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意指真实的话因为揭示了现实的残酷,所以不美妙动听;美妙的言辞、文章,内容往往不真实,不可信。语出《老子·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
以与人己愈多。”
《老子·道德经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
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
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
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
五千言》、《
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
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
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
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
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1]
《道德经》,文本以
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
旨归,文意深奥,包涵广博[2],被誉为万经之王。[1]
《道德经》是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掌握辩证关系的人不去与人争辩,不掌握此理的人总是巧言多辩。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利导一切,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普施甘露,没有分辨心。圣人的
行为准则是,提高自己影响,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别人。
老子,又称老聃,原名李耳,字
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
李姓始祖。
老子故里苦县亦因老子先后更名为
真源县、
卫真县、
鹿邑县,并在鹿邑留下许多与老子相关的
珍贵文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
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
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齐宣王喜爱射箭,喜欢人家夸耀他能够使用强弓,其实他用的弓只要三百多斤的力气就可以拉开。有一次,齐宣王在左右大臣面前炫耀他的弓,大臣们都拉着弓尝试,只拉到一半,便都说:“这弓拉开至少要一千多斤的力气,除了大王谁能用啊?”齐宣王听了非常得意和高兴。
阿谀奉承的人是可耻的,听信阿谀奉承的人是可悲的。老子曾经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意思是说,自己可以相信的、对自己真正有益的话不会好听,但阿谀奉承的好听话千万不可以相信。
本句是《
道德经》的最后一章,应该是全书正式的
结束语。
本章采用了与九章、十章、十五章、二十章、三十三章、四十五章、六十四章、七十六章相类似的格言警句的形式,前三句讲人生的主旨,后两句讲治世的要义。本章的格言,可以作为
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例如信实、讷言、专精、利民而不争。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的结合,而以真为核心。本章含有朴素的
辩证法思想,是评判人类行为的
道德标准。
本章一开头提出了三对范畴:信与美;善与辩;知与博,这实际上是真假、美丑、善恶的问题。学者
王克煜认为,老子试图说明某些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其实质往往并不一致。这之中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评判人类行为的道德标准。按照这三条原则,以“信言”、“善行”、“真知”来要求自己,作到真、善、美在自身的和谐。按照老子的思想,就是重归于“朴”,回到没有受到伪诈、智巧、争斗等世俗的污染之本性。
张松如说:“世界上的事物多种多样,
社会现象更是十分复杂,如果单单认定‘信言’都是不美的,‘美言’都是不信的;‘知者’都是不博的,‘博者’都是不知的,这就片面了。不能说世界上真、善、美的事物永远不能统一,而只能互相排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就不免始于辩证法而终于
形而上学。”对此,我们倒认为,没有必要从字面上苛求老子,否则就会偏离或曲解老子的原意。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往往这么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听到这些话后,大概很少有人去钻牛角尖,反问:难道忠言都是逆耳的吗?难道良药都是苦口的吗?所以,老子的这些警句并不存在绝对化的问题。
并且容易让人陷进去的误区是:有许多人会把
魏征直言进谏当做信言,而委婉进谏当做美言。直谏和婉谏都属于信言,委婉进谏并不是辞藻华美的言辞、文章,而是一种比较巧妙的
转换思维,用了另一种
表达方式把纳谏之人带到更容易纳谏的方向,以便纳谏人,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