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54个民族之一的倮倮族(
越南文:Lô Lô)也是
彝族的一支,人口3307人(1999年),分布在
河江省的同文县、
高平省的保乐县和老街等省,多数属于尼苏,说
彝语南部方言。
简介
倮倮族系16世纪后 从中国云南迁来,与中国彝族有亲缘关系。倮倮族从事山地农业,但已
定耕定居,其语言和习俗与中国彝族大体相同。
中国彝族在东南亚被称为倮倮族,主要分布在越南、老挝,自称“蛮彝”,基本上是从云南迁徙去的,他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与云南彝族相当,婚姻家庭、
丧葬习俗、
原始宗教、居住服饰、文化艺术等与云南彝族有诸多相似,但也融入了当地民族的文化因素.近几十年来,东南亚倮倮族社会经济
激剧变化,
民族同化,人口减少,民族文化特点式微乃至消失。
分布
该民族散居在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Cộng hòa Xã hội Chủ nghĩa Việt Nam)
河江省(Tỉnh Hà Giang)同文县(Huyện Đồng Văn )和苗胜县(HuyệnMèo Vạc)的山区,以及
高平省(Tỉnh Cao Bằng)保乐县(Huyện Bảo Lạc)山区和平地,
老街省(Tỉnh Lào Cai)
芒康县(HuyệnMường Khương)也有零星分布。是越南的一个少数民族,中国彝族的一个支系。
来源
倮倮族迁徙于中国。根据越南河内社会科学出版社1968年出版《大越史记全书》(Đại Việt sử ký toàn thư)(第六集)记载:“戍辰年(1508年)云南
倮倮人流入
兴化镇(即今
老街省)水尾区域”。“苗旺和同文的倮倮老人说,他们的祖先是起义失败后为躲避明王朝捕杀而从中国来越南的。”据越南学者研究,这些倮倮族的第一次迁徙很可能与明正德年间云南红河弥勒十八寨(今虹溪)阿寺,阿务造反被镇压有关。也就是说,倮倮族在越南出现的最可靠时间大约在16世纪,这种迁徙一直延续到以后的各个世纪。但根据史料,多数倮倮族迁入越南与明末清初的
阿迷州(即今云南
开远市)普沙事变有着直接的历史关系。
越南倮倮族的语言也因地区和支系的不同而有一定差异,但基本能够通话,其语言和习俗与中国彝族大体相同。
称谓
越南倮倮族有许多不同的自称和他称,居住在越南的瑶、傣、壮等民族称之为“布姆阿”,苗族称他们为“麻”,这与国内的苗族自称Hmong相同。与他族交往时,倮倮族自称为“曼彝”、“曼几”、或“门彝”等,自称稍有差异主要是由地方语言音变所致。
民族支系
中国彝族有两个支系倮倮和普拉迁入越南,20世纪70年代,越南经过
民族识别后,确定他们是两个不同的民族,一个叫倮倮族,另一个叫普拉族。
1999年越南人口普查统计,倮倮族有3307人。居住在沿越中边境的
河江、
高平、莱州等省。分黑倮倮和花倮倮两支。据越南用汉文书写的史籍记载,1435年,“
罗罗斯甸国人来贡。罗罗斯在哀礼之北,与云南接境,衣服如云南俗,而拜谢皆自发声”。可见在此之前,倮倮人已进入越南境。罗罗斯甸国的地理位置大概是今越南
河江省的范围,当时倮倮人向越南
黎朝进贡。
民族历史
越南倮倮人传说,15世纪,中国云南有一支倮倮人起兵反抗封建统治者,首领被杀,由卢吴军率领万余人,转战进入越南同文县一带,安营扎寨,开荒创业。后于十六七世纪相继来到
越南老街和越南苗旺县一带。其中有一些又返回中国。倮倮人是越南同文和苗旺一带最早的开拓者。因此,时至今日,在
河江省还有不少
倮倮语的地名,如倮倮
坝子、倮倮山、倮倮弄、倮倮田、倮倮茶、倮倮树。在河江省与
高平省交界的地方也有倮倮语的地名。在苗旺县还保存着用倮倮文字刻写的石碑。
民族信仰
当地的其他民族认为,倮倮人是开发这块土地有功的人,苗人、
岱人、热依人在每年耕种完毕,或遇到虫害天灾等不顺心的事,都要供祭倮倮神,祈求保佑庄稼。
高平省保乐县的岱族每年都在举行“隆东”节会时,要专门备办一桌饭菜供拜倮倮神。
河江省的
赫蒙族(苗族)每逢除夕之夜和
农历七月十五两天,要用猪肉供
祭倮倮神,供祭时口中念道:
倮倮人是在这里的主人,仡佬人是在这里的主人。
是开辟这里有功的人,全体回来同吃共饮。
共同保佑庄稼丰收鲜好,子孙康健,家畜无病。
大家平平安安,大家发财大发展。
供祭完毕才能供祭
赫蒙人自己的祖先。此外,赫蒙人生病、庄稼失收、家畜家禽有病发瘟,也要供祭倮倮神和仡佬神,祈求保佑。
婚丧风俗
倮倮人的家庭形态主要是
一夫一妻制。过去,早婚较普遍,13至14岁就结婚,但基本是在本民族内通婚。有
姑舅表婚,舅舅甥女还在襁褓中,姑姑就来给自己的儿子订亲。而姑姑只能嫁一个女儿给舅舅家,超过一女就会遭到别人的耻笑。
铜鼓是倮倮人的珍宝,也是传统的乐器,更是丧葬时不可缺的器物。使用完毕,由族长深埋地下保存。平时不用,同姓同族的人死后,就把铜鼓从地下挖出来,举行葬礼使用。敲打铜鼓时,公鼓(
大鼓)和母鼓(
小鼓)的鼓面相对,打击铜鼓的人站立两鼓之间,用槌子的两端敲打。当毕摩(巫师)诵经把死者的亡灵送回他在中国的故乡时,便敲打铜鼓,人们按照鼓点的节奏,同时起舞。
当人断气后,要先给死者沐浴,换衣服。让人向天鸣枪,男性三响,女性四响。然后亲人到屋外大声呼喊报丧:天地啊!祖先啊!远远近近的兄弟们,高处低处的乡邻们,家里有人仙去了……喊毕,请毕摩来供诵,请祖先叫回铜鼓的魂,把铜鼓带来护送仙去者的灵魂回到祖先的居住地。诵词的大意是:
儿孙站在供桌前,祈求我祖先,请来公母铜鼓,护送逝者英灵,回到祖先地。途中不要遇到暴风雨,避开恶鬼凶煞。见不到毒蛇蜈蚣,碰不上豺狼虎豹。铜鼓声到何处,灵魂便到何方,与祖先团聚。
把逝者的灵魂送到祖先居住的地方,也就是他们先辈迁徙的路线:越南的苗旺-麻长塘(中国云南省
富宁县境,以下各地均在中国境内)-大地方-泥泞地-青蛙池-过河-小麦地-虎豹地-雪地-敲皇帝门。开始,皇帝不开门,不知如何办,便放声歌唱,感动了上帝,才把门打开。
人去世的当天,该寨由一群男子在下午或晚上秘密潜入森林里,脱下衣服,用树叶围住全身,头戴假面具,手舞足蹈来到死者身旁。途中凡遇到人,就用木棍打,石头砸,伤人不赔偿,死人不偿命。因此,每到此时,人们都自动回避。跳舞时,这群男子不能说笑,喝水得用竹管吸。丧葬结束后,他们又潜入树林,脱下树叶,换上衣服,好像没有发生什么事一样。往往妇女也参加披树叶跳舞。他们认为,暴露化装人的真面目,村寨会遭灾,欠收或发生病疫。
在
跳舞的人群中,有一人挎着布袋,内装用布包着的一块木头或装饰成人脸的葫芦壳。据说,100年前,当时布袋里装的是死者的头。埋葬时头和身是分开的,头装在一个木盒子里,埋在石头下面,或放在住宅附近的洞穴里。身子则另外埋葬。过了一段时间,再把腿骨捡来与头骨一起存入木盒子里。现在,在倮倮村寨附近仍然可以见到装有头骨的木盒子。他们认为,死人的头骨是神圣之物,人们传宗接代靠的就是人头。女婿要挂着一个假死人头走在
跳舞人群的前面。女婿和妻子的兄弟有责任抬棺材的一头,第一个给坟墓培土。
越南倮倮人过去有
鼻饮。越南著名学者黎贵淳于18世纪用汉文书写的《见闻小录》卷六载:“一曰
猡猡……好鼻饮,每暑倦,辄啖干炙肉,舂遏果和盐与清水,入瓢杓中,倾杓於鼻,仰而吸之”。现在的倮倮人已无鼻饮之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