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市场是经济学术语,指信贷工具的交易市场。对于属于货币市场范畴的信贷市场交易工具的期限是在1年以内,不属于货币市场范畴的信贷市场的交易工具的期限在1年以上。信贷市场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作用
信贷市场(Credit market)
信贷市场的主要功能是调剂暂时性或长期的资金余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另外信贷市场也是
中央银行进行信贷总量宏观调控,贯彻货币政策意图的主要场所。
(一)信贷市场的基础功能是调剂暂时性或长期的资金余缺
在经济生活中,资金盈余单位有多余的资金,而它们又并不想在当前作进一步的开支;而赤字单位想作更多的开支,但又缺少资金,计划不能实现。信贷活动的实质就是储蓄资金从盈余单位向赤字单位有偿的转移。以银行为代表的
金融体系的介入形成了信贷市场机制,极大地推动了这个转移过程,对经济体系的顺利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二)信贷市场的发展推动了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信贷市场促进了资本的再分配和利润的平均化。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靠的是各部门的协调发展,而这主要是通过资本自发转移来实现的。资本总是从利润低的行业向利润高的行业流动,以保证企业获得最大的利润,然而资本并不能够完全自由流动的,信贷市场的出现使这些限制不复存在,从而使得一国国民经济能够较为迅速的发展。
(三)信贷市场也是
中央银行进行信贷总量宏观调控,贯彻货币政策意图的主要场所
中央银行对货币和信用的
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货币政策是收缩或放松两个方向调整信贷市场上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和
货币乘数来影响
货币信贷的总量。另一类是用各种方式干预信贷市场的资金配置,从而引起货币信贷结构变化。不难看出,这两大类政策都主要发生于信贷市场,离不开信贷市场的支持。
构成主体
信贷市场上的市场主体可以划分为
信贷资金的供给者
和信贷资金的需求者两大类,信贷市场的主要功能就是在上述双方间融通资金。
信贷资金的供给者
1、商业银行
信贷资金市场的
资金供给者主要是商业银行,资金融通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最主要业务。商业银行是信贷市场上最活跃的成分,所占的交易量最大,采用的信贷工具最多,对资金供求与利率的波动影响也最大。在我国信贷市场上,
国有商业银行占据了这个市场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不过随着中国
金融体制的改革,
股份制商业银行和
地方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表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另外,在我国农村信贷市场上,农村信用社是最主要的
资金供给者。
2、
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他金融机构,如银行以外的城市信用社、金融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和
信托公司等,也是信贷市场的重要
资金供给者。在
混业经营的
金融市场上,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也积极的在信贷市场上拓展
信贷业务,实现业务和收入的多元化。在我国
分业经营的格局下,非银行金融机构还不能直接进入信贷市场,但是也存在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其他渠道间接进入信贷市场的情况。
3、企业
企业由于销售收入的集中性会形成企业资金的暂时闲置,它们通过与合适的
贷款对象以私下约定的的形式向信贷市场注入资金。在我国
私募融资市场上,具有闲置资金的企业在解决中小企业非主流渠道融资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信贷市场上的
资金需求者主要是企业、个人和金融机构。
1、企业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会经常出现临时行和季节性的资金需求,同时企业由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经常产生各种长期的资金需求,于是就在信贷市场上通过借款的形式来筹集所需的资金。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信贷市场是它们融资的最主要渠道,但是广大中小企业在这个市场上的融资难度还比较大。
2、个人
个人由于大额消费和
不动产投资也经常产生短期和长期的信贷需求,他们也经常到信贷市场中通过借款的形式筹集所需的资金。我国信贷市场上个人业务最主要的一块是住房信贷业务,随着中国
国民收入的提高,汽车信贷和信用卡信贷业务也正快速的发展起来。
3、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一样,各类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也经常会产生短期和长期的融资需求,例如我国的证券公司、
信托公司一度曾经是信贷市场的重要
资金需求者。
1、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通常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信贷市场上通过
准备金率、贴现率、
再贷款等
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信贷市场的规模与结构。我国的信贷市场由
中国人民银行发挥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
2、金融监管机构
金融监管部门作为保证金融机构合规运作业务的主管机构,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
信贷业务的合法合规性进行着监控,防范化解金融业务风险。我国信贷市场上
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挥着金融监管职能。
工具
贷款是信贷市场上的最主要的市场工具,贷款业务至今为止也是商业银行最为重要的资产业务,贷款的
利息收入通常要占到商业银行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根据不同的标准,贷款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一)按贷款抵押与否分类
(二)按照贷款的定价分类
按照贷款的定价,可以分为
固定利率贷款和浮动利率贷款。
按照贷款对象,可以分为
工商贷款、
农业贷款、
消费者贷款、同业贷款等。
(四)按贷款金额分类
根据贷款量金额,贷款可以分为
批发贷款、
零售贷款和其他贷款。批发贷款由
工商业贷款、对金融机构的贷款、一部分
不动产贷款。农业生产用途贷款。
1、批发贷款
批发贷款可以是
抵押贷款或
无抵押贷款,
贷款期限可以是短期、中期和长期。其中,工商业贷款比其他批发贷款种类变化较多。工商业贷款包括季节性的短期库存商品贷款,对机器、建造物的基本建设部分的长期贷款等。工商业贷款是批发贷款业务的主要部分。
2、零售贷款
零售贷款包括
个人贷款以及某些种类的不动产贷款。个人贷款的使用包括购买汽车,信用卡,循环周转限额贷款,购买住房的分期付款,以及其他零售消费商品。消费者
不动产贷款主要用于占有不动产及其追加设施等。
3、其他贷款
发展原因
自2002 年下半年以来,
商业银行贷款新增贷款已超过上年全年增长水平,
贷款增速一再创出新高。截至8月末,本外币并表的
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9%,是1996年8月份以来最高的。在2003年8月 23日央行宣布调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后,9月末,贷款增速出现微降,但本外币并表的贷款余额
同比增速(一)汽车、房地产等高增长行业了扩大有效贷款需求
2002年以来,我国出现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经济
自主性增长因素不断增强的良好势头,与近年来采取的
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有关。自1997年
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实行了扩大内需的方针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经过数年努力,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对国内需求的引导、培育逐步见效,累积政策效应在2002年开始明显释放。此外,经过几年的累积发展,特别是扩大内需、启动消费的不懈努力,
房地产业与汽车这两个针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高增长行业发展迅猛,显现出巨大活力。宏观经济向好及新的高增长行业的出现彻底扭转了经济无热点、贷款无投向的问题。一方面,经济升温使得
企业贷款需求更加旺盛,另一方面,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所好转,高增长行业的出现也促使商业银行放贷的积极性大幅提高。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直接融资比例偏小,经济发展过多地依赖于
银行融资。2002年以来,与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相反,股市基本上萎靡不振, 资本市场筹资力度下降。2003年前6个月,贷款在
企业融资格局中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72.8%大幅攀升到97.8%,而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由于受股市低迷的拖累呈下降态势。
2002年上半年,由于经济增长形势还不明朗,在
外汇占款大量增加导致基础货币投放较多的情况下,央行为支持经济增长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货币回笼,从而造成
商业银行流动性偏松。这为2002年下半年贷款局势的突变创造了条件。2003年以来,
外汇储备对冲(四)地方政府扩张欲望强烈,从外部推动贷款扩张
新一届地方政府上任后,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突出政绩,更是不遗余力地推进地方城市化建设。各地纷纷兴建汽车城、大学城、电子城、工业园区等大规模投资项目,市政设施、路桥建设、园区开发等
基础设施投资(五)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出现变化
国有商业银行在2002年下半年开始奋起直追,积极发放贷款。与上半年相比,2002年下半年新增贷款的格局发生逆转,国有商业银行一举占到贷款增量总额的55%。2002年下半年
新增贷款贷款风险后,国有商业银行才对贷款偏快的情况进行了适当的调控,国有商业银行新增贷款占比才略有下降。
其次,商业银行内部考核标准的变化,导致商业银行经营策略与以前相比大为不同。银行的内部激励机制一直是影响
银行信贷的最重要的因素。1997年
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大为加强,在内部考核上要求严格控制
信贷资产的质量,强调信贷员的责任制,从而导致银行放贷面临很强的
风险约束不良贷款率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可改组为国家控股的
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的有关要求,商业银行降低不良贷款比率的意愿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经过几年的摸索,发现降低
不良资产2003年以来,基础建设贷款和
票据融资成为商业银行新的贷款增长源。这两项业务均有利于商业银行扩大贷款额,压缩
不良贷款率,同时完成收息指标,成为利润增长源。基建贷款由于期限长,且主要面对有政府背景或担保的基础设施投资,收益较为稳定,而且短期内不会出现不良资产。而对票据融资而言,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中,
票据贴现业务被视为
信贷业务,并占用
信贷规模,但却不会出现逾期现象,传统意义上该类信贷业务的
不良资产几乎为零。因此,各家银行把大力发展票据贴现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有效降低不良贷款率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手段。
再次,2002年下半年以来,各
国有商业银行不动体制动机制,为降低不良贷款率和增加利润,一方面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总行下调系统内资金上存利率,同时对基层行授权
授信额度扩大,信贷审批权限不断下放,有力促进了基层行贷款营销;另一方面各行纷纷加强利润指标考核,奖金与利润挂钩比以往显著加强。
除以上原因外,2002年下半年以来,央行酝酿货币政策与
银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