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性票据是指票据持有人通过非贸易的方式取得
商业汇票,并以该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套取资金,实现融资目的。融资性
票据贴现后的资金往往被用于投资或偿债。融资性票据的严格定义应该是指该票据的产生缺乏贸易背景,使该票据缺乏自偿性。融资性票据产生于出票环节,而不是转让环节;或者说产生于承兑环节,而不是贴现环节。票据究竟是贸易性的还是融资性的,完全取决于出票时的交易用途,贸易项下的票据,到期时能用商品回笼款来进行自偿;被用作投资或偿债的融资性票据,到期时因缺乏自偿性而给兑付带来
不确定性。
背景介绍
据央行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
票据贴现累计发生额2.28万亿元,
同比增长68%;但代表
实体经济中运行的货币量
M1的3月底余额却低于2005年末余额,显然,这些新增的票据贴现后的资金有相当多部分并没有流向M1,而是流向代表
虚拟资本的
M2(2006年3月底M2余额较2005年末余额增长1.17万亿元),该信息表明,融资性票据是形成当前贷款和
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的因素之一,同时巨额的融资性票据在贴现后流向了股票市场或
期货市场,对商业银行的
信贷资产构成了潜在的风险,央行和
银监会对此都予以高度关注。
产生
一份因真实贸易而产生的票据,即使在之后某个转让环节中成为无贸易的融资
性交易(如用于偿债),银行并为持票人办理了贴现,也不会对承兑银行构成风险或扩大
货币投放。因为,此票据是基于真实贸易而产生,通过商品的流通具有自偿性;再则,票据
前手与持票人虽属融资性交易,但如由前手向银行贴现(更符合
贴现政策,因前手与再前手具有贸易交易)后将资金划转给持票人,与持票人向银行贴现取得资金,从
货币投放的角度看,两者是完全等效的。
因此,笔者认为转让后的票据不应该存在融资性票据之说。当然下例情况例外,出票人与收款人为
关联企业,为
借贷交易而签发融资性票据,但因双方无
关联交易而无法贴现,收款人遂将
票据转让与其有关联交易的子公司,子公司作为持票人并提供合法但与该票据实际并无关联的发票与合同向银行办理了贴现,再将贴现款划转与前手。此类融资性票据看似转让后产生,其实仍在出票环节生成,只是借助于转让环节,实现贴现融资目的。
发生在分公司与母公司间的
票据背书转让,母公司持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时,提交的却是分公司与票据前手交易的发票和合同或母公司直接开给分公司票据前手的发票和合同。看似不匹配,但却是真实和合法的,因为分公司不
具有法人资格和独立的
会计核算,其对外的一切销售交易和票据受让本身就视同为母公司的行为。如果母公司申请贴现时提供的是母公司开给分公司的发票,则是不合理的,因为按照
会计准则规定,母公司与分公司之间不存在真实的销售。
融资性票据一定是发生在两个关联企业之间。这是因为,融资性票据的受让本是一种借贷交易,在
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很难想象两个无控股关系的企业会以票据受让的形式进行资金借贷,即使确有必要,贷款方也会以借据伴随资金划付的形式进行,以完成法律意义上的给付履行。而在关联企业之间,许多民营企业为谋求
融资能力,往往利用
控股子公司的关系,将子公司的
产品销售给母公司,再由母公司销售给购货方,以此在母公司和子公司各自的独立报表上,造成各自都有自己的资产额和销售额的
会计信息假象,以此获得银行重复授信。因此在这类关联企业之间,完全能够提供足够多的、合法的、真实的
增值税发票和
交易合同,但这些发票和合同与融资性票据的给付却无任何
对价关系,所以通过
票据贴现必须提供发票和合同等形式要件并不能有效约束融资性票据的产生。
存在原因
与一般贷款相比,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获取资金的成本低。目前,我国存
贷款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对贷款利率实行最低限制,但贴现和
转贴现利率已基本市场化,由市场供求决定。一般情况下,
贴现利率比贷款利率低2到3个
百分点。这样,加上
银行承兑汇票万分之五的开票手续费,融资性票据获取资金的成本大大低于一般贷款,造成企业从降低
融资成本的角度出发,编造贸易背景,获取银行贴现资金。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资金的使用易于逃避银行及监管部门的监控。由于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主要风险在开票行,融资性
票据贴现资金相当于开票行的
信贷资金,
贴现行通过查询证实了票据的真实性后,贴现资金基本没有风险,一般被视为企业自有资金,贴现行基本不对贴现资金的使用进行监控,尤其是企业在异地他行贴现。这样,融资性
票据贴现资金使用很容易逃避银行和监管部门的监控,为企业不受限制地随意使用。
银行自身面对竞争采取的
自我保护需要。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部分商业银行为了留住
大客户和
优质客户,主动为他们开立融资性
银行承兑汇票,帮助其降低
融资成本。同时,银行在自身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也采取开立
银行承兑汇票的办法,帮助客户到其他银行获取贴现资金。
票据业务不仅能为银行带来
手续费收入和
利息收入,还能方便地成为银行调节流动性和控制
资产规模的手段。银行在资金宽裕时进行贴现和买入性转贴现,在资金紧张时进行卖出性转贴现或
再贴现以获取资金,在获取收益的同时还改善了银行的
资产结构。分支行还可以利用贴现和转贴现方便地进行规模控制,以应付上级行的指标考核。另外,由于
贴现资产不进入
存贷比考核范围,银行便利用贴现和转贴现来突破监管当局的存贷比考核限制,以获取更多的利润。
监管当局在对真实贸易背景控制上缺乏比较有效的手段,也客观上导致了融资性票据的增多。目前,在对真实贸易背景的审查方面,主动权在银行,监管当局要求银行在开票时要对
贸易合同进行检查,事后企业要补备增值税发票,贴现时也要求审查商品贸易合同和增值税发票,并从贸易合同、增值税发票和
银行承兑汇票三者的日期和金额之间的对应
关系来控制贸易背景的真实性。但事实上,由于现实贸易
结算方式的复杂性,所有这些形式要件即便在真实的情况下,也并不能完全证实一笔
银行承兑汇票背后贸易背景的真实性。这样,监管当局对真实贸易背景的要求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
控制措施。
作用
为健全中国的金融市场,全面提升国内金融基础市场
发展水平,央行已将加快
票据市场建设摆上重要位置,而对票据融资性的逐步开拓将是这一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我们所称的融资性,已不仅指目前建立在真实交易背景上的
票据承兑、票据(转)贴现等形式,还包括纯粹以融资为目的的票据发行与买卖。
票据融资性功能的开发,一是可以丰富企业的
短期融资手段,避免目前企业短期性融资过度倚重
银行贷款的局面,选择有实力与信誉的企业通过
商业票据市场融资,降低
资金成本,提高
营运效率,特别是为企业
资本运作提供有效支持;二是可以为
市场提供多元化的
投资渠道,票据因其流动性和
盈利性的良好结合会成为众多
投资基金、保险公司、
工商企业等投资者的重要
投资对象,
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货币市场进行有效的
资产组合管理;三是有助于央行
货币政策的市场化贯彻,票据市场的迅速发展不仅可为央行再贴现政策执行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而且央行可以直接利用票据的融资性进行
公开市场操作,达到
回笼资金、调节货币供求的目的。
发展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及《
票据管理实施办法》、《支付结算办法》、《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
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转让及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现应以真实、合法的商业交易为基础,而票据的取得,必须
给付对价。显而易见,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是禁止纯粹融资性票据的。当然从释放
自有资金的角度讲,通过签发出票、
背书转让实现的票据支付功能本身也蕴涵了融资功能。现在以“
票据贴现”为名义的票据融资普遍存在,不仅银行、企业乐于从事和参与票据
贴现业务,还陆续诞生了为数不少的专门提供票据融资
中介服务的公司(“票据掮客”)。
正常情况下,票据融资会在银行和企业之间形成双赢局面。一方面,银行通过提供
票据贴现服务既可以向持票人、出票人分别收取一定的
贴现利息和
手续费(根据《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
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人应按
票面金额的万分之五向承兑银行交纳手续费),又可以从出票人处吸纳一定的存款(依据不同
信用等级收取不等的承兑
保证金,通常为票面金额的30%),还可以持票向其他银行办理转贴现或向
中国人民银行申请
再贴现;另一方面,因
贴现率远低于同期流动资金贷款利率,融资代价和难度相对较小,持票人通过贴现可以及时获得现金,加速
资金周转,降低
财务成本,甚至还可规避
汇率风险。
但最近几年票据融资有愈演愈烈之势,甚至屡屡出现银行违规操作和诈骗银行的现象。通常的操作手法是,首先在企业集团内部通过关联企业(或是关系密切,建立了某种默契的上下游企业、合作伙伴)签订并无真实交易关系的
虚假合同,备齐银行审查所需全套文件、单证,然后由一家企业申请银行开立
承兑汇票,由另一家企业申请贴现,从而套取银行资金。个别企业专门为此成立 “
皮包公司”,专事这类灰色操作,事后即销毁资料并
注销公司;
亦有个别作为出票人的企业到期表示“无力足额交
存票款”,从而寻求与银行达成妥协,转为
短期贷款,以此达到持续套取
银行信用的目的;更甚者,与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勾结,利用伪造、变造的
银行承兑汇票套现。现在另有一种“
融资公司”,其
操作模式更为多元化,其可以为客户垫付承兑
保证金,同时协助客户向银行申请开立
承兑汇票,客户再用贴现所得款项归还“融资公司”垫付的承兑保证金,同时支持一笔
手续费。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9月5日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票据业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对
票据贴现事项做了较大幅度调整:(1)明确规定
商业汇票的真实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由
承兑行和
贴现行负责审核,转贴现行和
再贴现行(
中国人民银行)只负责审核票据的要式性和文义性是否合规;(2)贴现申请人应向银行提供的单证范围由增值税发票扩展至
普通发票。部分
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扩大了可以进行票据融资的企业范围,拓宽了企业
融资渠道,或许还昭示着融资性票据的逐步松绑。
票据政策性融资
所谓政策性融资功能,是出于政策性用途目的而发行、买卖票据。依据融资用途,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完全是利用票据的融资性作为执行
货币政策的工具。传统上有央行的
再贴现,通过
再贴现利率的调整反映央行的政策意图。
中央银行票据的出现则是发挥票据
政策性融资功能的一个良好例证。引入
中央银行票据替代回购品种,既大大增加了央行
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又在客观上相当于为市场提供了短期化国债品种,加强了对市场的利率牵引功能。
二是为筹集与
长期性资金配套使用的短期周转资金而由
政策性金融机构发行或买卖票据。目前的
政策性银行主要依靠发行中长期
政策性金融债来满足其
资金需求,弥补其短期头寸不足仅仅是通过
银行间市场信用拆借和
债券回购来操作。
政策性金融票据能否成为政策性银行的另一短期流动性
资金融通手段值得研究。另外,政策性银行(包括四大
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也可以探索利用票据实现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方式。
票据商业性融资
相对于
政策性融资,票据商业性融资功能的开发将是前景更为广阔、市场更为巨大、风险也更为显著的领域。不具备真实
商品交易背景、纯粹以融资为目的的票据发行在国内目前还是禁区,但随着
金融市场的发展和
金融监管水平的提高,不排除纯融资票据出现的可能。具体来说,拓展票据的商业性融资功能包括以下几个途径:
一是允许企业
直接发行商业票据。
商业票据是由经营良好、声誉较高的公司发行的一种短期性融资票据,期限通常为1个月,但也可以短至隔夜,长至270天。
商业票据融资成本低、周转速度快,是国外盛行的一种
短期融资方式,但对
市场环境和
企业信誉要求很高,一旦监管不慎,整个社会
资金链断裂,风险不言而喻。
二是尝试利用
商业票据作为
资产证券化的一种手段。即将账面资产经由发行
商业票据转化为
现金流,达到降低
融资成本、优化资产
负债结构、提高
企业经营效率的目的。我国企业对这一做法已有所尝试,但由于国内法规及市场环境尚不健全,
票据市场不发达,在国内运用这种方式的难度较大,构造完全意义上的资产证券化结构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三是构建参与者广泛、场内与
场外交易相结合的
票据交易市场。逐步扩大票据二级
市场参与者范围,建立一个包括央行、商业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基金、企事业法人乃至
个人投资者在内的票据交易市场。
集中性的市场组织与
分散性的
场外交易相结合,鼓励转贴现与票据转让行为,为融资性票据投资者提供专业、规范的交易场所,为发行票据的流通提供便利。在美国,票据交易市场相当发达,早在80年代,该国
票据市场的
交易额就与
股票市场的交易额相当。而国内作为货币市场子市场之一,票据
二级市场还处于一个分散、自发的状态,参与者主要为商业银行,且缺乏统一的市场组织和规则。
票据融资
性功能的进一步开发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可采取的做法包括:在一些区域信用环境较好的地区开展试点,并选择一些
资信情况较好、
经营状况正常、
现金流量稳定的
非银行金融机构(如
财务公司、
信托投资公司等)或大型企业率先做发行短期
商业票据的尝试;建立票据发行审核机制和
信用评级制度,强化
外部监督力量;设立票据发行机构的主管
银行制度,由企业的基本
开户行负责对发票企业的日常监控,对企业票据性融资实行比例限制等等。
商行角色
一直以来,商业银行是短期性资金的主要供应主体,票据融资功能的深度挖掘如一把
双刃剑,一方面必将对商业银行的短期
资金业务构成冲击,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商业银行介入
票据市场的层面,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商机。具体说来,商业银行可以在
票据市场的发展中扮演如下角色:
一是作为承兑人、承销人介入票据
一级市场。商业银行既可以为经选择的企业签发票据提供传统意义的
承兑业务,也可以为有意采取发行商业票据融资的企业担当
承销商,充分利用自身的
客户资源为客户提供完全的
金融服务,从中不仅可获得
中间业务收入,而且可获得
现金流量的沉淀,缓解
资产业务的损失。
二是作为投资人、经纪人和
做市商参与票据二级市场。商业银行在票据二级市场上具备其它经营机构无法比拟的传统优势,随着整个
票据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的
业务量必将水涨船高;而一旦全国统一的集中性票据市场建立起来,商业银行还可能办理
票据代理买卖、票据自营、票据
做市商等业务,获得多元化的利润来源。
三是作为监督人促进
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票据融资性功能的开发不可避免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尤其是在
信用体系尚不发达、信用意识尚且薄弱的
国内市场,一旦监控不慎,融资票据的盲目放开和发展将酿成极大的金融风险。商业银行一方面要接受
人民银行的监督,做好内部
风险控制,规避
票据业务的各种风险;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
自身优势,做好对发票企业、市场运转的
日常监督工作。
四是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融资性票据的发展积极推动
业务创新。我国已加入
世贸组织,面对票据理论先进、票据业务品种繁多的
外资金融机构,中资金融机构在票据业务上更处于劣势,不利于全方位参与
市场竞争。国内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在现有体制框架内积极寻求票据融资功能的进一步发挥,另一方面也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善市场环境,争取票据的融资性功能发展在体制上能有所突破,从而带动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
主要区别
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未到期
银行承兑汇票,如果不伴随贴现行为,则属于在
银行信用保证下的
商业信用,是供货企业
对购货企业的
资金融通。
汇票到期,由银行从申请开票企业账户扣划资金进行兑付,如果开票企业账户资金不够,则形成
银行垫款,直接成为银行对开票企业的
逾期贷款;
银行承兑汇票一经贴现,就将
商业信用直接转化成了
银行信用,相当于开票银行给购货企业发放贷款,其用途是支付了供货企业的货款,这个时候,贴现资金实质上相当于贴现企业的自有资金,原则上可由该企业自由合法支配。而融资性票据由于其目的是低成本获取
银行信贷资金,总是伴随着贴现行为,因此,其实质在一开始就相当于开票行承担主要风险和对申请开票企业的一般贷款行为,贴现资金不管是由申请开票企业使用,还是持票贴现企业使用,银行都必须根据
商业银行法和
贷款通则等相关
法律法规,对其用途进行
监督控制。
建议
实行承兑费率
银行承兑作为一项非资产类的
表外业务,虽然无须
占用资金,但却承担了票据业务链中的所有
信用风险,故须耗费大量的
风险资本,按照授信
资产收益必须至少提取 1%的拨备后才能覆盖
风险损失的标准,实行承兑费率
最低限额的
利率管理政策,使承兑收益能够覆盖承兑风险损失,使体现
风险溢价后的票据融资成本与贷款融资成本达到合理的均衡结构状态。
推出商业本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融资模式的多元化,融资性票据具有一定的
市场需求必然性,因此可实行
分类管理。根据国际上惯例,
商业汇票被用于贸易项下的
债权凭证,
商业本票被用于融资项下的债权凭证。建议推出商业本票,资信级别高的出票人可在银行
授信额度之内,签发商业本票向银行申请贴现。商业本票因具有流动性,因此商业本票融资较贷款融资可具有较低成本的优势;银行借助商业本票可提高
信贷资产票据化的比重,有利于提高
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促进
票据市场的活跃度。
推行附息商业汇票
商业汇票作为一种具有
流通转让、支付功能的票据形态的货币,出票人应当为运用
票据信用,节省
货币资金支出而付出必要的
利息费用。建议推行附息
商业汇票,附有利息的商业汇票将更具有流通价值和
投资价值,使持票人更易接受;适量提高出票人的
融资成本,也可相应减少融资性票据的产生。
票贴环节上把好关
审核融资性票据既然起始于出票环节,商业银行就应对
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或
商业承兑汇票的贴现环节,严格把好审核关。对出票人与收款人之间存在控股关系和转销售交易关系的票据,不予承兑或贴现。对具有票据来源单一、出票人与收款人为关联企业、巨额票面、
出票日期近、期限长、未经背书转让等融资性特征的
票据贴现,要从实质上审核其贸易背景的真实性,而不应局限于仅对发票
合同形式要件的审查。
统计数据
2023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23年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7.91万亿元,其中,票据融资增加34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