烧制)而使釉逆流产生所谓“逆釉”的产物。
作风
最古的信乐多是农家用的贮藏器,大腹广口,口做成漏斗形等以利于承物,口沿略往上收。口沿向外翻呈唇状(日语中称作“捻り返し”)的是室町时代以后的产物。欠于烧窑的温度或时间,古信乐一般没有完全烧透。壶的形状各种各样,其中最著名的是“蹲”。安土桃山时代后大量制作茶道专用的茶壶,其中较知名的是“钱瓶壶”(也作“煎饼壶”),用辘轳成形,口唇外翻,烧成程度高,施釉,较传统工艺上大为进步,有的还记有年号铭文。
与伊贺烧区别
信乐烧所在的甲贺郡紧邻伊贺国(三重县),与伊贺烧(いがやき)的地理、历史关系异常紧密,而两者的制器也确实很难区分,可以说是同一系统的产物。故而相关书籍往往并称为“伊贺信乐”或“信乐伊贺”,在同一题目下一起予以解说。
从地理的关系来看,两者分别位于国境山脉的南北,伊贺烧的中心丸柱窑与信乐烧的中心长野窑,其间距离仅十二公里。三乡山横跨边境,一端位于伊贺的槇山,一端在信乐的笹岳。伊贺的槇山窑与信乐的神山窑都取用三乡山的陶土,其中槇山窑距信乐边界仅百米。后来连纯丸柱和纯信乐中都混有三乡山的土,逐渐混同起来。
从历史的关系来看,两者创始的时代相同,而又因为位置相近,受到诸如源平、战国等历史变迁的影响也一致。天正年间(1573~1592)织田信雄征伐伊贺时,当地的陶工几乎全部转移到了信乐。天正十二年(1854)以后筒井定次统治伊贺期间,庆长十三年(1608)藤堂高虎入封伊贺后,都经常发生因伊贺、信乐的边界不明而导致对陶土产地所有权的纠纷。
信乐烧与伊贺烧的主要区别在于:
(1)伊贺的陶土肌理相对较细,而信乐较粗。
(2)伊贺的陶土中混有的砂石颗粒教大,信乐较小但数量较多(有例外)。
(3)伊贺烧的胎色如红色樱花一般的淡红,而信乐烧的胎色如桃花一般,偏深。
(4)伊贺烧的胎骨较重,信乐烧的较轻。
(5)伊贺烧的灰釉青中透黄呈鲜绿色,而信乐烧的灰釉多偏褐色,显暗绿色。
茶陶信乐烧
室町时代以前,信乐主要烧制农具及瓶、壶、摺钵等日用杂器。室町后期茶事兴隆,信乐烧瓶壶类的野趣被茶人们看中,从而得以步入茶器行列,信乐烧亦渐渐转以烧制茶具为主。最初被著名的茶道宗匠武野绍鸥引入茶道的信乐名器有“鬼桶”和“蹲”壶。
鬼桶
(おにおけ,也写作“绪に桶”)--
形容粗钝,恰如一个没有盖的大口桶。原是农妇放置麻纤维和线轴的用具。后被茶道转用作水指(茶席上储放清水的器具)。天文、弘治年间(1532~1557)茶人辻玄哉所持的著名鬼桶水指,当时就价值百贯。以信乐烧的最普遍,少数是伊贺烧槇山窑的产物(图2)。
(うずくまる,也写作“踞”)--
以古信乐、古伊贺所产为代表的一种小壶。形似茶壶而小,底大仿佛人蹲坐之形,故名。有两种:高约20厘米左右的壶形物本是农家的种壶或储茶坛;高11、12厘米的形如人坐姿的原为农家的油壶。都是在室町时代以前当地农家作为副业制作的产物,被后世茶人看中其枯寂之“佗”意而转用做吊挂的花入(茶席上的插花罐)或水指。其共同的特征是二重口,以及肩部留有栅栏状的修造成形痕迹。被茶人推崇的“蹲”以油壶为多,其中尤以形状奇特,底部有黑褐色块,自口沿至肩部有较厚的青黄色釉者为佳,是茶人们不惜重金追求之物(图3)。
桃山时代,茶壶在茶具中占据着不亚于茶入抹茶小罐)、茶碗的地位(参见《中日的“茶壶”》)。以壶类制品为主的信乐烧借此得以迅速提高地位。茶人们或亲临信乐指导,或取信乐之土于京都等处自行烧制。茶人指导下的信乐烧被冠以他们的名字:绍鸥信乐、利休信乐(也叫“宗易信乐”)、宗旦信乐(千利休之孙千宗旦订制的信乐烧)、远州信乐、空中信乐、仁清信乐和新兵卫信乐(庆长年间京都茶人有来新兵卫订制或自制)。不过这些名字的内涵,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多已经含混不清了。元和、宽永年间(1615~1644),信乐还受德川幕府之命烧制一种称作“信玄壶”的茶壶,用以向皇室、幕府进贡。
相关名器
远州信乐--
小堀远州订制的信乐烧。与其他信乐烧显著不同处在于使用了漉土,所以胎薄而轻,非常精巧。其中有风格类似萩烧与唐津烧的器物.
空中信乐--
本阿弥空中是本阿弥光悦之孙。尾张德川家藏的铭“白云山”的茶碗据说就属于空中信乐。
仁清信乐--
江户时代京烧杰出的大师野野村仁清制作的信乐烧。与空中信乐都是用黑谷的陶土与信乐之土相混,以粟田口(京烧的一个窑)的技法在京都制作的。器底左侧有仁清的铭。另有所谓“仁清无印”,其实并不是仁清的作品。
信玄壶--
元和八年(1622)起奉命烧制,专为进献皇室与将军家的贡品。釉色上部为茶色,腰以下为白色,肩部有耳。据说是武田信玄喜欢的式样而得名。
千利休所持。称作“利休信乐”的一系列水指的代表。
玉林院传来 高16.8cm 桃山时代 畠山美术馆藏
信乐茶碗“水の子”--
信乐的陶土不适合作茶碗,因此信乐茶碗比较少见。无釉而使胎体的质朴感在窑火的试炼下表现得淋漓尽致。信乐土的乳白色斑在茶碗盛水后看上去的感觉是此器得名的原因。
传来:津田宗及~江月和尚~冬木喜平次~松平不昧~根津青山
高9.4cm 口径9.8cm 足径5.0~6.0cm 足高0.9cm 重415g
三棱状的身体,花瓣形的口,出色的釉景,制作时留下的划痕,都是这件花瓶的意境所在。口下原开有口(可能是用来吊挂),今已填没。
传来:云州松平家
桃山时代
三夕--
信乐水指。中兴名物。带盖。胎体鲜红,因取寂莲、西行、定家咏秋夕暮的和歌,命名为“三夕”。
传来:冬木家~松平不昧
高19.2cm 口径17.5~18.5cm 底径17.0~17.8cm 盖11.0~12.5cm 重2960g
虽然挂名“信乐”,其实是京窑(风格上像是修学院烧)的作品,只是用的信乐的陶土。精工细作的上品水指。丹波烧也有同类型的水指,但在意境上远不及此件。
高18.5cm 口径15.2cm
滴翠美术馆藏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12 21:07
目录
概述
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