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山石1930年生于浙江
宁波。浙江美术学院教授,
国家教委艺术
教育委员会委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浙江
油画家协会会长等。1947年在宁波宁声广播电台担任播音员,这时候广泛接触文艺。1950年春,考入杭州国立艺专 (后改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学院),既学
西洋画,也学
中国画。当时正逢国家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选拔派往苏联的留学生,全山石由学校推荐,应试,
被录取并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俄语一年。1954年秋,去苏联列宁格勒列宁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师从梅尔尼柯夫、阿历希尼柯夫、乌加洛夫等教授。在苏联学习期间,广泛吸收
俄罗斯和欧洲的文化艺术,并利用假期到各地大小博物馆及文化遗迹参观,到乡村访问,进行艺术实践。所有这些活动对他的成长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1960年深秋,全山石结束了六年的留学生活归国,回到杭州母校浙江美术学院。从此,他一直在该院任教,曾任油画系主任、副教授、教授、院教务长等职,并主持油画系第三工作室,培养了许多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教师。
1954年由国家选派赴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学习,毕业后获艺术家称号。回国一直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即
中国美术学院),曾任该院
油画系主任,院教务长等职,主持油画系第三画室,培养了许多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教师。
代表作有收藏在
中国革命博物馆的《英勇不屈》、《井冈山上》、《娄山关》、《重上井冈山》、《历史的潮流》等。90年代多次去欧美及东亚诸国考察,讲学及进行艺术实践。作品经常参加国内外画展并被美术馆、博物馆收藏。作品还有《塔吉克姑娘》、《维族建设者》、《老艺人》等。出版专辑有《全山石油画选》、《全山石素描选》、《全山石新疆写生选》、《全山石油画肖像选》、《全山石画集》等。编著有《俄罗斯画家赛洛夫和富鲁贝尔的素描》等十数部。
改革开放时期,全山石对
中国油画进行了探索和拓展,他巧妙地将壮丽河山与人物情感结合起来。画面中有形意线条的勾勒、有泼墨简约的写意、有刀斧削劈的刮刀,散发出非常浓厚的中国审美风格。全山石曾17次深入新疆、敦煌地区,观摩古代杰作,创作了《敦煌系列》《天山脚下》《塔吉克人的婚礼》等上百幅优美的
风景画和建设者题材画,画面中增加了葱郁的树林、金色的阳光与人民的新生,由此引领了中国
浪漫主义油画风潮。
作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教育工作者,全山石早已桃李满天下,他的很多学生也已经走上了教育岗位。他常跟学生们讲:“青年是事业的未来,要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你们的使命是培养更年轻的文艺名家。但是年轻艺术家要重艺德、弘正气、塑美誉,创作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下真功夫、求真名声。”面对当代画坛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他也直言不讳地提醒,“复杂的文艺现象警示我们,文艺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会失去方向”。(作者:
周景崇、来源,分别系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60年代和70年代中期,主要从事
历史画创作,代表作有《
英勇不屈》、《井冈山上》等。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后期,曾八次去新疆,画了大量反映
少数民族风情的作品,代表作有:《塔吉克姑娘》、《民乐》等。90年代多次赴
欧美及
东亚诸国考察、讲学及进行艺术实践。